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李白」,湘潭都有,「竹林七賢」也有,還是女版的

2020-12-22 凡人摸史

近代以來,湖南湘潭名人輩出,實際上,在清朝前期,也不遑多讓。

今日要講的這些人,很多朋友未必聽過,但當時他們可是聲名鵲起,衝出湖湘,全國知名,還與極為著名的古人並稱。

先說周星。

他1611年出生在南京,其父周逢泰為江寧教諭。

周星為小妾所生,從小寄居黃家,因此,很多人又把他稱為黃周星。

有個做教諭的父親,他自幼就飽讀詩書,很早就進入縣學。29歲中進士。崇禎十六年授戶部主事。

(崇禎劇照)

未就職,其父去世,便扶靈柩回到他從未到過的故鄉湘潭。

只可惜,他在這裡並沒有受到善待。

其曾祖父周之屏六兄弟皆有文名,但大家族裡,免不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他作為外來者,父親已死,又是小妾所出,自然不受待見,守孝三年,不曉得吃了多少苦,聽了多少閒話。

失望之極的周星,最終回到了江浙一帶。

他自視為明朝遺民,不與清朝合作,吟詩作賦,聲名遠播。

然而,康熙十九年,已經69歲的周星,卻被人推薦去應博學鴻詞科。

他不願。

給自己寫下墓誌和絕命詩,於五月初五跳河自盡。被人救起後一個多月,再次投水。

但他命大,又被救了。家人嚴加保護,他求死之心已顯,最終絕食而亡。

他的墓碑上刻著一首詩,最後一句是:

長生橋下吊靈均。

他被人比作了屈原。

再說張九鉞。

他出生於1721年,主要生活在乾隆時代,做過幾任縣令,深得民心。

但在廣東海陽做官時,因捕盜不利,被降職留用。此後他心灰意懶,終至辭官回鄉,做起了職業詩人。還主講昭潭書院十餘年,桃李滿天下。

他的《紫峴山人詩集》,收有2184首詩。另有各種文集行世,可謂高產。乃當時湖南文壇的領袖人物之一。

著名詩人袁枚在其《隨園詩話》裡這樣寫道:

湘潭張紫峴九鉞年十三,登採石太白樓作歌,人呼「太白後身」。中有數聯云:「乾坤浩蕩日月白,中有斯人容不得。空攜駿馬五花裘,調笑風塵二千石。自從大雅久沉淪,獨立寥寥今古春。待公不來我亦去,樓影蕭蕭愁殺人。」果有青蓮風味。

(李白劇照)

又說,湘潭張紫峴,老詩人也……

可見,早在年輕時代,張九鉞就被認為有太白遺風,到老被稱為老,此老肯定不是年紀大,而是紀曉嵐趣解乾隆「老頭子」的那個老。

再說女版竹林七賢。

她們是湘潭縣郭家瓦屋的七位女詩人,以郭步韞(1763-1820)為首,或為其侄女,或為其侄孫女,風格各異,名滿瀟湘。有《湘潭郭氏閨秀集》行世。

郭步韞命苦,夫家貧窮,夫又早逝,帶著一個兒子回娘家,織布繡花,收其薄利,以養兒子。

閒時便教後輩們讀書識字學詩,幾十年下來,成就斐然。

當中最足為人稱道者,是郭潤玉。

《文化湘潭》裡說到:

其詩才思清婉,依情發韻,不尚雕鏤,著有《簪花閣詩集》二卷……《梧笙唱和初集》二集。

(才女劇照)

笙是笙愉,郭潤玉的另一個名字,梧則是石梧,其夫李星沅的表字。

看到李星沅,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這名字哪裡聽過啊……

確實,他比老婆知名多了,原因在於,他是封疆大吏,曾任兩江總督……後繼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往廣西鎮壓起事的太平軍……

不過,其官雖大,若論起詩來,行家們都說,比他老婆差遠了。

相關焦點

  • 《竹林七賢》合集
    竹林七賢01聚會竹林七賢02入仕竹林七賢03才情竹林七賢04絕響竹林七賢05餘韻人物介紹嵇康
  • 「竹林七賢」放蕩不羈、蔑視禮法,是本性使然,還是另有隱情?
    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邪王戎,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這是傳世文獻中,關於「竹林七賢」的兩條記載。長期以來,「竹林七賢」的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
  • 中國歷代名家竹林七賢圖
    榮啟期是春秋時代人,其思想與以嵇康為首的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鹹等「竹林七賢」有相同之處,所以也被一起加以推崇。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更有以榮啟期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畫中的榮啟期,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乎在向學生們講學,神態威嚴,的確有點楷模形象。歷代名家竹林七賢圖
  • 竹林七賢「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無論是狂是狷,大抵都表現出一種與當權統治者不合作的態度,超越出統治者的權力圈,或則任性自為,或潔身自好,或二者兼而有之。在中國文人中,狂者狷者不乏其人。但以狂狷為共同品性且組成一個集團,最著名的莫過於竹林七賢。這種名士集團與侍從文人集團,一為在野,一為在朝,前者是異端,後者乃正統。竹林七賢是曹魏末年特定社會矛盾的產物。漢魏之際,社會動蕩不安。
  • 「竹林七賢磚畫」上竟有八人 南博鎮院之寶
    「竹林七賢」磚畫(秦懷珠/攝)昨天,南京六朝博物館官方微信上的一則信息引起不少文物愛好者的濃厚興趣,在該館藏著一組錯版的「竹林七賢拼磚畫」。無獨有偶,長期關注歷史文化的「主題南京網」站長老邵也在該網站寫了一篇關於南博「竹林七賢磚畫」的文章,這讓「竹林七賢」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記者探訪南博時卻驚訝地發現,「竹林七賢磚畫」上竟有八個人,而且磚畫中也不是「竹林」,反倒是杏樹居多。一問:「竹林七賢」怎會變成了「八賢」?
  • 嘉寄閒情 七賢為何要在竹林中聚會
    編者按:其實,七賢在哪裡聚會並不重要,無論是在竹林中還是草原上,甚至像餘佔鰲和戴鳳蓮一樣在高粱地裡,都不重要。
  • 「竹林七賢」的「竹林」究竟在哪裡?
    然而,在 20 世紀 40 年代,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開始對「竹林七賢」的歷史存在提出質疑。他認為「竹林七賢」的名號是受晉朝時期佛教「格義」風氣盛行的影響,取天竺「竹林精舍」之名加於《論語》「作者七人」,再加上一批文人著書,「竹林七賢」的名號オ流傳開來,而「竹林七賢」其實並不存在。陳寅恪先生的質疑,讓本就遙遠的「竹林七賢」的歷史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 【紀錄片】《竹林七賢》合集
    與阮籍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鹹、琅邪王戎、沛人 劉伶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為七賢。"他的朋友山濤(巨源),後來投靠司馬氏 當了吏部尚書,曾勸他出去做官,他遂寫了一封《與山巨源絕交書》,加以拒絕。因"非湯武而薄周孔",且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集團,遭鍾會誣陷,為司馬昭所殺。
  • 南博壓軸的國寶竹林七賢磚畫為何有八人,七賢結局如何?
    這是至今已發現的最早的魏晉人物畫實物,也是現存最早的竹林七賢人物組圖,列入國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國(境)的一級文物,是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這是在地下聚會了1500年以上的歡宴圖,畫面上八人均席地而坐,寬衣博帶、孤傲高雅,但都有其最具個性的形象:嵇康為「七賢」之首,豁達而有文採,以《廣陵散》名世,畫面上他目送秋鴻,手彈五弦;
  • 有網友問「為何建安七子、竹林七賢裡沒有一個吳國人或蜀國人?」
    我們再來談談第二方面,竹林七賢裡邊沒有一個吳國人或者蜀國人的疑問,大家可以同樣疑惑一下,為什麼同是著名的詩人,李白和蘇東坡之間居然沒有過什麼唱和之作?都致力於文風改革運動,韓愈與歐陽修為何沒有進行過相關討論呢?回到問題本身,箇中成員本身便是建安七子子侄輩的竹林七賢裡面為什麼沒有吳國人或者蜀國人,不妨先回答一下,七人組合正式出道的時候,吳國和蜀國還存在否?
  • 薦讀 | 竹林七賢:越名教而任自然
    作為玄學人士,「竹林七賢」各有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特立獨行。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竹林七賢」的飲酒,「竹林之遊」的因緣就是以酒相會。《魏紀》云:譙郡嵇康,與阮籍、阮鹹、山濤、向秀、王戎、劉伶友善,號「竹林七賢」。《世說新語·任誕》云: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
  • 神評:竹林七賢究竟有多奇葩?個個都是大酒鬼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7 阮鹹阮鹹原為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南)人。 魏晉時期名士。
  • 魏晉畫像磚 「竹林七賢」變「八賢」
    文、圖/記者 金葉原標題:魏晉畫像磚 「竹林七賢」變「八賢」  1960年4月,南京西善橋宮山北麓南朝帝王陵墓中,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太崗寺新石器時代遺址時發現了「竹林七賢」磚畫。  「竹林七賢」磚畫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鹹、榮啟期四人。榮啟期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他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將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因志趣相同而展現在同一幅畫面上,既是墓室兩壁畫面對稱的需要,也反映了當時「貴在肆志」、「仰慕同趣」的社會風尚。
  • 竹林七賢:中國古代第一
    要顏值有顏值、要才藝有才藝,要個性還有個性;精通音律、能歌善舞、詩書繪畫樣樣行,擱現在絕對完爆一眾小鮮肉。【嵇康——絕色琴師+團隊靈魂】如果古代也有c位出道,嵇康絕對是眾望所歸。《與山巨源絕交書》然而所有這些所謂的顏值和才華,都比不上他傲然於世的魏晉風度所散發出的灼灼光光華,以至於連挑剔的魯迅都對他青睞有加。
  • 竹林七賢: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徵
    魏晉年間,有七位士人,他們常常聚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人稱他們「竹林七賢」。
  • 中國最早的派對廠牌—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時期曹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先有七賢之稱。
  • 周日南博壓軸登場《國家寶藏》系列報導① | 竹林七賢為何有八賢?
    有人發出疑問,既然磚畫的主題是「竹林七賢」,為什麼畫面上沒有「竹林」,只是在向秀和榮啟期之間畫出了1株闊葉竹呢?  朱向東說,其實,所謂「竹林七賢」的「竹林」,並不是真正的「竹子林」。陳寅恪先生在《清談誤國(附「格義」)》指出,「先有七賢,後有竹林」,「竹林」並不是具體的地名,也不是形容一片竹子林,而是佛教徒在天竺清修隱居地的別稱。
  • 為什麼在「竹林七賢」的時代產生了那麼多有影響的書法家?
    歷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賢,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政治急劇變化的時代,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卻跨越了三國、曹魏、西晉。而有些書法家,還經歷了東晉的建立。從書法來說,正是所謂的「魏晉風度」形成的一個時代,所以也產生了許多著名書法家。而「竹林七賢」本身與書法家關係不是很大我們不妨看看這一時代都是有哪些影響後世的重要書法家。
  • 竹林七賢的抉擇和魏晉名士的真相
    竹林七賢,指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據說他們「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陳寅恪先生認為,所謂「竹林」,取義自佛教著名的「竹林精舍」(Venu-vana)。
  • 竹林七賢:沒有信仰的人生有多可怕?
    ,無獨有偶,魏晉時期的河南也有七個脾氣非常古怪的人,這個「超級偶像男天團」被後人尊稱為:竹林七賢。很多人都認為阮籍是個瘋子,初唐時的王勃在《滕王閣序》裡說: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然而又有非常多的人都很欣賞阮籍,比如曹雪芹的字就叫「夢阮」,他筆下的賈寶玉也有幾分阮籍的狂氣。阮籍當然並非生來如此。他出生在陳留(今河南開封),父親阮瑀(yǔ)位列「建安七子」,很有才華,是曹操身邊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