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畫家林椿工筆花鳥作品欣賞

2021-01-19 國畫鑑藏

林椿,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間畫院待詔,賜金帶。 林椿為南宋時期畫家,孝宗淳熙年間曾為畫院待詔。生卒年不詳,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時期畫家。孝宗淳熙年間曾為畫院待詔。繪畫師法趙昌,工畫花鳥、草蟲、果品,設色輕淡,筆法精工,設色妍美,善於體現自然的形態,所繪小品為多,當時贊為「極寫生之妙,鶯飛欲起,宛然欲活」。傳世作品有:《梅竹寒禽圖》冊頁,藏於上海博物館。《果熟來禽圖》、《葡萄草蟲》、《枇杷山鳥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工畫花鳥、草蟲、果品,師趙昌,宗徐崇嗣。傅色輕淡,深得寫生之妙,極富生趣,所作花 鳥果品直接以色彩分出物象之濃淡,層層暈染陰陽向背,飽滿瑩潤輕勻透明,四實爛漫,鳥雀偷窺,驚飛欲起,栩栩如生,尤小幅筆觸工細,布色鮮明,靜中寓動, 生機盎然,為世人所寶。錢良右題其《茶花鴿子圖》云:「林椿真跡,世不多見,或得片縑寸紙,不啻天球河圖。此卷《茶花鴿子圖》,經營布置,各極其態,覽之 景物生情,宛然欲活,可謂曲盡能事者矣。若後世懶弱柔腕,率意而成者,烏能如是耶?」

傳世作品有《枇杷山鳥圖》冊頁,絹本,設色,縱26.9釐米,橫27.2釐米,筆法精細,它與《果熟來禽圖》冊頁、《葡萄草蟲圖》冊同藏故宮博物院;《梅竹寒禽圖》冊頁藏上海博物館;《寫生海棠圖》冊頁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花鳥圖》捲圖錄於《浙江古代畫家作品集》。

《梅竹寒禽圖》冊頁,藏於上海博物館。《果熟來禽圖》、《葡萄草蟲》、《枇杷山鳥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林椿工畫花鳥、草蟲、果品,師趙昌,宗徐崇嗣。傅色輕淡,深得寫生之妙,極富生趣,所作花鳥果品直接以色彩分出物象之濃淡,層層暈染陰陽向背,飽滿瑩潤輕勻透明,四實爛漫,鳥雀偷窺,驚飛欲起,栩栩如生,尤小幅筆觸工細,布色鮮明,靜中寓動,生機盎然,為世人所寶。






《寫生海棠》:冊頁、絹本、設色,縱24釐米,橫23.4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畫中有西府海棠一枝,其花或灼灼盛開,或含苞欲放;花之設色,白粉為底,罩以胭脂紅,勾畫暈染,工整細緻,清麗端雅,嬌柔可人,栩栩如生。此畫是符合當時皇室審美情趣的院體畫,真實生動,工細絢麗。











《葡萄草蟲圖》

此為南宋林椿的《葡萄草蟲圖》,原載《歷代名筆集勝冊》(見《虛齋名畫錄》)。上有林椿題名。紈扇頁,絹本,設色,縱26.2釐米,橫27釐米。

圖繪葡萄累累垂掛,蜻蜓、螳螂、蟈蟈、蝽象伏於藤蔓綠葉間,畫家以小幅的畫面抒寫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景致。昆蟲以 雙勾填彩法繪製,用線剛柔相濟,既準確地勾勒出秋蟲或動或靜的各種體態和神情,又將昆蟲翅膀的輕薄或外殼的堅硬等不同的質感表露無遺,顯示出作者敏銳的觀 察力和精於細節表現的繪畫功底。在色彩上,敷色輕淡,深得造化之妙,葡萄藤的藤尖點染紅色以示其新生初發之嫩,葉子的邊緣略以褐色渲染,表明葉片飽經濃霜 重露之貌。這種合乎自然規律的暈染與其求實寫真的線條相得益彰,具有宋代院體工筆畫的鮮明特色。









《宋林椿果熟來禽圖》

《宋林椿果熟來禽圖》,出自南宋畫家林椿之手,畫家選取果木的一枝寫秋景:寂靜的山林木葉泛黃,沉甸甸的果實早已熟透卻無人採摘,任由蟲兒噬蝕。一隻小鳥 驀然飛上枝頭,打破了空間的寧靜。忽而,它轉頸回眸,振翅欲飛,在這收穫的季節裡,它是否被畫面外更為誘人的景色所吸引呢?







宋林椿 山茶霽雪圖

白雪紛飛,百花凋零,萬物似乎皆已沉沉睡去。一枝山茶卻在沉寂的大地中悄悄地綻放了。它頭戴金色的蕊冠,身披紅豔的花裳,一邊伸展著如璧般的厚葉,一邊親吻著片片飄落的冰霜。寒冬裡,既悅人眼目,也暖人心房。













中國繪畫郵票圖錄

《果熟來禽圖》:冊頁、絹本、設色,縱26.5釐米,橫27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繪有果枝一束,枝上碩果纍纍。其上棲息一小鳥,翹起尾巴,挺起毛茸茸的胸脯,作欲飛情態,形象生動可愛。懸掛著沉甸甸果實的枝柯,仿佛在輕輕地顫動。果葉正反兩面的枯榮之態 刻畫細緻,連蟲蝕的痕跡都頗為清晰。畫面雖然簡單,卻充滿生氣盎然的意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全圖筆法精工,設色妍美,是南宋初期花鳥畫的代表之作。

2003年賀年有獎明信片《中國古代花鳥畫》4-1宋·林椿·果熟來禽圖


南宋·林椿《果熟來禽圖》原畫


臺灣《扇面古畫第二組》宋林椿·寫生海棠


南宋·林椿《寫生海棠》原畫


臺灣《扇畫古畫郵票》林椿·寫生玉簪

《寫生玉簪》:冊頁、絹本、設色,縱24.6釐米,橫23.6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玉簪花繽婷佇立,馥鬱的香氣,引來蝶兒縈繞飛舞。花與蝶,都以纖細的墨線先行勾出輪廓,隨後在填染顏色。雪白的花瓣與翠綠的葉片相互烘託,更增添了香花的奕奕神採。

南宋·林椿《寫生玉簪》原畫


臺灣《故宮古畫第三組》南宋·林椿《十全報喜圖》

《十全報喜圖》:軸、絹本、設色,縱173.2釐米,橫97.6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幅為林椿少見的大幅立軸作品,圖中山石峻峭,蒼松虯勁,十隻喜鵲姿態各異,俯仰鳴叫,棲松臥石,錯落有致。喜鵲自古在民間有著吉祥的含義,聽到喜鵲鳴叫意味著人生有大喜大福即將到來。十隻喜鵲鳴叫則是人生喜之極盡,寓意人們對幸福的企盼。


南宋·林椿《十全報喜圖》原畫

文章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平臺刪除

國畫鑑藏

傳播國畫、鑑賞、學習、收藏等藝術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陳之佛工筆花鳥作品欣賞
    陳之佛(1896—1962),又名陳紹本、陳杰,號雪翁,浙江慈谿人,畫家。他是近代中國藝壇與美術教育界,非常重要的一個代表人物。他在中國工筆花鳥畫的領域裡創造了奇蹟,贏得了"南陳北於(于非闇)"的美譽。
  • 美女畫家周曼竹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花鳥作品欣賞
    主攻花鳥、山水、書法。現居北京,師從著名國畫家王勝先生、石齊先生、黃格勝先生、宰令石先生。年國畫作品《工筆水仙》在北京隆榮2013迎春藝術品拍賣會『丹青雅匯(當代書畫)』拍賣2013年國畫作品《清塘遺夢》入選第六屆全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2014年國畫作品《水仙》入展大寫意藝術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中國當代名家國畫邀請展2014年《溯》入選「博鴻杯」首屆遼寧青年畫家優秀作品展2016年《愛蓮說》入選「2016藝術北京成就夢想」第四屆北京文學藝術品展示會
  • 《工筆花鳥》霹靂火-協助拍攝
    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
  • 《工筆花鳥畫》課程展示
    文施敏在工筆花鳥畫的學習過程中,臨摹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工筆花鳥古畫臨摹對我而言不論是從技法上還是從色彩的運用上面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宋代工筆花鳥它有明顯的簡潔、精緻和厚重的特徵,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範本;而現代工筆臨摹是為了了解工筆花鳥畫的基本規律和表現手段。通過兩個時代繪畫作品的臨摹,對我之後的創作設色意義重大。石巧巧畫情,畫意。
  • 王一容花鳥工筆畫高清大圖 款款讓人震撼
    花鳥繪畫的創作,在不同的情景、畫家心情等方面都能表現出不同的意境。縱觀中國畫壇,很多優秀的花鳥畫家都突出一個基本特點,那就是「精於形象而意味橫生」。    王一容新品四尺橫幅九魚圖《富貴有餘》  中國花鳥畫,尤其是工筆花鳥畫,更重視追求意境的感受,每一幅優秀的花鳥繪畫創作者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對於畫家來說,心理孕肓的不僅是當時所看到的實景
  • 書畫專訪|鴻雁歸處是吾鄉——專訪花鳥畫家吳冰
    專訪|鴻雁歸處是吾鄉 ——專訪花鳥畫家吳冰瀚墨雲橋推薦語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個大類,花、鳥、蟲、魚、獸皆是其取獵範圍。中國當代的花鳥畫家眾多,在精工涉獵各個題材後,各有自己衷情、擅長的題材,再長此以往深入、反覆的創作、鑽研,最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本期人物專訪介紹的這位花鳥畫家便是以畫蘆雁聞名,其作品風格荒寒簡遠,意境悠長。
  • 【比玉堂】展覽●當代巖彩花鳥畫家麥耀明花鳥畫展
    巖彩畫是一個寬泛而深具內含的畫種,它可以是工筆重彩,也可以是大小寫意,更可以工寫結合;可以抽象,也可以具像等等,可以說巖彩畫在形式上沒有任何的限制。作品畫面具有現代美感的各種肌理效果,從麥耀明老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欣賞到晶瑩剔透並且極富有生命力的花朵,讓人過目難忘,畫面充滿著浪漫與溫馨。開幕現場:
  • 工筆畫家程寶江 | 濃濃的盛世情懷充盈在他的作品中
    程寶江擅長工筆畫,其工筆畫鷹表現得真情、達觀、犀利是畫中反映的生命狀態,一種對生活之熱愛,對生命之感激的情愫充盈在他的作品中。與很多強學古代失意文人畫家去寫「蕭條淡泊」的人不同,程寶江的畫作,即使是長衣秀女、古裝雅士,也都表現出濃濃的盛世情懷,他把內心的感悟通過作品深深感染給讀者,表達出畫家厚實的文化底蘊、高尚的品性和體悟生命的真摯。
  • 傳神立骨法正宗,氣韻生動賦流麗 名畫家蔡淑珠作品欣賞
    無論是畫山水,還是畫花鳥,名畫家蔡淑珠精湛造型的態度,都是相當認真非常端正的。蔡淑珠多才多藝,深研美學的功夫,正是其於形之所得,所以才可以溢神流暢,能執筆墨得到「形韻雙佳」的境界,這正是種技高一籌的丹青修行!
  • 陳泓宇藝術作品欣賞 北京工筆重彩畫會
    ,可點擊最下方的《閱讀原文》進入藝術家的官網繼續欣賞。陳泓宇(原名陳光)明宇,字禹鳴,號燕息堂主,1989年生人,天津和平人自幼學習繪畫,師從津門名家羅凌先生為師,學習寫意工筆略有所長,寫意以寫意牡丹最為精到,工筆以走獸、翎毛、花卉、山水、人物等題材多有涉獵,書法師從津門著名書法家李家堯為師,後師從津門書法名家李穎遜為師,學習書法,真草隸篆皆有擅長
  • 寧靜致遠、畫如其人——工筆畫家高麗
    高麗,河南商丘民權縣人,1980年人,職業畫家,自幼習國畫,擅工筆,亦作寫意山水、工筆花鳥,人物等。高麗的智慧體現在,她執著、刻苦、勤奮,腳踏實地、不浮不躁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她是通過筆墨來表達內心的渴望的東西,剝離躁動世間的紛擾。
  • 雅俗共賞:金大鈞花鳥作品欣賞
    金粉生輝朝暉繪畫的創作,每個畫家風格不同,內涵也不一樣,表現形式也大不同。生活中,金大鈞經歷過很多挫折,但在創作上還是喜歡欣欣向榮、吉祥向上的題材。金大鈞認為,畫是給大家看的,一定要大家能夠看懂,「我覺得這樣的作品才是藝術的最高水準。畫那些誰都看不懂的東西,最後連自己都不知所云,我覺得沒有意義,所以我更喜歡雅俗共賞的東西」。「繪畫中的雅俗共賞有一個度,要把握好一個原則,不能變得俗不可耐,還要用高雅的情緒來提高人的審美觀點。」
  • 【畫作欣賞】向暖而生,向美而行,畫家楊雪紅作品欣賞
    楊雪紅,陝西永壽人,1972年生,自幼喜愛繪畫,擅長工筆,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京華閣書畫院籤約畫家、一級美術師,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目前受聘於上海鴻鵠書畫院工作
  • 李雄範工筆花鳥作品
    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延吉畫院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工筆畫協會會員、吉林省美協會員。入選「明德·和融」2014全國中國畫作品展2014年作品《家鄉姑娘》入選第八屆民族百花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銅獎2014年作品《春香》入選第二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2014年作品《農享樂》入選「重溫經典」婁東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2014年作品《白山長鼓》入選「塞上明珠·美麗寧夏」第八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2013
  • 尚輝:苗女形象畫家劉泉義作品欣賞
    文/尚輝劉泉義是探索當代工筆人物畫影響頗深的一位青年畫家。20世紀是中國工筆畫復興的世紀。20世紀四五十年代,南有陳之佛,北有于非闇,他們的工筆花鳥畫著重於追溯宋人畫法,從宋人觀照自然的精神中糅入東洋的裝飾意趣或滲透富麗的皇家氣象。20世紀五六十年代,葉淺予、程十髮又以晉唐人物畫法表現主圖形的人物創作,啟時代新風;繼之,則有潘絜茲、徐啟雄、顧生嶽、陳白一、蔣採萍等開創工筆寫實人物畫風。
  • 俞致貞|被譽為「當代工筆花鳥女狀元」,連外國人都驚豔!
    有一個畫家的畫,能讓我們都感到驚豔,她最擅長的是中國畫,特別是工筆花鳥、蔬菜、蟲魚。 她是二十世紀中國工筆花鳥畫壇的領軍大家之一,被李可染譽為「當代工筆花鳥女狀元」——她是俞致貞。
  • 畫家劉麗虹作品欣賞
    早年曾受於長安世代著名國畫大師宋伯魯之後宋曾詒老師的指點親傳,擅長工筆花鳥兼寫意。她的觀音、釋迦牟尼、大象等。筆法特技,畫風嚴謹而不滯呆,活潑而不俗氣。在博採眾長,兼收並蓄的同時,追求畫技、畫材、畫法、用筆、用彩上大膽探索。將傳統畫技與現代畫技有機的結合,線、墨、色的完美結合,筆鋒清新甘暢細膩。使作品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在嘗試探索求新過程中,不斷總結,求得發展。
  • 鐵嶺畫家張立傑的工筆韻律
  • 【欣賞】馬麟畫選——南宋後期經典作品
    馬麟對自然觀察敏銳,寫生功夫頗深,抒情小景工緻細膩,表現宮廷園苑亭廊建築和園林布局,作品有院體畫工整細緻的特點,極富有情致。伯父馬公顯,父親馬世榮,兄馬逵都是有地位的畫院畫家,他們的專長都是花鳥。  馬遠的活動主要的是在光宗趙惇、寧宗趙擴時期(公元一一九○—一二二四年),以擅長山水、人物、花鳥「獨步畫院」。他的作品上時常有趙擴或皇后楊氏的題字。  《踏歌圖》描寫農民的歌舞歡娛的活動,有歌者,有舞者,有觀者,神態生動。畫家是用一種有興趣的態度對待為貴族們所不齒的「村野粗俗」的人物和他們的生活的。
  • 繁華似錦一一一讀著名畫家劉紅麗花鳥畫有感
    之後,我們都離開以前的新聞單位,後因通訊工具由傳呼機變小靈通,小靈通變大靈通再到中國移動,聯通之後便無法聯通了,那日不經意在某報刊上看到刊發她的幾幅工筆花鳥牡丹花,眼前一亮,仔細一看照片與作者簡介之後,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不是當年報社的好姐妹,好同事劉紅麗嗎,再幾經周折四處打聽消息確切,怎麼當年的報社一支筆搖身一變,華麗轉身之後成為畫家了,帶著諸多疑問我們很快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