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泛黃,香港商人的瑞士鐘錶品牌夢盧曦採訪手記

2021-12-30 盧曦採訪手記

第77期

作者:顏啟真

前兩天,朋友轉發了一段二十幾年前的廣告視頻給我,告訴我說這個視頻看得她好感動,不到兩分鐘的默劇讓她淚水在眼圈裡打轉,快哭了出來。

我點開視頻,記憶之門隨之打開,這是一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腕錶電視廣告。北方的朋友可能沒有多少印象,但是位處南國的那一代人,想必都從香港的電視臺裡看過這個。

廣告由發哥和吳倩蓮主演。講述的是抗戰時期,一名空軍士官為抵抗外族侵略,新婚燕爾即赴前線作戰,英勇殉國以後,妻子追隨丈夫腳步,自殺殉情的悽美故事。英姿颯爽的發哥,年輕富有東方美韻的吳倩蓮,入戲十分的表演,再加上純美的背景音樂,確實觸動人心。

穿插其間的廣告主體是兩人的愛情信物——一隻「天長地久」的TITUS腕錶。「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品牌slogan,也因當年這段電視廣告的成功而成為經典,也成為了那代人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個記憶符號。

廣告導演是著名的香港廣告人朱家鼎,也就是大美女鍾楚紅的丈夫,他們當年可是香港影視圈才子佳人的典範。可惜的是朱家鼎已於2007年早逝,留下「紅姑」孤孓一人。

朱家鼎的這段廣告創意並非空想杜撰,確實是花了心思,挖取了一段抗日戰爭時代的歷史事跡加以改編。對比當今,我不得不說,黃金時代香港演藝界的專業精神和橫溢才華真值得敬佩。

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香港的黃金時代。這個階段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引領「亞洲四小龍」騰飛,各方面都蒸蒸日上,影視業更是冠絕亞洲,被譽為東方的「好萊塢」。

港人富裕起來以後雖然沒有像日本人那樣,高調地去買下紐約象徵之一的洛克菲勒大廈,但也低調地去歐洲收購了不少當時正處於逆境中的瑞士腕錶品牌,比如上面廣告裡的TITUS。

TITUS全名是「SOLVIL et TITUS」,中文名字「鐵達時」,19世紀末創立於瑞士Jura山區。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英危機」中陷入經營窘境,被香港上市公司——寶光集團收購,寶光集團後來又取得了CYMA、UNIVERSAL GENEVA以及PRONTO等瑞士腕錶品牌。

當年香港人收購瑞士腕錶品牌的案例還很多,同為香港上市公司的冠亞集團,收購了JUVENIA品牌;劉展灝的運年表業集團,將Jean d'Eve、BULER和SULTANA三個品牌收歸旗下;ROMA、ENICAR等品牌也是在那個時候由香港公司控股。

因香港是當年內地接觸世界的窗口,港人手裡的這些品牌第一時間為國人所知,成為瑞士腕錶的代名詞;如今內地改革開放深入,其他瑞士腕錶品牌悉數進軍中國,它們已不再是瑞士光環環繞,各自命運不一,甚至一個集團內的品牌也是處境各不相同,比如寶光集團。

TITUS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寶光集團寄予厚望,除了周潤發和吳倩蓮,梅豔芳、王傑等當紅明星也曾經出任代言人,寶光集團可謂傾力打造,意圖使得TITUS風靡華人界;而在今天的內地市場上TITUS已經不怎麼有聲音了,不知道考古翻出來的這則經典廣告還能否幫助TITUS重拾舊名?

CYMA倒是依然打著「SWISS MADE」的光環在推廣,甚至寶光集團2014年又花大錢請了國際足球明星哈維來代言——CYMA是寶光集團現今的重點。PRONTO品牌雖然也是「SWISS MADE」,市場卻不溫不火;UNIVERSAL GENEVA就比較慘了,現在處於「昏睡」狀態,不知前途幾何。

寶光集團也許沒幾個人知道,可是說到「時間廊」或者「City Chain」,想必大家會「哦」一聲,原來就是那個在商場角落或是街頭轉角小小的手錶櫃檯啊!是的,時間廊是寶光集團旗下的腕錶銷售連鎖店,在大陸、港澳臺以及東南亞有近400家門店。

時間廊售賣自家集團擁有的品牌以外,還銷售便宜的日本石英表精工、卡西歐等。沒有什麼光鮮奢華的門面,也沒有那麼多奢侈華麗的貴金屬複雜時計,這就是寶光集團的鐘表生意,2014財年給寶光集團貢獻了近22億港元的銷售額。

寶光集團的背後是黃創增和他的兄弟們。黃氏兄弟是富二代,他們的父親黃子明是泰國籍華人,上世紀二十年代隨家人「闖南洋」謀生。從黃子明的父親在曼谷第一間鐘錶維修小鋪起始,黃家不斷擴大鐘表生意規模,又抓住時機逐漸涉足燕窩、房地產等行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積累起了數億美元的家業。

後來黃家的生意拓展到香港,因各種業務需要而舉家移民,轉身成為了香港商人。黃子明的幾個兒子在香港繼續經營鐘錶、燕窩以及房地產等業務。上世紀七十年代黃家將鐘錶製造和銷售渠道業務整合上市,就是寶光集團。

寶光集團從鐘錶維修的小生意起家,再到鐘錶渠道商、機芯零件製造商,積累財富後,向上遊品牌進軍,購買處於低谷的瑞士品牌回來經營,這是當年一步步起身的香港商人們共同的心路歷程:他們不甘處於價值鏈的窪地,他們要成為品牌的所有者和塑造者。我簡單稱之為香港鐘錶商人的品牌夢。

這個夢今天仍然在繼續,即使港人手中的瑞士品牌名氣並不怎麼響亮。同樣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落入「外人」之手,對比處於斯沃琪和歷峰等大集團旗下的品牌,它們如今處境相差頗大,箇中原委值得深思。

品牌基因固然存異:可以說斯沃琪他們當年收購的品牌有比較好的歷史傳承,有足夠的機械錶技術根基,等等。但這一點我認為並非根本原因,比如LVMH集團的HUBLOT,它就是一個創立於1980年代的年輕品牌,沒有歷史傳承可以講,可它確被LVMH打造成腕錶部門的核心品牌。

經濟基礎差異倒是一部分原因。當年,阿諾在LVMH之前有成功的地產業務,歷峰老闆有實力雄厚的菸草業務,斯沃琪集團背後有瑞士銀行業的支撐,可以不斷的給腕錶品牌的經營輸血。而大部分港商,沒有這個財力。

比如JUVENIA,請了「海盜王」Johnny Deep為最新的六分儀腕錶代言,創意很搭。但對於只有十億港幣銷售規模的冠亞集團來說,這可是下了血本,要配合代言廣告的後續推廣,冠亞集團就掏不出那麼多錢了。反觀HUBLOT,在全世界與各項頂級體育賽事合作,HUBLOT愛足球,HUBLOT愛籃球,HUBLOT愛賽車……

相似的還有OMEGA當年的推廣,可是請當紅超模辛迪·克勞馥去各個城市「地推」。

但財力也不足以解釋問題,經營理念的差異佔據更大一塊原因,比如寶光集團。黃家在鐘錶業務以外,還有燕窩、房地產等業務,曾經以數十億美元的身價位列泰國富豪榜,與歷峰和LVMH當年進入奢侈品領域時境遇很像。

但是八十年代初就歸屬寶光的TITUS品牌,並沒有往上走,被塑造成高端品牌,反而越來越往下沉,甚至連「SWISSMADE」都沒有了,變成了「瑞士品牌,日本機芯」。反例除了HUBLOT,還有A.LANGE&SÖHNE,這個德國品牌消失了近五十年後才又被「復活」,歷峰給予了足夠的財力和物力支持,經過二十年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級奢侈腕錶品牌。

香港鐘錶商人的品牌夢沒有很甜美,原因可能還有種種,觀念一定是第一位的。不管是歷史短的HUBLOT,還是斷了歷史的A.LANGE&SÖHNE,都值得借鑑。做精緻的產品,不一定要稀缺成為奢侈品,但一定要品質精良可以永恆,才有可能打造出知名品牌。

香港鐘錶商人的品牌夢近年開始傳遞給漸漸富裕起來的內地商人們。香港上市公司冠城鐘錶珠寶集團,在內地以鐘錶製造和銷售為主營業務,持有國內重要腕錶品牌羅西尼和依波。新千年以後,冠城鐘錶珠寶陸續收購歐洲品牌——位於瑞士的ETERNA和CORUM,以及英國的DREYFUSSGROUP及其旗下的幾個品牌;深圳上市公司飛亞達集團,也在新千年後收購了的EMILE CHOURIET品牌。

冠城鐘錶珠寶也好,飛亞達也好,目前國際品牌的業務基本都是虧損狀態,都在以國產品牌和國內渠道經營獲得的收益來支撐。

冠城鐘錶珠寶集團的主席韓國龍,曾經對媒體表示要將冠城鐘錶珠寶集團打造成為中國的「斯沃琪」,從現狀看,還是香港同行們的經驗看,他的路還很長,也充滿未知。但是中國商人們的腕錶品牌夢,值得尊敬。

周潤發和吳倩蓮的廣告視頻

關於作者

顏啟真,專注於鐘錶行業研究報導,記錄品質生活。

郵箱:Sampanla@163.com

推薦閱讀

回復標題前關鍵詞,閱讀文章

回復「目錄」,查看全部歷史文章

回復「精選」,查看最值得一讀的文章

5. 一個奢侈品店員的十年

8. 行動電話的奢侈簡史

11. 誰搞垮了露華濃?

14. LVMH"獵表"地圖

15. 開一家奢侈品牌酒店

20. 愛馬仕何時決定增產?

24. Burberry輕煮上海灘

27. Mulberry:失落「英國愛馬仕」

29. 周迅戀愛,香奈兒贏了

33. LVMH玩轉渠道

35. 減關稅,奢侈品牌將增加在華投資?

39. 收購雅典表 開雲也是貪吃蛇

43. 奢侈品牌逃離「外灘魔咒」

44. 歷峰老闆魯伯特:只愛「藍血貴族」?

50. 中國海關手續煎熬奢侈品

53. 愛打家族牌的百達翡麗真的是家族企業嗎?

56. 那個主宰Mulberry的亞洲女人

61. 差點消失的江詩丹頓

64. 中國廣州有一家Michael Kors代工廠,名叫「世門」

65. 韓國化妝品怎麼突然就紅了?

66. 從淮海路到南京路,歷峰搬遷中國總部

70. CHANEL調價:猶太商人的勇敢變革

71. CHANEL調價是否將引發全行業跟進?

相關焦點

  • 百億豪門公子的鐘表生意
  • Kate Spade改變打折策略|盧曦採訪手記
    想淘便宜貨的話,他們還會專門為Outlet生產一些產品, 更注重品味的顧客們,將保證精品店的新品有最高的品質,仍然有奢侈品的優雅,既想打折跑量,又需要保持奢侈品牌的格調,這一直是輕奢品牌的巨大困擾。 數年前,打折——為這些帶有Luxury光環的品牌送來豐厚的現金流,
  • Burberry與耀萊老闆綦建虹分手|盧曦採訪手記
    在香港上市的耀萊集團,最厲害的業務是: 豪車代理、經銷。  然而,正如我們幾年前在採訪保時捷代理商捷成集團時了解到的, 頂級腕錶、豪車、遊艇乃至私人飛機這種天價奢侈品,因為每年的銷量都非常少,比如腕錶一年賣幾百枚,遊艇一年賣一兩艘,因而品牌還是高度依賴代理商。
  • 香港鐘錶珠寶行裡的「假」博士們
    如今英皇鐘錶珠寶集團,按銷售額計算已是香港最大的鐘表零售商,楊受成已經將其傳給女兒楊諾思。  蔡加贊是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與蔡李惠莉的獨子,他對父輩的玩具生意沒什麼興趣,倒是對腕錶情有獨鍾。 在父親協助下,蔡加贊2010年收購了喜運佳鐘錶行,推出並打造全新「譽一」品牌;到了2017年,蔡加贊將其正式改名為譽一鐘錶集團。
  • 受智能手錶及香港市場影響,瑞士鐘錶出口創新低
    受智能手錶及香港市場影響,瑞士鐘錶出口創新低 鍾天陽 2020-01-07 13:57 來源:澎湃新聞
  • Michael Kors背後的曹光彪家族|盧曦採訪手記
    ● ● ●Michael Kors1981年創立,設計師本人一邊做自己的品牌,一邊還在LVMH集團旗下的Celine做設計師,後來離職專注於Michael Kors品牌,情理之中。他們往往用長達十年的時間來運營,在他們大賺離場後,品牌仍然能保持不錯的狀態。 寫到這裡,我想起如意集團收購Maje,Sandro,藍鍾集團收購Carven。如果二三十年前,擁有足夠原始積累後的香港商人可以收購併良好地運作歐美品牌,今天是不是該輪到中國內地公司了? 畢竟,曹光彪早年只是個賣布的——如意集團是個棉紡企業。
  • 沒了中國大媽的奢侈品市場:瑞士十大鐘表四家停產,多個購物聖地關張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由於多國已推行關閉部分公共場所的相關措施,以疫情嚴重的美國紐約為例,多家奢侈品集合店、品牌專賣店、大型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均已暫停營業。這對鐘錶行業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瑞士聯邦公共衛生辦公室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9日8時,瑞士及列支敦斯登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為14336例(因瑞士和列支敦斯登衛生部門合作緊密,瑞士新冠肺炎統計數據往往涵蓋列支敦斯登)。瑞士廣播電視臺29日晚些時候曾報導,瑞士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300例。目前,瑞士政府已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瑞士相關衛生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當前疫情傳播速度仍然較快。
  • 淮海路太平洋,一個臺灣百貨的衰退樣本|盧曦採訪手記
    我一度以為太平洋是國企,然而,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臺灣公司。 有的源於老派英資洋行,比如九龍倉、會德豐、太古;有的是香港後起之秀,恒隆地產在香港是一個靠地鐵上蓋商鋪發家的小公司,在內地出了大風頭;新鴻基,成功地押注在一線城市,他們與大品牌關係好,不愁人氣。
  • 香港鐘錶用語
    來自於五十年代香港的老照片,分別有勞力士琴與精工,石英危機前,香港算是瑞士品牌東亞地區的重要市場。
  • 梁文道vs陳偉鴻,瑞士鐘錶vs美國名校,你跟誰走?
    這個7月,吳曉波老師請出他的兩位「好基友」:香港著名文化評論人梁文道,和央視著名主持人陳偉鴻,帶大家去中國的左邊和右邊看看。孩子接受瑞士一體化教育會更有利嗎?此外,已和瑞士大使館確認,本次行程還將安排參觀聯合國的「萬國宮」,這座見證近百年國際會議的建築,又會引發你多少遐思?
  • 高端奢侈品瑞士手錶也賣不動了?
    因為3月瑞士鐘錶對中國的出口額甚至同比上升10.5%,4月瑞士鐘錶對中國出口額僅下跌16.1%。但在5月,瑞士鐘錶對中國內地市場出口額急劇下跌,下降幅度高達54.6%;對中國香港的出口更是暴跌68.8%。對此,瑞士鐘錶聯合會表示中國市場的恢復還沒有正式到來。
  • 高端奢侈品瑞士手錶也賣不動了…
    因為3月瑞士鐘錶對中國的出口額甚至同比上升10.5%,4月瑞士鐘錶對中國出口額僅下跌16.1%。但在5月,瑞士鐘錶對中國內地市場出口額急劇下跌,下降幅度高達54.6%;對中國香港的出口更是暴跌68.8%。
  • 瑞士鐘錶業損失慘重,但百達斐麗修建了6.3億美元新大樓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讓瑞士鐘錶業損失慘重,但品牌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之後的增長。當地時間6月18日,瑞士鐘錶品牌百達斐麗就揭幕了全新制表大樓,並發布了2020年的第一隻新表。百達斐麗新大樓位於瑞士日內瓦普朗萊烏特,歷時5年完工,造價約6.3億美元,共10層高,其中6層位於地上,4層位於地下,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
  • 香港鐘錶用語 零部件篇(2)
    來自於五十年代香港的老照片,分別有勞力士、浪琴與精工,石英危機前,香港算是瑞士品牌東亞地區的重要市場。
  • 乾貨:快速了解斯沃琪集團18個鐘錶品牌
    今天的文章和大家逐一介紹斯沃琪集團旗下的18個鐘錶品牌。斯沃琪集團是世界最大的手錶生產商和分銷商,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專營鐘錶的集團,它的鐘表銷售額佔全球份額的近30%!20世紀70年代石英危機爆發,80年代正值瑞士制表業面臨最嚴峻的危機的時候。
  • 廣東省時尚首飾及配飾協會組團參觀2019香港貿發局香港鐘錶展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表廠商會有限公司、香港鐘錶業總會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9香港貿發局香港鐘錶展」 於2019 年 9 月 3 - 7 日在香港灣仔博覽道 1 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舉行。來自澳洲、奧地利、比利時、中國內地、丹麥、法國、德國、香港、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黎巴嫩、 荷蘭、波蘭、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瑞士、臺灣、泰國、土耳其、英國、美國的830家參展商參加本次鐘錶展。
  • Apple Watch想打敗瑞士手錶沒那麼容易?
    早在2015年3月,全球最大鐘表製造商斯沃琪Swatch集團聯合投資人Elmar Mock就在接受彭博社採訪中指出,Apple Watch的銷售量可能很快便會與瑞士腕錶不相上下,危及到擁有400年歷史的瑞士鐘錶行業。「蘋果將很快獲得成功,一場席捲傳統制表行業的冰河世紀正在形成。」
  • 瑞士腕錶2020年加速轉型,內地超越香港成最大出口市場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根據德勤研究最新發布的《2020瑞士腕錶行業研究》,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瑞士腕錶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85%受訪高管認為行業前景十分嚴峻。不過,中國市場的這種情況在歐美市場很難複製,這主要由於中國境外旅客在過去數年也是歐美瑞士鐘錶的重要客群。由於全球旅遊零售恢復要等到2022或2023年,德勤分析稱,瑞表出口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恢復增長將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