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已逝,戡亂繼續

2021-02-09 私通社

李敖去世多天,圍繞他生前的趣事逸聞乃至批判非議仍在華語社交圈發酵。這位快意恩仇的狂人,在電視、文字及傳言裡陪伴80、90後長大,也為這代人提供了所謂「自由臺灣」的最初遐想。

圖 | 網絡

去年底在臺灣駐點,巧遇由李敖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改編的同名話劇在臺北首演,有幸採訪到李敖之子李戡。發布會的現場,劇中大陸演員周杰因跟臺灣藝人林心如的過往恩怨,成為媒體追逐熱點。

瘦削的李戡與其父方正的臉型相去甚遠,年輕人手執《北京法源寺》原著(話開一筆,傳言李敖曾因這部小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被冷落在了一旁,無人問津。他好像也無與人接觸的意願。

此時,距離李敖傳出患腦瘤已有大半年時間,他已不像往常頻繁在媒體現身,甚至以一封「遺書」與親友、仇人告別。李勘已由北京大學畢業,正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這段時間他請了長假回臺,從其朋友圈提及父親的文字能感受到,11月初的李敖身體已有轉惡趨勢。

圖 | 網絡

知道李戡,是從他放棄臺灣大學北上就讀開始。這位天下第一狂人的兒子也非等閒之輩,高中時便出書《李戡戡亂記》詳陳臺灣教育體制弊端。當時除感慨虎父無犬子外,更羨慕臺灣年輕人的自由與愜意(李敖說,1991年國民黨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屬於自己的「動員戡亂」才剛剛開始,故為生於1992年的兒子起名李戡)。

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時,曾誇下海口,作為老北京自己的北京話才算是正宗。大家莞爾一笑,也不介意真假,實際上,老頭的口音就像臺灣的南北菜一樣,早成了雜家。

此次演講是不少大陸觀眾最接近大師的一次,電視機裡一襲紅袍、一枝木棍的形象躍然紙上。但經這一役,他們心中認為李敖與我同族的印象算是灰飛煙滅了,有失望也有折服。清醒者明白,從「自由臺灣」掙扎出來的錚錚鐵漢絕非善類,他贊同大陸的本質可能只是反對臺灣。

圖 | 網絡

李戡則不同。在北大創設文武學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邀請兩岸名士開講,成立學堂修身習武。做學問、談戀愛、參加社團,李戡和其他大陸學生別無二致。與大多數曾在燕園蹉跎的學生一樣,北大的四年是「人生最快的時光」。

與之閒聊,能察覺到他有意在扳正平翹舌、前後鼻音,聽來還略顯生疏。他謙遜地表示,說的還不好,還需練習。但千萬別以為北風會磨平稜角,學經濟的李戡在畢業之際竟寫出一本《國民黨員毛澤東》,在香港出版,不出意外地被內地列為「禁書」。

李戡曾多次提到,很高興有「李敖兒子」的標籤,並以父親為驕傲。他最近接受臺灣媒體訪問時表示,沒有人能成為李敖第二,父親是特殊年代下的產物,期待開啟屬於自己的時代。他似乎很明白,繼承父親遺志和成為自己絕不矛盾。

在臺中教書的爺爺李鼎彝去世時,李敖拒絕披麻戴孝並不出席葬禮,被爺爺的學生視為不孝;過去多年後,李敖將李鼎彝生前文章集結成冊,聊表孝心,而當初那些學生早已去無蹤影。

圖 | 網絡

謙和的李戡與腦後長反骨的父親大相逕庭,但樂觀面對生死這一點,年輕人是繼承到了。從他受訪時描述可感受,病榻前父親的形象不是痛苦、糾纏,不是抱怨、推諉,而是如頑童般調皮甚至不修邊幅。

屬於李敖的時代已戛然而止,他追求了一輩子的自由主義似乎已變成臺灣的現實,但也正一點點失去原本的價值;低調、內斂的李戡並不避諱父親於生命之中的意義,崇尚自由、敬仰學術,秉筆直書,不向禁區說不,卻也聰明、謹慎地繞開麻煩,在多種語境中來回切換。

註定一輩子被貼上標籤的他,或許正要走向自己的時代。

投稿郵箱:sitongshe@126.com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私通也高雅

相關焦點

  • 李敖:享年83歲!子女今何在?
    李敖:享年83歲!子女今何在?李敖堪稱浮躁的社會背景下,最後一個頗有影響力的「大師級」人物。李敖師從胡適,大有民國先賢遺風,敢於言事也不怕得罪人。李敖一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也罵了不少人,言辭極為犀利,國學大師範曾就沒少挨李敖的罵。
  • 李敖:年輕就要不信邪,年輕就要有情趣!
    再見,李敖!2018年3月,是人類歷史上無比遺憾的一個月。上帝先帶走了紀梵希,讓世間少了一點時尚;接著上帝又帶走了霍金,世界變得笨了一點;今天,上帝又帶走了李敖,世間至此少了點狂妄、少了名戰士、少了個知識分子、少了位幽默的老男人。
  • 李敖:笑傲一生,卻希望在痛苦中好好告別
    李敖是性情中人,這體現在他頗為傳奇的情感生活中。《人物周刊》曾問李敖喜歡的女人是哪種標準,他說:「瘦、高、白、秀、幼。」那些與李敖有過浪漫傳聞的女性,都是百裡挑一的美女與才女。李敖的第一任妻子,是上世紀70年代臺灣著名電影演員、作家胡因夢。然而,這段婚姻僅維持了3個月又22天。
  • 李敖大師娛樂觀:劉德華、周杰倫長得醜 最喜歡蔡琴的歌
    他不僅是「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是一位聚毒舌、緋聞和歌詞創作於一身的娛樂明星,曾有人點評:從文化與思想的含量上說,李敖至少可抵得上5個餘秋雨50個王安憶和500個曹可凡,對此我們不作評論,但是在娛樂領域,李敖絕對是一位風流倜儻的大師。
  • 李敖與胡因夢:最美豔而遺憾的愛情傳奇
    親筆信裡,李敖希望在最後時間裡,能和家人、友人跟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他計劃推出訪談節目《再見李敖》,節目預計會請陳文茜、宋楚瑜和與他有過3個月夫妻緣的胡因夢擔任來賓,如今,李敖去世,再無狂人! 離婚後,李敖經常喜歡調侃胡因夢,在《李敖有話說》近百期的節目裡面,一罵就罵了70集,李敖說兩人的離婚是「胡因夢離開了光明,一直在走火入魔。」更為著名的,是在書裡談到前妻:「美人便秘,與常人無異」。
  • 在李敖書房拜訪李敖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在李敖書房拜訪李敖「罵人不要繞彎,直接罵他是『醜八怪』。」這是李敖教我的。李敖看不慣我抽菸,經常遺憾林則徐應該再組織一次廣州硝煙,把我叼的煙給滅了。跟李敖認識,是通過作家馬家輝,兩人的共性是:一樣調皮。認識李敖的目的,是要請李敖來參加我們策劃的填字類文化節目《我知道》,他非常興奮,立刻模仿自己身為導師,會怎麼講解牛肉和守門者的關係。他喜歡被我們叫做「大師」,這個歷經了幾次詞性反轉的詞,對他而言,別有趣味。「我們做這個一定要做得有趣,中文真的很有趣。」
  • 「電視老炮兒」李敖:我將歸來開放!
    眾所周知,李敖素來以罵著稱,有人統計過被李敖有名有姓有證有據罵過的人,就有三千餘人。他多次在電視節目中痛罵陳水扁是王八蛋。「別人都罵他是王八蛋,而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他是王八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李敖陸續在臺灣的5個電視頻道做過節目,如東森臺的《李敖黑白講》、環球電視的《挑戰李敖》和中天台的《李敖大哥大》。作家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會寫不會說,一種是會寫又會說。
  • 李敖與胡因夢
    >胡因夢很早就讀過李敖的書,她在自傳裡,這麼描寫第一次見到李敖,李敖給胡因夢和她媽媽,很規矩地鞠了一個九十度的大躬,後來胡母說,李敖那個躬鞠得怪嚇人的,這個年代已經沒人行這麼大的禮了。胡因夢說,李敖一晚上一直都看她的腳,她懷疑李敖有戀足癖。她說:「在這之前「李敖」兩個字,對我而言早已不陌生,不但不陌生,簡直就是中國文人裡面最令我崇拜的偶像,而且這股痴迷的崇拜是自小種下的因。 」 可見,這次愛情是劫是緣,胡都不恐懼。
  • 李敖:借問自由何處尋
    原創:泱泱李敖說: 「中國的自由清單就是憲法,我們不以為這是假的。只要我們認真,它就是真的;只要我們努力,它就是真的。」李敖說「富蘭克林說『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祖國』,我李敖要說『哪裡是我的祖國,我要使她自由』,自由不在外面,在裡面,為什麼要往外跑?不要相信洋鬼子!我們自己要有信心,要通過努力,使一切成真!」
  • 犟人李敖
    1935年李敖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十二歲起便發表作品,他11歲自己設立了理化實驗室;13歲以第一名身份考入北京四中;1949年隨父母舉家赴臺,這時的他不敢稱博覽群書,但其所涉獵的書籍範圍之廣,遠超同人,其文採學識,內中人自然清楚
  • 狂人李敖(五) : 李敖留給這世界什麼?
    (李敖語妙天下)李敖的「宿敵」陳文茜說:「從「五四運動」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擁有和李敖一樣的影響力。(圖為李敖和陳文茜)說實話我覺得臺灣的「名嘴」們,包括李敖和陳文茜在內,講話都容易誇張,怎麼叫「從五四運動以後就沒有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了呢?這話有點離譜。不過李敖是個頂天立地的人,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
  • 李敖其實早就死了
    因為李敖,雜誌火了,也因為李敖,雜誌沒了。那時的國民黨實行白色恐怖統治,敢說老蔣壞話的,突然就會消失。李敖不但說了,還寫在紙上發表出來。他自然遭到國民黨的鎮壓,所出的書都成了禁書。1971年,他因「內亂罪」被捕,判刑10年。
  • 李敖與胡茵夢
    我小時候完整的看過李敖的電視節目,《李敖有話說》。作為歷史學家,李敖是過分的專業,但也足夠無趣。
  • 你算是被李敖拋棄的女人嗎?李文:這是我身為李敖女兒的代價
    鏗鏘三人行-錄製現場李文一定沒意識到,自己的表情已經顯露慌亂,可是心底又不服氣:「應該不是吧,他還蠻盡爸爸的責任,不讓我讀三民主義,讓我趕緊去美國……」竇文濤繼續問:「那你和父親關係怎麼樣?他現在也在我們臺做節目呢。」一個沉默的尬笑,才讓李文得以逃離這場對話。俗話說,天底下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
  • 永遠的李敖――寫於李敖先生逝世二周年忌日
    李敖先生逝世於這一天,無疑又給這個日子增添了悲涼色彩。在所有的雜文作家中,我最崇拜的有三位,依次是:魯迅、李敖、柏楊。在我的心目中,魯迅先生是無與倫比的,甚至是空前絕後的;李敖和柏楊先生各有千秋,論作品的藝術性,是柏楊先生的成就高;論作品的思想性,是李敖先生的博大精深。這三位作家都屬於偉大的「士」,但又各有側重。
  • 李敖八十自傳: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強者,多不得好死
    這一世的李敖,在自傳裡看來,是極盡興的。年少時的強者李敖他的老師很強,於是他從小就強。14歲的李敖之前的十幾年裡經歷了七七事變,從北平移居臺中,中學二年級便參與老師嚴僑的叛逃計劃;未果之後休學,只好在家自修。
  • 關於李敖的往事二三
    她和李敖是多年好友,忘年交,彼此非常熟悉,所以常在節目裡捎帶李敖。我因此知道了李敖患病的消息,想他年屆八十,又罹患腦瘤,恐時日無多。手機裡還存著他的電話,曾經猶豫說是不是打過去問候一下,又怕他不記得我,病中打擾他也實在不妥,算了吧。想著什麼時候他好一些我再去拜訪他,這一來,就看到他病逝的消息。
  • 如何看待李敖先生的一生?我對李敖的幾點看法
    李敖先生去世了,在此致以敬意和沉痛哀悼。談一下對李敖的幾點認識。1.文史大家。李敖精通文史,學貫中西。尤其對近現代史頗有研究,寫過很多專著和研究作品。觀點犀利,語出驚人,而又論據充足,辯才無雙。一生學著等身,斐聲海外,並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舉世公認的文學大家。
  • Sevenning 5:李敖:忘了我是誰
    我希望這是李敖的遺言,其實它是李敖作詞的一首歌!老天也是有趣,余光中去世不過百日,李敖即駕狗追雞,殺到陰間,真是天生冤家,今生不夠來世繼續作戰! 李敖有才不假,不管怎麼折騰,如何引人注意。 他始終沒有擺脫幾千年來中國文人的通病——關愛政治。
  • 胡茵夢與李敖的「相愛相殺」
    即使知道,估計也是聽李敖三番五次提及,曉得那是他前妻。時間長了,很多人只知道李敖前妻胡因夢,而不知道她自身的故事了。其實,胡茵夢從來沒有依靠過李敖。她的成名與李敖無關,後半生的發展也與李敖無關。倒是李敖,在還比較落魄的時候,得到過名滿影壇的胡茵夢的青睞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