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魏武帝曹操,那可是家喻戶曉。而在眾人眼中,曹操最大的標籤,無疑是「奸雄」。
而統一北方的曹操真的是所謂的「奸雄」嗎?我認為,曹操確實「奸」,但我更傾向於「梟雄」或「英雄」這個稱號,那他究竟有多「了不起」呢?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生靈塗炭,漢獻帝劉協流離失所,而正在此時,實力平平的曹操卻向獻帝伸出援手,將獻帝迎入城都,將漢末的「天子」從懸崖邊勒回。
曹操這一做法顯然是正確的。相比於董卓「換帝」、袁術「稱帝」,袁紹「另立」,則更勝一籌,更偏向於匡復漢室。
此時,了不起的曹操並未「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採用荀彧、賈詡等謀士的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在天下人眼中,是位忠於漢室的「救世主」。
著名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是曹操一戰成名、平定中原的最關鍵的一戰。兵力、城池數倍於曹操的袁紹,狂妄自大,認為消滅曹操,就如「摧枯拉朽」。而此時的曹操,卻毫不慌張,與袁紹大軍周旋,先後收張頜、斬顏良、誅文丑,大戰在即,舊友許攸被逼無奈,投身曹操,獻上奇策;袁紹友軍劉備出逃,田豐被囚,失了左右臂的袁紹,又因部下郭於淳貪杯,後方糧草被徹底燒毀,兵心渙散,被曹操乘勝追擊,從此四世三公的身份斷絕,氣憤而終。
赤壁之戰,曹操因得寸進尺,貿然進攻東吳,導致被孫劉聯軍以少勝多。而此時的曹操,雖遭此大敗,但毫不氣餒,整頓軍隊,又激勵將士「勝敗乃兵家常事」、「雖此戰失利,但我方人馬、城池仍數倍於孫劉」,使得北方軍心大振。相比於戰敗後惱羞成怒,殺了田豐,最終憂憤而去的袁紹,怎不能稱之為「英雄」?!
了不起的曹操,一生縱橫,卻又不失平凡的一面。
臨死前的曹操,臥於病床上,卻不生悽意,內心坦蕩,從容地面對生死。在遺囑中,處處顯露著平凡的人性:他關心漢室前途之外,更多的是對妻妾的安慰、理解和寬容。又寫到了對子孫的不舍、家產的分配與教育他們該如何在這世上立足。
英雄曹操,是偉大的,是樂觀的,也是充滿人性的,更是了不起的!
(註:此文作者為龍潭中學八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