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師是怎樣用閱讀拯救「滑世代」孩子的!

2021-01-19 經典海讀AA

感謝您關注海讀圈ABC!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海讀圈ABC」關注我們

阿伊努人的問候語,不是「你好嗎」,也不是「今天天氣如何」,而是「我可以輕輕地摸摸你的心嗎」,當我聽到這段話時,突然想起每次閱讀就是這樣的心情寫照。


每一個作者用文字讓我們聽見彼此因文字而跳躍的靈犀聲響,感受到彼此惺惺相惜的溫度,文字引領我們穿越時空,讓我們找到安身立命與自處的快樂。這就是閱讀的快樂。


但是,當這一代的孩子不再閱讀了,也不再親近書,喜歡書了,這是多讓人難過又難以接受的事情。因此,本次設定的主題就是要大家一起來分享和閱讀相關的主題:「用閱讀搶救滑世代」,希望透過每位老師分享的閱讀活動或課程,讓大家能成功學會讓孩子遠離3C、愛上閱讀的tips。


以下我整理了大家在這三個面向的觀點與想法:


一、推動閱讀的原因是?


一如林明進老師所說:學生到學校要學陌生的知識、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趣味、生命的價值、求生的韌性、生生不息的使命。倘若要教會孩子學會「生」的能力,那麼教會學生閱讀絕對是最重要的途徑。


閱讀的確重要,但也絕對難教,這一代的孩子有太多可以選擇的好玩事物,閱讀絕對是排名很後面的選擇。


因此,推動閱讀只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執著與想法,未來,在最貧脊的土地上綻放出盛開的野地玫瑰,將是指日可待的事。


二、用說故事的方式來敘述推廣閱讀的經驗和故事


大家分享自己推廣的經驗和小故事,每一個留言都很值得大家參考,也可以試著在課堂上來實驗。以下我也整理了三位特別的故事來與大家分享:


第一位是吳勇宏老師用對照組的方式來分享自己不同階段推動閱讀有趣經驗:「滑世代的閱讀不再限於紙本,進入數位化的時代,可運用的媒材亦不少。以前看見好的素材,總是下載分享於自己臉書上,得到一堆學生的贊,他們是否觀看過了,沒人知道,反正分享了,看不看在個人,近似一種自我安慰的作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吳勇宏老師說:「現在搜尋到好的素材,首先想到的是將內容重點設計成問題,編成相關講義數據,再利用班會或課堂的前十到二十分鐘,進行閱讀、討論與發表想法,使學生從素材中獲得啟發。」所以,善用滑世代喜歡的方式來推廣閱讀的確是很厲害的消小技巧,果真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效果。


第二位老師也是十分有創意,他把孩子最愛的動玩和閱讀結合。例如,他用跑跑卡丁車這個遊戲,和自己身為業餘車隊考官的身分結合,從遊戲技巧慢慢地聊到如何在虛擬世界中與人的相處,進而帶入網絡霸凌的影片(BBS鄉民的正義)或是網絡成癮讀本與音樂,引起了學生廣泛討論與其列的興趣,後來孩子竟然自行尋找相關的書籍閱讀或數據,推薦給班上其他同學閱讀。


這樣的故事也顛覆了3C產品只能提供學生打電玩的功能而已,因為老師的引導竟也培養出主動搜尋與紙本和數字閱讀的習慣。


第三位是身為母親的朋友分享自己用家族出遊,讓孩子喜歡向大自然學習,不再依賴3C產品,甚至,找尋各種DIY或勞作課程,帶著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漸漸地戒除孩子沉迷3C的溫馨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尤其,她推動親子閱讀是從繪本開始,善用豐富的圖畫與自己的聲情模擬各種故事中的角色或情境的效果,吸引孩子主動閱讀繪本、故事書,最後沉醉在書香中,樂在其中。


三段小故事的分享,讓我想起自己過去也曾有相似的經驗:運用網絡的便利性,讓學生的作品能分享到網絡平臺,讓更多人給予他正面的評價,例如三魚網、校園網絡閱讀平臺等。網民按得贊,或是幾句話的回饋,這樣看似無形的激勵,反而能讓更多孩子願意投入閱讀寫作的世界。


還有,自己也曾實驗過有趣的影音班級讀書會,事先剪輯下載電影預告片,讓孩子從影音出走到純文本的世界。


以電影小說為例,姐姐的守護者、暮光之城、等一個人的咖啡、告白、星空、哈利波特等。利用課餘和學生聊聊情節與感想外,還利用班周會課,設計幾個孩子喜歡的議題來做主題書閱讀,學習單也從擷取訊息、歸納比較、省思等三個模式來設計,讓提問式的分組學習法能落實到閱讀課,頗能引起學生閱讀的動機以及閱讀的興趣。


最後,再把這些有趣的原著小說,讓孩子利用假期能夠進行獨立閱讀,產出簡單的筆記或心智圖即可評鑑出學生的學習情況。


可見閱讀的故事讓每個推動者都記憶猶新,說來可是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呢!


三、分享閱讀教案與實施的方

(一)晨讀繁花盛開:很多夥伴都利用學校晨讀時間靜默地讀一本書外,有的老師還要學生分組製作主題報告,向同學介紹,讓師生能因一本書而彼此了解,拉近師生之間關係


(二)閱讀理解策略融入文本教學:把閱讀理解與策略的概念設計到課程地圖來,就能讓學生讀得懂、學得會,知識自然就能帶著走。


有老師提出畫重點、補充與課程主題相關的名言佳句、文章、書籍,循序漸進推動閱讀;有的古詩詞教學時,加入青少年喜歡的愛情元素,擴大學生閱讀的量與質;有的老師帶著孩子吟誦古文或吟唱詩篇,讓音韻的旋律幫助學生記誦及鑑賞,都是把閱讀帶入課室教學很棒的想法與實作。


(三)定期大師演講形成校園閱讀氛圍:閱讀是每位大師用生命感動生命的故事,大師可以是文學巨擘也可以是靠閱讀翻轉人的名人,甚至也會是一個熱血老師感動學生的熱血故事。


例如,楊志朗老師、王政忠老師、倒立先生黃明正、TFT創辦人劉安婷、均一平臺的呂冠緯等,不只容易帶動學生愛上閱讀,也讓孩子有學習的典範可以學習。同時,讓大師進行校內教師社群研習分享,讓推動閱讀的教師有系統、專業化地推動,除了一個帶動一個教師翻轉,也形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


(四)各式各樣的閱讀成果產出:有的老師設計「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閱讀課程,讓孩子能從識字、朗讀、對話、激蕩出圖像的閱讀成果,同時,潛移默化地鼓勵學生背誦經典詩詞。


有的老師設計升旗三分鐘的短講課程,讓孩子在三分鐘將好書推薦、閱讀心得、內容摘要等,以說學逗唱的方式進行全校性的短講。這個活動不只能訓練學生的閱讀力,也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是一舉兩得的好活動。


閱讀不只是老師要教會孩子的能力,也是國家未來能和別人競爭最重要的能力。真心希望這一代的孩子能在閱讀的世界中,感知到文字在心湖泛起的小確幸漣漪,讓我們都成為豐美有醇味的人。

好消息:

「經典海讀」三亞年會內部預報名正火熱進行中。星級酒店標間僅350元一晚。數量有限,請大家及時報名!

諮詢電話:18030807075 張老師


相關焦點

  • 章魚老師的親子閱讀心得 閱讀使孩子變得更強大
    在章魚看來,兒童文學創作是她用生命熱情對待的工作,因為通過這個窗口她將孩子、文學、思想與創作緊密相連。「我想當一隻兒童文學裡的章魚,來偷取某個孩子的生活,再鋪就一冊冊圖書獻給孩子們。」學兒童文學出身的她自己也是個兒童文學迷,對於挑選適合孩子的書很有心得。由於大女兒小斑鳩只有5歲,目前仍以繪本閱讀為主。章魚說,好的書不會像洗腦一樣生硬地灌輸道理,而是用藝術的方式向孩子展現生活,讓孩子有所感悟。章魚把圖片教育和情境教育運用在繪本閱讀中,遇到女兒不懂的詞,她就用畫畫的方式向女兒解釋。
  • 在平潭,臺灣幼教老師陳亞妏讓孩子放心「飛」
    「 多多老師、多多老師 ……」在平潭城關幼兒園裡孩子們總是喜歡這樣叫著一位老師的名字她們口中的「多多老師」就是在城關幼兒園任教的「90後」臺灣女孩陳亞妏這個留著一頭俏皮又幹練的短髮的臺灣女孩已經成為這裡的「孩子王」目前福建的幼兒園都還沒有開學,小朋友們放假在家都不著急
  • 閱讀進步王活動展效果,閱讀王從根本拯救了孩子的閱讀問題!
    相識閱讀王,有種「久旱逢甘霖」孩子閱讀進步題記:孩子閱讀習慣初步養成,對閱讀的書理解透徹,理解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各科成績也在提升。比以前自信了。寫給閱讀王的心裡話閱讀王的老師們, 感謝您為孩子搭建一個這麼好的閱讀平臺。我的孩子能成為閱讀王的學員,感到無比慶幸!閱讀王不僅為孩子選擇了合適的書籍,更有老師的課程講解,同時還有名師、作家自播課,為孩子提供了更優質,更方便,更豐富的閱讀環境。還有打卡問題後老師的精準點評、解讀及鼓勵!
  • 怎樣指導孩子完成整本書閱讀 新東方老師建議從以下幾點做起
    而後,這一思想也被《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吸納,《標準》曾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同時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整本書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對於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能夠提升孩子的閱讀速度,幫助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這對孩子日後的學習也大有裨益。
  • 從小閱讀的孩子vs從不閱讀的孩子,真正的輸贏就在「閱讀差異」
    小學老師對早起閱讀的重要性可能體會會更深,那些早期閱量多的孩子和很少或從不閱讀的孩子無論是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創造力等等都相差不少。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差距會越加明顯。所以家長們請珍惜孩子學齡前這個黃金時期。
  • 大師講堂 •陳鴻銘(臺灣)︱《翻開繪本,走進孩子》
    翻開繪本,走進孩子陳鴻銘老師專題公益講座捨得心傳媒·桃園書館聯合主辦作為一位爸爸或者媽媽,是否在日常的親子生活中會遇到如下困惑:在讀繪本如此盛行的今天,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繪本?應該給孩子讀怎樣的繪本?我該如何與孩子一起閱讀?
  •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讓他愛上閱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怎樣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還有怎樣能讓孩子愛上閱讀?什麼時候開始閱讀?永遠不會太早!另外,無論你的寶寶是什麼年齡,閱讀,都是一個絕佳的肢體接觸和親密交流的機會。當閱讀成為你和寶寶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甜蜜時光的時候,他很快會熟悉和喜歡讀書的。
  • 【泉蒙】臺灣「閱讀交流對對碰」考察記錄
    政府為每個新生兒免費贈送「閱讀起步走」小書袋,包括一本繪本、兩本親子共讀指導手冊,關山鎮政府又特別增加一個厚厚的閱讀記錄冊。在臺灣圖書館,每個孩子可以借閱20本書,家庭借閱卡可以借40本。晨讀十分鐘運動:在韓國日本,老師告訴一群學體育的孩子:必須要培養兩種能力:運動與閱讀。運動說明身體好,閱讀說明有求知能力,這樣才比較好找工作。因此開始晨讀運動,臺灣也引進了,並且專門出版《晨讀10分鐘》專門用於晨讀。
  • 臺灣閱讀推廣人張大光:不教孩子 只說故事
    中新社南京4月10日電 題:臺灣閱讀推廣人張大光:不教孩子 只說故事中新社記者 周建琳這四年來,張大光行走在兩岸間,不是在「說故事」就是在去「說故事」的路上。讓張大光高興的是,聽他「說故事」的小朋友、大朋友越來越多。張大光是臺灣故事屋創始人、臺灣親子溝通專家。「給孩子最好的教益,不說教只講故事就可以辦到。」這是他一直堅守的理念。
  • 寶寶愛閱讀:奧莉薇拯救馬戲團繪本
    作者:寶寶知道 Beauty的媽媽啊這一次奧莉薇在馬戲團大展身手:無論是走鋼絲般的驚險,耍球般的利落,還是蹦床般的此起彼伏,她總是勇往直前,蓬勃向上……,並此拯救了整個馬戲團。這是關於一隻可愛的小豬的異想世界。
  • 重磅新書 | 《悟空傳》,讓圖像小說來拯救不愛閱讀的孩子
    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能解決讀不懂的問題,也能通過孩子對圖畫的興趣,逐漸培養孩子對閱讀興趣。這套書方方面面都做到了精細化,已入選了19年的「原動力」出版扶持計劃。01忠實原著 取捨合理讓孩子從枯燥的閱讀中得以解脫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文化以及語文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儘管有不少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但能讓孩子真正喜歡看書,真的是件特別艱難的事,因為太多的孩子無法從閱讀中體會到快樂。
  •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認識字也沒學拼音,老師讓課外閱讀怎麼辦?
    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認識字也沒學拼音自主閱讀確實有點困難。因為我的孩子也剛剛經歷過一年級,現在在讀二年級,所以我想這個問題要這樣看: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所佔比重正越來越大,老師給孩子布置這樣的作業是為了學生著想的。1、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開始閱讀親子閱讀如果之前孩子都沒有養成親子閱讀的習慣。那從一年級開始也不錯。
  • 閱讀能帶給孩子的不止成績好,用這種方法輕鬆讓孩子愛上閱讀
    回家的路上在等紅綠燈時聽到兩個媽媽這樣的對話,大家都會覺得有愛讀書孩子的媽媽把孩子教得很好,也和那位有不愛讀書的孩子的媽媽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愛上閱讀,畢竟閱讀的好處可不止能提高成績,然而,孩子能不能愛上閱讀,家長是起到很大作用的,閱讀的好處儘管都是獲取信息和知識,但閱讀和看手機電視不同
  • 臺灣阿寶老師教你提升孩子「玩商」|人生大不同 No.201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方式,正在一點點毀掉我們孩子的閱讀興趣:我們常常是買了一面牆的圖書,孩子卻興趣缺缺;明明約定好了讀書時間,但孩子還沉浸在他的玩具世界裡;期待孩子可以專注地獨立閱讀,卻發現是永無止境的伴讀;原本想著海量閱讀可以幫助孩子識更多的字
  • 贈書|漫長寒假,用難得一見的偵探漫畫,讓孩子享受閱讀
    漫畫不僅孩子愛看,而且還能提高閱讀能力。用偵探漫畫來科普知識,孩子們在不知不覺間,就接觸到了很多專業術語。 咱們來看看《口袋神探科學漫畫》涉及到了多少個科學主題。 「懸疑偵探漫畫」,是從孩子的身邊出發,通過偵探故事,引發了孩子們對學科知識的興趣。 興趣好不容易點燃了,接著就需要用「科學主題探討」,讓孩子的興趣之火燒得更旺。這裡分為兩個版塊:「科學大揭密」「哇,你知道嗎?」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辦?這位老師的做法亮了!
    作為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位老師的建議,可以幫到你。 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閒活動,從中獲得各種知識,從而提高語文素養,這是非常有用的。 因此,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
  • ...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老師家長...
    學語文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今天我們為您分享浙江師範大學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資深編審、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顧之川先生關於語文學習的認識,仍然非常具有啟發性,推薦給老師和家長。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老師也好、教研員也好,大家都在研究語文教育、關心語文教育。為什麼要學語文呢?怎樣才能學好語文?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怎樣教中小學生學語文?這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幾個話題。
  • 參加閱讀進步王活動亮成果,閱讀王讓孩子學用思維導圖總結1本書
    孩子進步情況概述:自從進了閱讀王課程學習班,孩子的進步,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中。看到書中精彩的的內容,有說有笑,講個不停,閱讀量也比以前增加了許多。孩子非常喜歡海平老師和齊琳老師講的故事,每一次看視頻都是很認真的去思考和回答問題。
  • 陳鴻銘老師(臺灣)|兒童故事思考課|暑假班開啟!
    即使在老師一再囑咐要寫容易得分的傳統文的情況下,閨女還是選擇用詞語創編故事。我想,這份寫作的自信,源自陳老師多年前的培養。 更有趣的是,需要表演才藝的時候,她都會讓大家出詞語,她來即興創編故事。從那個有魔法的「從前,從前······」開始,故事出就出來了。 陳老師的故事課,是有魔力的,也許真有那麼點魔法才能讓孩子一聽便會愛上!想不想來感受一下故事裡的魔法?
  • 溫柔與堅持——我看臺灣有關閱讀之種種
    沒拍到的地方有一個鋪設地板,可以脫鞋進入的童書區,孩子可以坐地板上隨意閱讀,有非常多優秀的二手童書,我如入寶山掃了一堆兒童文學理論書回來。木地板建置源自於茉莉高雄店,我們希望營造親子共同閱讀區域,因此在茉莉高雄店鋪裝了約78平方米的柚木地板。我們請了會說故事的媽媽,在每個月一天來茉莉說故事給孩子聽,希望達到『閱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