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香港要重映?陳衝回憶導演貝託魯奇,拍房事為何性而不色

2020-09-04 娛樂星聞精選

陳衝在紫禁城拍攝《末代皇帝》

小編的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導演的《末代皇帝》修復版香港地區9月17號重映,奧斯卡9項大獎,在大銀幕看真是享受!這不電影小編給他滿分,不怕他驕傲。影片長達三個多小時,用倒敘插敘講述了溥儀60年的跌宕一生。該片獲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九項大獎。論製作,沒有哪部清宮戲能比上了,因為拍攝地點就在紫禁城!

貝託魯奇在《末代皇帝》片場

導演貝託魯奇在故宮實地拍攝《末代皇帝》,並憑藉此片拿到了「奧斯卡」九項大獎,拍攝《末代皇帝》,源於貝魯託奇心裡一直對中國歷史文化有著深厚的興趣。《末代皇帝》女主角陳衝回憶:「貝託魯奇導演喜歡中國文化,甚至知道魯迅,喜歡老子、莊子,在拍攝《末代皇帝》這部電影裡面有一幕,末代皇帝溥儀和婉容文繡房事的時候,貝託魯奇用自己的才華,讓這一片段,雖然出發點是性,但是卻升華了意義和畫面,性而不色。」

《末代皇帝》劇照

在貝託魯奇的鏡頭下,《末代皇帝》每個人物都如此鮮明,不單單是溥 儀,就連那些面目可憎的小人物,也承載了這個異國導演深沉的情感,「我甚至喜歡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愛攝影機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們是惡劣的,我也設法使他們具有某種悲劇性,從而產生一點高貴感……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並不諒解他,可他們也是命運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過是歷史的犧牲品。」

貝託魯奇

1984年,貝託魯奇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很快愛上了中國並為這裡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而著迷。之所以如此,據說有兩個原因,首先貝託魯尼一向被認為是左派藝術家,對中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其次是貝託魯尼躋身國際一線導演行列後,西方世界已不能滿足他的靈感需求而亟需新的思路。這時,已經走向開放而又充滿東方韻味的中國對他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之後兩年,貝託魯尼開始為籌拍《末代皇帝》上下奔走,他曾動情地說:「在1984年到1986年這兩年間,我感到中國的變化,我看到中國人民的臉上有非常燦爛的笑容,我也感受到中國在開放。」

貝託魯奇在《末代皇帝》片場

貝託魯尼還曾表示:「中國之旅就像進入了另一個宇宙,這是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我們的文化是如此的不同,卻又彼此吸引,我感到文化之間的碰撞仿佛有一種激情的火花。」當年拍《末代皇帝》時,尊龍飾演的溥儀讓人眼前一亮,很多人將尊龍和張國榮做對比,因為兩個人都有過反串作品,張國榮的程蝶衣和尊龍的《蝴蝶夫人》都讓人印象深刻。

尊龍(右)《末代皇帝》劇照

貝託魯奇作品《巴黎最後的探戈》主演馬龍·白蘭度接受採訪時說,「貝託魯奇善於對演員從精神分析角度分享工作」。也許正是得益於導演本人對精神分析和個體心理的聚焦,已經幾乎被溶解在宏大歷史當中的溥儀,得到一次機會。或許這種恢復終究難以客觀,但它是填補歷史縫隙的一種哀傷的可能性。迷茫、覺醒、情慾、野望、背叛、凡庸、順從、抗爭、重建認知,如夢似幻的一次「回家」——在銀幕上,我們看到他褪盡榮耀與卑賤,恢復為「人」。

尊龍《末代皇帝》劇照

相關焦點

  • 貝託魯奇走了,留下的不只是《末代皇帝》
    曾因出演《末代皇帝》而一炮而紅的鄔君梅表示:「我現在很難過。」同樣參演了《末代皇帝》的陳衝也在今天中午發布長文表示悼念。回想起來,《末代皇帝》的製作像是一場八個月的的婚禮,龐大熱鬧而混亂,而我做了八個月的新娘,每天等待著貝託魯奇將蓋頭掀開,又一次愛上我。他愛我們三個 - 尊龍,鄔君梅和我,這裡面沒有性的成分,或者超出性的成分,然而給我的感覺是浪漫的。
  • 《末代皇帝》導演貝託魯奇去世:一個義大利人鏡頭中的紫禁城黃昏
    尊龍糾正說:「《末代皇帝》不止是一部中國片,發行它的是美國公司,導演是義大利人,作曲有日本人、美國人,所以……」陳衝連忙問道:「那麼這是一部?」尊龍語帶雙關地說:「可以說是一部環球(美國電影公司)性的影片」。陳衝故作不解:「什麼?這不是哥倫比亞公司的電影嗎。」
  • 貝託魯奇的神作《末代皇帝》,其內核是中國歷史嗎?
    在此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反寫實化的表現性策略並非空穴來風,而是與影片的敘事結構相吻合,因為主要的敘事文本是來自溥儀主觀化的回憶。回憶總是夢幻的,詩意的,非再現性的。包括羅西裡尼、費裡尼、安東尼奧尼在內,義大利人對對白一直不太重視,羅西裡尼在拍攝《火山邊緣之戀》的時候甚至讓群眾演員在那裡數數,對義大利人來說,場面調度、視覺景觀、聲樂才是最重要的。當這幾個元素髮揮巨大能量的時候,對白問題完全可以被忽視。當然,作為義大利本土不多的幾位具有全球拍片能力的導演之一,貝託魯奇電影裡的對白,相比他的前輩和同儕還是要略為精緻一些。
  • 1987年貝託魯奇拍《末代皇帝》,我們很懷念他
    末代皇帝》熱潮。它的開合關閉都寓意著這位末代皇帝在不同時期中遭遇的隔閡、阻擋、想要衝破又無力逃脫的處境。1988年,《末代皇帝》榮獲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導演等多項榮譽,為世界打開了中華歷史文化的大門。清朝末年,光緒駕崩,愛新覺羅·溥儀3歲繼承皇位,那輕飄飄的黃色簾帳,為這位末代皇帝揭開了變革的帷幕,也是影片中最有標誌性的第一道「大門」。一個3歲的孩子,還未擁有辨別是非之力,就已要面對權政之門,天真無知的被推進了傀儡的一生。
  • 關於貝託魯奇,不能只知道《末代皇帝》
    國內影迷對貝託魯奇的印象常常停留在史詩般的《末代皇帝》,或是常有爭議的《巴黎最後的探戈》。但他還有《同流者》《戲夢巴黎》《一九零零》這樣的代表作。©從左到右,分別是《同流者》《巴黎最後的探戈》《末代皇帝》和《戲夢巴黎》海報他拍電影,常常就像他生命經驗的一部分,這些經驗裡,又印刻著60年代記憶。
  • 貝託魯奇與《末代皇帝》的光輝歲月,在故宮拍電影有多難?
    史上第一個被允許進入紫禁城拍電影長片的外國導演,在斯坦·李老爺子走後不久,也離開了人世,其發言人及多家媒體證實了這個悲痛的消息。貝納爾多·貝託魯奇,他在1986年進入到紫禁城內重要場所拍攝電影《末代皇帝》。那時候,在國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室內進行拍攝活動已經是被明文禁止的,貝託魯奇卻成了一個特例。
  • 他不光有《末代皇帝》,還有無與倫比的性與政治
    」→選「設為星標★」把叔設為置頂,每晚22:00不見不散不錯過❤這個冬天註定充斥著悲傷。金庸、斯坦·李等「造夢者」接連去世,就在昨天這個名單上又多了一個人。他就是知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貝託魯奇因為《末代皇帝》獲得了至高的榮譽,也因為《巴黎最後的探戈》遭受了巨大的爭議,關於他電影的討論幾十年來總是持續不斷。《末代皇帝》絕對是一部偉大的作品,那一年它在奧斯卡拿到了九項大獎風頭一時無兩,這部電影哪怕三十年後的今天來看都不得不承認它的完美——無論是敘事還是美術音樂。
  • 《末代皇帝》導演貝託魯奇去世!分享17個故事
    貝託魯奇於1941年3月16日出生於義大利帕爾馬,義大利導演、編劇、製作人。他執導的三部作品聞名於世,包括《巴黎最後的探戈》、《末代皇帝》等。電影界至此又少了一位大師。1987.10.23《末代皇帝》在義大利上映,隨後該片或獎無數。今天我們來講講17個關於這部電影的故事。
  • 9項奧斯卡《末代皇帝》,梁家輝卻看不上:拿啥跟我們《火龍》比
    ……同樣拍的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由李翰祥導演,梁家輝主演的《火龍》,如今的年輕人已經鮮有人知;但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卻成為了世界影史中的經典之作。時至今日,梁家輝對《火龍》的喜愛也遠遠高於這部奧斯卡大拿《末代皇帝》。兩部溥儀傳記性電影,梁家輝在其中關係頗為複雜。1982年,梁家輝被導演李翰祥發掘並進入電影圈。
  • 豆瓣9.2分 電影《末代皇帝》
    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編劇: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馬克·派普羅主演:尊龍 / 陳衝 / 鄔君梅 / 彼得·奧圖爾 / 英若誠 /類型:劇情 / 傳記 / 歷史製片國家後來我知道了這裡的音樂來自《末代皇帝》,我驚訝於中國的電視劇竟然有如此感染力的原聲,不過後來才知道是我錯了,音樂來自於一個叫坂本龍一的日本人,而此《末代皇帝》亦非彼《末代皇帝》也,而是一個義大利人貝託魯奇拍的電影,曾獲得1987年第60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服裝獎、最佳作曲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工獎。
  • 寶通看電影(47)歷史中的玄學——義大利導演貝託魯奇史詩巨作《末代皇帝》啟示錄
    寶通看電影(47)朝代更替——貝託魯奇經典史詩巨作《末代皇帝》啟示錄 今天是
  • 《末代皇帝》意外拍攝事故:「小皇帝」一急將陳衝內外衣扯了下來
    然而在當時,一切都在攝像機前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突然,飾演「小皇帝」的演員吳濤因不熟悉「婉容」身上那套宮中大禮服的穿戴規矩,情急之下竟將「皇后」的內外衣一起扯了下來,造成了婉容飾演者陳衝身體的外露,陳衝又驚又窘,竟然行使了導演的權利,果斷地喊出「stop!」導演貝託魯奇稍微楞了一下就明白了陳衝喊停的原因。陳衝對他說,這個鏡頭應該算作拍攝事故,與原劇情不符!
  • 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託魯奇去世,曾執導《末代皇帝》
    他曾執導《末代皇帝》《戲夢巴黎》《巴黎最後的探戈》等片。貝託魯奇是義大利繼費裡尼之後最引人矚目的大師級電影導演,被西方電影界認為是「60年代義大利新一代導演中最有才華和最出人意料的一位」。他曾在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上都曾屢獲大獎,還曾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和坎城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 末代皇帝9月17日香港重映?太和殿因拍攝此片把英國女王拒之門外
    貝託魯奇導演在《末代皇帝》片場小編的話:貝託魯奇導演《末代皇帝》修復版將於9月17日在香港重映,該片也曾於今年5月在中國臺灣重映。這部《末代皇帝》是小編一直想推薦的,以一個外國電影大師的眼光來看一個王朝的結束,來看一個人不由自主地被捲入歷史洪流的命運,即使到今天,依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除了角度,本片製作也相當經典,橫掃1987年「第6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服裝獎、最佳作曲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工獎!
  • 末代皇帝9月17日香港重映?太和殿因拍攝此片把英女王拒之門外
    important}貝託魯奇導演在《末代皇帝》片場小編的話:貝託魯奇導演《末代皇帝》修復版將於9月17日在香港重映,該片也曾於今年5月在中國臺灣重映。這部《末代皇帝》是小編一直想推薦的,以一個外國電影大師的眼光來看一個王朝的結束,來看一個人不由自主地被捲入歷史洪流的命運,即使到今天,依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除了角度,本片製作也相當經典,橫掃1987年「第6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服裝獎、最佳作曲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工獎!
  • 中國人拍劇、外國人拍電影,一部《末代皇帝》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1988年,中西兩部《末代皇帝》分別以電視劇和電影的形式上映,電影奪得奧斯卡金像獎,電視劇奪得中國第九屆電視劇「飛天獎」特別獎。其實講述中國歷史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但講述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經典電影《末代皇帝》雖然是一位外國導演拍攝,卻也是最值得中國人去看的。
  • 《末代皇帝》·伯納多·貝託魯奇·紫禁城的黃昏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義大利知名導演伯納多·貝託魯奇於當地時間26日上午7點因癌症去世,享年77歲。1987年,他在北京拍攝了經典電影《末代皇帝》,該片是歷史上首部獲準進入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
  • 《末代皇帝》:一部好的傳記電影
    我們歷史書上幾句簡單的話,是他不能由己的一輩子其實這部電影已經在我的影單裡躺了很久很久,可慚愧的是聽到導演逝去的消息才讓我覺得沒有理由再拖著了,也讓這次觀影多了緬懷的性質叭。看完電影跟我爸講電話,他說《末代皇帝》剛拍出來的時候,中國觀眾不買帳,中國政府也封禁(可能是因為片尾的諷刺意味)。
  • 影薦 《末代皇帝》
    導演: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主演: 尊龍 / 陳衝 / 彼得·奧圖爾 / 鄔君梅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中國大陸 / 英國 / 法國上映日期: 1987-10-23《末代皇帝》創造了中國影視歷史上的好幾個第一:第一部在故宮取景的故事片
  • 他比中國人還了解東方,憑《末代皇帝》封神,拍出了愛欲的藝術美
    他一生的作品不多,有《末代皇帝》的傳奇令人津津樂道,也有《巴黎最後的探戈》背後不可磨滅的汙點。無論如何,貝託魯奇都是一位將光影藝術掌握與股掌之間的電影藝術鬼才。電影是一場人挑戰時空的浪潮,而貝託魯奇則是這場漲潮的弄潮兒。無論是巴黎戲夢的夏末晨曦,還是紫禁城之巔最後的黃昏,只有貝託魯奇,能透過狂熱與激情,讓電影捕捉人世間絕密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