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上金剛橋,金剛橋下我作梁

2020-11-07 吉橙君

國產電影的「主旋律」化,就跟好萊塢的「政治正確」一樣令人討厭。

今年國慶檔6部電影,其中一半都是主旋律命題電影,宣揚女排精神的《奪冠》、宣揚鄉村振興的《我和我的家鄉》,以及主打鄉村扶貧攻堅的《一點就到家》。

如果再加上九月份的《八佰》,以及今天要說的《金剛川》,那麼把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叫做主旋律電影之年,是完完全全說得過去的,畢竟《八佰》目前已登頂全球票房榜首,而且不出意外的話,《八佰》也即將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登頂全球票房年度榜首的電影,對於此,我只能感慨一句「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從《建國大業》開先河,再到《戰狼2》狂轟56億票房,主旋律電影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屢試不爽,此謂之「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心就是票房保障,結果導致近兩年主旋律電影確實泛濫了些,鬼知道我現在對「主旋律」三個字有多膩煩,看的煩、聽的煩、說的煩。

但我一點也不擔心,喜新厭舊是人類的本性,遲早會有那麼一天,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煩了,大家都煩了,主旋律電影不那麼容易忽悠票房了,市場上自然就會減少該類型影片的扎堆,甚至暫時消失,就跟以前香港的追女仔系列、賭片系列、殭屍片系列一樣,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讓時間飛一會。

回到電影《金剛川》本身。

《金剛川》的導演是管虎,是的沒錯,就是拍攝《八佰》的那個管虎,一個講抗日戰爭,一個講抗美援朝戰爭,兩者雖然有著不同的故事背景,但我還是把《金剛川》視作《八佰》的兄弟篇。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兩部電影都是由管虎導演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主要演員都有張譯、魏晨、歐豪等人、甚至連同那匹白馬,我都懷疑是同一匹。

看過我《八佰》影評的都知道,我非常不喜歡《八佰》,但對事不對人,《金剛川》我個人還是蠻喜歡的,四段式的「總-分-分-總」結構設計非常精巧新穎,每一段的完成度都很高。

但令我訝異的是,《金剛川》的豆瓣評分只有6.7分,而被我一直詬病結構紊亂、群像失真、刻意煽情的《八佰》卻有著7.7高分。

兩次跟主流評價背道而馳,讓我一度懷疑我的鑑賞能力是不是真出了問題,嚇的我趕緊翻閱他人的差評。

結果是這樣的,絕大部分差評的主要意思是說「連續、重複用三段不同視角來回講述一個故事,顯得拖沓和無聊」。

我最認可的結構設計,結果是被網友罵的最慘的,我不由得苦笑起來,說一句他們不愛聽但不得不說的話:他們根本就不懂看電影,純粹像我slogan說的那樣,看電影不思考,等同於湊熱鬧,湊熱鬧就算了,還嘴欠。

在我看來,《金剛川》前三段絕不僅僅只是變換著不同主體,不同視角對劇情進行重複講述,每一段都有它的用意和作用。

第一個片段的主題叫做「士兵」,它包含了兩條敘事線索,主線是連長高福來(鄧超)奉命修橋,副線則是介紹吳京、張譯、魏晨等人的出場。

主線故事中,高福來的下屬班長劉浩(李九霄)只想到前線殺敵,他認為殺敵才是光榮的,修橋是恥辱的,這是本片的第一個矛盾衝突點。

這個矛盾點的設立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來給全片定基調的,讓劉浩意識到修橋的光榮性,這是電影明面上的事,但暗地裡導演也是想藉此給觀眾植入一個觀念,那就是修橋的重要性,只有觀眾接受了這一點,後面士兵們壯烈的犧牲,才會那麼強烈的撞擊觀眾的內心,這是情感共鳴的根基,所以導演必須先夯實了。

另外,班長劉浩跟女通訊兵似有若有的情愫,這是影片唯一的愛情元素,雖然戲份不多,但這一抹小桃紅很好中和了戰爭的冰冷,讓觀眾在壓抑的情緒中得以緩和,更重要的一點是,導演也讓我們看到了女性角色在這一場戰爭中的付出與犧牲,巾幗英雄同樣需要擁有屬於她們的鏡頭,這是導演細心的地方。

第二個片段的主題叫做「敵人」,敵人是美軍,但實際上出場就三架戰機,一個主要人物「疣豬」。

第一點,充分展示了敵我軍事力量的懸殊,我們犧牲了一個連兩門高炮,才摧毀了敵方兩架戰機,兩個飛行員。

從結果上來看,抗美援朝戰爭我方是勝利的,但勝利的代價巨大的,所以我們有時候不應該只看結果,只看結果就很容易上頭,尤其現在中國強大了,我們常常會有戰無不勝的錯覺,經常可以看到「犯我中華雖遠必誅」的好戰情緒。

其實大可不必,要知道當時強大如美國,他們也一樣會輸,積弱如中國,我們也能夠贏,輸贏之間,就取決了國家願意用多大的代價去交換,而那些「代價」,曾經也像我們一樣,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第二點,我們借敵人的視角,從「疣豬」最開始的輕蔑,到憤怒,再到「以死相搏」,再到「史密斯」的敬意,層層情緒的遞進,主要也是為了刻畫我軍的頑強,韌性,就像打不死的小強。

敵人態度的轉變,恰恰反應的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國際各國勢力對待中國態度的一個轉變,更加肯定了這一場戰爭勝利對於我們國家的意義。

第三個片段的主題叫做「高炮班」,顧名思義就是講述高炮兵的故事。

第一點,吳京和張譯所在的高炮班,是唯一跟美軍敵人正面交鋒的,大炮對飛機,這屬於劇情需要。

第二點,吳京張譯的戰友情,屬於電影細節處理的地方,因為戰爭是恢弘的,而作為戰爭電影,除了需要展示戰爭大場景外,還需要更多聚焦於個體,讓個體去投射集體。

吳京是張譯的師父,張譯是吳京的上司,他們都利用身份的壓制來爭搶第一炮臺的位置,但不是為了爭搶立功,而是因為第一炮臺是最容易暴露,最危險的,所以他們實際上都是為了擋在最前面,從而保護對方。

當然,張譯搶不過吳京,所以吳京先犧牲了,如果說吳京作為師父不僅只教會了張譯打飛機的話,那麼吳京最後教會張譯的,便是身先士卒,殺身成仁。

張譯悟性很高,他很快就學會了,他為了給士兵爭搶修橋的時間,不惜放火暴露自己,最終跟敵人同歸於盡。

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那他還有什麼可怕的,這不僅僅說的只是吳京張譯,更是當時所有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真實寫照。

所以,才有了第四個主題片段「橋」,橋是人橋。

「橋」是全片的高潮,觀眾前面所有壓抑的情感在這時候噴薄而出,感動且震撼。

但是,感動完了之後,當我們走出影院,我們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看這樣的一部戰爭電影,它對於我們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點,有人說是不忘歷史,我也看到很多人都在爭論所謂的「歷史真相」,不僅針鋒相對,而且還反唇相譏。

這真的很沒有必要,因為戰爭一旦開始,最先犧牲的便是真相,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言論管控越來越嚴,尤其這麼敏感性的話題,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樣的片面的信息看太多沒什麼益處的。

但我不否認,確實要銘記歷史,但是只需要記住我們勝利就可以了,這勝利是萬千同胞用血肉之軀換來的,我們永遠心懷感恩。

第二點,有人說是愛國教育,但如果只是挑唆情緒的愛國教育,激發起的只是民族仇恨和好戰情緒,那麼這樣的愛國教育是很值得警惕的。

所以我一直都認為,無論是好萊塢的,寶萊塢的,還是中國的,只是是戰爭電影,那麼它們就是無差別無國別的。

戰爭電影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傳遞一種反戰思想,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戰爭很殘酷,和平來之不易,記住:

Make love ,not war。

相關焦點

  • 金剛不倒-《金剛川》影評
    不過,《金剛川》同樣在後期製作組的辛勤努力之下按時完工,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戲內外奇特的共鳴。固然,因為拍攝與後期的限制讓本片在呈現上有了一定的瑕疵,但此為後話,戲中一座用人的肩膀扛起的橋,戲外一部所有人加班加點完成的電影,一個是精神與意志的奇蹟,一個是電影製作越發成熟的標誌。
  • 《金剛川》不是《金剛三》,國產戰爭大片全貌
    2020年10月20號的晚上,一好友情緒激動地告訴我說,「你知道嗎?《金剛三》馬上就要上映了,我了想一想,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過了一會兒,我總是放不下這事兒,就去百度,但百度了半天,愣是沒看到有關於《金剛三》的半點消息,就在我懷疑自我的時候,有些哭笑不得的看到了《金剛川》在10月23日上映的消息。
  • 《金剛川》映現戰爭往事,「金剛天團」保家衛國時代共情
    ,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此番首度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娓娓道出這段鮮為人知的英雄故事:「在我們都是17、8歲的年紀裡,唯一的事情就是通過那座橋…沒有一個怕死的。」由此,展現出一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志願軍戰士為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預告片中叢林行軍、地空交戰、水上爆破等戰鬥場景悉數曝光,全景式呈現了艱苦異常的戰地氛圍。
  • 不該失去「金剛」的《金剛川》——電影《金剛川》觀後
    >康 宇 近期電影票房市場,除去不斷創出新高的《我和我的家鄉》,緊隨其後的大概當屬熱度濃濃的《金剛川》了。毋庸置疑,這是該劇的「金剛」主題,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優秀的革命傳統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該片在「金剛」的渲染和力度上可謂做足了功課,影片自始至終昂揚著一種愛國主義情懷和濃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既讓觀眾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更讓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我想這應該是編導爭時間搶速度在短短兩個月內趕製出該片的初衷,也是讓該片具有教育人感染人作用的真實想法。
  • 《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金剛天團」保家衛國時代共情
    》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此番首度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娓娓道出這段鮮為人知的英雄故事:「在我們都是17、8歲的年紀裡,唯一的事情就是通過那座橋…沒有一個怕死的。」由此,展現出一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志願軍戰士為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預告片中叢林行軍、地空交戰、水上爆破等戰鬥場景悉數曝光,全景式呈現了艱苦異常的戰地氛圍。
  • 「融世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悉數亮相,跨越七十年歲月傳遞不滅的精神共鳴。
  • 「金剛天團」大揭秘!編劇葛瑞做客《今日影評》獨家揭秘《金剛川》
    早早定檔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10月25日的電影《金剛川》,於10月12日正式發布獨白版預告片及人物關係海報,連同早前發布的物料再度引發討論熱潮。這部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影片,其劇情及張譯、吳京、鄧超等飾演的「金剛天團」角色對大眾而言,依然神秘。
  • 「金剛天團」保家衛國時代共情,《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所以在這個角度上,我希望能把抗美援朝精神之本給到觀眾。」
  • 金剛之氣!電影《金剛川》成功的最大秘密
    如果用當代年輕人的邏輯來描述這股「金剛」之氣,那就是在面對強大的惡勢力欺人太甚時,會自發湧起「幹就完了,直到乾死也要弄倒你」的氣魄。而一切都是建立在「為了贏,而且一定會贏」的自信前提,意識上有了這個一定會贏的認知,那麼行為上就會在所不惜。幹就完了!一群一樣的人在一起,還怕個球?
  • 《金剛川》「人橋」讓我流淚了
    我持票進入觀影廳觀看開始上映的影片《金剛川》。兩個小時後在主題曲「我的祖國」聲中走出了觀影廳。由於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相當熟悉。之前公映的該題材影視作品也看過不少,因此對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這部影片是抱著新奇的的心態來觀看的。果然,這部作品的敘述方式別具一格。採用了直敘、倒敘、復敘、分敘等多種方式,令人意外。
  • 中國人民的「金剛」意志,全在這座「永遠炸不斷的橋」上
    「為什麼這座橋就是炸不斷呢?」如果沒有電影《金剛川》,或許這座令美國飛行員匪夷所思的木橋不會如此深刻地鐫刻在所有人的腦海中——簡陋粗糙,卻在密集炮火的圍攻中一次次奇蹟般地「生還」。這個凝結著血與火的謎底,在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攜手拍攝的電影中被一點點揭開,過程充滿震撼,結尾透著悲壯。
  • 「金剛天團」高燃集結,《金剛川》定檔10月25日
    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電影《金剛川》,日前官宣定檔10月25日,亦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之際,於光影中緬懷英雄。影片同時發布「金剛天團」版人物海報,期待已久的演員陣容正式曝光,堪稱華語戰爭類型片「頂流」配備:張譯以其悲憫氣質、堅毅形象和紮實演技,爆發出真實動人的情感力量,成為觀眾難忘的銀幕記憶;吳京塑造了眾多經典軍人形象,忠於國家、英勇無畏的熱血氣概和犧牲精神,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頗具個性特色的李九霄,表演鮮活自然
  • 電影《金剛川》上映:「金剛天團」再現70年前志願軍熱血壯行
    志願軍在金城準備發動一場大型戰役,為了能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的兵力和物資,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輪番轟炸,已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金剛川河旁的一座木橋。《金剛川》同樣是由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而來。
  • 《金剛川》中最震撼的一幕,闡述的主題是橋,更是人
    有人潛伏在叢林、低伏在玉米地,有人趟在水裡、正在橋下趕工,有戰士們快速前進,正在通向大橋。所有人都在自己的最佳狀態,時刻警覺,時刻戰備。[金剛川]事件的中心,是一座在暗夜裡燈光點點的大橋。工兵們連夜在橋下搶修,冒著槍林彈雨。炮兵們潛伏在橋旁,一聲「點火」令下,是將與美空軍的正面對決。
  • 金剛川的「人橋」裡 藏著戰爭勝利的密碼
    《金剛川》帶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它創作時間雖短,水準已經超越了大多數戰爭題材影片,不僅催淚,不僅拍出了我心中抗美援朝戰爭真正的樣子,同時又對這場戰爭帶有哲學意味的思考。《金剛川》選擇的並不是公眾熟知的那些著名戰役,頂多算是大戰的前奏,一個敵我雙方並不直接拼殺的戰場:在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之前,志願軍要準時抵達前方戰場,必須通過在水流湍急的金剛川上架設的一座木橋。而敵軍想要獲勝,同樣也要盯住這座橋,利用空中優勢炸橋。電影的焦點就放在雙方修橋、炸橋的反覆較量上。
  • 電影《金剛川》工兵連長原型張振智:槍林彈雨之下 7天建成「生命之橋」
    電影《金剛川》取材於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通過講述人民志願軍在金城前線的戰鬥故事,謳歌革命英雄主義,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在工兵連長閆瑞原型張振智的家鄉連雲港市東海縣駝峰鄉曹浦村,親人們對張振智的英雄事跡都耳熟能詳。張振智的親人張克勤說:「張振智是我的二爺爺,他是老革命,在朝鮮戰場立過功,我們跟兒孫後代講他的戰鬥事跡,英雄事跡,讓兒孫後代向他學習革命精神。」
  • 王炸導演+金剛天團 《金剛川》成今年最有風骨的電影
    金剛天團下面來說說這部電影到底好看在哪裡。《金剛川》的整體劇情並不複雜,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時期著名的金城戰役中,一座通往前線輸送兵力和物資的工兵橋一次次被炸毀又一次次再度修好的故事。區別於一般戰爭片的宏大敘事,《金剛川》聚焦的視點避開了更為著名的金城戰役,而是挑選了一座志願軍到達前線的必經之橋,只有這座橋修好了,大部隊才能順利轉移到金城,這直接關係到抗美援朝戰場最後的勝利。
  • 金剛川人橋上熱搜?成也真實,敗也真實
    前不久「金剛川人橋」詞條還上了熱搜。幾百名士兵用血肉之軀築起人橋,那種震撼的視覺衝擊力,凡是看過電影的人都一定印象深刻。‍‍‍‍‍‍‍‍‍‍‍‍‍‍‍‍‍‍導演也在採訪中提到,這一幕是真的在魚塘上搭了百餘米的殘橋,演員們在冰冷的水中實拍出來的。
  • 《金剛川》背後的歷史:我軍的修橋藝術,讓美軍連橋都找不到
    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之際,《金剛川》上映,電影拍得非常好,以金剛川上的金剛橋為中心,從敵我兩軍多個視角展示了戰爭的慘烈。 金剛橋七炸七修,終於讓大部隊和物資成功渡過金剛川,為大決戰的勝利,貢獻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 張譯吳京鄧超《金剛川》,硬核高燃集結
    》今日定檔10月25日,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此番「金剛天團」集結,高燃氣勢令人期待倍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金剛天團」人物海報 魏晨《金剛川》同樣也是郭帆導演與吳京繼《流浪地球》之後的再次合作,開掛的戰狼和拯救世界的航天員這次要上戰場了,硬核導演與硬核演員將為我們呈現何種戰爭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