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好萊塢著名影星奧莉薇婭·德·哈維蘭德與世長辭,享年104歲。在她漫長而輝煌的演藝生涯中,最令人難忘的角色莫過於經典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中善良堅韌的Melanie Hamilton了。
關於為什麼要演這個角色,奧莉薇婭說:「梅蘭妮與眾不同,她具有非常傳統的女性美德:充滿愛心,富有同情心,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打心眼裡感到快樂。在這種美德瀕臨滅絕的時代,我們有責任以某種方式將它保存下來,世代相傳……」《亂世佳人》橫掃了1939年奧斯卡10項獎項,奧莉薇婭也因自己在片中的精湛演出獲得了第一個最佳女配角提名。
△奧莉薇婭與妹妹瓊·方登為世界上唯一一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姐妹。
上世紀30年代的好萊塢,雖然已然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造夢工廠」,但好萊塢演員的生活並非如同電影屏幕上一般幸福美滿。恰恰相反,由於缺少工會的約束力量,電影公司與演員處在極度不平等的勞動關係中,製片廠對演員的福利、片酬、工時剝削到令人髮指的程度。演員一旦籤訂長期合同,就如同與電影製片廠籤訂了「賣身契」,演員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影片和角色,而必須聽從電影公司的安排。如果演員拒絕被「出借」給其它電影公司,或者拒絕飾演某個角色,則會被公司停薪,且合同期限相應順延。
擺脫「奴隸制」的鬥爭
當時的奧莉薇婭與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籤訂了長期合同,且被公司定型為ingénue(天真少女型),因此總被分配去演一些傻白甜的角色,而奧莉薇婭本人希望出演一些更具有複雜性的角色。她發現當她被「出借」給其它電影公司時,往往能夠獲得更滿意的角色。(比如Melanie這一角色就是MGM向華納兄弟「借來」奧莉薇婭出演的)因此奧莉薇婭有心與華納兄弟解除合同。電影公司以7年合同期限尚未屆滿為由拒絕。
關於演員的長期合同的期限問題,電影公司採取的解釋是,考慮到電影演員不可能7年之中除去法定節假日的所有時間都處於工作狀態,因此必須按照實際工作天數而非自然年計算,而法院則長期縱容這種解釋,導致合同持續時間基本由電影公司說了算。而奧莉薇婭與律師Martin Gang挑戰了這一觀點,以合同違反加州勞動法為由起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認為根據加州法律,僱傭合同的最長履行期限為7個自然年。
在漫長的法律鬥爭之後,加州最高法院做出了有利原告的判決,Burnell法官稱華納兄弟與奧莉薇婭籤訂的合同幾乎是一種「違法的奴役」。該判決結束了電影公司隨意延長僱傭合同的歷史,而對勞動合同期限限制的司法解釋則以奧莉薇婭的姓命名,被稱為De Havilland Law。
在奧莉薇婭之前,眾多影星曾嘗試挑戰電影公司不合理的僱傭制度,但均以失敗收場。因此,貝蒂·戴維斯不遺餘力地稱讚奧莉薇婭的勝利:
「Hollywood actors will forever be in Olivia’s debt.」
好萊塢「的黃金時代」:陽光下的罪惡
事實上,當時的電影公司將演員看做私人財產。不僅對演員的藝術生涯擁有生殺大權,甚至能夠對演員的私人生活施以決定性的影響。女演員深受其害,如女星被禁止結婚或強制墮胎,以保持「性吸引力」。Jean Harlow曾被迫在合同中加入「不得結婚」的「道德條款」,原因是「單身女性更性感」。Judy Garland被迫墮胎,原因是「觀眾之所以愛她,是因為她看起來更像個孩子而非母親」。男演員也難逃私生活被左右的命運,Rock Hudson被勒令結婚來掩蓋自己的同性取向。電影公司甚至會使用「間諜」來監控演員的生活。
童星權益保護更是重災區,電影公司將歌舞片看做吸金法寶,接踵而至的就是童星們低薪超負荷工作。著名影星Judy Garland童年時代在不知情狀況下大量服用興奮劑,導致終身對藥物有嚴重依賴,47歲時死於藥物濫用。造夢工廠的另一面是潛規則、藥物濫用、人身控制的「黑歷史」。可以想像,Olivia de Havilland的勝利是多麼困難而稀有,那種敢於賭上整個藝術生涯以爭取自由的勇氣在如今動動手指發發貼就可以自詡「為自由而戰」的時代幾乎絕跡。
演員是一種「高危職業」也許是誇大其詞,但電影產業的特殊性也許使勞工關係中的不平等因素無限放大,名利與浮華中暗藏危險與醜惡。也許我們在懷念好萊塢的「黃金歲月」時也應看到陽光下的罪惡,珍惜並銘記那些為了突破不合理制度而勇敢奮鬥的人們。
圖片來自網絡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wx公眾號:耀夢提分專家,更能免費獲取「一對一」備考規劃&學習資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