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用"實力"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相信國產劇會不演愛情

2020-09-07 娛樂圈圈那點事

《以家人之名》用&34;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相信國產劇會不演愛情


《以家人之名》這個片子的立意非常的好,它看到了我們現在生活中存在的留守兒童,還有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孩子的情況。這部片子很貼心的為我們提供了兩個&34;的形象(這種角色在當今社會往往非常的討觀眾的喜歡)。這部劇向我們展示了超脫血緣的親情照舊可以非常的堅固。

首先,咱們還是先來講講這部劇的大致內容。這部劇講述了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新家人,他們一同扶持,相互成長,但是,原生家庭的缺陷使他們渴望得到愛,但是又害怕會失去愛。

最後,曾經傷害他們的親人再次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這無疑是給他們的傷口又撒上了一把鹽。後來,他們也發生了種種的誤會和摩擦,但是,最後,他們直面了自己的問題,在寬容和接受中學會了成長。


這部片子原本是一部很好的家庭教育片,可以很深刻的揭示社會現象。但是,其中不時出現的愛情戲碼還是很容易就讓人跳脫出劇情。

由家人到戀人(雖然他們之間沒有固定的血緣關係),這種超越禮法的人物角色設定還是讓人很難接受。這部劇的評價兩極分化還是比較嚴重,有人說這是親情外衣籠罩下的瑪麗蘇神劇,也有人說這是商業化嚴重的懸浮劇,當然,對這部劇的評價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

下面,我想來深入分析一下這部劇主要人物的性格。


首先是李尖尖,她無憂無慮,從小就有哥哥的疼和爸爸的愛,可以說,雖然母親早逝,但是,她的童年生活還是非常幸福的。

只是後來,隨著情節的發展,哥哥的離去,還有後來和凌霄的意外相愛,這其實就使她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中泛起波瀾。

我認為這種夾雜著親情的愛是不健康的,原本應該是&34;的李尖尖突然要承擔起照顧他人的角色,而且還要排解凌霄心裡的苦和痛,我認為這種不對等的付出與愛是不快樂的。


第二個我想說說凌霄。凌霄這個人物隱藏的精神內核,應該是一種宿命性的&34;。這種掙扎感,來源於原生家庭的痛,也來源於那次妹妹夭折所帶來的愧疚和傷痛感。

很多人都非常奇怪,為什麼凌霄會接受去新加坡照顧陳婷和小橙子,這一點還是比較符合他本人的人設的,他的本身的性格模式就決定了他對自我的極高要求甚至是苛責的責任感。

在最近的劇情中,陳婷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過分,她不僅要求搬到凌霄的小區同住,而且還做出了種種的出格行為。凌霄的內心宇宙也在漸漸的爆發,他原本的壓抑和不滿也在逐漸的釋放和抒發。我想最後陳婷和凌霄必定會做出個了解,凌霄也會擁有他此生充滿愛與安寧的港灣的。


第三個就是賀子秋。賀子秋其實一直都在找尋自己得以棲息的港灣的,他在內心中一直都在對抗著&34;的漂泊感的夢魘。

從第一次生下來就沒有父親的拋棄,再到母親去深圳,多年不回,將他寄養在李海潮家的拋棄,他的人生中經歷了太多太多的拋棄,所以,他內心的漂泊感和無依感還是非常強烈的。他倔強、感性、愛面子、甚至還有點柏拉圖式的理想主義,他用盡全力一方面想實現自己的價值,賺好多好多的錢,

另一方面,他又想好好的照顧自己的家人,給他們好多好多的愛,他在用他的一生來治癒自己的童年。他始終都懷念著那段被珍惜、被善待、被摯愛的溫暖時光,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斷開闢一處能夠容納他的身心和疲憊的家園。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形狀,都有不同的經歷。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還有很多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跌:醒醒吧國產劇,老套的愛情劇我們看膩了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最開始播出時,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6,算是國產劇一個「巔峰式」的開頭。小演員們出神入化的細緻演繹,靈動真實的細微表情,和老戲骨惟妙惟肖的情感碰撞,觀看過程代入感十分強烈,第一集就讓人揪心他們以後的成長命運。
  • 《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國產家庭劇為何一碰愛情就瑪麗蘇?
    《以家人之名》自從開播以來,幾乎算得上和《三十而已》這部劇的熱度無縫銜接。在某種程度上,兩部劇的集中開播後的熱度反饋,增加了觀眾對國產劇的很多信心。然而,《以家人之名》播出到後半段,竟然也沒能逃脫和《三十而已》一樣劇情「垮掉」的宿命,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9分,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從國產之光瞬間變成及格線邊緣。如此高開低走,從好評不斷到近期的惡評如潮,究竟是為什麼呢?
  • 國產劇 | 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
    《以家人之名》已經播出有段時間了,怎麼說呢,本以為這是一部類似《請回答,1988》的翻版溫情國產劇。但是隨著劇情的展開,越來越不對勁。兄妹怎麼開始發展愛情線,劇中的愛情線展開也可謂是錯綜複雜,豆瓣評分就不知不覺從之前的8.6掉到了現在的7.2。
  • 《以家人之名》的媽都不正常,國產劇對女性太不公平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算是一部比較奇葩的電視劇,因為這裡面的媽媽,幾乎都不正常。陳婷是凌霄的媽媽,她是個情緒極其不穩定的人,心裡有傷,有氣,就喜歡拿身邊的人撒氣。因為第一個女兒死了,她就把過錯都推到前夫凌和平和兒子凌霄的身上,和凌和平離婚後,她甚至都不要凌霄了。但是當她第二任丈夫去世,她自己車禍癱瘓後,卻要凌霄照顧,並且對凌霄各種折磨,還不肯放凌霄回國。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國產劇繞不開的戀愛梗
    只看前面,觀眾差點就誤以為《以家人之名》超凡脫俗,不同於那些只要拍到家庭劇就婆媳大戰、催婚逼婚的俗劇,單單拍親情也拍的很好看!但本劇編劇是爛尾劇《下一站幸福》的編劇,且為同一製作團隊。沒過多久開播時稱本劇為國產《請回答1988》的觀眾,就被瘋狂打臉,逃不開國產劇的戀愛魔咒,繞來轉去的此劇還是變成了狗血愛情劇。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齊明月感情線是什麼 國產劇終究沒逃出愛情劇的俗套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齊明月感情線是什麼《以家人之名》講述的是三個異父異母的孩子,機緣巧合下住在一起。李尖尖因此多了兩個寵愛她的哥哥,李海潮也多了兩個聽話懂事孝順的兒子,一家五口兩個爸爸兩個哥哥一個妹妹,他們的之間的感情真的很美好。
  • 《以家人之名》遭質疑?家人成了戀人,國產劇可長點心吧
    近日,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出現在很多觀眾的視野之中,這部劇在大家的心目中還是不錯的,豆瓣評分和各項數據都很高。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三位演員也具備很高的人氣,觀眾們對於他們的表演都沒有失望。結尾會像很多國產劇一樣&34;嗎?家人變成戀人,劇情發展畸形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了,在電視劇的片頭中,李尖尖和凌霄有接吻的一段情節,看懂的觀眾自然都懂,那究竟他們兩&34;在一起了嗎?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的局面呢?
  • 以家人之名,也脫不了愛情的窠臼|百家故事
    即使是注水也不需要細節的填充和鋪陳,男女主人公的情愛糾葛,原地踏步,你來我往,就能撐過幾個回合。所以在一開始,《以家人之名》用小火慢燉的方式營造出的煙火氣,讓人感受到了真實的溫暖。它用夏日的陽光,小孩上下樓梯的奔跑,夫妻吵鬧,隔牆有耳,吱吱呀呀的風扇,構建出了能勾起人回憶的真實的鄰裡空間。
  • 《以家人之名》爆火!家人反轉成戀人?希望不要走上國產爛套路
    希望不要走上國產爛套路最近,《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劇熱播後,這部《以家人之名》(In the name of family)也開始大火,我也十分喜歡這部劇,開啟每日追劇的日常……可是看劇後才發現,更新到第十集的《以家人之名》,以「家人」講述故事突然慢慢轉到李尖尖和凌霄的戀愛上。
  • 《以家人之名》評分驟降,國產劇為何總逃不出狗血愛情劇 的魔咒
    說到當下最火的電視劇,相信觀眾們都會脫口而出:《以家人之名》。通過這部劇,我們感受到了濃烈的親情和兄妹情,令不少人為之感動。沒有血緣關係的五個人,突然就生活在了一起,後來發生的故事也是充滿了溫馨。但隨著劇情的播出,很多觀眾都發現這部劇越來越狗血,可以用「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來形容。就這樣,該劇的評分降低了許多,像口碑更是急轉直下,屬實是讓很多人跌破眼鏡。其實在它沒有播出之前,僅僅是憑藉著主角陣容就收穫了一波熱度。
  • 《以家人之名》:我棄劇的2個原因
    8月10號《以家人之名》剛開播的時候,我一度期待這會是一部不輸給《請回答1988》的國產青春劇。的確從剛開始播出的劇情來看,叛逆小妹+活潑二哥+高冷大哥,再加上兩個嘴碎的爹,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讓人看著就很幸福。
  • 《以家人之名》爛尾?國產劇為什麼逃不出「咪蒙味」
    目前,《以家人之名》的豆瓣評分依然維持在8.2分,但隨著劇集展開,以原生家庭為基礎的現實治癒基調卻慢慢稀釋,兄妹變情侶、劇組硬發糖這些國產劇熟悉的味道又來了,如果真如大家擔心的那樣,後面二十多集淪為尖尖、凌霄的狗血戀愛劇,那《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幾乎是註定的。
  • 《以家人之名》:國產劇離《請回答1988》最近的一次?
    隨著凌霄、賀子秋出國,長大後的李尖尖與哥哥們關係逐漸疏遠,劇中由五人之家打造的親情線開始被弱化。從預告來看,在這部劇中,凌霄、賀子秋都愛上李尖尖,而李尖尖與凌霄將成為情侶,治癒動人的親情終將走向「偽骨科」式三角戀愛情。 相信不少觀眾和網娛君一樣擔憂:開始搞愛情線之後,《以家人之名》會不會高開低走?
  • 《以家人之名》終究走向了狗血,果然,啥也擋不住國產劇談戀愛
    《以家人之名》剛開播的時候,仿佛看到了《請回答1988》的影子。果然,啥也擋不住國產劇談戀愛的腳步。萬物皆可談戀愛,這是國產劇一條亙古不變的準則。其實,談戀愛沒有錯,觀眾也不並不是不能接受。所以,本以為《以家人之名》是一部家庭劇。當我為這感人的親情留下眼淚時,想不到,那猝不及防的愛情線來了。什麼?這部劇的重點難道不是「家人」嗎?
  • 國產劇推薦:《以家人之名》
    豆瓣8.6的《以家人之名》,講述比血緣更重要的「家庭」的羈絆!最近大熱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說的也是「親情羈絆」的故事,但這個親情卻是由三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的說實話,這樣的題材放眼全球並不少見,但在國內並不多見,國內不缺親情劇,可說的都是家庭裡的故事,比如去年大火的口碑劇《都挺好》,說的就是一家人之間的雞飛狗跳、雞毛蒜皮。而《以家人之名》,講述的卻是一個「兩爸三娃」的重組家庭。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家庭劇變偶像劇,這才是國產家庭劇的病根
    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說有創意的地方在於,它重新定義了親情,就是「不以血緣定家人」。這種類似於《小偷家族》的充滿張力的人物設定,真的誘人。但《以家人之名》真的就能定義新的國產家庭劇?依我看,難!而兩人九年後重逢的各種互動,再加上預告顯示出來的「我的哥哥一開始是我的男朋友後來變成了我老公」劇情走向,更是坐實了它愛情劇的裡子。至此,《以家人之名》終於變成了以家人之名談戀愛。又一部家庭劇夭折。
  • 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以家人之名》:不要讓血緣變成一種暴力
    小冒堅持原創的550天 不要讓血緣成為一種暴力。自從2015年真情實感追《琅琊榜》之後,我很久沒怎麼認真追完一部國產劇了。2019年逐漸發現一部分國產劇開始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所以我會邊看邊寫,正視不足,但更多在指出國產劇的進步。
  • 《以家人之名》口碑崩了 國產劇的「爛尾」套路何時終結?
    上半年,以《隱秘的角落》為代表,多部國產劇衝上口碑和流量的高峰,成為熱搜榜常客。8月份,《三十而已》剛剛收官,《以家人之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握緊了爆款的接力棒。自開播以來,《以家人之名》的收視率與關注度一路飛漲,牢牢佔據著觀眾們討論的中心。
  • 《以家人之名》口碑下跌,親情劇真的要淪為愛情劇了嗎?
    近期話題不斷爭議不斷非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莫屬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五個人組成的家庭相親相愛溫馨且真摯感動的生活在一起,不似親人甚似親人,還是挺令人期待的。而這類題材的國產劇在近年也是很少出現的,因此,該劇開播前期,確實收穫不少觀眾的喜歡和追捧,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6分。
  • 《以家人之名》「兄妹」變情人,網友:有親情為啥非要摻雜愛情?
    導讀:《以家人之名》「兄妹」變情人,網友:有親情為啥非要摻雜愛情?近日,《以家人之名》這部國產劇大火,裡面這個不以血緣定義的家庭,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情感的羈絆,這種相互珍惜,彼此愛護的關係,讓人感動,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一起成長,並逐漸治癒了原生家庭留下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