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椿,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間畫院待詔,賜金帶。 林椿為南宋時期畫家,孝宗淳熙年間曾為畫院待詔。生卒年不詳,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時期畫家。孝宗淳熙年間曾為畫院待詔。繪畫師法趙昌,工畫花鳥、草蟲、果品,設色輕淡,筆法精工,設色妍美,善於體現自然的形態,所繪小品為多,當時贊為「極寫生之妙,鶯飛欲起,宛然欲活」。傳世作品有:《梅竹寒禽圖》冊頁,藏於上海博物館。《果熟來禽圖》、《葡萄草蟲》、《枇杷山鳥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工畫花鳥、草蟲、果品,師趙昌,宗徐崇嗣。傅色輕淡,深得寫生之妙,極富生趣,所作花 鳥果品直接以色彩分出物象之濃淡,層層暈染陰陽向背,飽滿瑩潤輕勻透明,四實爛漫,鳥雀偷窺,驚飛欲起,栩栩如生,尤小幅筆觸工細,布色鮮明,靜中寓動, 生機盎然,為世人所寶。錢良右題其《茶花鴿子圖》云:「林椿真跡,世不多見,或得片縑寸紙,不啻天球河圖。此卷《茶花鴿子圖》,經營布置,各極其態,覽之 景物生情,宛然欲活,可謂曲盡能事者矣。若後世懶弱柔腕,率意而成者,烏能如是耶?」
傳世作品有《枇杷山鳥圖》冊頁,絹本,設色,縱26.9釐米,橫27.2釐米,筆法精細,它與《果熟來禽圖》冊頁、《葡萄草蟲圖》冊同藏故宮博物院;《梅竹寒禽圖》冊頁藏上海博物館;《寫生海棠圖》冊頁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花鳥圖》捲圖錄於《浙江古代畫家作品集》。
《梅竹寒禽圖》冊頁,藏於上海博物館。《果熟來禽圖》、《葡萄草蟲》、《枇杷山鳥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林椿工畫花鳥、草蟲、果品,師趙昌,宗徐崇嗣。傅色輕淡,深得寫生之妙,極富生趣,所作花鳥果品直接以色彩分出物象之濃淡,層層暈染陰陽向背,飽滿瑩潤輕勻透明,四實爛漫,鳥雀偷窺,驚飛欲起,栩栩如生,尤小幅筆觸工細,布色鮮明,靜中寓動,生機盎然,為世人所寶。
《寫生海棠》:冊頁、絹本、設色,縱24釐米,橫23.4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畫中有西府海棠一枝,其花或灼灼盛開,或含苞欲放;花之設色,白粉為底,罩以胭脂紅,勾畫暈染,工整細緻,清麗端雅,嬌柔可人,栩栩如生。此畫是符合當時皇室審美情趣的院體畫,真實生動,工細絢麗。
《葡萄草蟲圖》
此為南宋林椿的《葡萄草蟲圖》,原載《歷代名筆集勝冊》(見《虛齋名畫錄》)。上有林椿題名。紈扇頁,絹本,設色,縱26.2釐米,橫27釐米。
圖繪葡萄累累垂掛,蜻蜓、螳螂、蟈蟈、蝽象伏於藤蔓綠葉間,畫家以小幅的畫面抒寫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景致。昆蟲以 雙勾填彩法繪製,用線剛柔相濟,既準確地勾勒出秋蟲或動或靜的各種體態和神情,又將昆蟲翅膀的輕薄或外殼的堅硬等不同的質感表露無遺,顯示出作者敏銳的觀 察力和精於細節表現的繪畫功底。在色彩上,敷色輕淡,深得造化之妙,葡萄藤的藤尖點染紅色以示其新生初發之嫩,葉子的邊緣略以褐色渲染,表明葉片飽經濃霜 重露之貌。這種合乎自然規律的暈染與其求實寫真的線條相得益彰,具有宋代院體工筆畫的鮮明特色。
《宋林椿果熟來禽圖》
《宋林椿果熟來禽圖》,出自南宋畫家林椿之手,畫家選取果木的一枝寫秋景:寂靜的山林木葉泛黃,沉甸甸的果實早已熟透卻無人採摘,任由蟲兒噬蝕。一隻小鳥 驀然飛上枝頭,打破了空間的寧靜。忽而,它轉頸回眸,振翅欲飛,在這收穫的季節裡,它是否被畫面外更為誘人的景色所吸引呢?
宋林椿 山茶霽雪圖
白雪紛飛,百花凋零,萬物似乎皆已沉沉睡去。一枝山茶卻在沉寂的大地中悄悄地綻放了。它頭戴金色的蕊冠,身披紅豔的花裳,一邊伸展著如璧般的厚葉,一邊親吻著片片飄落的冰霜。寒冬裡,既悅人眼目,也暖人心房。
中國繪畫郵票圖錄
《果熟來禽圖》:冊頁、絹本、設色,縱26.5釐米,橫27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繪有果枝一束,枝上碩果纍纍。其上棲息一小鳥,翹起尾巴,挺起毛茸茸的胸脯,作欲飛情態,形象生動可愛。懸掛著沉甸甸果實的枝柯,仿佛在輕輕地顫動。果葉正反兩面的枯榮之態 刻畫細緻,連蟲蝕的痕跡都頗為清晰。畫面雖然簡單,卻充滿生氣盎然的意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全圖筆法精工,設色妍美,是南宋初期花鳥畫的代表之作。
2003年賀年有獎明信片《中國古代花鳥畫》4-1宋·林椿·果熟來禽圖
南宋·林椿《果熟來禽圖》原畫
臺灣《扇面古畫第二組》宋林椿·寫生海棠
南宋·林椿《寫生海棠》原畫
臺灣《扇畫古畫郵票》林椿·寫生玉簪
《寫生玉簪》:冊頁、絹本、設色,縱24.6釐米,橫23.6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玉簪花繽婷佇立,馥鬱的香氣,引來蝶兒縈繞飛舞。花與蝶,都以纖細的墨線先行勾出輪廓,隨後在填染顏色。雪白的花瓣與翠綠的葉片相互烘託,更增添了香花的奕奕神採。
南宋·林椿《寫生玉簪》原畫
臺灣《故宮古畫第三組》南宋·林椿《十全報喜圖》
《十全報喜圖》:軸、絹本、設色,縱173.2釐米,橫97.6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幅為林椿少見的大幅立軸作品,圖中山石峻峭,蒼松虯勁,十隻喜鵲姿態各異,俯仰鳴叫,棲松臥石,錯落有致。喜鵲自古在民間有著吉祥的含義,聽到喜鵲鳴叫意味著人生有大喜大福即將到來。十隻喜鵲鳴叫則是人生喜之極盡,寓意人們對幸福的企盼。
南宋·林椿《十全報喜圖》原畫
文章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平臺刪除
國畫鑑藏
傳播國畫、鑑賞、學習、收藏等藝術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