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上寫各家滋味,下寫滄海桑田

2020-11-17 澎湃新聞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說起這部國產片,魚叔滿是遺憾。

遺憾沒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它。

原本已經定檔,臨近上映又撤檔。

盼了一年,好在總算線上播出了——

《春江水暖》

這是去年最好的華語電影之一。

入圍了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

並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包攬了「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長片」兩個最重要的大獎。

這更是極具野心的華語電影處女作。

導演從一開始,就做好了三部曲的準備。

縱觀影史「三部曲」,多是首章大獲成功,才有了續集。

可《春江水暖》的導演顧曉剛——這位年僅32歲的新人,把野心寫在了起點。

《春江水暖》的片頭字幕寫道:「春江,經錢塘,匯入東海。」

以江水流經的地名,為三部曲命名:「春江」、「錢塘」、「東海」。

分別講述三地的「時代人像風物誌」。

富春江為錢塘江上遊,流經富陽。

三部曲的第一卷《春江水暖》,就發生在杭州富陽。

2016年的夏天,顧曉剛從北京返回故鄉富陽。

G20峰會和2022亞運會,讓富陽正處於劇變前夜。

顧曉剛觀察到這種現象:「我知道有些東西過了就不會再來,我想把它們記錄下來」。

導演顧曉剛

所以,用了兩年時間,輾轉於富陽大街小巷拍攝,完成了這部電影。

嘗試留住時代褶皺中,被摺疊的人和事。

故事始於一場喜慶的壽宴,終於一場平靜的葬禮。

顧家母親,七十大壽。

各路親戚前來祝賀,伴著戲劇的唱念做打,現場好不熱鬧。

飯局上聊的儘是家長裡短。

左念叨一句他家有女未出嫁,右寒暄一聲最近身體可無恙。

鏡頭跟隨著飯局上說話的人,循聲而去,緩慢地小幅橫移。

一鏡到底,始終未剪。

開場的調度,頗有些侯孝賢導演《海上花》的感覺。

可壽宴唯一的問題就是,飯店停電了。

每張桌子上都擺著蠟燭,氣氛顯得有些詭異。

就在眾人拜壽的吉時,顧母突然就暈倒在地。

待她被救護車接走後,電來了。

顧母是高血壓引起的中風,情況不樂觀。

出院後恐怕無法繼續獨立生活。

照顧母親的重擔,落在了她的四個兒子身上。

在評估四個兒子誰最適合照顧老人的同時,也順勢交代了四兄弟各自的情況——

老大,開了一家飯店,經濟條件最好。

其女兒顧喜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裡人正忙著給她介紹對象。

老二,常年出海的漁民,家中房子拆遷在即。

其兒子陽陽在造紙廠上班,馬上要結婚了,二老正攢錢給他買婚房。

老三,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欠了一屁股賭債。

還帶著一個患了唐氏綜合症的兒子。

老小,歲數不小,至今單身,心智上還像個孩子。

母親痴呆後誰都認不出來,唯獨記掛著老小。

每人的處境一對比,結果也很明朗,老大是最佳人選。

他決定把母親接回家裡照顧。

儘管妻子不樂意,但也沒理由拒絕。

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家裡人輪流陪伴著她。

母親成了一面鏡子,在看似平靜的日常中,反射出家族中的秘密。

也讓家裡人漸漸學會審視自身。

這個設定,讓人一下就想到了楊德昌導演的《一一》——

婆婆在癱瘓後,家裡每個人每天都要輪流來陪她說話。

接下去的劇情,圍繞著四兄弟間相互的牽連,各自展開。

他們的下一代,也有著自己的煩惱。

在很多觀念上,兩代人時常會產生衝突。

多線敘事藉由顧母這個角色,最終匯攏在一起。

一位母親、四個兒子,以及四個兒子的家庭,三個孫輩。

這個大家庭是整個故事的核心,三代人以孝道相連。

再折射出城市的「有機更新」,展現時代變遷中的的眾生相。

從春天到冬天,四季一輪迴。

雪花的出現,讓人能真切地感知到時間的流逝。

顧母到底還是沒能挺到下一個春天。

從壽宴走到葬禮,眾人去掃墓時,朗讀的是顧母生前的日記。

寫的都是她初嫁到富陽時的事。

顧母在老年幾乎忘了所有事,唯獨記下了那些最開心的時光。

若是跳出母親這條主線,從整體來看,整部電影包含了三大主題。

時間、家庭、城市。

這些看似宏大的命題,在電影中都以極其細膩的方式被呈現在眼前。

分別具象為老人贍養、兒女婚嫁、房屋拆遷。

這三件事,解構了一個傳統中國家庭的現狀。

上有老,下有小,三代人在面臨動蕩時,於城市的縫隙中該如何自處?

先說老人贍養。

雖說有四個兒子,但真正可靠的卻只有老大。

原本是老大照顧母親,一定時間後,按理說該輪到老二了。

可老二以房子拆遷為由,請求老大繼續幫忙照顧,答應定期付贍養費。

老大不得不接受,但家裡關係卻鬧得不愉快。

眾人商議後,還是選擇了那條心照不宣的出路——

將母親送至養老院。

等到冬天的時候,老三從外面回來。

得知母親被送到了養老院,第一時間去看望。

老三說了好多話,母親卻一句也沒聽懂。

反倒是一直看上去不務正業的老三,選擇把母親接回家。

連同患了唐氏綜合症的兒子一起照顧。

顧喜就曾誇三伯說,「你是最有情有義的,家裡的其他長輩都是自私鬼。」

老三聽了很不好意思,趕緊打圓場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其實我也有過自私的時候。」

再說兒女婚嫁。

老大的女兒顧喜,家裡給她介紹了一個很好的對象。

可她心有所屬,是鎮上的英語老師小江。

顧喜和小江,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踐行著和上一輩完全不同的婚戀觀念。

他們認為長輩在子女身上寄託了過多的期望。

顧喜對母親說過:「你們的幸福應該建立在你們身上,而不是我身上。」

父親倒是覺得,女兒喜歡就隨她去。

母親不肯同意,認定女兒必須嫁個好人家。

顧喜左右為難,壓抑的心事只能對痴呆的奶奶講。

奶奶聽不懂,自然就會保守秘密。

「奶奶,我喜歡上了一個人。一輩子那麼長,萬一我跟錯人怎麼辦?」

之後顧喜還帶著奶奶去見小江,鏡頭透過樹蔭跟隨著他們三人,有幾分《步履不停》的感覺。

奶奶對顧喜說:「人一輩子,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不然要後悔一輩子。」

只是,奶奶把顧喜和小江兩人,錯認成了大兒子和大兒媳。

最後來說,房屋拆遷。

老二眼看著自家房子,被夷為廢墟。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的悵然撲面而來。

夫妻兩人就靜靜地呆立著,落寞的背影勝過千言萬語。

下一個鏡頭,就轉到了兒子陽陽的新家。

這部電影中很多這樣的表達:上一個鏡頭出現的意象,延續到下一個鏡頭。

老二就是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個樣本。

時代洪流衝刷而過,除了旁觀與接受,別無選擇。

老人贍養、兒女婚嫁、房屋拆遷,儘是平常瑣事。

也都是最現實的問題。

不求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卻讓人得以窺見難以預料的戲劇性。

恰似一種無聲的振聾發聵。

而每個置身其中的人,無論發生什麼,都只能繼續生活下去。

至於這種家族生活的結症,陽陽一開始就說了:

「家族裡活著真是吃力,你為了我活,我為了你活,算來算去。」

在對家庭和城市關係的探討之外。

整部電影在攝影,以及空間感的營造上,也是一大看點。

導演顧曉剛運用了大量山水畫一般的空鏡頭,來營造寫意的氛圍。

如同王維筆下「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境。

還有幾個令人驚豔的長鏡頭,鏡頭的移動模擬了觀看畫卷時的視角。

景隨人遷,人隨景移。

尤其是顧喜和小江在江邊散步的那個長鏡頭,長達11分鐘。

小江和顧喜比賽,一人遊泳,一人徒步,比比誰更快抵達對岸。

攝影機架在江中的船上,一路跟隨著沿岸行走的人。

從左至右,勻速地緩緩前行,就像是在打開了一幅山水畫。

給人一種遊覽的感覺,岸邊眾人的生活圖景,也隨之收入其中,鋪展開來。

直到小江抵達岸邊,登上客船,還有種「翠色隨人慾上船」的延續感。

導演認為,中國捲軸山水畫,與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

追求的都是「氣韻生動」。

鏡頭以散點透視的方式,去記錄富春江畔的山水草木和生活百態。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配樂由竇唯完成。

那種山水畫的感覺,很多時候是導演對照著竇唯的歌曲來創作的。

若是把整部電影都視作一幅畫,那麼這幅畫的名字就是《春江水暖》。

「上寫各家滋味,下寫滄海桑田。」

在拍攝《春江水暖》這部電影期間。

導演給自己,以及劇組,寫下這麼一句話:

「潛入春江,黃金萬兩。」

他們把這八個字當作了精神支柱,克服萬難完成了這部電影。

什麼意思呢?

大抵是說:

「在這個碎片而快速的年代,唯有專注才能產生深度,唯有深潛春江,才能接近底下埋藏的真金。」

因此,《春江水暖》這樣金子般可貴的電影,不該被埋沒。

原標題:《被撤檔的國產電影,最可惜的是這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春江水暖》背後的發行故事:片內滄海桑田,片外變化萬千
    影院停工期間,很多消費者和片方漸漸看到了線上發行的可能性,從原來的觀望到越來越多地想要參與其中;一旦這種模式找到合適的立足點,那麼不僅能給單部影片帶去收益,更能豐富影視產業的內容空間,創造更多的增量、滿足更多用戶的多元需求。 一年前,《春江水暖》的導演顧曉剛在接受毒眸採訪的時候表示,他拍攝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展現出大時代下家鄉(富陽)所面臨的巨變。
  • 北影節線上影展開幕片《春江水暖》背後的發行故事:片內滄海桑田
    電影《春江水暖》上線愛奇藝的這天中午,影片出品方工廠大門的創始人黃旭峰獨自喝了四杯白酒,慶祝影片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後,終於和觀眾見面了。沒想到,片內是滄海桑田,片外同樣變化萬千。作為一部極具傳統色彩的電影,《春江水暖》就這樣無意中居然成為了電影產業新時代的「見證者」。
  • 聊一聊電影《春江水暖》
    圖片源自電影《春江水暖》截圖《春江水暖》是一部時長兩個半小時的文藝電影。
  • 電影《春江水暖》:山水畫卷下的人間煙火~
    我的家族和這個家族非常像,我的家鄉和富陽非常像,江上那些亭子,那棵垂在江邊的樹,就連口音都如此熟悉。這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嘛。電影《春江水暖》是一部真正的浙地電影,或許也是第一部。這部由富陽人導演、主演,通篇滿是富陽方言的影片,以富春江為背景,講述了在富陽城市快速變遷下,一個平凡家族的人情冷暖……《春江水暖》導演: 顧曉剛類型:劇情-家庭主演:杜紅軍 / 錢有法 / 汪鳳娟 年份:2019 / 評分:7.4又名: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 《春江水暖》,富春江畔的市井畫卷
    春江水暖劇照 資料 圖青年導演顧曉剛的家鄉是杭州富陽。六百多年前,黃公望在此創作出山水長卷《富春山居圖》。而六百多年後,它也成為顧曉剛的靈感來源,他歷時三年時間,拍攝了自己的首部劇情長片《春江水暖》。影片以富春江畔一個普通三代家庭為背景,講述顧家四兄弟輪流照顧年邁中風母親的故事,涉及親情與利益,也展示時代變遷下的人情冷暖。
  • 《春江水暖》,富春江畔的市井畫卷
    這裡有清同治年間重建的「春江第一樓」,站在這裡可以憑欄遠眺,春江如畫,盡收眼底。「春江第一樓」,是鸛山標誌性建築,也是觀江視角最佳處。鬱達夫在散文《過富春江》裡寫,「沒有到過富陽的人,絕不會想到登山幾步,就可以看見這一幅山重水複的黃子久的畫圖的。」那是1933年,他帶著朋友從杭州來富陽欣賞富春江景色。
  • 電影裡的富陽:從若即若離到春江水暖
    時隔一年多,顧曉剛導演的《春江水暖》終於等來了國內定檔。今天上午十點,電影在視頻平臺上線。定檔海報上寫著一句話——「2020心心念念的那部華語電影正式來了!」去年5月,《春江水暖》亮相坎城時入選特別展映單元,且作為「影評人周」的閉幕影片入選。「影評人周」總監查爾·泰松評價道:「(春江水暖)最出眾的地方,就是將當代中國與古代中國的迴響融合在了一起,一個藝術和詩中捕獲的中國。」
  • 不完美的《春江水暖》,足夠高級
    來源:解放日報時隔一年,2019年廣受好評的電影《春江水暖》,不久前在愛奇藝獨家上線。影片的家族生活題材讓人捏把汗,描寫生活在小城富陽的四兄弟圍繞老母親養老、兒女婚戀、兄弟之間情誼而發生的瑣碎故事,很容易拍成微縮版電視劇。影片內部的確有些參差不齊,如方言外普通話部分對白的尷尬、過於凸顯的長鏡頭、隨處可見的大師印記等等。
  • 《春江水暖》:春江再美,美不過市井魚歡
    從去年就被很多人盛讚的國產影片《春江水暖》,終於在今年可以看到了,從成片的素質來看,美學風格實在非常突出,只在視頻網站線上發行,沒能在院線放映真的有些遺憾
  • 《春江水暖》:春江再美,美不過市井魚歡
    同時也看得出來導演心中的依依不捨和意猶未盡,原定的計劃中《春江水暖》只是「卷一」,之後還會有兩部續集,下一步很可能從富陽一隅,邁向更廣大的杭州。不過,現在《春江水暖》從院線電影變「網大」的情況,很可能讓影片續集的籌備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 《春江水暖》
    《春江水暖》 發稿時間:2020-08-19 15:35:00 來源: 北京國際電影節
  • 電影《春江水暖》就是一部富陽宣傳片!
    ▲富陽影視產業發展研討會現場   在研討會上,導演顧曉剛分享了電影背後的故事,文藝影視界的專家、學者暢談對《春江水暖》的看法,也紛紛為富陽的影師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春江水暖》拍攝現場   電影《春江水暖》由富陽導演顧曉剛執導,以富春江為背景,講述了在富陽城市快速變遷下,一個平凡家族的人情冷暖。
  • 《春江水暖》:心心念念等了一年,美好如約而至
    《春江水暖》一直是我最期待的電影。《春江水暖》去年一舉拿下了First影展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也曾入圍坎城電影節的影評人周單元,並且作為閉幕影片進行了世界首映。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展映之後,《春江水暖》的口碑也跟上爆了,影迷圈朋友們交口稱讚。
  • 合肥| 《春江水暖》LUXE雷射巨幕廳展映
    上線至今,同樣的問題始終縈繞在迷影人心頭:「可以在大銀幕看到《春江水暖》嗎?」我們堅信「唯有最好的影廳才襯得上這部電影」為此,我們在本周六下午15:00特別選取了LUXE雷射巨幕廳極致呈現招待合肥的影迷朋友。
  • 春江水暖:有關中國大家庭的長卷電影
    當《春江水暖》拿下First電影節最佳電影和最佳影片,就已經給影迷朋友們無限期待我也在持續關注著它的消息:坎城影評人周大放異彩,上影節展映,北影節展映。「影評人周」總監點評《春江水暖》:這部電影具有寬廣、莊嚴的溫柔和敘事性的結構,是對中國傳統山水畫氣韻
  • 春江水暖 片中演員90%是導演親戚 國產片良心
    2019年的坎城電影節,作為「影評人周單元」閉幕影片的《春江水暖翻開導演顧曉剛的履歷,驚訝地發現,在拍攝《春江水暖》之前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影片裡,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沒有知名的演員,尤其被貼上「藝術片」的標籤,更讓不少人對《春江水暖》望而卻步。
  • 《千裡江東圖》三部曲長卷電影之《春江水暖》
    《春江水暖》講述的正是其家鄉的故事。這座古城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山水傑作《富春山居圖》便誕生於此,《春江水暖》英文片名「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便化用了《富春山居圖》的譯名。
  • 【專訪】《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複雜敘事和美學達到極致平衡,就...
    8月21日,顧曉剛執導的劇情長片處女作《春江水暖》登陸愛奇藝進行收費點播。8月25日在「FIRST·蔚藍海岸沙灘展映」活動,該片上線後首次以大銀幕的形式與觀眾見面。在長片放映之後,還首次放映了顧曉剛執導的全新短片《夏風沉醉的晚上》。2019年,《春江水暖》被選為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閉幕影片,此後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得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榮譽。
  • 富陽人心心念念的電影《春江水暖》回鄉 在富春山館「上映」了
    杭州網訊 9月25日晚,富陽人心心念念的電影《春江水暖》終於在富春山館迎來了首次家鄉影迷見面會和公開展映。400餘名觀眾和嘉賓一同欣賞了這部由富陽人導演、主演,通篇滿是富陽方言的影片。電影《春江水暖》由富陽導演顧曉剛執導,以富春江為背景,講述了在富陽城市快速變遷下
  • 浙江導演顧曉剛作品《春江水暖》入選法國《電影手冊》十佳
    令人驚喜的是,浙江導演顧曉剛執導的電影《春江水暖》入選榜單,位列第7名。該片於2019年5月22日在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閉幕式首映;2019年10月31日,在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上,《春江水暖》回到電影的故事發生地杭州,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