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演唱時要誇張「聲門氣息對抗」的能量

2021-02-13 京戲園子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點擊連結(《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聲音的支持依賴於聲門下壓力, 聲門下壓力即聲門與其來自下方的氣息壓力的對抗。 聲門與氣息對抗是在前面已講過的「腰、腹部上下氣息對抗」與「憋氣」的基礎上的一種聲門擋氣感覺。其實這種感覺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生理現象, 被為普遍,只是沒有人在意而已,京劇演唱就是強調、誇張這個自然的生理動作。

         具體體驗是:在「腰、腹部上下氣息對抗」 與「憋氣」的同時,還會感到喉頭(聲門)下面有一種向上呼氣的動力(即「由肺內呼出的氣流對不全關閉或已經關閉的聲帶所產生的壓力,稱聲門下壓力,這種壓力與聲音控制之間的關係, 除了能控制氣流之外 ,還對聲音強度起重要的作用。」與聲門閉合時所吸進的氣息向下墜壓的阻力而形成的對抗。因為演唱聲音的支持依賴於聲門下壓力,而聲門下壓力的保持又依賴於丹田氣息。

        這種動作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如在準備朗讀文章前,有個瞬同吸氣的「預備停頓」的動作,這個吸氣的「預備停頓」狀態就是「聲門氣息對抗」。

      ①喉頭擋氣,喉頭擋氣也就是「聲帶閉合擋氣」,是指聲帶在呼氣發聲時的合攏狀態。

      體會聲帶閉合擋氣,如同我們平常吹口哨,在準備吹響之前要使上下嘴唇收攏, 使之內收變薄、集中, 這樣才能擋住口中的氣息,將口哨吹響。如不將嘴唇收批變薄,上下唇打開,就不能擋住氣息的衝擊,這種狀態也就是聲帶閉合不好, 那就不會有口哨的聲音。

      喉頭擋氣就像一個充滿氣的氣球,一鬆氣口,氣會立即全部跑掉,聲帶如同帶簧片的音哨,擋住了大量的氣息,聲帶拉緊,內收閉合發聲就是向下擋氣,如聲帶不拉緊閉合,氣息在丹田、胸腹的推頂下會很快跑掉,氣息如跑得快,橫膈膜也就不能積極地作用,氣息也就不可能飽滿、持久。所以說飽滿、持久的丹田氣息,是建立在聲帶積極拉緊閉合,內收擋氣基礎上的。由於聲帶拉緊閉合、內收擋氣,就形成了一個向下的作用力,這個力沿著胸、腹腔直衝兩腰和腹前壁,和橫膈膜一起與丹田的上頂之氣形成對抗,產生一個積極穩定的氣息支託。

       音越高,呼氣壓力越大, 喉頭向下相對繃緊擋氣的力量也越大。演唱時喉頭應當始終保持向下繃緊而咽腔卻是撐開的感覺。因為, 喉頭擋氣與適度地擠壓的感覺是它的本能。京劇演唱就是要強調、加大發聲前兩片聲帶之間瞬間的閉合強度。

       「聲帶是由兩片堅實的韌帶構成的發音體,位於喉頭的中間,它們的前端固定在甲狀軟骨上,後端分別固定在左右對稱的一對杓狀軟骨(又稱披裂軟骨)上。由於杓狀軟骨以及相應肌肉的運動,形成了開閉聲帶門的作用,兩片聲帶的中間叫做聲門,當吸氣時左右兩片聲帶分離,聲門憋開,氣息吸入;而發聲時聲帶合攏,聲門關閉, 擋氣發聲。在呼吸器官的配合下,聲帶可以調節其長度、厚度與張力, 從而發出高低強弱不同的聲音效果。

     聲帶所發聲音的性質,取決於聲帶的振頻與振幅。聲帶振動頻率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越低;聲帶的振幅越強,發出的聲音越響,反之越弱。人聲嗓音的高、低、強、弱同時也與呼吸器官的呼氣氣流作用力狀態密切關聯。如在聲帶的音高控制方面,當聲帶的自身張力越強時,聲帶就收縮得越短、越窄、越薄、聲門閉合力度就越強,聲帶振動頻率也相應越高;而聲帶的張力越大,聲門閉合越嚴密,則聲門下氣息受阻積聚的力量就越大,形成的氣息壓力就越強,氣流對聲帶的作用力也就越大;反之聲帶張力越小。最終導致氣流對聲帶的作用力也就越小。又如在嗓音音量控制方面,如果我們可以不考慮共鳴器官對嗓音音量的増強作用,那麼呼吸器官的呼氣氣流越強, 其作用聲門的力量就越大,導致產生的聲帶振幅也越強烈,嗓音發聲的音量就越響;反之呼吸器官的呼氣氣流越弱,則最終導致產生的聲音音量就越輕。」

         ②下插,就是在朗讀前的吸氣到「預備停頓」的瞬間,感覺有一種往下墜壓的勢頭,這種往下墜的勢頭可以人為地用咳口嗽、嘔吐的前部分喉頭的阻聲動作,並強調、誇張它,因而形成一種「下插」感覺。使聲帯上方的阻力暫時大於呼氣的動力。這種感覺也可體驗一下像咳嗽出聲的瞬間, 喉頭中兩片聲帶自發地向中夾緊閉合及向下墜壓的狀態。

        喉頭的這種「擋氣」、「下插」的自然生理動作,在生活中是習以為常,不為人所注意,但將這種自然生理動作,自覺地、有意識地用於京劇演唱的發聲,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這種方法的強調,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大聲門處,氣體壓縮的阻力。因為任何氣體在遭到壓縮時,其體積會逐漸縮小,由於體積的縮小而使壓力増高,從而產生了一種強有力的高壓氣——即演唱的動力。演唱時,又由於呼氣肌肉群及丹田等器官向上、向外的推、頂之氣,也就加大了聲門下面呼氣的動力能量。在演唱時,聲音就是坐在這種「高壓氣」之上,從窄、細的聲門縫隙中洩出。

        一般說話、朗讀狀態的「聲門氣息對抗」的能量遠遠不能滿足京劇演唱時,需要更強大的氣息對抗能量的要求,京劇演唱聲音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聲門氣息對抗」,所以,京劇演唱時必須有意識地強調、誇張這種氣息對抗的能量,使演唱始終保持在氣息的融合之中。

相關焦點

  • 歌曲演唱時必學的基本功!
    1、聲音必須要讓聽眾感覺到清晰的「質感」。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演唱時,聲音充分靠前。這種靠前還必須是「高度集中的」。「質感」是以高度「聚焦」的形式來體現的,點子越小,質量愈高。2、音量控制不是以放大----縮小來體現的,而是以上述這個小小的聚音點的亮----暗控制體現的,這種技術要求的目的是為了唱者廣大音量時,音質仍保持聚而不散。在減弱音量時,更不能失去「質感」,哪怕唱氣聲時,仍不失去「質感」,電聲再高明,只能改變唱者的音色,卻無法製造出「音色」來。
  • 京劇演唱十忌
    倒字:戲曲演員要想把字唱的準確,必須把陰,陽,上,去(四聲)找準,如「他」字,屬於陰平如把他讀成上聲,則為「塔」字了。「倒字」就是不辨四聲。3。飄:演員再唱念中吐字輕飄無力。在京劇演唱中非常講究「噴口」(既爆破音)所謂「噴口」即要求演員在咬字時,要把嘴皮收緊,把氣息用足。「飄」也正是由於嘴皮子沒勁,氣息不足所造成。
  • 張再峰:中鋒嗓一一京劇演唱中聲音的支點感覺(三)聲音的平衡
    如要聲音平衡,首先要讓氣息平穩,只有在氣息平穩的基礎上,才能保持聲音的平衡。在這裡講的的是演唱時聲音的平衡。即在平時的喊嗓、調嗓和演唱時,要感覺、適應,知道「每一個音的音高在自己身上有多高、是什麼勁、字在什麼位置、什麼狀態,呼吸的壓力是什麼樣、腔體狀態是什麼感覺」,如唱高音時,腔體會有所「緊收感」,而唱中、低時會有點緩衝、鬆弛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使氣息、聲音平穩,從而找到每個音在自己身上最好的平衡狀態。2.怎樣使聲音平衡「平衡」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 【京劇知識】演唱京劇的技巧大成(資料來源於網絡)
    慢板易犯拖延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緊湊些;快板易犯搶板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穩重些;散板易犯鬆懈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圓準些。二、 念要像唱 唱要像念此系高盛麟先生所言。京劇念白不像演唱有著豐富的旋律,但京劇舞臺上的念白又不同於日常的講話,它具有特殊的聲調,演員在舞臺上的話白要念出它的音樂旋律,即所謂「念要像唱」。
  • 為什麼唱高音時總上不去?那是因為你還不會運用好自己的氣息!
    還有驚訝抽泣練習,此時對練習者也作一定要求,同樣也是要練習者全身自然放鬆,吸氣時,兩肋迅速擴張,橫隔下沉,動作要快而誇張,才能達到練習目的。稍保持一段時間然後放鬆一下。呼吸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實踐。所以在唱高音時,我們不能躲,要多使氣息往下走,氣息用得對,那麼高音也就不難了,否則將會適得其反。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在唱高音時不知道用氣的位置在哪裡,以至於唱出來的高音聽起來不穩定,好象隨時都有掉下來或者破音的危險。而且對以後聲音的發展和演唱難度高的作品都有影響。那麼演唱高音的用氣位置在哪呢?
  • 【京劇知識】京劇怎麼練聲
    (二)京劇中旦角的呼吸  京劇旦角的呼吸其實就是用到「氣」,即所謂丹田之氣。氣息的運用在京劇演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京劇演唱的動力和支持力,氣息的合理運用更是達到「聲要圓熟,腔要徹滿」的關鍵。京劇演唱不能僅聲帶用力,還要氣沉丹田,使聲音有彈性,方能持久,這是中國古代聲樂藝術的傳統,而氣息之丹田說法,實際指「用橫膈膜來控制呼吸的方法」。
  • 【侃京劇】李多奎演唱藝術欣賞
    戲演過半,到李多奎上場時,整個劇場頓掀高潮,轟然一陣掌聲,李多奎以蒼老的貴婦人姿容,徐步安祥出臺。演出不久,當楊延輝跪拜佘太君時,李多奎一句 [西皮導板] : 「一見嬌兒淚滿腮」,神完氣足,高唱入雲,又搏得滿堂喝彩。
  • 京劇唱腔的氣口都在哪?
    氣口是在演唱中的停頓、換氣(補充氣息)的位置,也指換氣時所用的方法。氣口往往容易被人忽視,認為是最簡單的事而隨意換氣,有氣唱到無氣止,使自己的演唱斷斷續續,失去藝術表現力。豈不知京劇的演唱是非常重視、講究對氣口的處理的。裘盛戎先生就曾說過:「京劇演員第一要注意氣口 。 學唱腔,不記氣口叫傻唱。」        以後幾天,我們將在《早安京劇》中介紹京劇唱腔氣口的設置,今天推出第一部分:補充氣息,使演唱得以延續而安排氣口
  • 【京劇開講】嗓音訓練基本方法(京劇開聲呼吸訓練)
    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模範音, 其他母音要儘量在u 母音的感覺上發出, 那麼您的聲音就會統一而又圓潤。我們平時練習u 音時, 要特別注意: (1) 不壓喉頭, 使喉頭自然放下, 可用深吸氣來體會喉頭放下; (2) 下巴、舌根都要放鬆, 使口咽腔不僵硬; (3) 發音時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貫通的, 像一根通暢的管道。正確的u 母音能感到頭腔和胸腔都有共鳴的振動。
  • 京劇演唱快速開嗓的方法,太實用了.
    將舌頭放鬆平躺伸出(像狗伸出舌頭那樣,比喻不恰當,但很形象),然後舌頭微卷,讓上嘴唇和舌頭之間留一條小溝,現在我們來發「wu」這個音,發聲的時候要感覺全身都有共振。這個練習可以改變你說話和唱歌的音色,讓你的聲音更加明亮,有磁性,這樣的聲音K歌才好聽!發「hi」這個音,每發一次,我們的腹部也要隨著動一下,這個練習是訓練丹田的力量,腹部的氣息發聲,讓你獲得正確的氣息支撐點。
  • 高位置歌唱,聲帶要完全閉合嗎?
    03有利於唱弱聲歌唱者演唱弱音相對困難,氣息要有控制,高位置不變,聲音不能虛,用「面罩」的感覺更加誇張地打開上口蓋以上的共鳴,所發出的聲音依然有金屬性。所謂「聲門適度感」就是歌唱發聲時聲帶的適度閉合:閉得太緊,氣息就不通暢,而且聲帶上容易掛著喉嚨肌肉的力量,幹擾了兩條聲帶各自產生的分段振動,於是只有整體振動的基音頻率,沒有分段的、邊緣振動的泛音組合頻率,聲音色彩就不美了。反之,如果閉合無力,聲門就會漏氣,聲音也必然空洞無力。要想使自己的音色美,聲帶閉合的「聲門」必須「適度」。 如何才能使「聲門閉合適度」呢?
  • 如何根據情感的表達來設計京劇唱腔的氣口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京劇演唱中的氣口,除補充氣息、鬆緩肌內和腔體外,更多的是為了表現人物的細膩情感,或某種氛圍的造勢以及複雜節奏的鬆緊變化。因此,在京劇的演唱中,有的氣口處需要換氣,而有的氣口處則是停而不換,非常靈活。因為京劇唱腔尤其是成套唱腔,在體現人物情感方面與唱歌相比較,有其獨特性。因為京劇演出一般是搬演一個故事,它的演唱內容也是從一個完整故事來展開的。其唱腔的篇幅要比歌曲長,其內容也要繁複,所要表現的情感內容也就更為豐富、細膩。因此,氣口的安排也就比歌曲繁複得多。
  • 張再峰:氣息運用的技巧——收氣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點擊連結(《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 氣息下沉唱高音
    開始不要喊得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喊好了,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bb2.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從來不去用它罷了。
  • 【聊聊京劇】暢談京劇角色:跑龍套
    當主帥升帳或在某種特定場景中時,龍套還須大聲喝喊堂威(如喝喊「有!」、「啊!」、「噢……」等)。龍套如以四人為一組,則分為頭、二、三、四家(或頭、二、三、四旗),以頭家為帶頭人。他們在雙方交戰時,只搖旗吶喊,手中常拿著門槍旗、紅門旗、飛虎旗,或風旗、水旗、火旗、雲牌等,因此,又把龍套叫作「打旗的」。
  • 京劇嗓音科學訓練方法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點擊連結(《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 京劇演唱快速開嗓的十二步法,絕對有用!
    發「hi」這個音,每發一次,我們的腹部也要隨著動一下,這個練習是訓練丹田的力量,腹部的氣息發聲,讓你獲得正確的氣息支撐點。用拇指和食指撐起臉蛋或嘴角,放鬆,輕輕吹氣使嘴唇彈起來。保持氣息均勻、慢吐慢吸、喉部完全放輕鬆,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鐘,氣息要平穩。此動作訓練聲帶,同時訓練聲帶的均勻震動。。。。K歌聲音好聽的前提,是聲帶震動要平穩、均勻。。。
  • 京劇吊嗓子
    同樣的唱腔,在具體每個人演唱時,在具備同樣的藝術感染力同時,也體現出京劇藝術家個人不一樣的體會。京劇流派唱腔的魅力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京劇流派唱腔的規範性與個人風格多樣性的完美統一結合。 京劇唱腔不同於流行歌曲:過眼雲煙、過期作廢。同樣的玉堂春蘇三起解流水:梅之大氣、張之高亢、程之委婉,歷久彌新、各盡芬芳。
  • 必學基礎:氣息、高音、中低音、顫音的演唱技巧!
    而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氣息的流量,演唱時也會注意到快慢和輕重。所以我建議大家練聲之前先練練肺活量,而且還需注意氣息的平穩。這樣你的氣就會保持在你的體內長一些時間。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氣堅持得久還是憋住不出氣保持得久呢?當然這還需要歌手要放鬆,不要緊張,一緊張,心臟跳動加快,你的氣息就更穩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