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製造機,終生執迷張愛玲,她和她的女主角都太迷人了

2020-09-12 鳳凰網時尚頻道

第一爐香》預告上線,順理成章又被轟炸一輪。電影中造型和獨白都飽受詬病,最大的爭議當然還是選角方面。

馬思純和彭于晏,兩位主演從公布的那一刻起,網絡上就充斥著無數反對的聲音。預告片中的短暫亮相,不僅沒能掙回口碑,反而讓大家的批判更加「有據可依」。

而另一邊,電影導演許鞍華正帶著這部作品,在威尼斯電影節榮獲終身成就獎,並成為全球首個獲得此獎的女導演。

面對如潮質疑,許鞍華在威尼斯接受了鳳凰網的獨家專訪。許鞍華力挺馬思純與彭于晏,十分認定兩人都是優秀的演員,自己之所以選擇他們,是因為覺得「他們非常適合聯合出演一部愛情片」。

對於電影獨白語言的問題,許鞍華也做出了獨家回應。許鞍華認為,在普通話市場之下,不應嚴格遵照小說中上海話、粵語和英文夾雜的形式,而是照顧到更多人的觀影體驗。

而另一邊,曾因外形而被網友質疑選角的馬思純,在節目中展現了神採飛揚的一面,並開心宣布自己瘦了十斤,看起來似乎又與角色更近一步。

這是許鞍華第三次翻拍張愛玲的著作,比之前兩次承受了更大的質疑。回顧近年的許鞍華,作品口碑悄然下滑,上一部《明月幾時有》在一眾影后視帝加持下,也只是達到6.9分的及格水平。

當已過盛年的許鞍華,面對飽受爭議的女主角,這一次她是否還能延續以往「影后製造機」的傳說?

01 蒼涼的底片

許鞍華的張愛玲情結

許鞍華自然是懂得張愛玲的,她當然比觀眾更明白張愛玲蒼涼的底色,明白那些愛情都不是偶像甜寵劇,更不是青春疼痛文學。

對於張愛玲,許鞍華有著很深的情結。此次《第一爐香》也是先由製片人購買了改編小說的版權,後才聯繫到許鞍華導演。

「我當然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拍張愛玲的小說」,這是許鞍華的自信。

畢竟,《半生緣》中勇氣寥寥的遺憾,蒼白無用的浪漫情愫,都是經過許鞍華的詮釋才得到最佳呈現。

而黎明演繹下溫潤愚鈍的世鈞,帶著爽朗笑容的吳倩蓮,以及像貓又像鼠的葛優,風情哀怨的梅豔芳,就像是書中走出的人物一樣,真實可觸。跟隨他們的喜怒哀樂,仿佛進入了張愛玲筆下那個上海弄堂裡的世界。

或許是保留新浪潮風格的緣故,於1984年上映的《傾城之戀》,許鞍華以險招制勝——對白原封不動,敘事線都幾乎完全按照書中的節奏復刻。

許鞍華看準了白流蘇那份哀而不張,選了繆塞人這樣一個「徹底的」中式女人,恰巧透出白流蘇心中的那種堅決與剛強。在她鏡頭下的,張愛玲書中的女人才呈現出最自我的樣子,各個心機有缺陷,但又是那麼的可愛。

02 影后製造機

屬於她們的黃金時代

讚許鞍華一句影后製造機絕對沒錯,她選用的女主角,幾乎人人手握影后獎盃,更有半數是因出演她的作品而獲獎。

《千言萬語》之前,李麗珍還只是個《蜜桃成熟時》中扮嫩裝俏的年輕女孩,從豔星之位一步登上金像影后,這一把是許鞍華推的。

《唐山大地震》後沉寂多年的張靜初,在許鞍華的「天水圍系列」中大放異彩。許鞍華把原一直以美麗示人的張靜初,拍成了衰弱無助的被家暴的妻子,完全打破其固有形象,才讓觀眾徹底認識這個外柔內剛的女孩,向觀眾證明了張靜初的影后實力。

《女人四十》是許鞍華導演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影片,同時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六項大獎,飾演片中飾演阿娥的蕭芳芳還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蕭芳芳長著一張兢兢業業好欺負的臉,完美塑造了香港社會中普通工薪階層的女性形象。她在影片中那種精明的目光,在困境前透露的詼諧口吻,又展現出那種普通大眾特有的生活哲學。一切都以許鞍華的設計脫不開關係。

03 新女性鏡頭

她和她的女主角

90年代中期開始,許鞍華逐漸以女性題材和人文主義立場為主,脫離新浪潮痕跡,確立自己的風格。

不同於許多女導演迫不及待地要祭出「女性主義」大旗,許鞍華的作品是「向下」的——依靠現實生活來呈現問題,由女性自身提出解決辦法。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斯琴高娃飾演的「姨媽」是那個年代是為數不多的大學生,能說一口正宗的英式英語,連當時爆紅的「小燕子」趙薇都為她做配。人過中年仍不甘落俗,反而在家長裡短的「姨媽」中成了異類。

許鞍華沒有讓角色開口說教,反而以一個個生活場景引人深思:究竟是所謂的「大眾姨媽」出現了問題,還是輿論對於「姨媽」的刻板印象而出現的認知扭曲呢?

《客途秋恨》許鞍華以自己的真實經歷展開創作,通過年輕的張曼玉與母親各自的成長經歷,展現出時代之下女性思維的變遷。

如今女性向影視作品中,不乏種種脫離現實的「霸總式」愛情,小人物的大「懸浮」人生,許鞍華的女性描寫落點很小,卻處處見大。《天水圍的日與夜》兩部電影中的三個主角,都是被視為社會弱勢群體的中老年女人,都「孤立」於穩定的男伴出現。

「港漂」貴姐陪伴著寡婆梁歡,搖搖擺擺地走在無人的街道,買菜被退回殘舊的硬幣,在貧民區共撐一片天,這才是女性友情最動人的力量。

許鞍華鏡頭中的女性形象,帶著獨立女性的堅韌與自我,又不失女性天性的柔情與善良。《黃金時代》中文採奕奕,倔強天成的蕭紅,「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的丁玲,正是許鞍華式女郎的最佳寫照。

許鞍華以女性視角探索女性的獨特心靈,脫離了男性社會的話語表達,才描繪出女性最原本的樣子,是女性主義電影中舉足輕重的存在。

回望昔年許鞍華的兩部張愛玲電影,在上映初期多少也有質疑的聲音,時隔數十年再回看,其改編卻有其歷久彌新的細膩之處。

經得起時間打磨的才能被稱為佳作,而電影的選角是否真的需要固定模板呢?40年電影人之路,許鞍華曾做出種種創新的嘗試,也曾數度轉變電影風格。或者,許鞍華鏡頭勾勒出的葛薇龍,才正是下一代經典的張愛玲女郎。至於《第一爐香》是否真的煉成了鋼,正片未出,也不該過早做出評判。

審美會隨時代更迭,女性對於真實自我的堅持卻始終如一。對於許鞍華,我們還應多些耐心與期待。

編輯:瀟瀟

相關焦點

  • 張愛玲多部作品選角失敗,《第一爐香》不算差,有人50歲演少女
    張愛玲原著、許鞍華導演、王安憶編劇,這樣的陣容放在哪一年都是頒獎季的種子選手。作為影帝影后製造機,許鞍華的選角眼光一向精準。在《第一爐香》籌拍後,不少影迷和書迷都在思考誰能演好「葛薇龍」。在得知馬思純主演後,不少人都大跌眼鏡。
  • 《執迷》⑥ | 為了復仇,我和她的丈夫坦白真相
    ——安妮 大多數執迷的戀人到了最後都要面對現實,深愛的人真的要退出他們的人生了。惱羞成怒之後,他們更加瘋狂。愛恨交織意難平愛與恨,看似站在情感天平的兩端,可遇上執迷的戀情,它們就不可能涇渭分明了。 愛與恨在執迷者心中進行著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瑪格麗特就是這樣,不斷彈跳在愛恨之間,像一隻無辜的桌球。
  • 張愛玲的「三圍」和她的錢
    張愛玲自云:「越是跟人接觸,越是想起Mae(鄺文美的英文名)的好處,實在是中外只有她這一個人。」相信小說《小團圓》、《雷峰塔》、《易經》以及更多書信的出版,會使以前所有的《張愛玲傳》都重新改寫。倒是另一個研究者水晶根據宋淇給他的書信中透露的張愛玲為跳蚤所苦皮膚患病的情況,寫了一篇《張愛玲病了》,在臺灣發表,引起廣泛關注,張愛玲極為惱火,宋淇對水晶的行為憤懣不已,立即與水晶斷交了。這說明張愛玲和宋淇夫婦都對隱私格外保密。 這本《張愛玲私語錄》雖牽涉隱私,但當事人都已不在人世,所以公布內容當無大妨。這本書的一百六十一頁透露了一個「小秘密」,那就是張愛玲的「三圍」。
  • 張愛玲和她的《太太萬歲》
    《太太萬歲》是一部可以代表張愛玲創作高峰期的作品,它被評為中國電影史上十大喜劇之一。但張愛玲的這個「調」,怎麼可能儘是喜劇呢?只道是,浮世的悲歡。雖同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我其實並不是很喜歡張愛玲筆下市井人家的細碎,總覺得她過於聰明,過於精緻,過於「算計」;她當然是有才華的,但她的才華總是跳不出情感滄桑、人世悲涼的調子,場面熱鬧,背裡悽涼。當然,這其實是張愛玲生活的世界、生活的時代。
  • 坎城影后大猜想,她她她還是她?
    我們今天就先來和大家分析分析,本屆主競賽單元中的女演員們各自的坎城影后之路還有多遠吧!在這個盤點之前,看死君微信問了一下你們都愛的陀螺,按他的看法,今年影后勝算最大的並非大家意淫的於佩爾和金敏喜,而是以下四位: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瑪麗恩·瓦科特《雙面情人》、妮可·基德曼《牡丹花下》和水崎綾女《光》。
  • 《小團圓》是張愛玲自傳體小說,可是女主角的母親和姑姑讓人生疑
    在民國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病逝多年後,一本《小團圓》橫空出世,都說是張愛玲的遺稿,而且還是自傳體小說,女主角九莉就是張愛玲本人,九莉的母親蕊秋就是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九莉的姑姑楚娣就是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但是蕊秋和楚娣都是讓人細思極恐的人物,她們的行為實在不是正派女人的行為,可以說是行為不端。先說說蕊秋,蕊秋和丈夫離婚後,就過著狂蜂浪蝶的生活,戀愛無數,什麼樣的男友都有,多次打胎,寧可吻各樣各樣的男友,也不願擁抱女兒。
  • 民國版《霍亂時期的愛情》:78歲嫁給初戀,張愛玲都不敢得罪她!
    「等待一次愛情,也許永遠都沒有人,可是,這種等待,就是愛情本身。」——杜拉斯《情人》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一直到七十八歲才把自己嫁掉,可謂把剩女做到極致,而她成為這樣一個超級剩女的原因,和她最後所嫁的這個人有關。
  • 楊絳評價張愛玲:長得難看,還喜愛大出風頭,你們都太過高看她了
    眾所周知,楊絳和張愛玲,二人都是有名的才女,她們寫的作品都是流芳百世的經典。尤其是楊絳,大家因為她的人格而尊稱她為「先生」,人們覺得她既然能寫出《我們仨》這樣溫柔的作品,那麼她的內心一定也很賢惠、溫柔和溫暖。
  • 73歲,不婚,買不起房,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給了她
    女主角曉恩自小與母親有隔閡,直到陪伴母親回日本探親,她才真正開始了解母親。原來,在抗日戰爭時期,母親隻身到東北投靠兄長,結識了身為軍官的父親,戰後結婚留在了中國,卻因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母親與公婆之間誤會不斷。
  • 人們只記得她的性感美貌和驚世醜聞,卻忘了她是金馬影后李麗珍
    《熱血合唱團》這部主打治癒和成長的影片可以說是應時而出,又是天王主演,票房口碑想必都有保證。,主演的幾部這類電影都走的文藝路線,魅而不俗。1999年,李麗珍復出,主演電影《千言萬語》,斬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次年,她和丈夫正式離婚,帶著女兒生活。情路坎坷,事業也不算順利。離婚後的李麗珍仍在拍戲,金馬獎影后的榮光卻沒能帶來更多更好的機會。
  • 屢屢被群嘲的「影后」馬思純:她實際上輸了一場「跟自己的比賽」
    演員和角色是否契合,一直是大眾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同時,這種「契合」,也成了大家衡量跟評判一個演員演技的標準。電影《第一爐香》預告曝光,班底簡直豪華到沒朋友。作品原著是「才女作家」張愛玲,導演是剛拿到威尼斯「終生成就獎」的許鞍華,攝影師是王家衛的御用攝影杜可風。
  • 《紅樓夢魘》:有人說張愛玲是天才,她自己也沒有否認
    年輕的時候,張愛玲就曾寫過一部《紅樓夢》的「現代版」;而在她的後半生裡,用了整整十年,寫了另一部和《紅樓夢》緊密聯繫的書,這就是《紅樓夢魘》,這本書很早曾經讀過,最為有趣的是她曾將《石頭記》的所有版本按照秩序排列出來,曹雪芹哪一年寫出了哪些,哪一年又寫出了哪些,雖然看起來有些天真,仍不失為一種創見。
  • 童年遭遇校園霸凌,長大被網暴摧殘,影后馬思純一路走來太心酸
    童年遭遇校園霸凌,長大被網暴摧殘,影后馬思純一路走來太心酸!長大之後,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中央傳媒大學。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讓她對演員這個行業有了更多的認知和了解。畢業之後,她順理成章進入演藝圈去拍戲。
  • 她跑了8年龍套才獲得影后,功成名就變膨脹,揚言以後只演女主角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女星,跑了8年龍套才獲得影后,她就是臺灣演員謝盈萱。可能不少人對於謝盈萱不是太了解,1979年出生的謝盈萱自小在中國臺灣長大,2010年才進入娛樂圈的她無疑是一個影視新人,雖說早年表現可圈可點,但是機遇總是跟她錯過,就比如2015年的時候謝盈萱憑藉《麻醉風暴》獲得金鐘獎女配角提名,2017年的時候憑藉《花甲男孩轉大人》獲得金鐘獎女配角提名。
  • 她跑了8年龍套才獲得影后,功成名就變膨脹,揚言以後只演女主角
    可能不少人對於謝盈萱不是太了解,1979年出生的謝盈萱自小在中國臺灣長大,2010年才進入娛樂圈的她無疑是一個影視新人,雖說早年表現可圈可點,但是機遇總是跟她錯過,就比如2015年的時候謝盈萱憑藉《麻醉風暴》獲得金鐘獎女配角提名,2017年的時候憑藉《花甲男孩轉大人》獲得金鐘獎女配角提名。
  • 「文妖」潘柳黛惡罵張愛玲,她為什麼和張愛玲結怨那麼深?
    潘柳黛和張愛玲的關係最初應該不錯的,因為在潘柳黛的文字描述中,她和蘇青到張愛玲家喝茶,張愛玲幾乎盛裝迎接她們:有一次,我和蘇青打個電話和她約好,到她赫德路的公寓去看她,見她穿著一件檸檬費坦胸露臂的晚禮服,渾身香氣襲人,手鐲項鍊,滿頭珠翠,使人一望而知她是在盛妝打扮中。我和蘇青不禁為之一怔,問她是不是要上街?她說:「不是上街,是等朋友到家裡來吃茶。」
  • 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競爭激烈,4位影后一同入圍,她獲獎概率最大?
    這麼多獎項中,最佳女主角一獎的競爭最為激烈。這次,共有五位女演員入圍最佳女演員角逐,每位都是演技精湛的實力派,更有4位影后,激烈程度可見一斑。2018年,張靜初主演的電影《無雙》上映,她憑藉阮文一角獲得比較多的關注。這次,張靜初能入圍百花獎影后,可見實力。
  • 張愛玲的英文:不讀就不明白她如何植根中國人社會
    雖然張愛玲離開了大陸,雖然她並無意加入20世紀新文學的主流,但是我不認為她這個異數完全來自她個人的選擇。她的疏離也是歷史。  我們討論《色·戒》的時候沒有花工夫區別李安和張愛玲,兩個人真的很不一樣。張沒有李安的成功卻有李安同樣的艱難。這不是個別的現象,是二戰之後的美國移民史的典型。50年代到70年代的美國社會比現在要封閉得多,大部分移民的唯一出路就是融入美國社會。
  • 周冬雨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她也成為內地最年輕坐擁三金獎的影后
    在昨天晚上也就是11月28號晚上,著名女明星周冬雨獲得第三十三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這次獲獎,周冬雨成功獲得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成為了現在國內最年輕獲得三金獎的影后,她演技和演員實力也得到了大家認可
  • 她被稱為「歐洲影壇第一夫人」,網友:她是高貴美麗的「冰美人」
    她是法國教母級別的影后,更是法國群眾投票選出的代表法國國家的象徵,被譽為「歐洲第一美女」和「歐洲影壇第一夫人」。她的地位與伊莎貝拉·阿佳妮相當,兩人美貌的比較也一直被大眾所津津樂道。但比起阿佳妮的甜美精緻,凱薩琳·德納芙則多了一份成熟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