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刺身並不只是魚肉貝類那麼普通。
有一種刺身,可以說讓人有「嚮往著愛情的芬芳,卻又害怕被愛情所傷」的情感了。
那就是京都大名鼎鼎的——「馬肉刺身」
不少吃貨去到日本京都,都一定會尋找這款特色美食。倒不是因為這肉有多稀奇,而是對於刺身控來說,單單的海鮮刺身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一聽說有「馬肉刺身」這種東西的存在,就控制不住分泌的口水了。
在日本吃馬肉刺身歷史很悠久,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熊本地區吃馬肉的習俗,源自於早年戰亂,士兵為了果腹只有宰殺戰馬食用,演變至今發展出多種料理馬肉方式。
日本人對於料理的匠心,使其傾盡畢生心血,只為完成一道完美的料理。對於馬肉料理也不例外,為了使馬的肉質和口感更佳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專門培育了兩種肉食用馬種:重種馬和輕種馬。
重種馬由佩爾什馬、布列塔尼馬、比利時溫血馬這三個種類的馬進行三元雜交,產生的新型馬種,被稱為「ペルブルジャン」。其體重約為800公斤~1噸左右,具有高級的霜降肉質。
輕種馬由阿拉伯馬、英純血馬這兩種馬雜交產生。體重約為600公斤左右可食用,脂肪較少,赤身較多。
除了食用馬的種類之外,飼養馬的職人餵養方面也會進行改良。食用米糠、番薯、燕麥等混合飼料的馬,肉質更加細膩,口感更加圓潤。
而因為馬的食性較窄,飼養成本比牛羊要高不少,因此傲嬌的馬肉通常比牛羊肉要昂貴。有些飼料中還會添加的豆粕給馬肉帶來了漂亮的油花和微甜深邃的口感,除此之外,馬不是反芻動物,所以從微生物的角度看,生食馬肉相對牛羊更加安全。
而且馬肉比起豬、牛、羊、雞肉的蛋白質更高,脂肪、飽和脂肪酸、熱量、膽固醇更低。簡單來說馬肉更健康、安全、營養!
但是馬肉真的好吃嗎?
有人說,馬肉的口感有些特別,相當的具有嚼勁,這點可以明顯感受到,但滋味卻十分清爽淡雅,隨著慢慢咀嚼可以覺察到淡淡的清甜,肉香漸漸釋放,寧靜而深邃。
馬肉刺身又被稱為「櫻Sakura」,這與日本櫻花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為在切割馬肉的時候,馬肉接觸空氣後呈現出粉紅色,顏色與櫻花相似,而且食用馬肉刺身的最佳季節正是四五月份,正是日本櫻花盛開的季節,因此馬肉也被稱為「櫻肉」。
馬肉刺身的口感富有嚼勁,但味道卻十分清爽淡雅,慢慢咀嚼便可感受到淡淡的清甜。根據馬不同部位的口感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也有相應最適合的食用方式。
馬肉刺身
在日本,非「刺身」莫屬。而馬肉刺身的食材並非僅局限於馬肉,新鮮的內臟和脂肪也可以直接刺身。
馬肉刺身最佳搭配不是山葵哦,最好要搭配香蔥、姜泥和橘醋,才能襯託馬肉清爽的口感。
雖然刺身是最能品嘗到實物的本味的,但馬肉吃起來並不會有強烈的「馬味」,不像羊肉那樣個性強烈。馬肉的脂肪很容易在低溫下溶化,所以霜降馬肉刺身入口即化,對於敢吃的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美味。
馬肉壽司
精選了肥瘦相間的馬肉,與醋飯經過手的溫度後相融,在搭配醬油調味,是絕對不能辜負的美食之一啊。
馬肉壽司部位選取的是最稀少的「三枚腹肉」,一匹五百公斤的馬只能產出大約5-6公斤,口感近似於金槍魚中腹。因此馬肉握壽司,脂肪豐富均勻,肉質肥美,入口即化。
生拌馬肉
還有一種吃法的方式是將新鮮「馬腿肉」細細剁碎,用醬汁兒調味後撒上噴香的芝麻和蔥花,再扣上一枚新鮮的生雞蛋,這便是著名的「韃靼馬排」。
輕熟馬肉
輕熟馬肉,選用的是珍貴的「菲力」部分,口感極其鮮嫩柔軟。只需在其表面撒上少許鹽和白胡椒,用馬油微煎表面,淋上幾滴醬油,再用錫紙包裹,利用餘溫自熟2分鐘,便可食用.
優質的馬肉不會有太大的腥臊味,因而受到許多多人的喜愛。肉質軟嫩,咬下還會散發出出甜味,能在口中化開的幸福感。
但畢竟這道美味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接受,不能吃生的朋友也可以嘗試烤馬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