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公元283-363年)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拜鮑靚為師,以其行醫獨到、善用怪藥,世人尊稱小仙翁。葛洪晚年與妻鮑姑隱居羅浮山,共同完善五臟治病理論,並著有《抱樸子》《肘後方》《金匱藥方》等醫書典籍。
其五臟治病觀點深受後世醫者孫思邈、張仲景等名醫聖手應用!
「打人」能治病,千兩白銀換菜籽,摘錄自《肘後方》。
東晉年間,有位富家公子三十多歲,不務正業。有一次,公子偷花了一大筆銀子,被父親發現挨了責罵。
本來就身體虛弱,精神受了刺激後竟病倒了。一開始像是傷寒,後來漸漸地神志昏迷,臥床不起。其父請來一位郎中,診視之後,認為是純虛之證,只有大補一法,每日用人參三錢。
誰知愈補痰火愈結,最後竟身強如屍,皮下還大小生了上千個痰核。家人以為他不行了,已開始哭哭啼啼地準備後事。
這時,有一位鄰居建議去請葛洪,葛洪診視之後,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那些圍在四周的親屬都吃了一驚,頓時止住哭聲,朝他觀望。葛洪說道:「你們都以為病人無救了是不是?你們拿來大板,重打他幾十下,人參都讓他禍害了……」
其父一聽葛洪出言不遜,當即對他說:「我這個兒子自得病後,光吃人參就花了上千兩銀子。你要是能治好他的病,我就再拿出一千兩銀子作謝酬。」
葛洪搖搖頭沒有理會,開了一張方子。然後,又留下些自帶的藥末,叫病人一起服用。病人服藥之後,病情迅速好轉起來。
一日,葛洪出診路過其家,葛洪對其父說道:「人參千兩銀,差點送掉性命,你的兒子吃了我的藥轉危為安,把藥的本錢給我吧!」
其父連忙點頭稱是:「那天一時疏忽,還請先生說個數目。」
葛洪回答道:「惹禍人參,價值千兩,去病藥末,自當倍之,不多不少就二千吧!」
其父一聽,頓時面露難色。葛洪大笑起來:「莫怕!我是要二千粒蘿蔔籽(中藥名「萊菔子」研成的)。」其父這才知道葛洪留下的藥末是由蘿蔔籽研磨而成,方才葛洪不過是跟他開了個玩笑。
註:萊菔子,治咳嗽痰喘,食積氣滯,胸悶腹脹,下痢後重。有消食除脹、下氣化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