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市的名創優品,靠模仿和加盟能走多遠?|加盟商|三宅順也|...

2020-12-28 騰訊網

文/鍾微

編輯/葉麗麗

成立第8年,名創優品在爭議中發展,最終突破了人們的想像,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如今它要讓外界再驚訝一次。

9月24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募資一億美元。在IPO前,高瓴資本和騰訊分別持股5.4%,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葉國富持股80.8%。

過去幾年,名創優品的擴張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4200家門店,2019年全年GMV達到190億元。

名創優品的成功不是偶然。2005年,葉國富還沒有創立名創優品,他在發現10元店的商機後,開了一家女性飾品10元店「哎呀呀」。2013 年,他又在日本大街上發現了200日元店的風靡,才有了名創優品的誕生。

圖源名創優品官網

近十年,日本消費文化影響了大多數中國年輕消費者。名創優品的崛起,與其日系風的定位不無關係。名創優品想要複製日本品牌大創、無印良品的成功,但從LOGO到產品都有著明顯的「模仿」「抄襲」痕跡。

與名創優品成長速度形成對比的是,其品牌形象一路跌至了谷底。無印良品只是一個零售公司,卻已經成為了某種文化符號。名創優品的品牌形象,無疑限制了其未來發展的邊界。

但葉國富曾在回應侵權說,「你知道川普的女兒怎麼回應山寨嗎?在設計界,從來只是互相借鑑,沒有模仿。」

名創優品屢屢陷入抄襲風波,但這並沒有阻礙其擴張。

能夠迅速開遍大江南北,名創優品靠的是加盟模式。

名創優品的主要收入離不開加盟商,招股書顯示,目前名創優品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商品銷售和向加盟商收取的加盟費,截止2020年6月30日,前者收入佔比89.7%,後者佔比6.6%。兩者都極度依賴加盟商。

從2018年開始,陸續有媒體曝出,其部分加盟商處於虧損狀態,而疫情給了許多加盟商最後一擊。

名創優品還不能停,還在虧損的它,必須開更多的店,賣更多的貨,才能降低整體成本,最終實現盈利。

1

拋不掉「國產低仿」的標籤

紅色的LOGO類似優衣庫、「日本進口」的宣傳語、商品包裝與無印良品相似,名創優品在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時,除了一股濃濃的日系風撲面而來,「國產低仿」的標籤也貼在了名創優品身上。

如今人們已經知道這是一個國產品牌,但名創優品沒有停止模仿。

其商品包裝上大量使用日文,並一直宣稱名創優品是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與葉國富一起創辦,但名創優品成立於廣州,CEO葉國富佔股80%。

名創優品做的是生活百貨的生意,隨著中國年輕消費者審美的提高,他們不願邁入大街小巷的「十元店」,而更傾向於選擇無印良品等「極簡主義」、「高品質」的日本生活百貨品牌。

但無印良品的定價對中國消費者而言,更像是一種輕奢品,如果對比名創優品和MUJI的產品價格,你會發現部分同類產品價格甚至相差十倍之多。

名創優品的策略是成功的,設計極簡、價格低廉、開在核心商圈。

即使是「國產低仿」、品質一般,也不妨礙消費者為其買單。

2020財年名創優品的單店月收入同比下滑了19.8%,但220萬元這個數字,也超過了商場裡的許多服裝品牌。

但如果仔細分析,為名創優品買單的學生群體與年輕白領,可能只是在生活日用品上追求性價比,並不意味著他們認同名創優品的品牌文化。

圖源名創優品官網

對比無印良品的崛起,離不開設計師創造出的優質設計,無論是產品還是門店形象,給人的感覺是簡約而不簡單,並突出溫馨的自然感,這讓「MUJI風」風靡全球。

在知乎可以看到「如何設計一個無印良品(MUJI) 風格的家?」等相關問答,MUJI已經成為一種風格和文化,這可能是對品牌最高的褒獎。

而名創優品的品牌形象是具有爭議性的。一個廣泛傳播的品牌故事是:三宅順也是典型的日本人,輕柔、整潔、禮貌、溫和,三宅順也和葉國富認識後,對方非常認可三宅順也的設計理念,共同創立了名創優品。設計當然是由三宅順也負責。

名創優品聲稱設計團隊匯集了丹麥、瑞典、挪威、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師,一款「名創冰泉」的產生,就投資上億、耗時三年。

不過,與其宣傳的品牌形象相反的是,無論是LOGO、門店陳列、商品及外觀,名創優品都有抄襲的嫌疑。

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擁有8000個核心SKU,絕大多數為自有品牌,最近一個財年平均每月新推出600多個SKU。

名創優品需要更多的SKU和爆款,在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屢屢被質疑產品抄襲,甚至被告上法庭。

2016年,插畫家「白關」發現,其在豆瓣創作的《極簡動物園》漫畫作品,被名創優品印在本子上出售,之後將名創優品告上法庭。

直到兩年後「白關」勝訴,名創優品才停止生產和銷售,賠償作者經濟損失8萬元,並且公開道歉。

名創優品侵權的筆記本

近年來,多個國內外品牌都曾起訴名創優品。天眼查顯示,名創優品股份有限公司涉及民事案件等共49條,其中侵害外觀涉及專利權糾紛8起,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5起,侵害商標權糾紛2起。

除此以外,名創優品還有很多產品是名牌「低配版」,不少產品的設計可以說是模仿大牌產品,價格卻低了很多。

例如名創優品的變色唇膏,與Dior的變色唇膏,外觀極其相似。名創優品的香水MINISO偶遇,也與香奈兒的邂逅香水極其類似,這類「仿品」非常多,網上甚至有專門的文章進行過盤點。

名創優品開創了「十元店」的奇蹟,一年近千家店的開店速度,快速增長的銷量和業務,但如果想要走得更遠,如今的品牌形象無疑是一種拖累。

2

加盟模式還能所向披靡嗎?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名創優品全球門店達4222家,其中2533家位於中國,1689家分布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一數據不僅遠遠超過了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門店數量,也勝過了不少國內服裝品牌。

名創優品的快速擴張,無疑要歸功於加盟模式。目前中國市場名創優品只擁有7家直接運營的門店,大部分門店都是加盟商群體撐起來的。

其加盟模式是,加盟商承擔品牌使用費、門店租金、裝修費和首筆鋪貨的貨款,名創優品負責門店營運和員工招聘、商品配送。之後雙方再進行收益劃分。

名創優品官方資料顯示,加盟商需要向名創優品繳納8萬每年的特許商標試用金,一次性結清的75萬貨品保證金與裝修預付金,加上押金和開門後的其他費用,一年總體付出的開店成本約200萬元。

名創優品的投資政策,圖源其官網

整體而言,名創優品每天營業額的38%會作為投資商的收入,而店鋪、人力、工商稅收等費用由投資商承擔。每天62%的營業收入會被名創優品收取。

這意味著加盟模式為名創優品帶來了現金流,卻又不需要其承擔大部分經營風險,雖然這種收入是有限的,但只要名創優品繼續擴張門店規模,就能「薄利多銷」。

不過,對於加盟商來說,這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因為加盟不便宜,還要承擔著虧損的風險。

從2018年到2019年,陸續有媒體曝出名創優品的許多加盟店處於虧損狀態。

據投中網報導,名創優品的工作人員曾透露,10%的店鋪處於虧損狀態,原因是選址不理想和租金過高。另據億歐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測算,名創優品有約三分之一的加盟店處於虧損狀態,對於這類店鋪名創優品另做打算。」

門店業績不佳,無疑會讓加盟商萌生退意。2019年,名創優品曾迎來一波關店潮。據界面新聞報導,從2019年8月起,名創優品關店數量多達850多家,佔當時門店數量的近1/3。

名創優品的虧損,很可能與近幾年的快速擴張有關。每個門店有自身的輻射範圍,如果門店密度增大,能分的蛋糕也變少了,並不是每一家門店都能賺錢。

不過,名創優品的速度並沒有減慢。

葉國富還在今年4月宣布將繼續拓展海外市場,並將2020年全球新開600家門店的目標,上調為1200家。

置身其中的加盟商自然要面臨更大的壓力。籤約三年,如果投入了資金又沒有換回收益,對加盟商來說是致命的,當下加盟商選擇名創優品可能也會更謹慎。

名創優品的進一步發展還要依靠加盟商,但還有那麼多人願意相信名創優品並加盟嗎?

3

依然在虧損,擴張不能停

創立初期,名創優品所售商品處於平均10元左右的低價區間,但近些年品類擴張後,整體上名創優品有了許多超過10元的產品。

推出更多相對高價的產品,對零售公司來說是一種常見的爭取更大利潤空間的手段——「高頻帶低頻」,用復購率高、單價低的日常消費品來帶動復購率低、單價高的耐用品銷售,而後者的利潤空間明顯更大。

對於一直「薄利多銷」的名創優品而言,提升利潤空間極為重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財年中,名創優品95%以上的產品在中國的零售價格位於人民幣50元以下。

圖源名創優品官網

但疫情明顯打亂了名創優品的計劃。2020年4月,葉國富表示,名創優品將大幅降價,要將95%以上的產品定價控制在29元以內,同時將新開發產品的價格下調20%-30%。葉國富還提到,在當前的環境下,現金流的優先級要高於利潤率。

截至2019年6月30日,名創優品的毛利率達26.7%,而到了今年,這一比例提升到了30.4%。雖不及無印良品45%左右的毛利率,但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招股書對此的解釋是,毛利率上漲得益於增值稅稅率的下降,以及高毛利聯名產品的推動。

「高頻帶低頻」的模式,並不是每個零售企業都能跑通,名創優品也還在嘗試的過程中,但如今又受到了疫情的阻礙。如果名創優品大幅降價,減少相對高價的產品,無疑會影響毛利率。

名創優品的門店擴張也同樣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今年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下降了32.6%,在海外市場的門店關閉了20%以上。

目前名創優品還處於虧損的狀態。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名創優品營收93.9億元,虧損2.9億元;2020財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入89.8億元,同比下降4.4%,虧損2.6億元。

名創優品的擴張還不能停,在單店營收難提高的情況下,只有開更多店,收更多的加盟費,賣更多的產品,才能通過大規模採購攤薄成本,最終實現盈利。

名創優品崛起的速度很快,其商業模式對零售行業有極大的借鑑意義,不過,要想走得更遠,它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本文為消費品行業觀察轉載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即將上市的名創優品,靠模仿和加盟能走多遠?
    在設計界,從來只是互相借鑑,沒有模仿。」 名創優品屢屢陷入抄襲風波,但這並沒有阻礙其擴張。 能夠迅速開遍大江南北,名創優品靠的是加盟模式。 如今人們已經知道這是一個國產品牌,但名創優品沒有停止模仿。 其商品包裝上大量使用日文,並一直宣稱名創優品是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與葉國富一起創辦,但名創優品成立於廣州,CEO葉國富佔股80%。
  • 山寨抄襲、產品致癌、加盟爆雷……上市不是名創優品的救命稻草!
    真是好一番展望,聽者無不為名創優品「逆襲」的傳奇故事和描繪的美好宏圖激蕩動容——但也沒有壓下一個響亮且刺耳的聲音:「名創優品上市就是為了圈錢!」 名創優品確實憑著獨特的商業邏輯和預判做成了「中國最大的十元店」,但高速發展之下,也難掩重重隱憂。
  • 【眼觀】名創優品上市,爭議中向韭菜揮起鐮刀
    今天,名創優品在美正式遞交招股書,預示著中國最大的"十元店"將要上市了。 說起名創優品,爭議和熱捧便不絕於耳。 由於採用日系風格設計,且從logo到店面,名創優品被認為很多地方都抄襲了優衣庫、無印良品、日本大創的設計,因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 名創優品赴美上市背後:低價好生活與偽日系疑雲
    在擴張早期,名創優品一直自稱是「日本設計師品牌」和「日本時尚休閒百貨品牌」,與這一宣傳語配搭的,則是全方位的日系營銷。三宅順也和葉國富在名創優品官網的設計師團隊中,排在首位的是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據官網介紹,三宅順也畢業於亞洲最大的設計師搖籃日本文化服裝學院,是山本耀司和高田賢三(KENZO創始人)校友,是「日本『自然の生活』派的新代表人物」。
  • 少了「創」和「優」的名創優品,我為什麼要買?
    加盟 + 金融,名創優品利用 P2P 平臺融資開店名創優品,這家滿滿日系風的中國「10元」雜貨鋪,能開在大型高端商場,7年時間打造了一個銷售額上百億的百貨快消帝國,不得不說葉國富的商業模式「借鑑」的很成功。
  • 中國只有10%的人,能看懂名創優品財富密碼
    它的經營模式看上去也很簡單,就是加盟和分成。根據公開的宣傳資料,要想加盟名創優品,需要支付三筆費用:8萬的加盟費,75萬的貨品保證金,至少56萬的裝修預付款。只算前兩項,每新增一個加盟店,名創優品可以收入83萬。
  • 左手加盟右手貸款 「10元店」名創優品登陸紐交所
    《中國企業報·青財經》獲悉,名創優品此次募資主要用於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升級倉儲和物流網絡、提升數位化運營系統等。自2013年11月在廣州開出首家門店後,名創優品短短7年時間迅速擴張,在全球開設逾4200家門店,其中國內超過2500家,在海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680家門店。與此同時,名創優品也因產品質量、抄襲侵權等問題而飽受詬病,富有爭議。
  • 年輕人的「窮精緻」,能不能靠名創優品實現?
    圖 / 視覺中國精緻的努力「山寨的精緻」,是名創優品自出生以來就難以擺脫的原生宿命論。許多人心裡,名創優品和「抄襲」始終撇不清關係。「聯合創始人」三宅順也的設計師身份遭到網友質疑,他們經過多方查詢,所謂「日本文化服裝學院」並沒有此人。
  • 名創優品:中國企業or日本企業?招股書違規or企業虛假宣傳?
    名創優品與伊朗合作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來源:百度圖片)另有媒體報導,葉國富曾表示「在日本註冊,公司在日本,在日本有店,能不能叫日本品牌?」結合上述現象,支點財經記者在給名創優品的採訪函中提出了以下問題:「名創優品網站曾提及公司是葉國富與三宅順也一起創立,但如今未提及這段故事,網站創始人一欄中也沒有三宅順也名字,品牌故事屢次更改的原因是什麼?『去三宅順也』的原因是什麼?」不過,名創優品拒絕回復上述問題。這不僅關乎信息披露問題,更關乎企業經營。
  • 名創優品上市,7年養成近500億市值零售巨頭
    名創優品超過95%的產品,在中國的零售價格低於50元。對於飽受爭議的山寨設計問題,葉國富曾親自回應稱,「在設計界,從來只是互相借鑑,沒有模仿。」名創優品利用大量買手,在全球時尚前沿搜羅設計靈感,靠高顏值低價格的多種小生活用品,迅速網羅眾多年輕用戶,並以平均每天兩家店的速度瘋狂擴張。截至目前,名創優品門店超過4200家,店鋪覆蓋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名創優品赴美上市 但「十元店」的危機你嗅到了嗎?
    從名創優品誕生之日,市場上對於它的評價就兩極分化,有人說它偽日系,產品質量差,也有人說它包裝簡潔,物美價廉。 儘管背負著一身罵名,可名創優品卻憑藉著「十元店」走向了納斯達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名創優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但是即使上市之後,名創優品的路也並不好走,而名創優品背後大大小小的「十元店」更是連養活自己都難。
  • 阿里入局,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你看不上的「1元店」「10元店...
    來源:證券時報網被稱為「中國最大十元店」的名創優品赴美上市,引起市場關注。最新消息指出,名創優品計劃把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價格定在指導價上方,定於20美元。根據公司9月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計劃以16.50美元-18.50美元的價格出售304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對應市值為50.16億至56.24億美元。其實,靠低價生意做成巨頭的故事屢見不鮮,而類似的10元店、1元店究竟能走多遠?
  • 名創優品上市,10元線下店,夾縫之下的立足點
    這篇內容是想換個角度,討論一下名創優品「先胖」的問題,名創優品是抓住幾個契機點才讓一家10元店成功赴美上市的?名創優品能赴美上市並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其老闆的經驗和敏銳的市場嗅覺。名創優品的老闆葉國富早年還操盤過另一個在當時非常成功的女性飾品連鎖店——哎呀呀,傳聞葉國富做名創優品的想法是在哎呀呀失敗後的一次日本散心之旅。
  • 慷他人之慨:名創優品上市沒有新故事?
    在這一波的升級浪潮中,通過優化門店環境,複製市場爆款等方式的名創優品似乎成為最大的贏家。尤其過去幾年,在其對標對象無印良品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反而快速崛起。近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募資1億美元。這個從2018年就擬定的上市計劃,經過兩年的醞釀,終於官靴落地。
  • 揭秘開店狂魔名創優品!加盟真的能賺錢嗎?
    這家神奇的公司,叫名創優品。我們將從幾個計算器的死亡原因聊一聊:1.名創優品到底有幾家店?2.名創是一個什麼樣的品牌?3.不賺快錢的名創,錢怎麼賺的?很多人喜歡吐槽名創優品,但也有人覺得名創優品挺好。這麼多年阿富就像是一個行走的槓桿,走哪槓哪、逮誰槓誰,馬雲、劉強東都沒逃過他的槓桿,蘇寧在他眼裡更是一分錢價值也沒有……廣州阿富很快聞名商界,他的名創優品也是遍地開花。這時候問題來了,這花開幾朵?各表幾枝呢?
  • IPO觀察丨赴美上市的名創優品:質量、抄襲和年輕人
    02  爭議:抄襲與加盟  產品質量並非是名創優品唯一的難題,抄襲和加盟方面也是名創優品長久以來的爭議。  名創優品的產品物美價廉,令很多消費者為其買單。但這背後,卻是有一次次抄襲的影子。  名創優品的一些產品外觀似乎格外眼熟,就連品牌logo也是如此。從文具用品、生活雜貨、護膚品到彩妝。
  • 「販售錯覺」是名創優品的核心能力
    投稿來源:略大參考名創優品要上市了。聽到此消息的無印良品是什麼心情?或許如同肯德基聽到下面這些山寨品牌要上市了一樣。來源:名創優品招股書名創優品的營收主要是商品銷售收入和向加盟商收取許可費等。商品銷售既有向C端消費者出售的商品(自營門店),也包括向加盟商出售的商品。由於自營店數量一共就只有129家(國內7家、海外122家),加盟店佔比達到97%,所以名創優品的客戶其實就是他們的加盟商。
  • 7年開出4000家店,名創優品還能奔跑多久?
    一邊被吐槽偽日系、產品質量差,爆品全靠「抄」,但同時又不斷用門店擴張速度和銷售業績瘋狂反擊的名創優品要上市了。 9月24日,名創優品正式向SEC遞交IPO招股書,擬募集1億美元,主要用於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升級倉儲和物流網絡,以及提升數位化運營系統等。目前尚未披露計劃發行股數和發行價格區間。
  • 名創優品將上市!這家「史上最牛十元店」到底牛在哪裡?
    北京時間9月24日凌晨,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以「MNSO」為代碼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目前,名創優品尚未披露計劃發行股數和發行價格區間,此次IPO的承銷商為高盛及美國銀行證券。 名創優品此次赴美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升級倉儲和物流網絡、進一步提升數位化運營系統等。
  • 一年賣出100億,名創優品靠三個法寶攻破「實體店滅亡論」
    相對於讓顧客在琳琅滿目的商品面前糾結和浪費時間,不如讓他們在有限的精品品類中,快速做出選擇——產品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 名創優品只保留核心的、有競爭力的產品,一支10元的爆款眼線筆一年能賣出1億支,這難道不比種類多更能吸引回頭客嗎?你只需要對著目標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