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從菊英麵館吃完片兒川出來,就看見對面的孫奶奶蔥包檜。👵🏻
作為杭州一道著名的小吃,蔥包檜據說是南宋傳下來的。
檜說的就是秦檜,因為南宋人民痛恨大奸臣秦檜害死了精忠報國的嶽飛,所以把油條當成了秦檜,包在麵皮裡反覆壓,狠狠壓,發明了這道「蔥包檜」。
但與別處的蔥包檜不同,18歲就開始接觸杭州美食的孫奶奶,自創了一種豪華版蔥包檜,就是在一副蔥包檜兒中間夾一塊自製的素燒鵝。
於是,摸了摸肚皮,忍不住花10塊錢買了一副,順手拍了一個視頻。
晚上,大概10點多,我把剪好的視頻發到了抖音上,刷了刷,發現沒什麼人看,灰溜溜地回去洗了個澡,但沒想到洗完出來,點讚數居然破了4000(是點讚數),而且數字還在迅速上漲!
到了12點多,同事發了一條信息給我,說:破萬了!!!
天哪,趕緊重新打開,嘖嘖,留言居然都有上百條了!emmm……不知道,大晚上的,大家都在說什麼呢?
在午夜12點,我笑翻了……
兩個點讚數最高的留言,綜合起來就是這麼一個問題:
素燒鵝裡為什麼沒有鴨肉?
素燒鵝裡為什麼沒有鴨肉?
素燒鵝裡為什麼沒有鴨肉?
素燒鵝裡為什麼沒有鴨肉?
等等,兄弟,不是素燒鴨,是素燒鵝啊!
還有,素燒鵝裡為什麼要有肉?🤣
這個問題,完全趕得上「老婆餅裡為什麼沒有老婆,紅燒獅子頭裡為什麼沒有獅子頭」的級別了!你說,怎麼答才好?
好在,還有智慧的人民群眾!
素燒鵝,說起來也是一道杭州特色的小吃,也難怪很多人外地人不知道。
來過杭州的人應該都知道,杭州寺廟特別多,除了大名鼎鼎的靈隱寺,淨慈寺、永福寺,還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
素燒鵝,最早就是杭州寺廟裡的一道齋菜。
南山路上淨慈寺燒的素燒鵝也是遠近聞名,人多的時候,素燒鵝7元一條,一天能賣出兩千多條。
這道菜,以豆腐皮為主料,最早是以蒸煮+煙燻的方法而製成,後來改為油炸,因色澤亮黃,切開後形似燒鵝,所以又叫素燒鵝。
素燒鵝用的豆腐皮,是豆漿煮沸之後表面天然形成的一層油膜,「挑」起來曬乾以後就成了薄薄的豆腐皮,也叫豆腐衣。
素燒鵝做法很多,主要分純豆腐皮不帶餡的和豆腐皮裡加餡的,香菇、筍乾、蘿蔔皆能入餡,像孫奶奶加的素燒鵝,配料就加了筍乾、倒篤菜、豆腐乾、茭白絲和韭菜絲。
不過,要說素燒鵝最正宗的做法,那就要請出杭州素齋世家的傳人陳汝良,他出身杭州素齋世家,爺爺叫陳蘭生,以前是素春齋的大廚。他家做素燒鵝的方法,那真真的是能燒出廣東燒鵝的味道來的!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靈隱寺齋堂重建,陳蘭生是牽頭人。在爺爺的薰陶下,陳汝良從小耳濡目染,學得一身做素齋的好技藝。
素燒鵝看起來簡單,網上也有很多攻略,大意就先油炸一下,再用醬汁泡一下,但真的上手,一不小心就會做得像橡皮筋一樣難嚼,所以,在選豆腐皮的時候,一定要買偏軟而不是偏硬的,另外豆腐皮一定要浸透底湯。
湯底的味道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加多少醬油、多少糖自己把握就好,等底湯熬好,就把豆腐皮放進去浸透,撈起。
然後另拿一張豆腐皮,裁成四方形,把浸透的豆腐皮放在中間,包裹起來,口封好,油鍋起到5成熟,下油鍋炸透。
如何判斷油鍋到了5成熟?
拿一根筷子放進去,如果筷子邊上起來細細的小泡泡,就是火候到了。炸好的豆腐皮切成一條條,一碗素燒鵝就燒好了。
素燒鵝大約可以算素齋裡的人氣明星,陳師傅說以前他在齋堂裡做時,「豆腐皮每天都是幾麻袋幾麻袋運進來,香客們喜歡燒好香,買一條當零食一樣邊走邊吃,我一天要做好幾百條。」
樓外樓和知味觀這兩大知名的杭州飯店,現在都專門出了素燒鵝作為外賣小點,賣給杭州本地人。
再說回開頭這個問題:「素燒鵝裡面為什麼沒有鴨(鵝)肉?」這只能怪,中國的美食文化太博大精(keng)深(die)了。
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
夫妻肺片裡沒有肺片。
紅燒獅子頭裡沒有獅子。
驢打滾裡沒有驢。
魚香肉絲裡沒有魚。
虎皮青椒裡沒有虎皮。
素燒鵝,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素……
你說說,還遇到過什麼奇葩的菜名不?在留言區討論哦!
記者 錢卓君 宋贇
攝影 朱丹陽 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