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丨從原理到應用!優質案例幫你看透Raman在催化中的應用

2022-01-09 催化開天地

本文由清新電源(ID:tspsti)和催化開天地(ID:catalysisworld)聯合製作發布。

keynote

拉曼光譜基本原理

拉曼光譜在催化研究中的獨特優勢

兩種主要拉曼技術

催化劑表面信息分析案例

原位反應研究案例分析

Raman應用於工業催化劑研究

拉曼光譜是一項重要的現代分子光譜技術,廣泛應用於化學,物理和生物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是研究物質分子結構的有力工具。最早在上世紀70年代,拉曼光譜就被應用於催化領域,漫長的四十年過去,拉曼光譜技術得到重要發展的同時衍生出很多不同類型的拉曼光譜技術。

拉曼技術的種類:共振拉曼光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傅立葉變換拉曼光譜,紫外共振拉曼光譜以及共焦顯微拉曼等。


拉曼光譜的作用:主要能夠提供物質表面結構信息,可以用於定性兼顧定量研究。

主要限制因素:目前制約拉曼技術廣泛應用的關鍵就是螢光幹擾,許多新拉曼技術的變革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減弱或消除螢光幹擾,以期得到高精度、高靈敏度和多功能的拉曼光譜技術。

1.1 拉曼光譜基本原理


拉曼光譜基本原理

經典理論解釋:根據電磁理論的經典理論,這裡賦予光散射現象經典解釋。入射光子與分子發生非彈性散射,分子吸收頻率為v0的光子,發射v-v0的光子,同時分子從低能態越遷到高能態—斯託克斯線;發射v+v0的光子,此時分子從高能態越遷到低能態—即反斯託克斯線。這就形成了在強瑞利峰附近微弱的拉曼譜線,由於常溫下,處於基態的分子佔大多數,因而往往斯託克斯線比反斯託克斯線強得多。

1.2 拉曼光譜在催化研究中的獨特優勢


拉曼光譜與紅外光譜都能得到分子振動和轉動光譜,分子的極化率發生變化時才能產生拉曼活性,對於紅外光譜,只有分子的偶極矩發生變化時才具有紅外活性,因此二者有一定程度的互補性,但不可以互相代替。

拉曼光譜在某些實驗條件下具有優於紅外光譜的特點,因此拉曼光譜可以充分發揮它在催化研究中的優勢:

1)可以得到低波數區光譜


紅外光譜一般很難得到低波數(200cm-1以下)的光譜,但拉曼光譜甚至可以得到幾十個波數的光譜。而低波數光譜區反映催化劑結構信息,特別如分子篩的不同結構可在低波數光譜區顯示出來。

2)載體幹擾小


由於常用載體(如γ-Al2O3,SiO2等)的拉曼散射截面很小,因此載體對表面擔載物種的拉曼光譜的幹擾很少。而大部分載體在低波數的紅外吸收很強,在1000cm-1以下幾乎不透過紅外光。

3)更適合水相體系


由於水的拉曼散射很弱,因此拉曼比紅外更適合進行水相體系的研究。這對於通過水溶液體系製備催化劑過程的研究極為有利,對於水溶液體系的反應研究也提供了可能性。


1.3 兩種主要拉曼技術


1)紫外拉曼技術


顧名思義,與常規拉曼技術相比,紫外拉曼的激發光源不同,採用紫外區光源,可以有效規避螢光幹擾。

2)表面增強拉曼


表面增強拉曼(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簡稱SERS),用常規的拉曼光譜法測定吸附在膠質金屬顆粒如銀、金或銅表面的樣品,或吸附在這些金屬片的粗糙表面上的樣品。

儘管原因尚不明朗,人們發現被吸附的樣品其拉曼光譜的強度可提高103-106倍。主要用於吸附物種的狀態解析等,近來在研究催化劑表面物種吸附行為中有較多應用。

2.1 Raman獲取催化劑表面信息


就獲取催化劑表面信息,不同拉曼技術適用於不同材質表面,這就涉及技術選擇和優化,以獲取最優信息。

1)通過探針分子可以研究催化劑表面的吸附行為


其中一個常用技術就是利用吡啶作為吸附的探針分子,對催化劑的表面酸性進行探究,常見於工業催化劑L酸B酸的鑑定,該過程常常聯用經典的紅外技術對催化劑表面的化學吸附。

2)探究吸附物種對於催化劑表面活性的影響


案例一:


近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彬教授團隊提出通過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對傳統尖晶石四氧化三鈷進行表面改質從而提升產氧反應效能。

在該研究中利用拉曼光譜與同步輻射X光吸收光譜分析,以確定催化劑的活化方式是改變三價鈷離子的電子組態,三價鈷的電子組態在一般的情形下為t2g6,研究顯示並沒有任何的電子在eg 能階上,eg能階上的電子與吸附物的密切關係影響了催化反應的效能,這為從催化劑表面性質推測催化機理帶來啟示。

文獻信息:Hsu, Shao‐Hui, et al. "Tuning the Electronic SpinState of Catalysts by Strain Control for Highly Efficient WaterElectrolysis." SmallMethods (2018): 1800001.

詳細參見MaterialsViews推送:SmallMethods: 利用金屬有機框架進行材料表面電子組態的特性改質以增進產氧反應效能


案例二: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陳接勝教授、王開學教授團隊通過以ZnO納米棒陣列為硬模板合成了有序蜂窩煤狀大孔碳膜作為無粘結劑和集流體的自支撐陰極,實現了鋰空氣電池優越的倍率性能。該成果「Free-Standing Li-O2 Battery Air Cathode Based on 3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Membranes: the KineticOverpotential of Through Macropores」發表在最近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該研究中將HPCM起初電極和放電2 h, 4 h和6 h的拉曼光譜圖進行對比,以獲取該過程電極表面結構信息,相關活性物質的變化。

 (a)HPCM起初電極和放電2 h, 4 h和6 h的拉曼光譜圖。(b) HPCM 的首圈放充電XRD圖。(c-e) HPCM放電產物的TEM, HAADF STEM 和HRTEM圖。

文獻信息:Xu, Shu-Mao, et al. "Free‐Standing Li‐O2 Battery Air Cathode Based on 3D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Membranes: the Kinetic Overpotential of ThroughMacropores." AngewandteChemie (2018).

詳細參見近期研之成理推送:上海交大Angew.Chem.: 「蜂窩煤」狀碳膜探究鋰空氣電池大孔的動力學過電位行為

2.2 Raman的原位反應研究


利用拉曼技術除了異位描述催化劑表面性質和吸附物種信息外,隨著技術設計的深入拉曼也用於了催化原位反應的研究,以探究催化過程。

多相催化劑的表界面結構直接決定催化反應過程。利用原位表徵技術從分子水平上揭示表界面結構對反應過程的影響一直是多相催化研究的熱點。

近來也有不少工作將拉曼技術運用於原位反應的表界面研究,帶來可喜的結果。

案例一:


2014年,南加州大學的Wang Hui課題組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以4-硝基苯硫酚的氫化為模型,原位的定量的研究了不同高指數晶面暴露的Au的晶面依賴的催化活性。{730}暴露的二十四面體和{520}暴露的內凹立方體比{221}暴露的三八面體和{111}和{100}準球體相比,活性更高。

不同晶面裸露的Au納米顆粒及其催化性能對比

文獻信息:Zhang, Qingfeng, and Hui Wang. "Facet-dependent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Au nanoparticles enclosed by high-index facets." ACS Catalysis 4.11 (2014): 4027-4033.

案例二:


2017年,iChEM研究人員、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李劍鋒教授課題組與陳秉輝教授課題組在表界面催化過程的原位拉曼光譜分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J. Am. Chem. Soc.上發表題為「Revealing the role of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n catalyticbehaviors by in-situ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的文章。

該論文通過構建Pt-Au、Pt-TiO2-Au、Pt-SiO2-Au等多種界面,結合對巰基硝基苯等模型探針分子,利用原位SERS光譜(表面增強拉曼),獲得了氫物種在不同界面上溢流的直接光譜證據。

文獻信息:Zhang, Hua, et al. "Revealing the Role of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nCatalytic Behaviors by in Situ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139.30 (2017):10339-10346.

詳細可參見catalysis推送:表界面催化過程的原位拉曼研究進展

2.3 Raman應用於工業催化劑研究


(1)分子篩催化劑


針對分子篩催化劑,一般採用的拉曼技術是紫外拉曼技術,以規避大部分分子篩存在的螢光幹擾問題。

(2)催化劑積炭失活的研究


催化劑表面的積炭主要是一些高度脫氫的碳氫化合物,例如:烯烴,稠環芳烴,石墨前體和石墨等。這些物種的形成機理和表面狀態很難研究,雖然拉曼光譜在理論上講應該是一種理想的表徵表面積炭的技術,但由於這種碳氫化合物有很強的螢光幹擾,很難用常規可見光段的拉曼光譜進行表徵。因而,為消除螢光的幹擾,常見策略是強光照射,加入淬滅劑或是利用螢光和拉曼光譜之間的時間差。當然最為行之有效的還是直接利用紫外拉曼技術,直接避開螢光幹擾。

 

總的來說,Raman光譜,特別是紫外拉曼,由於其高的靈敏度,且能夠提供催化劑本體和表面上物種的結構信息,且樣品製備簡單,不受水等因素的幹擾,在催化反應中有廣泛的應用。而表面增強拉曼技術雖然受到材料種類限制,但是在研究催化劑表面吸附行為上仍舊受到廣泛關注。

做計算,找華算!(戳我了解更多)

深圳華算科技有限公司採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分子動力學方法,結合Gaussian、VASP、LAMMPS、CP2K或FHI-aims模擬軟體,為化學科學和材料科學的用戶提供數據建模與計算模擬、性質預測與機理探索兩大方面的綜合解決方案和服務,提升這些用戶在新型儲能材料的研發與改性、高效納米催化劑的設計與製備等領域的管理、決策和創新能力,推動國內化學和材料學科的蓬勃發展。

 

部分客戶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SusChem等國際優質期刊上。

如有需求,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取得聯繫:

 

客服微信: 

客服@華算科技   ID:huasuan-tech

聯繫電話:

朱先生:177-4866-6854  

陸先生:185-2951-6783 

公司電話:0755-36553265

催化開天地願景:大眾有興趣,可科普催化基本科學知識;本科生能通讀,可拓展催化相關知識面;研究生能啟發,可碰撞出新的研究火花。

催化開天地QQ交流群號為374325508微信催化學術群可添加微信mingpingqing1993,註明單位和姓名,歡迎加入!本文版權歸《催化開天地》公眾號工作室所有,所參考資料均列出,所引用圖片僅做科學知識介紹和科學研究,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或轉載,請與我們聯繫!(QQ:1109878622)因知識水平有限,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催化開天地,這裡是催化工作者的一片小天地!

相關焦點

  • 基於核酸的組分動態網絡:從基本原理到應用
    基於核酸的組分動態網絡:從基本原理到應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4:06:39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Itamar Willner課題組近日發表綜述,介紹了用核酸化學構建組分動態網絡
  • 「科普」多相催化氫化反應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科普】多相催化氫化反應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催化氫化反應是指還原劑或氫分子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對不飽和化合物的加成反應。它是有機化合物還原方法中最方便、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①還原範圍廣、反應活性高、選擇性好、速度快:有些反應(如碳碳不飽和鍵的加氫)應用其他方法比較複雜和困難,而應用催化氫化比較方便;②經濟適用:氫氣本身價格低廉,成本低,操作方便,對醛酮、硝基及亞硝基化合物都能起還原作用,不需其他任何還原劑和特殊溶劑;③後處理方便、反應條件溫和、操作方便:反應完畢後,只需濾去催化劑,蒸發掉溶劑即可得到所需產物,產品純度、收率都比較高,且乾淨無汙染。
  • 菲涅爾透鏡的原理及應用
    關鍵詞:菲涅爾透鏡;原理;應用;本文主要從菲涅爾透鏡的歷史,基本原理,分類,作用,應用以及國內外的研究與發展狀況等方面完整介紹了菲涅爾透鏡的相關知識。而法國物理學家兼工程師菲涅爾亦對這種透鏡在燈塔上的應用寄予厚望。根據史密森學會的描述,1823年,第一枚菲涅爾透鏡被用在了吉倫特河口的哥杜昂燈塔(Phare de Cordouan)上;透過它發射的光線可以在20英裡(32千米)以外看到。蘇格蘭物理學家大衛·布儒斯特爵士被看作是促使英國在燈塔中使用這種透鏡的推動者。
  • 《Web GIS原理與應用》非標準答案試題及學生優秀答案案例(節選)
    :期末考試考核成績在平時成績及總成績中的比重:平時成績(60 %)/ 總成績(40%)  一、課程簡介《WebGIS 原理與應用》是國家地理信息科學本科教學質量標準規定的核心課程,2012年被確定為國家雙語示範課程,2018年確定為河南省在線資源精品課程。
  • 速覽|2020快應用分享交流會幹貨,第一屆快應用風銳獎報名正式啟動
    12月1日,快應用分享交流會於深圳灣萬怡酒店圓滿召開。華為、OPPO、小米、vivo、努比亞、聯想、金立、魅族、中興、中國移動、一加、海信12家手機廠商以及近百位快應用、快遊戲開發者出席現場,分享的內容乾貨滿滿,互動及晚宴環節也給聯盟廠商與開發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機會,並在會議最後共同見證快應用聯盟第一屆快應用風銳獎開啟。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自然太陽光作為一種取之不盡能源,如果能加以充分利用,有助於光催化氧化在未來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應用。,仲胺氧化脫氫以及硫醚氧化中展現出優秀的光催化活性,底物轉化率為97%~99%,目標產物選擇性為74%~99%,催化劑可重複使用至少四次,展現出優秀的光催化活性、化學穩定性和可重複使用性。
  • 亥姆霍茲共振腔的原理與應用
    ,從各式樂器,到音箱、錄音室,再到一個可樂瓶。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它的原理和應用。原理亥姆霍茲共振體可被認為是由瓶頸和主腔體兩個部分構成,有幾個重要的尺寸參數決定了它的共振頻率:瓶頸長度 (L),瓶頸半徑 (r),腔體體積 (V),我們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彈簧質子模型來對亥姆霍茲共振腔進行建模。
  • 催化燃燒環保設備的工作原理
    有光催化裝置、活性炭吸附裝置、噴霧淨化塔、水幕櫃、過濾除塵器或催化燃燒裝置,適用於不同工況,廢氣濃度較低催化燃燒裝置一般用於吸收光催化設備或活性炭,以及低溫等離子設備。催化燃燒環保設備。當你聽到燃燒聲時,估計這臺設備會有明火,廢氣會被燃燒後排出。事實上,催化燃燒設備中沒有明火。不管哪種廢氣要處理,首先要把廢氣收集起來。
  • 這些應用可以幫到你!
    即便如此,這張海報還是能夠被放大到2米高,所以單從物理角度說,現在的主流手機拍攝的照片,清晰度都足以掛進攝影展。接下來的問題就很簡單了:我沒有多的錢報攝影班,讓我去翻攝影書又覺得有些枯燥,那麼我還有什麼辦法提高自己的拍攝能力呢?在前不久的App Store推薦裡,小黑髮現了一個神奇的身影:I, Photographer。這是一款能夠幫助你提高拍攝技術的手機應用。
  • SDA+SNCR工藝在垃圾發電焚燒煙氣淨化中的應用
    本文介紹了某垃圾焚燒發電煙氣脫硫脫硝的工藝選擇、技術原理、系統流程的工藝設計,通過分析煙氣數據,論述了鈉基旋轉噴霧乾燥(SDA)脫硫法和低溫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脫硝工藝在垃圾發電焚燒煙氣淨化中的應用。二者結合可以實現垃圾焚燒發電煙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協同脫除,保證煙氣達標排放和系統穩定運行,進而為垃圾焚燒煙氣淨化相關工程實踐提供參考。
  • 新技術應用:淮安汙水處理成套設備——創研博律
    輻射技術應用中的輻射源問題逐步得到改善。利用輻射技術處理廢水中汙染物的研究引起了各國的關注和重視。離子交換是一個單元操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涉及到溶液中的離子與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固定陰離子或陽離子)上的反離子之間的交換反應。處理能力強。雖然法SBR以上優點,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進水流量大,則需要調節反應系統,從而增大投資;而對出水水質有特殊要求,如脫氮除磷等還需要對工藝進行適當改進。
  •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廣州南創 發表於 2020-06-13 09:28:02   重力傳感器原理:   所謂的壓電效應就是「對於不存在對稱中心的異極晶體加在晶體上的外力除了使晶體發生形變以外
  • 【行業動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案例
    【行業動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案例 2020-11-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D雷射投影儀技術原理以及應用
    前面簡紹了各種三維掃描儀的原理和應用,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聊一下另外一種光學設備:3D雷射投影儀。設備技術原理3D雷射投影儀是一種可以將雷射線精確地投射到各種曲面表面或異形物體上,形成一個虛擬模板的快速檢裝設備。使用3D雷射投影儀能夠讓操作員和裝配工快速、精確、充滿自信地定位部件。
  • 【App推薦】安卓上不為人知的冷門良心應用
    開眼 正如其名,開眼是一款優質全球短視頻App,每日精選超清的短視頻,為你奉上視覺盛宴,讓你大開眼界。
  • 案例解析:蘋果應用地圖重設計
    也許您猜對了,也許此功能已集成到您的生活中,甚至您甚至都沒有想過,無論哪種方式,它都是手機的GPS。可以說,GPS技術以我們無法想像的方式改變了社會的生活。現在,當我們擁有帶有導航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時,使用物理列印的地圖和年鑑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差壓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見應用解析
    差壓傳感器是工業生產中比較常見的測量儀器,由於其測量精度高,已廣泛應用於許多工業生產領域。差壓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來自兩側壓力導管的差壓直接作用在壓力傳感器的雙面隔離膜片上,通過膜片內的密封液傳遞給測量元件,測量元件將測量差壓信號,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傳遞給轉換器,經放大等處理後成為標準電信號輸出。差壓傳感器通常用於試驗臺、風洞、洩漏檢測系統和其他應用。每個應用領域的工程師都在尋找對其行業重要的傳感器改進。
  • 趣味街訪來襲 | 華為應用市場裡的「小應用大能量」
    最近,華為應用市場2020能量季活動專門針對常用App話題策劃了一期趣味街訪,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探尋其中的故事吧!你最常用的手機App是哪些呢?在華為應用市場的街訪視頻中,幾位受訪用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常用的App。
  • Small Science:石墨烯基材料本徵反應活性的理解與應用
    然而,對於石墨/石墨烯,由於缺陷有限,其固有活性遠遠低於傳統的金屬基催化劑,因此實際應用有限。為了生產具有反應活性的石墨烯材料,通常會摻雜一些能改變其電子結構的吸電子元素,如氮、硼、磷或它們的組合。研究發現,在燃料電池中的氧還原反應(ORR)中,摻雜石墨烯的效率與鉑基催化劑的效率相當,甚至更高。增強的機理是摻雜的原子可以改變鄰近碳原子的電荷分布,從而促進氧的吸附和電荷轉移到被吸附的氧上。
  • 催化鐵碳微電解技術原理
    技術原理催化鐵碳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它是利用我公司生產的JY系列規整型高效多元催化電化學氧化填料及整套處理設備形成反應系統對廢水進行處理。本系統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範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用於難降解、高有機物濃度、高含鹽量的廢水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使苯環類物質開環斷鏈,而且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