罕見戰漢青銅鏡珍品
戰漢青銅鏡投資與收藏重要的是方向和選項,比如木頭、再生的核桃手串等不具備投資收藏價值、不符合戰漢青銅鏡收藏規律的東西,即便是真的,買一大堆,也賺不到錢,後也是賠錢。我認為,藝術品投資須遵循投資價值的四大 法則:歷史價值,不 可 再 生,也稱「文物價值」,只能越來越少,具備對抗貨幣的屬性;科技價值,包含著人類各個時代的科技成果在裡面,也包含著藝人和工匠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有多大難度在裡面;
青銅鏡,一種古老的漢族工藝品,由青銅所制的器物。其起源很早,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發現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並在背面雕有精美紋飾。到了戰國時青銅鏡已經很流行,在漢、唐時則更加精美,不僅如此,唐宋時期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銅鏡打破了過去傳統的圓形和方形的制式,鑄造出了帶手柄鏡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圓角方形、亞字形、雲板形、葵花形等銅鏡。
從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民 國初年,銅鏡可以算是我國發展歷史長、使用為普遍的銅器。明天起,153枚各個時代的古銅鏡將在省博物院新館集中展出。這些早出自漢代的古銅鏡不僅是古人正衣冠、飾面容的日常生活用具,更蘊含了幾千年來人們的美好心願和祝福,承擔著鎮宅闢邪、追求圓 滿等功能。記者了解到,這也是省博館藏青銅鏡首 次大規模公開展出。
而在今年嘉德春拍中,一面明逾滿月跑獸鏡更是以897萬元的天價成 交,刷新了銅鏡拍賣的新紀錄。一枚精品銅錢都要上百萬元,當前銅鏡的上漲,只是其歷史價值與30多年市場積累的一個釋放。近年來,只要是精品銅鏡,真 正的藏家不管多少錢都會拿下,未來的成長空間依然非常大。
至於宋代受祟古風尚的影響,鑄出的鼎形、鐘形銅鏡,更具時代風格。近日,上海翊驁徵集到一 款古老的青銅葵花鏡,此鏡直徑為16cm,圓鈕,六瓣葵花形,因年代久遠,此青銅葵花鏡上布滿銅綠及被氧化的痕跡,但這也證明此鏡之年代古遠卻為青銅所制。據悉,古代青銅鏡除了起照容整裝的作用,還被用來裝飾、饋贈、祈求吉福以至傳達情誼。
白礬與硼砂都是可溶性物質, 如果銅鏽是透明的結晶鏽,可以取下一塊放在熱水裡,如果遇到水後能溶化,就有可能是這幾種偽鏽。有人也提倡用舌頭嘗青銅器鏽的味道,白礬的味道非常澀,其 他結晶狀的偽鏽有時是苦的或鹹的,而真 正的古銅鏽幾乎沒有味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偽鏽有毒,好不用這種嘗味道的方法。將水噴灑到銅鏽上,觀察銅鏽的親水程度,古銅鏽是親水的,那些油漆、 膠水的親水性則較差。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銅鏽的結晶形態及生長狀態,可以發現新銅鏽和老銅鏽有很大差別。
銅鏡在兩千多年的變遷中出現過很多種類,尤其是紋飾十分複雜,形制也常變,這一切都與改朝換代相關。根據不同朝代的紋飾,基本上可以判定銅鏡鑄造的年代,如早期的戰國鏡除特種工藝鏡外,主題紋飾圖案可分為素鏡、純地紋鏡、花葉鏡、山字鏡、菱紋鏡、禽 獸紋鏡、蟠螭紋鏡、羽鱗紋鏡、連弧紋鏡、多鈕鏡等;到了漢代,銅鏡除沿用戰國鏡外,又出現了草葉紋鏡、星雲鏡、連弧紋銘文鏡、重圈銘文鏡、規矩紋鏡、變形四葉紋鏡、神獸鏡、夔鳳紋鏡、龍虎紋鏡、畫像鏡等;唐代的銅鏡主要流行四神十二生 肖鏡、瑞獸鏡、花鳥鏡、瑞花鏡、神仙人物故事鏡、盤龍鏡、八卦鏡、萬字鏡和特種工藝鏡(金銀平脫鏡、貼金銀鏡)等;宋代以後的銅鏡日漸衰退,工藝創新也舉步維艱,絕大多數紋飾沿襲前朝,沒有了新意。銅鏡的價 格主要取決於銅鏡的製作年代,戰國鏡、唐鏡價 格高,其次是漢代銅鏡,宋遼金元時代的銅鏡價 格稍低,明清時代銅鏡價 格則更低;若按尺寸來分,20釐米以上和5釐米以下的銅鏡比較珍貴;按品種來分,戰國的「山」字鏡、菱紋鏡,漢代的規矩鏡、神獸鏡、畫像鏡,隋唐的瑞獸葡萄鏡、花卉鏡、花鳥鏡、人物故事鏡、盤龍鏡等屬銅鏡中的珍品。上述年代的這些銅鏡的種類如果是採用特殊工藝製作的話,如鎦金、錯銀、鏤空彩繪、螺鈿鏡、金銀平脫、貼金貼銀鏡等,則價值更高。
用手掂量,若過輕或過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還可用手敲擊實物,聽其聲響,若聲微細而輕脆則可;若聲渾濁,發出「嗡」音,則需提高警惕了。這是鑑別銅器的一個重 點。夏代銅器花紋簡單;商代花紋華麗繁縟,且多遍體生花;西周大致與商同,但後期趨向素樸;春秋戰國的花紋清新活潑;秦漢重實用。至於款識,主要可從其字體加以辨別。銅質的鑑別較簡便,翻看銅器的底,若出黃銅質地,則是偽品;足底若已偽制了銅色,用熱鹼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來面目。除要記清楚銅器的器式、名稱外,還要了解什麼年代鑄什麼銅器、什麼樣式的銅器是什麼年代鑄的。例如鍅,鍅是方形,盛器,是戰國末期出現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鏽色制,為偽品。
百姓對戰漢青銅鏡的關注度持續提升,設計和藝術走進生活。從「故宮跑」到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觀展人數的創紀錄、再到文博節目《國家寶藏》的受追捧,都證明了藝術品市場的關注度得到了迅速提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