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 Time 咖啡館:搭建無聲世界與有聲世界的橋梁|真力走訪

2020-12-25 真力GENELEC

位於上海的 LiLi Time 咖啡館,既是一家文創咖啡館、一座公益基地,也是一個孵化聾人創業和就業的企業。我們偶然在網絡上看到 LiLi Time 選用了真力音箱,並了解到這家店背後的故事,深受感動。從事聲音領域的工作,我們特別能理解一個人如果聽不見或聽不清,內心會有多恐懼,所以,當我們發現還有這樣一個地方能讓聾人發揮所長,便決定前往拜訪,盡我們的一份力。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報導,讓健康的人更為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欣賞聲音的能力。

LiLi Time 咖啡館

在上海的蒙自路上,街角的商區集中了數家咖啡館、酒吧及餐館。夜幕降臨時,走進這家名為 LiLi Time 的咖啡館,如同回到了自己家一般親切、溫馨。幾個穿著時尚的年輕男女走進來,直到他們彼此打起手語,才發現他們的不一樣。

留著短髮、看起來頗為精幹的章莉莉是 LiLi Time 的大家長。章莉莉原本與先生定居德國,2013年回國後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咖啡館。當時,有位聾人客人在喝完一杯咖啡後,留下紙條想學做咖啡。她給了這位年輕人試工的機會,從此開始接觸到聾人這個群體。

2019 年 5 月,LiLi Time 正式開業,團隊希望通過這個新的空間,在聾人和聽人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他們的才華被看見,讓他們的希望被看見,讓他們的生命被看見。

LiLi Time 咖啡館店內的聾人咖啡師小雨
LiLi Time 咖啡館的公益活動現場

一家致力於幫助聾人群體的咖啡店,在開店之初選擇了真力音箱,聽起來有些意外,卻也在情理之中。對於音箱的選擇,章莉莉坦言她最初對真力這個品牌並不太了解,但她與團隊的幾位成員都非常熱愛音樂,也深知有質感的好聲音能帶給人直接的情感體驗。

「當我們喝到好喝的咖啡,是身體上的感知;如果再聽到好聽的音樂,就能讓人的心情更為愉悅。我覺得,懂的人,自然會懂。而且,我們一直很想做的並不僅僅是一家咖啡店,而是一個可以讓大家自由交流的空間。」在眾多音響品牌中,LiLi Time 最終選擇了真力音箱。

一對白色的真力 G Three 被安置在店內一樓的牆上。日常播放的背景音樂,會根據店裡顧客的不同,選擇最合適的歌單,既有 80 年代流行的老歌,也有更為時尚和現代的音樂。章莉莉回憶到,「有一些來店的客人會特意拍我們的音箱,他們很驚訝,我們用了這個音箱。」

店內一樓 真力 G Three

01幫助 LiLi Time 升級音響設備

在北歐,真力音箱與眾多的公共機構如兒童醫院、學校、美術館合作,探索聲音在身心治療、語言學習等領域的可能性。在中國,我們也希望幫助像 LiLi Time 這樣的公益基地、公共空間,打造更為優質的聲音系統,讓更多人能接觸到真實而自然的聲音體驗。

通過與章莉莉和團隊成員的深入交流,我們了解到他們希望店內的音響系統能夠實現這些功能:播放日常背景音樂、現場演唱歌曲,以及不同形式的小型樂隊演出。同時,我們也需要讓店員以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操作設備,讓話筒和各種樂器能夠方便快速地連接,讓演出時的調音即直觀又高效。

店內一樓 真力 G Three
店內二樓 真力 G One

綜合這些需求,我們制定了 LiLi Time 的聲音系統改造計劃:增設小型數字調音臺和舞臺纜盒,重新調整店內的音頻走線布局;在二樓區域增加一對尺寸小巧的 G One 音箱,使得樓上與樓下的聲音能夠得到更好的覆蓋;根據店內實際環境,調整各只音箱的俯角和頻率響應;在調音臺中編寫並儲存所有的常用場景設置,以便店員隨時使用手機、iPad 進行控制和切換。

在改造調試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 LiLi Time 的團隊成員對音樂的熱愛,那種熱愛是發自內心的、藏不住的。我們也很高興可以儘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能有一個更好的舞臺去展示和發揮。

在升級設備後的回訪中,LiLi Time 熱愛音樂的設計師思玄說:「當天,真力的工作人員調試完設備後,聲音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現場演唱,讓我覺得很驚豔。現在,我們既能用無線的方式控制背景音樂,也能方便地插上吉他、鍵盤等樂器進行演出,還能用手機和 iPad 進行實時調音。

02珍惜享受聲音的能力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能聽到聲音,能享受音樂,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之事。在搖滾或電子樂演出現場聽完極高分貝的音樂後,耳朵感覺持續轟鳴,也毫不在意,因為幾個小時後,聽覺就能恢復正常。可對於那些在聽力上存在障礙的人來說,享受聲音的能力是一種奢侈品。

據章莉莉介紹,在 LiLi Time 工作的聾人群體,有些是在年幼時因醫療事故而造成的失聰。「其實當他們戴上助聽器,是可以聽到一點聲音的。他們會和我說,能感受到聲音的振動。」

既然店內的一些員工在聽力與表達上存有困難,那麼直接用 iPad 或讓顧客掃碼點單不是來得更快捷、方便,還能省人工?——有些人曾經向章莉莉提出這樣的建議。但是,這樣去人工化的操作,和她創辦這個空間的初衷背道而馳:「這會讓聾人員工失去與客人們交流的機會。通常,他們都會害怕與人交流,因為他們聽不見自己說話的聲音,有可能發音不標準。但是,我鼓勵他們與客人多多交流。在 LiLi Time,他們會發覺他們所說的話,聽人(他們叫我們『聽人』)是能聽懂的,而且大家也是接納並包容他們的。」

LiLi Time 咖啡館店內的聾人咖啡師小張

21 歲的小張,到 LiLi Time 工作不久。他從小便失去了聽覺,沒有學過手語,而是依靠助聽器。他和大部分人一樣順利地從大學畢業,但畢業後找工作不易,在此之前的工作也備受老闆欺負。

「他剛來我們店的時候,說起自己的經歷就會哭。他很喜歡聽音樂,所以常常將耳機音量調得很大,這對耳膜和整個聽覺系統都是一種損耗。他們之所以選擇戴助聽器,是為了與我們交流。如果我們不願意慢慢地和他們說話,或者聽了幾句發音不那麼標準的話語就不耐煩,這對他們來說太不公平了。」章莉莉說起他們的故事,言語裡滿是惋惜和關懷。

LiLi Time 的牆壁上寫著一行話語:「Love is Life illumed.」(愛是被點亮的生活)。在這裡稍坐一會就會感受到,不論是店員和老闆之間,還是與顧客之間,大家的交流都有一種善意、愛意在其中。

章莉莉說:「很多客人都從這些聾人員工的身上得到力量。大家說這個地方是一個有愛、有溫暖的地方。這種愛,初聽起來非常空泛,我也是慢慢意識到,大家在這裡喝一杯咖啡的時候,就可以產生交流與互動。比如聾人為客人提供一個很簡單的服務,即使沒有太多的話語,但聾人的微笑會讓人覺得治癒……客人也會用簡單的手勢表達感謝。這份帶著理解和尊重的交流,是在為彼此賦能。

現在,LiLi Time的店內會不定期開展公益課,其中就有手語的公益課。此時,他們的聾人員工會搖身變成公益講師,許多客人都非常願意向他們學習這門新的「語言」。

店內以往公益活動

03給大家提供一個舞臺

在與章莉莉和團隊成員的對話中,他們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舞臺」。能歌善舞的、熱愛畫畫的、擅長手工藝的,不論怎樣的個體與群體,似乎都能在 LiLi Time 找到自己的舞臺。「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很深的需求,就是『被看見』。LiLi Time 存在的最大價值,並非有多少生意,有多少好評,而是這家店切實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舞臺。」

LiLi Time 的設計師思玄會不定期地在店裡唱歌,也會帶領聾人員工小雨用手語表演。店內牆上展售的油畫作品來自一位聾人畫家。商品區域則展示著聾人工作室 FORU 的手作產品。

店內的小樂隊
店內擺放的畫作

有趣的是,LiLi Time 不僅為聾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就連居住在上海本地的中老年群體也登上了這裡的「舞臺」。店裡的一位常客,在退休後重拾年輕時的音樂夢想,組建了老年吉他隊。LiLi Time 便決定為他們舉辦音樂會,並邀請他們定期在店內演出。章莉莉說,「我看到他們邀請了自己的兒子、女兒,甚至孫子輩,一家人來觀看演出,那樣的感覺非常美好,其實這些叔叔阿姨們在店裡演奏時,也在傳遞一種信息:即使年老了,也可以勇敢地追求自己所喜歡的事。

老年吉他隊的小演出

「在開店初期,我們覺得音箱很重要,所以選擇了真力音箱,希望為懂我們的人提供一個很好的舞臺。但是,我們並沒有想到會遇到這些自學樂器的叔叔阿姨們。」

生活就是一場奇蹟。章莉莉及整個團隊的初心,在推動著這個空間形成它特有的一股愛的能量,從聾人到聽人,從年輕的到年長的,從店內到店外。

近期他們就發起了一個公益活動,帶著志願者們一起走上街頭,向城市基層的公共服務者們,送上由客人所購買的祝福咖啡。點亮生活的愛的種子,在逐漸發芽、長大。

04為未來投票

作為一家獨立的店鋪,LiLi Time 不僅在經營上產生了良性的循環,而且聚集了眾多熱心人士、公益機構等多方面的力量,攜同創造一個非常正向的社會生態。能促成這樣好的局面,是章莉莉未曾想到的。在開店之前,她曾停下一年多的時間,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自己之後的人生,到底要去做些什麼?什麼是真的有價值、有意義,可以帶來幸福感的事情?」她篤定地說到,「我覺得現在所做的這些事,可以給我帶來這些」。

從德國回到中國創業數年,章莉莉也敏銳地觀察到整個中國社會的變化,「以前人們的消費是基於需求,現在更多的時候,大家是為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投票。

的確,不論是製作一杯咖啡,營造一個空間,還是製作一隻音箱,都是其創造者本身的信念乃至價值觀,在驅動著這所有事情的發展。

如果你也認同 LiLi Time 所傳達的價值觀,那麼,不妨去店裡坐一坐,向為你端上咖啡的聾人朋友報以微笑,感受人與人最純粹的心靈之愛吧。

LiLi Time 咖啡館

地址:蒙自東路63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四(10點至20點)

周五至周日(10點至21點)

相關焦點

  • 【技術】影音中國 用真力,四個小時搭建Atmos 全景聲家庭影院
    近日,真力音響在長沙舉辦「真力全景聲家庭影院鑑賞會(長沙站)」活動,活動期間,主辦方人員用4個小時搭建了杜比Atmos全景聲家庭影院系統
  • 《熔爐》無聲的世界,有聲的抗爭
    即使無聲的世界,也渴望有動聽的聲音,遺憾的是,世界對他們,只是惡意。曾幾何時,我會刻意避開身體有殘缺的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總覺得他們是異類,也總覺得他們身上有某種天然的惡。就好比白人對黑人的態度,黑人無論怎樣爭取自由都想,只要不在白人的世界。
  • 奧地利咖啡師融合東西方飲品 搭建文化橋梁
    摘要:奧地利咖啡師皮特·克雷格致力於研製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的飲品,搭建起咖啡與茶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之橋,並表示今後將會把眾多「咖啡茶」飲品帶到歐洲,更好地了解中國的茶文化。
  • 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免費收聽
    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免費收聽就來喜馬拉雅,喜馬拉雅已經成為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在線移動音頻分享平臺,數千位聲音玩家每天發布數千條聲音。聽有聲小說、相聲、評書、新聞、音樂、脫口秀、笑話段子、英語、兒歌兒童故事,就用喜馬拉雅。
  • 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在線收聽
    喜馬拉雅為你提供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在線收聽,喜馬拉雅採用最輕鬆的讀書方式,讓用戶通過聽書來閱讀,體驗到最愉悅的閱讀方式,海量資源包括了小說、新聞、段子、相聲、脫口秀等等,想聽什麼就聽什麼,所有內容只有你想不到。
  • 搭建時尚橋梁,Ontimeshow第11季現場直擊 | iziRetail熱點
    10月10日-13日,Ontimeshow 2020SS如期來到上海西岸,幾百個設計師品牌齊聚一堂,吸引了眾多買手以及社會各界專業人士。在展會現場,我們看到買手們與展商相談甚歡,Ontimeshow無疑在這之間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
  • 這部歌舞劇誤打誤撞的搖身一變成了世界第一部有聲電影
    前期分別介紹了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以及中國的第一部民族電影《定軍山》,相繼開啟了世界及我國影視業的開端,但這兩部幾十秒的黑白短片都是無聲影片,也成默片。說到默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一定是卓別林大師的一系列作品,的確非常精彩。
  • 後天聾啞的重慶男孩:無聲的世界有聲的精彩
    陪同記者採訪的邵麗樺老師走到他旁邊,搖了搖他的肩膀,他才從自己的世界裡「走」了出來。和記者打了個招呼後,他用動作招呼著我們坐下,記者注意到,他桌子上的剪紙,非常漂亮,可謂活靈活現。「他是個天才,真的太難得了。」
  • 「高調少年」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以音樂打破「無聲世界」
    在聽障兒童康復中心,參賽選手們通過多樣有趣的互動活動,幫助聽障兒童接觸聲音、感受音樂,為他們帶來陪伴與幫助,並帶動社會圈層積極關注聽障兒童群體,助力這些兒童早日回歸有聲世界。音樂碰撞「無聲世界」,與聽障兒童唱響「愛的分貝」在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期間,參賽選手方志軒聯合其他參賽選手及抖音上的大學生們,共同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用音樂「治癒」他們的「無聲世界」,幫助他們恢復語言能力。
  • 讓我們一同用鏡頭搭起愛的橋梁,《快門無聲》相機徵集令吹響!
    《快門無聲——失聰青少年攝影培養計劃》自今年10月29日正式啟動以來,受到來自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用鏡頭搭建一座直通失聰少年內心世界的橋梁,用無聲的快門開啟他們的影像之旅。12月25日適逢聖誕節,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快門無聲」第一攝影教室裡,一堂特殊的攝影課正在進行.
  • 《雨中曲》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巨大變革
    歡迎來到壹戈說戲,這一期我們延續世界電影史系列,體會一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巨大變革。從歷史文本的角度會比較抽象,那麼在壹戈的記憶中,講這個時期的電影,有兩部非常著名,一是1952的經典歌舞片《雨中曲》,再一個就是2011年的奧斯卡得主《藝術家》。
  • 身份證搭建警民互動橋梁 民警上門為癱瘓老人辦理身份證
    身份證搭建警民互動橋梁 民警上門為癱瘓老人辦理身份證 2020-11-23 16:4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UCCA 開啟2020年首展「緊急中的沉思」,真力提供獨家音響支持
    為了更忠實地傳達藝術家們的創作意圖,各展區的音響系統均由來自真力 GENELEC 的專業工程師指導搭建、調試,並對最終呈現效果進行把關。本次展覽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館內進門處使用大幅LED屏幕呈現的新媒體藝術作品——來自藝術家邱岸雄的《新山海經III》。
  • 《完美世界》有聲漫畫化
    《完美世界》是日本漫畫家有賀理惠所創作的少女漫畫,講述了女主人公與遭遇事故後身體殘疾的男性的戀愛故事,本作已預定於10月5日在日本上映杉咲花扮演與巖田剛典主演的真人版電影
  • 他們的世界雖然無聲,但生活卻同樣能「有聲有色」
    我市通過語言訓練、職業技能培訓,助力聽障人士融入社會,實現就業他們的世界雖然無聲,但生活卻同樣能「有聲有色」常州市目前有持證聾啞人1.4萬餘人。聽障人士如何融入社會?他們是靠手語或書寫交流——從聾兒語訓階段,到步入學校進行職業教育,再到踏上社會就業,他們通過自身和家人、老師一起的努力,最終也能在無聲的世界生活得「有聲有色」。
  • 瑞典燕麥飲品OATLY打造無聲咖啡師成長計劃
    坐標上海,這一方咖啡館顯得寧靜且溫暖,吧檯前年輕的咖啡師靜靜忙碌著,空氣中少了言語的圍繞,卻能在咖啡師與顧客的親切眼神交流中,能看出他們之間的默契。這是一位無聲咖啡師,當精美的拉花呈現,他雖聽不到咖啡品嘗者驚喜的讚嘆,卻會迎著笑靨用手語比出了一句「謝謝」。
  • 《無聲》|此處無聲勝有聲
    而今年由洪義正指導,劉亞仁主演的新片《無聲》則將鏡頭對準了犯罪活動中的小人物,講述了兩名專門負責處理屍體的犯罪組織底層成員突然被下令照顧一個被誘拐的孩子而發生的故事。影片上映不久後一舉奪得韓國票房冠軍,其中劉亞仁所飾演的啞角更是在演技上為人稱道。電影從底層人物出發,套著一個類型片的外殼卻在文本上習慣打破人的思維經驗,其中加害者與受害人的關係也並非傳統的角色設置。
  • 奧地利人在濟南:用茶與咖啡搭建起一座「文化橋梁」
    【解說】11月26日,記者在濟南市市中區的一家咖啡館內見到了這位來自奧地利的咖啡師。此時的皮特正在利用漏鬥過濾剛剛磨好的咖啡,搭配上清香的茉莉綠茶,一杯果香濃鬱的咖啡飲品便製作出來。皮特告訴記者,14年前,一場車禍把他帶進了咖啡的世界。  【同期】奧地利咖啡師 皮特·克雷格   當時我的腿斷了。
  • 《雨中曲》: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演變
    雖然也有音樂和舞蹈伴奏,但這部戲卻是一場視聽盛宴,整個過程非常愉快,他講述了從無聲電影到視聽電影的轉換過程。這齣戲的情節很簡單,在電影開始時,唐洛克和麗娜是一對著名的演員,但他們只是彼此和諧,從唐洛克的演講和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出,麗娜是一個輕視他人的權力花瓶,唐洛克是一個積極的性格,有很強的演技天賦。
  • 《告別十二歲》FIRST世界首映 導演徐瑋超:很多問題是在無聲中聽到...
    7月29日,《告別十二歲》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進行了世界首映,影片入圍2020年FIRST青年電影展主競賽。在與導演對話的過程中,觀眾們都表達了對影片的喜愛,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徐瑋超導演也跟大家分享了許多影片的創作過程和自己的心路歷程,同時也希望影片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思考「很多問題都是在無聲中聽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