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92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
前兩天,偶然一次機會認識了一個老木匠的兒子。於是乎,便和他閒聊起過去木匠的手藝。
據他說,過去的老木匠手藝都很高超,不藉助一釘一鉚便可搭建起主梁,而木與木之間連接全靠打出來的卡槽,非常結實!
其實對於這種木工的卡槽,小田也是記憶猶新。記得小時候那會兒,家裡的門窗和板凳,都是用這種木匠工藝打造的。
相比現在各種鐵釘和鑽具的固定,咱不得不讚嘆過去老木匠高超的手藝呀!
木匠高超的手藝流傳,據說來自於《魯班書》。魯班曾給後人留下一本木工奇書,這本書中便記載了高超的木匠工藝。因為此書,魯班的手藝得以流傳至今。
不過在此書中也記載了一些整人的道術,名曰「厭勝術」和「鎮物術」。而這些道術之所以出現,目的就是為了整治不給工錢的大財主。
而今天咱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這道術有關。故事講一個年輕木匠想要調戲女主,女主不從,罵了他兩句,結果他就在人家新房主梁裡用了道術,幸虧遇到一位善良的老木匠,將此道術化解,最後那位年輕木匠被反噬,丟了性命。
通過這則故事,大夥也應該明白:人活一世,還是要多行善事。老話不也說嘛「多行不義必自斃」呀!
文白咱就嘮到這,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話說在古代,有一個叫李九的年輕人。李九在前兩年娶了隔壁村子的鄭氏。
鄭氏長得很漂亮,為人善良。她不貪圖錢財,即便李九很窮,但她看中的是李九的厚道和踏實。二人成婚之時也沒有建新房,李九和父母覺得虧欠鄭氏,便在婚後的第三年,操持重建老房。
李九從鎮子上僱來了幾個木匠和瓦匠,談好工錢後,這房子就開始建了起來。
鄭氏為人心善,再加上過去也有講究:主家得好生伺候工匠們吃喝。鄭氏家裡雖沒多少錢,但也是盡力為之,伺候著這些工匠的吃喝。
有一個叫張二的年輕木匠,他雖說是個木匠,但平時卻喜歡沾花惹草,經常輕佻女主家。他見鄭氏有姿色,又年輕,於是總在鄭氏送飯的時候,言語輕佻她。鄭氏只是微微一笑,沒有理睬他。
更有一次,這張二找了個藉口,便偷偷溜進了鄭氏的睡房。他見鄭氏正在床上小憩,便起了色心,想要佔鄭氏的便宜。
鄭氏只覺身邊有人,一下醒了過來,她見張二闖進睡房心中一驚,便問何事。
張二色眯眯地看著鄭氏沒有說話。鄭氏只覺大事不妙,便護起了身子。待到張二走近後,她照著張二就是一巴掌,並開始罵他。
張二一看鄭氏如此反抗,怕驚動了他人,便急忙退出房外,卻甩下一句「有你好看的!」就離開了。
鄭氏嚇得驚出一身冷汗,過了好久心情才算平息。她沒有證據便沒和李九說,也怕此事傳出去汙了名節。
於是鄭氏便將此事壓在了心底。
但那個木匠張二卻不依不饒,他每日看見鄭氏,心裡就痒痒,但鄭氏總躲著他。張二心裡有氣,便想給鄭氏點顏色看看。
於是在上主梁的時候,他偷偷在主梁間放了一個「木老虎」。又過幾日,房子建好了,這些工匠領了錢就離開了。
李九和妻子高高興興住進了新房。
可打住進新房後,怪事就發生了。每到夜裡,夫妻倆總能聽到一陣虎嘯聲,吵著他倆心神不寧。李九曾尋找多次,卻找不到聲音來源。
而且李九下地幹活時,總是覺得頭昏腦脹,沒有精神,越來越疲憊。
看過郎中後,只是開了些藥,但不見好轉。
話說有一日,一個老木匠路過此村。他只覺口渴難耐,便進到李九家想要討杯水喝。鄭氏在給老木匠打水之際,老木匠只覺屋中煞氣太重。
他左瞧右看,便瞧見了主梁處,看得出這老木匠也懂道術。
待到鄭氏拿水來後,老木匠一口將水喝下,隨後問道:「你家中近日可有怪事發生?」
女主想了想,便將夜裡的虎嘯聲告訴了老木匠。老木匠聽後微微一笑,後說道:看「不出預料,你家主梁這是被人下了道術了,相必你們得罪了木匠了吧?」
鄭氏一聽,便將那日張二調戲她的事說給了老木匠。老木匠聞言後只覺荒唐。
遂他爬上主梁,四下找尋,在主梁間發現了那木老虎。
老木匠將其取下後說道:「此道術不解,你家難有安寧之日,而且也危及你二人的身體健康。不過破了此道術,那施道術之人必將得到反噬啊!」
鄭氏一聽這個,欲要下跪,老木匠將她扶起,鄭氏哭著請求老木匠幫忙破解此術。
老木匠搖了搖頭說道:「唉!自作孽不可活呀!」
於是他吩咐鄭氏在院中支起一口鍋,裡面倒滿油,待油滾沸後將木老虎放入油鍋中炸。等到木老虎被炸至褐色後,又命鄭氏用紅布將其包好,埋到了村子外的槐樹下。
鄭氏對於老木匠的出手相救是感激不已,她給了老木匠些銀兩,但老木匠推脫不要,隨後轉身離開了。
打這之後,李九夫妻倆晚上再沒聽到過這虎嘯聲。再說那木匠張二,不久後的一天,突然覺得如萬針刺骨一般疼痛,他躺在地上不停打滾兒,最後難忍其痛,斃了命!
這也應了「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老話了。
結語:
還是那句老話,人活一世,多行善事,切莫做那害人害己之事,俗話說得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到頭來苦的還是自己!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詩文書畫匯這裡有美酒,也有奇聞小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感謝各位看官的支持!
文/小田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