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控的你,敢不敢挑戰馬肉刺身?

2021-02-07 日料研究所

然而,刺身並不只是魚肉貝類那麼普通。


有一種刺身,可以說讓人有「嚮往著愛情的芬芳,卻又害怕被愛情所傷」的情感了。


那就是京都大名鼎鼎的——「馬肉刺身」


不少吃貨去到日本京都,都一定會尋找這款特色美食。倒不是因為這肉有多稀奇,而是對於刺身控來說,單單的海鮮刺身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一聽說有「馬肉刺身」這種東西的存在,就控制不住分泌的口水了。

在日本吃馬肉刺身歷史很悠久,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熊本地區吃馬肉的習俗,源自於早年戰亂,士兵為了果腹只有宰殺戰馬食用,演變至今發展出多種料理馬肉方式。

日本人對於料理的匠心,使其傾盡畢生心血,只為完成一道完美的料理。對於馬肉料理也不例外,為了使馬的肉質和口感更佳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專門培育了兩種肉食用馬種:重種馬輕種馬


重種馬由佩爾什馬、布列塔尼馬、比利時溫血馬這三個種類的馬進行三元雜交,產生的新型馬種,被稱為「ペルブルジャン」。其體重約為800公斤~1噸左右,具有高級的霜降肉質。


輕種馬由阿拉伯馬、英純血馬這兩種馬雜交產生。體重約為600公斤左右可食用,脂肪較少,赤身較多。


除了食用馬的種類之外,飼養馬的職人餵養方面也會進行改良。食用米糠、番薯、燕麥等混合飼料的馬,肉質更加細膩,口感更加圓潤。


而因為馬的食性較窄,飼養成本比牛羊要高不少,因此傲嬌的馬肉通常比牛羊肉要昂貴。有些飼料中還會添加的豆粕給馬肉帶來了漂亮的油花和微甜深邃的口感,除此之外,馬不是反芻動物,所以從微生物的角度看,生食馬肉相對牛羊更加安全。


而且馬肉比起豬、牛、羊、雞肉的蛋白質更高,脂肪、飽和脂肪酸、熱量、膽固醇更低。簡單來說馬肉更健康、安全、營養!


但是馬肉真的好吃嗎?

有人說,馬肉的口感有些特別,相當的具有嚼勁,這點可以明顯感受到,但滋味卻十分清爽淡雅,隨著慢慢咀嚼可以覺察到淡淡的清甜,肉香漸漸釋放,寧靜而深邃。

馬肉刺身又被稱為「櫻Sakura」,這與日本櫻花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為在切割馬肉的時候,馬肉接觸空氣後呈現出粉紅色,顏色與櫻花相似,而且食用馬肉刺身的最佳季節正是四五月份,正是日本櫻花盛開的季節,因此馬肉也被稱為「櫻肉」。


馬肉刺身的口感富有嚼勁,但味道卻十分清爽淡雅,慢慢咀嚼便可感受到淡淡的清甜。根據馬不同部位的口感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也有相應最適合的食用方式。


馬肉刺身

在日本,非「刺身」莫屬。而馬肉刺身的食材並非僅局限於馬肉,新鮮的內臟和脂肪也可以直接刺身。


馬肉刺身最佳搭配不是山葵哦,最好要搭配香蔥、姜泥和橘醋,才能襯託馬肉清爽的口感。

雖然刺身是最能品嘗到實物的本味的,但馬肉吃起來並不會有強烈的「馬味」,不像羊肉那樣個性強烈。馬肉的脂肪很容易在低溫下溶化,所以霜降馬肉刺身入口即化,對於敢吃的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美味。


 馬肉壽司 

精選了肥瘦相間的馬肉,與醋飯經過手的溫度後相融,在搭配醬油調味,是絕對不能辜負的美食之一啊。

馬肉壽司部位選取的是最稀少的「三枚腹肉」,一匹五百公斤的馬只能產出大約5-6公斤,口感近似於金槍魚中腹。因此馬肉握壽司,脂肪豐富均勻,肉質肥美,入口即化。


 生拌馬肉 

還有一種吃法的方式是將新鮮「馬腿肉」細細剁碎,用醬汁兒調味後撒上噴香的芝麻和蔥花,再扣上一枚新鮮的生雞蛋,這便是著名的「韃靼馬排」。


 輕熟馬肉 

輕熟馬肉,選用的是珍貴的「菲力」部分,口感極其鮮嫩柔軟。只需在其表面撒上少許鹽和白胡椒,用馬油微煎表面,淋上幾滴醬油,再用錫紙包裹,利用餘溫自熟2分鐘,便可食用.

優質的馬肉不會有太大的腥臊味,因而受到許多多人的喜愛。肉質軟嫩,咬下還會散發出出甜味,能在口中化開的幸福感。


但畢竟這道美味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接受,不能吃生的朋友也可以嘗試烤馬肉哦!


相關焦點

  • 頂級馬肉刺身大賞
    儘管馬肉別具風味,但由於成本因素,讓很多國家更願意把馬匹用於其它用途而非取用肉食。 馬在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心目中佔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不食馬肉。目前世界上馬肉料理比較知名的國家主要是法國、英國、美國和日本。
  • 日料刺身全解析
    在做刺身時,如果用不合適的刀具或不鋒利的刀具,那切割時就會破壞原料的形態和纖維組織,造成脂類潰破,破壞原料本身的特殊風味。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處理刺身的刀具相當重要,製作者一般都有5至6把專用的刀,可分為處理魚類、貝類及甲殼類的刀,還可分為用於去鱗、橫剖、縱剖、切骨等用途的刀。
  • 日本料理の刺身全解析
    在做刺身時,如果用不合適的刀具或不鋒利的刀具,那切割時就會破壞原料的形態和纖維組織,造成脂類潰破,破壞原料本身的特殊風味。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處理刺身的刀具相當重要,製作者一般都有5至6把專用的刀,可分為處理魚類、貝類及甲殼類的刀,還可分為用於去鱗、橫剖、縱剖、切骨等用途的刀。
  • 日料刺身吃法全解析
    在做刺身時,如果用不合適的刀具或不鋒利的刀具,那切割時就會破壞原料的形態和纖維組織,造成脂類潰破,破壞原料本身的特殊風味。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處理刺身的刀具相當重要,製作者一般都有5至6把專用的刀,可分為處理魚類、貝類及甲殼類的刀,還可分為用於去鱗、橫剖、縱剖、切骨等用途的刀。
  • 鮮活松葉蟹、馬肉刺身、藍鰭金槍魚...140+道料理任點暢吃!
    琥珀還提供免費的和服體驗,穿上和服,穿梭於這800㎡的「古韻京都」,賞院落美景,吃鮮美日料,豈不更有一番風味~/ 馬肉刺身 /日料店的各種珍貴刺身,阿醬大多都見過,但這馬肉刺身還是頭一回見。除了馬肉刺身和藍鰭金槍魚刺身每人限定一份,其他的刺身都是無限暢吃的哦!紐西蘭鰲蝦、馬糞海膽、加拿大牡丹蝦.超多的頂級食材讓你一次吃個夠!
  • 如何搞懂刺身
    而在日本比較常見的刺身黃鰤魚和小肌魚在國內則比較少見。之前問過日料師傅,據說小肌魚在中國市場上合格的原料較少,所以很少日料店會做這個。而在國內比較常見的三文魚在日本並不是非常流行,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不上檔次,我們下面會詳細說,同樣北極貝的情況都是這樣。當然日本還有一些奇葩的刺身,比如我吃過的馬肉刺身和菜單上看到的微烤雞肉刺身。下面看看這些魚的照片。
  •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刺身:哪些食材可以製作刺身?味道如何?
    下面我們簡單地來說說刺身的食材以及個人非常非常主觀不客觀的體驗吧。而在日本比較常見的刺身黃鰤魚和小肌魚在國內則比較少見,之前問過日料師傅,據說小肌魚在中國市場上合格的原料較少,所以很少日料店會做這個。而在國內比較常見的三文魚在日本並不是非常流行,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不上檔次,我們下面會詳細說,同樣北極貝的情況都是這樣。當然日本還有一些奇葩的刺身,比如我吃過的馬肉刺身和菜單上看到的微烤雞肉刺身。下面看看這些魚的照片。
  • 日本為什麼把生魚片叫做刺身?
    刺身是日本的一種傳統料理,是將魚(多數是海魚)、烏賊、蝦、章魚、海膽、蟹、貝類、牛肉和馬肉等肉類用專用刀具切成片、條、塊等形狀,蘸著山葵泥、醬油等佐料,直接生食。日語漢字將「刺身」寫作「刺身」,日語音為「灑西米」,羅馬音為」sashimi」。
  • 精選刺身拼盤欣賞
    刺身小王子:張國利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98年餐飲新秀,主張個性
  • 東城這個刺身海鮮火鍋,不敢隨便吃…
    ,作為一個雙人套餐,他的種類和份量多到吃不完,不是大胃王都不敢輕易挑戰!價值268元的泰式刺身海鮮火鍋雙人套餐!在泰味棧和蠔爸吧都可以吃到哦!把吃不了的刺身放進火鍋裡滾一滾,生吃絕緣者就可以克服不吃生又浪費的問題~套餐還有熟紅蝦、肥牛和脆肉鯇提供~
  • 日本「刺身」除了魚,竟然還有這些,有一種你絕對想不到
    以至於後來,刺身也不見得就是吃生魚片了,開始嘗試不同的食材。今天我們就來見識見識日本人除了魚片刺身,還有哪些可以「刺身」。不知道大家吃沒吃過刺身,現在很多高級自助會有生魚片。中國人的傳統裡食物是一定煮熟了才可以吃的,我們沿海也有大批的漁民,頂多是某些海鮮可以生吃,比如海蠣子、紅蝦等。但是要讓你吃一條鮮魚還是有難度的。畢竟生火煮個魚也不是特別複雜的事。
  • 愛吃日料的你,真的了解刺身的正確吃法嗎?
    『刺身「這個詞是從日本來的,一開始是因為漁民們在供應生魚片時,怕分辨不出是什麼魚片,於是用竹籤將生魚片和對應的魚皮穿在一起,現如今所有沒經過加工的生食都統稱為刺身。漸漸的刺身成為了一種高級的吃食,許多宴會或請人吃飯都會點一盤刺身來彰顯尊貴。但是,遠在內陸地區的刺身,如果保鮮工作沒有做好,是會滋生許多細菌和寄生蟲的。
  • 韓國獨特的海腸刺身,廚師的料理過程太簡單,敢下嘴的就是勇士
    估計無一例外的全部都會想到日本了,日本的刺身由來已久,而且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氣,然而刺身只有日本有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一定是否定的,畢竟刺身也就是對生的肉類食材的料理,我們中國也有傳統的刺身。而今天我們說的可不是中國的刺身美食,而是韓國的一種刺身美食。
  • 日本系列攻略(八):九州熊本篇 馬肉專輯
    那麼熊本又跟馬肉有什麼關係呢?「馬肉」也被叫做「櫻肉」,從起源上看也有很多說法,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淺粉色的馬肉切片,看起來像櫻花一樣。馬肉富含膠原蛋白,而且脂肪率低,是非常健康的紅肉。毫不誇張地說,到了熊本卻不吃馬肉,相當於根本沒到過熊本!
  • 食物志 常見刺身種類
    而在日本比較常見的刺身黃鰤魚和小肌魚在國內則比較少見。之前問過日料師傅,據說小肌魚在中國市場上合格的原料較少,所以很少日料店會做這個。而在國內比較常見的三文魚在日本並不是非常流行,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不上檔次,我們下面會詳細說,同樣北極貝的情況都是這樣。當然日本還有一些奇葩的刺身,比如我吃過的馬肉刺身和菜單上看到的微烤雞肉刺身。下面看看這些魚的照片。
  • 吃刺身居然只會配芥末醬油?那你錯過了無數美味
    藥味可以掩蓋腥味,腥味比較大的刺身,調料中的藥味也會比較多,像熊本縣著名的馬肉刺身的蘸汁雖然各家店做法不同,但是姜、蒜、洋蔥這三樣是必不可少的。日本把食用魚分成赤身魚、白身魚和青魚三類,赤身魚和青魚體內容易變味的紅色慢肌多,需要更多藥味來佐餐。馬肉刺身和它的調料們 | tenma.org鰹魚,就是赤身魚的代表,深紅色的厚切鰹魚肉透著豪邁之氣。
  • 日料冷知識:金槍魚曾是「豬都不吃」的下等魚,雞睪丸也能做刺身
    到了江戶時期,醬油從中國傳入日本,日本人發明了把金槍魚塗上醬油的吃法,金槍魚刺身也開始面世。不過,由於金槍魚所含油脂較多,不受崇尚清淡飲食的日本人喜愛,金槍魚刺身一直被視作低端食材。有趣的是,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中告訴我們,日本刺身絕不僅僅是指魚類,而是包括了很多動植物,凡是能被製成生魚片吃法的東西,都可以稱為刺身——照此看來,簡直是萬物皆可刺身!萬景路在書中舉了幾個奇葩刺身的例子。比如,在日本被稱為「櫻肉」的馬肉,也是日本人酷愛的刺身品種。為什麼日本人管馬肉叫做「櫻肉」呢?
  • 昂貴卻又受人喜愛放入日本傳統美食,刺身
    刺身,日本的傳統食品,最出名的日本料理之一,它將海魚、烏賊、蝦、章魚、海膽、蟹、貝類等肉類利用特殊刀工切成片、條、塊等形狀,蘸著山葵泥、醬油等佐料,直接生食。日語漢字「刺身」,羅馬音為sashimi,中國一般將「刺身」叫作「生魚片」,因為刺身原料主要是海魚,而刺身實際上包括了一切可以生吃的肉類,甚至有雞大腿刺身、馬肉刺身、牛肉刺身。在20世紀早期冰箱尚未發明前,由於保鮮原因,很少有人吃,只在沿海比較流行。以前,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時,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故經常會取一些魚皮,再用竹籤刺在魚片上,以方便大家識別。
  • 紫荊淺草——刺身美食閱兵!
    當然日本還有一些奇葩的刺身,比如馬肉刺身和菜單上看到的微烤雞肉刺身。————接下來開始看看它們! 根據默識先生《日本人吃生三文魚壽司嗎?》中介紹的,三文魚被認為是分布於大西洋北部的大西洋鮭,它與其他鮭魚和虹鱒的區別主要是肌間脂肪豐富,花紋漂亮。
  • 鮮活松葉蟹、馬肉刺身、藍鰭金槍魚...140+道料理任點暢吃!
    除了馬肉刺身和藍鰭金槍魚刺身每人限定一份,其他的刺身都是無限暢吃的哦!紐西蘭鰲蝦、馬糞海膽、加拿大牡丹蝦.超多的頂級食材讓你一次吃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