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海讀圈ABC!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海讀圈ABC」關注我們
阿伊努人的問候語,不是「你好嗎」,也不是「今天天氣如何」,而是「我可以輕輕地摸摸你的心嗎」,當我聽到這段話時,突然想起每次閱讀就是這樣的心情寫照。
每一個作者用文字讓我們聽見彼此因文字而跳躍的靈犀聲響,感受到彼此惺惺相惜的溫度,文字引領我們穿越時空,讓我們找到安身立命與自處的快樂。這就是閱讀的快樂。
但是,當這一代的孩子不再閱讀了,也不再親近書,喜歡書了,這是多讓人難過又難以接受的事情。因此,本次設定的主題就是要大家一起來分享和閱讀相關的主題:「用閱讀搶救滑世代」,希望透過每位老師分享的閱讀活動或課程,讓大家能成功學會讓孩子遠離3C、愛上閱讀的tips。
以下我整理了大家在這三個面向的觀點與想法:
一、推動閱讀的原因是?
一如林明進老師所說:學生到學校要學陌生的知識、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趣味、生命的價值、求生的韌性、生生不息的使命。倘若要教會孩子學會「生」的能力,那麼教會學生閱讀絕對是最重要的途徑。
閱讀的確重要,但也絕對難教,這一代的孩子有太多可以選擇的好玩事物,閱讀絕對是排名很後面的選擇。
因此,推動閱讀只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執著與想法,未來,在最貧脊的土地上綻放出盛開的野地玫瑰,將是指日可待的事。
二、用說故事的方式來敘述推廣閱讀的經驗和故事
大家分享自己推廣的經驗和小故事,每一個留言都很值得大家參考,也可以試著在課堂上來實驗。以下我也整理了三位特別的故事來與大家分享:
第一位是吳勇宏老師用對照組的方式來分享自己不同階段推動閱讀有趣經驗:「滑世代的閱讀不再限於紙本,進入數位化的時代,可運用的媒材亦不少。以前看見好的素材,總是下載分享於自己臉書上,得到一堆學生的贊,他們是否觀看過了,沒人知道,反正分享了,看不看在個人,近似一種自我安慰的作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吳勇宏老師說:「現在搜尋到好的素材,首先想到的是將內容重點設計成問題,編成相關講義數據,再利用班會或課堂的前十到二十分鐘,進行閱讀、討論與發表想法,使學生從素材中獲得啟發。」所以,善用滑世代喜歡的方式來推廣閱讀的確是很厲害的消小技巧,果真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效果。
第二位老師也是十分有創意,他把孩子最愛的動玩和閱讀結合。例如,他用跑跑卡丁車這個遊戲,和自己身為業餘車隊考官的身分結合,從遊戲技巧慢慢地聊到如何在虛擬世界中與人的相處,進而帶入網絡霸凌的影片(BBS鄉民的正義)或是網絡成癮讀本與音樂,引起了學生廣泛討論與其列的興趣,後來孩子竟然自行尋找相關的書籍閱讀或數據,推薦給班上其他同學閱讀。
這樣的故事也顛覆了3C產品只能提供學生打電玩的功能而已,因為老師的引導竟也培養出主動搜尋與紙本和數字閱讀的習慣。
第三位是身為母親的朋友分享自己用家族出遊,讓孩子喜歡向大自然學習,不再依賴3C產品,甚至,找尋各種DIY或勞作課程,帶著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漸漸地戒除孩子沉迷3C的溫馨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尤其,她推動親子閱讀是從繪本開始,善用豐富的圖畫與自己的聲情模擬各種故事中的角色或情境的效果,吸引孩子主動閱讀繪本、故事書,最後沉醉在書香中,樂在其中。
三段小故事的分享,讓我想起自己過去也曾有相似的經驗:運用網絡的便利性,讓學生的作品能分享到網絡平臺,讓更多人給予他正面的評價,例如三魚網、校園網絡閱讀平臺等。網民按得贊,或是幾句話的回饋,這樣看似無形的激勵,反而能讓更多孩子願意投入閱讀寫作的世界。
還有,自己也曾實驗過有趣的影音班級讀書會,事先剪輯下載電影預告片,讓孩子從影音出走到純文本的世界。
以電影小說為例,姐姐的守護者、暮光之城、等一個人的咖啡、告白、星空、哈利波特等。利用課餘和學生聊聊情節與感想外,還利用班周會課,設計幾個孩子喜歡的議題來做主題書閱讀,學習單也從擷取訊息、歸納比較、省思等三個模式來設計,讓提問式的分組學習法能落實到閱讀課,頗能引起學生閱讀的動機以及閱讀的興趣。
最後,再把這些有趣的原著小說,讓孩子利用假期能夠進行獨立閱讀,產出簡單的筆記或心智圖即可評鑑出學生的學習情況。
可見閱讀的故事讓每個推動者都記憶猶新,說來可是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呢!
三、分享閱讀教案與實施的方式
(一)晨讀繁花盛開:很多夥伴都利用學校晨讀時間靜默地讀一本書外,有的老師還要學生分組製作主題報告,向同學介紹,讓師生能因一本書而彼此了解,拉近師生之間關係
(二)閱讀理解策略融入文本教學:把閱讀理解與策略的概念設計到課程地圖來,就能讓學生讀得懂、學得會,知識自然就能帶著走。
有老師提出畫重點、補充與課程主題相關的名言佳句、文章、書籍,循序漸進推動閱讀;有的古詩詞教學時,加入青少年喜歡的愛情元素,擴大學生閱讀的量與質;有的老師帶著孩子吟誦古文或吟唱詩篇,讓音韻的旋律幫助學生記誦及鑑賞,都是把閱讀帶入課室教學很棒的想法與實作。
(三)定期大師演講形成校園閱讀氛圍:閱讀是每位大師用生命感動生命的故事,大師可以是文學巨擘也可以是靠閱讀翻轉人的名人,甚至也會是一個熱血老師感動學生的熱血故事。
例如,楊志朗老師、王政忠老師、倒立先生黃明正、TFT創辦人劉安婷、均一平臺的呂冠緯等,不只容易帶動學生愛上閱讀,也讓孩子有學習的典範可以學習。同時,讓大師進行校內教師社群研習分享,讓推動閱讀的教師有系統、專業化地推動,除了一個帶動一個教師翻轉,也形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
(四)各式各樣的閱讀成果產出:有的老師設計「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閱讀課程,讓孩子能從識字、朗讀、對話、激蕩出圖像的閱讀成果,同時,潛移默化地鼓勵學生背誦經典詩詞。
有的老師設計升旗三分鐘的短講課程,讓孩子在三分鐘將好書推薦、閱讀心得、內容摘要等,以說學逗唱的方式進行全校性的短講。這個活動不只能訓練學生的閱讀力,也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是一舉兩得的好活動。
閱讀不只是老師要教會孩子的能力,也是國家未來能和別人競爭最重要的能力。真心希望這一代的孩子能在閱讀的世界中,感知到文字在心湖泛起的小確幸漣漪,讓我們都成為豐美有醇味的人。
好消息:
「經典海讀」三亞年會內部預報名正火熱進行中。星級酒店標間僅350元一晚。數量有限,請大家及時報名!
諮詢電話:18030807075 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