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北京鴨的那些事兒

2021-01-10 廣州日報大洋網

大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記者都很喜歡烤鴨店的活兒。因為幹完活兒,掌柜的一般都會送兩套「鴨架子」留念,然後趕緊蹬上自行車,回家路過副食店,買把菜葉子,再來把粉絲。當晚,媳婦的嘴一般都特甜,會很主動圍上圍裙衝進廚房細火兒慢燉,然後全家人一起改善改善。兩碗鴨湯泡米飯下肚,再咂摸咂摸鴨脖子鴨腿上剩的少許肉絲兒,這種滿足感今天的人很難體會。

其實在中國,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味覺符號。川菜的麻辣,粵菜的清淡,淮揚菜的鮮美,魯菜的大開大合……而北京,作為歷史與現實的首都,一直是八方美食薈萃於此,因此,不仔細想還真想不出有什麼能在全國叫得響的地方菜。

凡事都有例外

比如獨具匠心的北京烤鴨

俗話說,來北京三件事,登長城、逛故宮、吃烤鴨。長城故宮都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符號這自不必說;而烤鴨這種菜品能與前兩個名片並列,足見其不是「凡鴨」。

北京的很多美食多出自宮廷。比如薩琪瑪,比如下面說的烤鴨。

北京烤鴨的食材源於名貴品種北京鴨,此鴨是當世優質的一種肉食鴨。而北京烤鴨的起源則可上溯到明太祖朱元璋時代——朱元璋本人就好這口。當然,那時候烤鴨的吃法還是「幹吃」,鴨皮鴨肉分開吃,具體做法也不同,跟現在的口味兒比起來還是有不小區別。

有其父必有其子。

當了皇帝的朱棣也好這口兒,在遷都北京後,烤熟的鴨子自然也得給我「飛過來」。

烤鴨進京後,並沒有入鄉隨俗改稱北京烤鴨,而是被喚作金陵脆皮鴨。到了嘉靖年間,烤鴨兩大門派之一的燜爐烤鴨傳入民間後,被人稱之為金陵烤鴨。

到了清朝同治年間,一位從清宮御膳房「溜出來」的烤鴨師傅把宮廷的烤鴨技術傳到了宮外,形成了北京烤鴨的另一流派——掛爐烤鴨,這其中的技藝透著時下正講的「工匠」精神。他用北京本地特產「北京鴨」作為基礎食材,先在鴨身上開個小洞,把內臟拿出來後,再灌進開水,把小洞系上後掛在火上烤。這方法既不會讓鴨子失水又可以讓鴨子的皮脹開不被烤軟。烤出的棗紅色鴨子外觀飽滿,皮酥肉嫩。烤完的鴨子削成小片,講究的還弄個皮肉分開片,片條鴨裡脊什麼的,再配以大蔥絲、黃瓜絲、甜麵醬,用薄餅卷著食用……一口下去那真是滿口香。

一般來說,講究的吃法是先將很薄很脆的鴨皮蘸上糖吃,算是開胃。就跟吃蟹黃一樣,鴨皮也成了講究的食客口中烤鴨最好吃的部分。此外,還有人說用果木烤出的鴨子有股果木香味兒。反正蘸上甜麵醬、蔥絲、黃瓜後還能聞出來的我也是服氣的。

一頓酣暢淋漓的烤鴨大餐吃完後,已經片的沒啥油水兒的鴨架子剁吧剁吧回鍋熬湯,配上點綠葉菜加粉絲,稍許,一鍋兒奶白色泛著油花兒的鴨湯端到食客面前,趁熱來個原湯化原食兒,好不愜意。

烤鴨本就是宮廷珍饈,外加沿用當時清宮的掛爐烤鴨技術,這種烤法的烤鴨一經面世立馬獲得嘴刁的市民們一致點讚,之前的「金陵」慢慢沒人提了,北京烤鴨逐漸成了大家約定俗成的叫法。但是當年,北京烤鴨自帶「流量」和「光環」,也註定一開始並不是每個北京人的烤鴨。

電視劇《天下第一樓》裡對此就有所體現。盧掌柜動不動就喚人給這個大人那位公子這幾位差爺拿兩張「鴨票兒」,可見在當時,鴨票雖然沒有銀票好使,但烤鴨還是有相當的含金量的。

解放以後,在憑票供應的年代裡,烤鴨還是一般老百姓逢年過節都未必能解饞的「好菜」。上世紀70年代,在王府井的烤鴨店裡還有「四分之一只」烤鴨這種奇特賣法兒,僅供囊中羞澀的人嘗嘗味兒。當時比較土豪的人則會倆人點8塊錢的整隻烤鴨大快朵頤,再配點兒菜,一頓飯下來約莫得10塊錢。10塊錢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拿當時北京最有範兒的西餐廳——莫斯科餐廳來說,倆人點五六個普通西餐菜品也就花個8元錢。

用了一個多世紀

烤鴨終成北京人的烤鴨

烤鴨真正從好菜變成家常菜,那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了,一方面改革開放後,老百姓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主打「家常菜」的餐廳興起後,一般都會推出烤鴨這道菜以提升餐廳檔次。38塊錢一隻的大眾價格,對比當時「高大上」的粵菜來說還是很親民的。

雖說從八大菜系的角度上說,貴為首都的北京並無自己的本幫菜系入選,但論知名度,北京烤鴨在國際上的知名度絕不遜於任何一款「中華料理」。譬如美國前總統布希父子就對北京烤鴨讚不絕口;有這二位當代言人,烤鴨不愁不名揚天下。日本不少人也很喜歡吃北京烤鴨,在當地,北京烤鴨還保持著高檔菜品的身段兒。不過,日本人講究分餐制,烤鴨片好後並不直接端上桌,而是在一旁由服務員卷好後一起端上來。要是碰上十幾二十幾人的聚餐,等烤鴨都卷好了,沒十分鐘也得有八分鐘。

從北京鴨變成北京烤鴨

老外品嘗後這樣致敬中華美食

作為一個「舌尖上」的民族,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華美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就越發的重要。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豐富多彩的飲食背後承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飲食文化也越發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對於這種飲食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如今又不拘一格,一道菜背後的文化是其發展演變的根基,遵循這樣的文化軌跡,採掘並開拓,將其賦予世界級的美饌佳餚,不失為當下另一種對美食文化的傳承。

相關焦點

  • 北京青年聊「臺灣那些事兒」 How do Beijingers see Taiwan?
  • 尋鴨記 | 最新北京烤鴨Top10,這次竟然沒有全聚德......
    烤鴨師傅都是有著將近20年工作經驗的老師傅,出師於北京的老字號烤鴨店,對掛爐烤鴨有著一套自己的講究。烤鴨由餐廳合作供應商專供,每天定時輸送。保證鴨肉的新鮮。需要提前3天準備,完全風乾之後才能保證烤制出的鴨皮酥脆。烤制需要70分鐘。烤鴨用料選用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豔,肉質細嫩,烤鴨的切片也並不是傳統的大片,而是更偏向於條形,與黃瓜條等一起卷餅時更加貼合。
  • 【斜槓創業者大會】職業公益人鴨爸:熱愛是件很具體的事兒
    在數百位斜槓青年短暫的茶歇和互動後,下半場的開場是一個被人稱為「鴨爸」斜槓創業者,分享他在2010年8月從北京來到深圳創辦關注創新公益文化的公益機構「小鴨嘎嘎」的過程。也是從小鴨嘎嘎開始,鴨爸從一位職業經理人變成一個職業公益人。對於公益機構,鴨爸有自己一套理解。他說,一個公益機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在於政府沒有做好,但企業又顧不上的事情。
  • 這隻北京烤鴨是北京鴨做的嗎?另一個角度看北京烤鴨
    今天我們聊一下鴨子,從首都北京的北京烤鴨成名於明朝宮廷皇室,所說是農民皇帝朱元璋愛吃,後被他的後代帶到北京城的。朱元璋最初吃的烤鴨應該是南京地區的高郵鴨,高郵鴨是中國「三大名鴨」之一,有「未聞高郵人,先知高郵蛋」的美譽。後來明成祖不是遷都到北京嗎?古代運輸條件比較低下,只好就近取材,剛剛北京鴨進入當時廚師視線。
  • 那些人,那些事兒
    「那些人,那些事兒」       沒有成熟的少年也終會成長。◎山外青山樓外樓,一班帶你話西遊。
  • 那些年,周杰倫與張惠妹的那些事兒
    前方高能,據說阿妹就在後面的人群中,請仔細尋找!! ↓ ↓ ↓
  • 北京曾經的「鴨王」,現在為何如此墮落?
    而今天要講的,也是中華是特色美食,它曾經是北京的「鴨王」,而現在卻墮落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個「鴨王」,就算全聚德。全聚德,是中華的老字號,創建於1864年,經過菜品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深受社會各階級人士的喜愛。以至於有段時間一提起北京烤鴨,就想起全聚德。而現在,為什麼喜歡去全聚德的變表少了呢?
  • 金秀賢 &《製作人那些事兒》
    )》怎麼就變成了《制 作人那些事兒》呢?A:對於這部新劇的暫定名的翻譯,之前大家都屬於誤譯,現在的版 本《製作人那些事兒》更符合原意。Q:金秀賢確定出演這部《製作人那些事兒》電視劇了嗎?A:金秀賢經紀公司KeyEast在新浪微博的官方帳號@KEYEAST_CHINA下午對此的微博評論答覆是:【劇本還在深思熟慮地研究中,請各位耐心等待消息。】(今天 13:25)韓網新聞中的KeyEast回應是:金秀賢《製作人那些事兒》正在積極的討論中,還有具體細節要談。
  • 《什剎海》北京四合院火了,說一說四合院的那些事兒
    上一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些《什剎海》這部電視劇中的一些情況,有很多老北京留言,除了說「京八件」的網友,還有一些說沒有京味兒的網友,還有的網友提出來劇中出現的四合院只是被美化後的四合院,並且生動形象的描述為「像是古時候的王爺貝勒府」,四合院裡住的人上至王爺,下至平民,只是住法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四合院的那些事兒。
  • 北京北京菜美食林一星餐廳——1949-全鴨季(金寶街店)
    據黃師傅介紹,我們的獨到之處在於鴨批的選料,只從專門的養鴨場選購大小適中的鴨批,掛爐烤制。在烤鴨醬料上也做了適當的創新,口味上更適合現代人對飲食健康的需求。配菜裡的心裡美蘿蔔條也是食客的最愛。獨具心意的烤鴨蘸料讓人眼前一亮,一勺褐色秘制甜麵醬混合了海鮮醬的鮮香,加上芝麻醬及花生醬,最後在中心點綴少量金蒜末,只需輕輕晃動,一個漩渦狀的絢麗小碟就呈現在眼前。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第二季 02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由國內軍迷網友逆光飛行創作的國民軍普漫畫,從2012年漫畫出品起因為詼諧的畫風和引人入勝的呆萌動物形象協以媒介,用漫畫的形式詮釋了近代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 【芝城美食】北京烤鴨一鴨三吃,$38特價!
    正宗北京烤鴨一鴨三吃特價$38(原價$68)
  • 北京烤鴨,酥脆的鴨皮和香嫩的鴨肉,讓人難以忘卻的美味
    北京烤鴨,酥脆的鴨皮和香嫩的鴨肉,讓人難以忘卻的美味北京烤鴨的出名程度,已經不僅僅是在國內了,而是享譽整個世界的。不少的外國友人來中國都會去北京吃上這樣一道美食,這道菜也是國宴上會端出來的菜餚之一,每年都有很多遊客慕名去北京吃這道菜,這道菜能流傳至今,也一定有它獨到的地方,無論是香酥的鴨皮是香嫩的鴨肉,都讓人難以忘懷。這道菜的鴨皮絕對是一絕,廚師事先在鴨皮上抹上特製的調料之後,再放到烤爐裡面用果木炭烤,烤出來的鴨皮不僅十分的酥脆,而且油香十足。
  • 昔日陳冠希張栢芝那點事兒,僅幾個字,卻讓人有話說不出話
    說起陳冠希和張栢芝曾經那點事兒,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羞愧,甚至是難以啟齒。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因此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做法,都是不一樣的。就拿陳冠希張栢芝這點小事來說,或許他們本人覺得是對的,說不好是真的相愛過呢?
  • 聽葛優的「河北表舅」聊聊拍戲那些事兒
    《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回鄉之路》《最後一課》《神筆馬亮》這五個故事,從不同層次角度,生動講述了人們與家鄉的深刻情感,喚起了人們心底最深處的那抹鄉愁。還記得《北京好人》中,和葛優搭戲的「河北表舅」嗎?有沒有被「河北表舅」地道的衡水口音逗笑?
  • 【芝城美食】北京烤鴨之一鴨三吃,特價$38!
    正宗北京烤鴨一鴨三吃特價$38(原價$68)
  • 如廁那些事兒
    如廁也就成為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對於「70後」「80後」的中國人來說,如廁這件事兒,堪稱是一段充滿進化意味的國民記憶。你家那的廁所叫啥?我中華泱泱大國,「廁所」這樣五穀輪迴重要之地,自然是絕對不會只有一個叫法的。
  • 魔都少女叫鴨指南!拿去不謝!
    鴨源來自北京,肉嫩脂厚;烤鴨匠人是人稱「段王爺」的段龍飛,他曾師從全聚德,是烤鴨手法一等一的大廚。他說,一隻大鴨,只精選腹部絨毛面的皮來做片皮。在上海剛開新店的它,在北京早已是食客慕名而去的烤鴨店。隨便一搜大眾點評的推薦菜就是烤鴨,五星好評~
  • 易建聯:關於肌肉拉傷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北京時間8月2日, CBA聯賽季後賽八強,廣東隊以110-88戰勝青島隊,率先挺進四強。這場比賽,易建聯出場25分鐘,砍下25分5籃板3搶斷2蓋帽的全面數據!但全隊卻沒有人表示出開心的狀態,因為在與青島男籃第四節比賽中,易建聯在一次籃下無對抗上籃的過程中,突然受傷,最終一瘸一拐的走向更衣室。
  • 肩胛骨的那些事兒.
    不定期更新的10點30,聊寵物千姿 人世百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法鬥說翻譯/紅塵有鬼主題:肩胛骨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