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遺之落地花鼓:落地花鼓聲,聲聲客家情

2021-02-19 客家網

伴隨著歡快悠揚的曲調,表演隊伍手持小鈸、小鼓、鬥鑼等道具,在舞臺上歡快地又唱又跳起來,融合了民間曲調和西洋打擊樂器的音樂,節奏感強,風格獨特,生旦丑三個角色形象生動活潑,唱詞裡「採春茶」「甜娘酒」等生活元素的融入,也讓觀眾們仿佛置身於客家民俗風情的美麗畫卷之中。這便是我縣文藝工作者們根據傳統曲藝改編的創新之作。

平遠文化館副館長 洪樹湘:原來的落地花鼓人員比較少,只有生旦醜一組人,現在我們經過初步的改革,保留原有的精髓,一組人馬生、旦、醜,加入六個伴舞,舞臺就比較活躍,再加上音樂,用比較現代的,加入了民族的,加入了西洋音樂,做鋪墊,出來的效果使現在的觀眾比較容易接受。

洪樹湘是落地花鼓的第九代傳人,她現在就職於縣文化館,十幾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她接觸到了落地花鼓這個民間傳統表演項目。對於落地花鼓這個非遺項目,洪樹湘經歷了從不了解到喜愛,再到熱愛的過程。而在學習落地花鼓的過程當中,她通過創新把傳統曲藝與現代元素結合起來。如今,她編排的落地花鼓節目已經無數次登上各類表演舞臺,得到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與肯定。

平遠文化館副館長 洪樹湘:最高的成就是少兒落地花鼓《客家情》參加了2013年12月31日梅州市文博會開幕式展演,還有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少兒欄目《大手牽小手》梅州行的錄製播出。

據了解,傳統的落地花鼓,最初由兩人表演,男為醜、女為旦,男似古裝戲曲中的小丑,身穿短裝鼻嵌短鬚,多走矮蹲、馬步、大步,手執鬥鑼;旦似戲曲中的武旦,多走碎步、移步,手持雙小鈸;民國前,落地花鼓增加了「生」的角色來表演,同時吸收了漢劇、採茶、鳳陽花鼓的一些特點,每唱完一段歌詞,便造型亮相,音樂採用漢調音樂、梆子腔、鳳陽花鼓調、客家山歌等。其唱詞豐富多彩包羅萬千,既有民間歌謠也有古典文人詩作。落地花鼓的表演熱情奔放,有唱有舞有說,邊念邊做,是客家地區傳統曲藝表演的一大特色節目。

相關焦點

  • 文化 | 走近非遺之落地花鼓:落地花鼓聲,聲聲客家情
    伴隨著歡快悠揚的曲調,表演隊伍手持小鈸、小鼓、鬥鑼等道具,在舞臺上歡快地又唱又跳起來,融合了民間曲調和西洋打擊樂器的音樂,節奏感強,風格獨特,生旦丑三個角色形象生動活潑,唱詞裡「採春茶」「甜娘酒」等生活元素的融入,也讓觀眾們仿佛置身於客家民俗風情的美麗畫卷之中。這便是我縣文藝工作者們根據傳統曲藝改編的創新之作。
  • 文化 | 平遠非遺之落地金錢:傳統「落地金錢舞」,舞出新活力
    編舞老師韓梅蘭是落地金錢的第六代傳承人,現就職於縣文化館。當年,因工作需要她學習了落地金錢,然而,在長時間的練習以及表演中,她深感落地金錢的藝術魅力,由此喜歡上了這種獨具特色的舞蹈。落地金錢第六代傳承人 韓梅蘭:對於我來說,這舞蹈我也跳了有十多年了,以前我也教過很多人,學校啊還有其他社會團體啊,我都教過。
  • 臺灣「夏雪」新景點 仿若漸層色油桐花落地
    春夏就是賞花的季節,百花盛開之時,可別忘了有「夏之雪」美譽的桐花,也悄悄的盛開囉!每年都會舉辦的客家桐花季,今年在苗慄的臺灣客家文化館邀請藝術家打造「夏雪」地景藝術節,彷佛桐花落地的夢幻場景超級美,勢必又要成為打卡新地標!
  • 雙11電商售後服務落地社區 蘇寧幫客家一年內1000家
    2018-10-20/17:09  10月20日,蘇寧幫客家落地南京仙林湖社區
  • 大美客家風 千年洛帶情!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將芳華盛放!
    客家情,千年輪轉至今仍比金堅,其令世界讚嘆的獨有文化,宛如一首綺羅香醉人心間。而在成都,一處歲月靜好的小鎮——洛帶古鎮,一直以「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之名世代傳承客家文化,連接起世界客家的血脈。開幕儀式上,擂茶非遺文化傳承人,擂茶文化大使張漢秋為現場來賓奉上了一碗碗香飄四溢的客家擂茶,讓客家的濃情隨著茶香沁入心田。隨後,國學推廣人陳嶽先生帶領著天真可愛的孩童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演繹客家耕讀與傳統文化的傳承,將現場氣氛再次推向高潮。開幕式上,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正式落地洛帶博客樓,為今後洛帶客家文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 臺灣客家桐趣遊 桐花漫舞 體驗客家風情
    北埔老街,體驗磨擂茶屬於客家人聚落的北埔,是想要感受臺灣客家風情的旅人不可錯過之地,我們在這次行程中也有到訪北埔老街,當中最主要的目的莫過於到璞鈺商行親自體驗製作擂茶。臺灣客家委員會在2002年創辦了客家桐花祭,推出賞桐活動,自此也開發出了不少臺灣賞桐路線,吸引愛花一族選在桐花季遊臺灣賞花。我們的其中一站行程是到位於苗慄公館的油桐花坊喝下午茶賞花,其花坊位於山坡處,四周被山林圍繞,花季來臨時,遊客可以坐在餐廳內庭院處,點一杯咖啡欣賞山林一整片白花花的油桐花。
  • 乾隆上聯:「鐘聲磬聲鼓聲,聲聲自在」,紀曉嵐下聯眾人紛紛叫好
    乾隆上聯:「鐘聲磬聲鼓聲,聲聲自在」,紀曉嵐下聯眾人紛紛叫好對聯作為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一直以來都是受到才子佳人的熱愛,延續了千年的歷史,到現在仍然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關於對聯,古代更是發生過一些流傳千古的佳話,到底有什麼佳話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非遺大學堂|三舍民宿原生態客家山歌公益培訓班結業
    經過5個月左右的教程,2020年12月30日,「非遺大學堂·原生態客家山歌公益培訓課」在梅縣區雁洋鎮大觀天下景區三舍綜藝民宿舉行結業典禮,12名景區工作人員通過唱腔考核順利結業。本次培訓課由梅州市文化館(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於2020年8月5日開課,聘請國家級非遺項目梅州客家山歌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文有,每周三下午為景區工作人員現場授課,從吐字、節奏、唱腔等方面,教唱梅州各縣(區、市)原生態客家山歌共計14首,並講授客家山歌中獨特的曲調和民俗文化。
  • 花直播:廊曼機場落地籤全攻略
    關注姐妹花的粉們都知道,Cash是不折不扣的攻略帝,出行前不準備妥當是睡不著的。但是,自從有不少花粉對於泰國落地籤的流程材料等等充滿了疑問而花花卻因為未親身經歷過而答不上來後,並且在看了網上寫的幾十個版本的落地籤攻略,大家各說各話後,便有了一種小馬過河的感覺,心裡老忐忑了啊!於是,Cash便決定咬牙壓下提早辦籤證的衝動,勢必要體驗一回。
  •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海峽衛視「客家人」十年結碩果
    ,他所帶領的團隊還主導並策劃了多個主旋律、正能量的製作—— 《八閩開國將軍》,全景式地展現了福建籍開國將軍的豐功偉績,這是全國迄今為止以省籍為單位,規模最大的「開國將軍」文獻電視片; 2015年,紀錄片《胡文虎傳奇》真實再現愛國華僑胡文虎愛國、創業、行善的動人事跡; 2017年,電視片《古田之光耀萬家
  • 戲曲·贛南採茶戲|客家藝術一枝花
    贛南採茶戲,俗稱「茶燈戲」「燈子戲」,有「客家藝術一枝花」的美譽,發源於江西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是以九龍茶燈為基礎,吸收贛南其民間藝術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於贛南、粵北和閩西,一度也傳播到廣西桂南一帶。贛南採茶戲由民間歌舞發展而來,內容貼近生活,語言詼諧幽默。
  • 廣東梅州有個縣,人口26萬,享有「客家文化始祖地」的美譽
    縣城設在大柘鎮,是廣東古八賢之首客家先賢程旼的故鄉,享有「客家文化始祖地」的美譽。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是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最佳文化休閒旅遊縣、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名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油茶之鄉、中國仙草之鄉。
  • [暴走攻略] 姐妹花泰國落地籤親歷全攻略
    所以,轉移陣地到百度貼吧暴走姐妹花,大家可以上去暢所欲言喲!麼麼噠! 關注姐妹花的粉們都知道,Cash是不折不扣的攻略帝,出行前不準備妥當是睡不著的。很重要的注意事項!!!!!不過Cash建議懶咖們花100泰銖享用這項服務,因為照片是直接連落地籤申請表一起列印出來的,你只需要把你在飛機上填好的入境卡交給工作人員,她們會幫你直接填妥落地籤表格,這100泰銖能幫你省很多事,尤其在累趴的深夜。2 回程機票是大重點!在白雲機場辦理登機牌的時候已經被要求出如何填示回程機票,沒有回程機票不讓辦登機牌。
  • 賴奕璇:立唱山歌志 傳播客家情
    賴奕璇:立唱山歌志 傳播客家情  客家新聞網 鄒逢春 特約記者葉波   山歌,是一部寫滿音符的百科全書。  擁有千年歷史的龍南,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山歌。一聲聲"哎呀勒",一曲曲古樸的韻律,既是客家先民表達思想的方式,更是客家文化傳承的一種符號。
  • 【視頻】 光德漢樂五件頭《落地金錢》(配文)
    大埔縣光德鎮漢樂聯誼會參賽演奏的《落地金錢》在比賽中發揮出色,榮獲了金獎。 大埔縣光德鎮漢樂聯誼會成立於2011年11月。近年來,該會在漢樂前輩的悉心指導下,樂友們經過虛心學習,演奏水平顯著提高,曾在2015年「大埔縣廣東漢樂匯演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 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記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開播十周年
    2017年,「榮宇」傳媒與中共龍巖市委組織部聯合攝製了電視片《古田之光耀萬家》,榮獲第十四屆福建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評比一等獎。  2018年,「榮宇」傳媒製作了知青紀錄片《山高水長》。該紀錄片通過真實人物的真實講述,引起知青一代人的共鳴,追憶起那段特殊的生活,回想起在那段歲月中讓人難以忘卻的青春熱情。
  • 落地情流感戳我心
    昨天下午兩點開始的情流感,我遲到了3分鐘。我覺得遲到背後是我對情流感並沒有太多期待,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而已。前面兩位案主的案例分析,儘管我很努力在聽,可並沒有太多共鳴,那根沒有被撥動的心弦仍是悄悄地擺在那兒。中間休息時,我和遠道而來的同學們保持著禮儀但並沒有交集的聊天。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探訪客家非遺文化「擂茶」的秘密
    雅溪古村的圍屋一直都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佼佼者,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雅溪村的先祖陳氏興建圍屋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的全南偏僻荒涼,盜賊流寇經常出沒騷擾百姓,客家人身無躲避之處。陳氏家族為了自保,邀族人合議一起建造一座土圍,以防盜防寇,確保家族人身財物安全。歷盡艱辛終於把土圍建成,名為福星樓。
  • 訪名角→「花鼓皇后」李春華!
    1979年秋,她在農村的稻場上拜著名導演餘笑予為師,這給她的藝術天空安插了騰飛的翅膀,她先後參加了《放鴨姑娘》、《插標記》、《園丁之歌》等現代小戲的排練演出,漸而有了紮實的藝術積累。隨後又在改編自曹禺經典著作《原野》中飾花金子,將「水塘試夫」、「酒中探情」、「三開窗」、「花巴子掌」等細節刻畫得入木三分,渾然天成,一舉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的桂冠。隨著表演藝術的日臻成熟,她擔負的角色越來越多。這期間,她經歷了父母雙亡等家庭變故的沉重打擊,但這些都沒有擊倒她,沒有動搖她對藝術的一往情深。為延續戲曲文化血脈,李春華除了繼續加強自身的修養外,還對新生代進行傳播輔導。
  • 旅行知道 「落地籤」是不是真的「落地就能籤」?
    如果你以為一個國家對持中國護照的旅行者開放落地籤,就等於「落地就能籤」,潑冷水的時間又到了——也許你首先要搞清楚,你拿著護照到了邊檢,邊檢蜀黍會不會放行……目前持中國因私普通護照的旅行者能夠享受落地籤待遇的國家/地區在不斷增加,但是在籤證政策執行的過程中,會存在對方國家給出落地籤待遇但是中國邊境不會放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