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書哲
來源:插坐學院(ID:chazuomba)
01
既能真誠待人
也能舒服地做自己
一向被認為高情商的蔡康永,曾在某一期《奇葩說》裡「對嗆」何炅。
在馬劍越 PK 臧鴻飛的投票中,何炅做了一件很符合他主持風格,但不符合《奇葩說》規則的事:投票之前評論選手表現。
蔡康永認為,提前評論選手表現會誤導觀眾投票,於是及時制止。
何炅解釋說:「她辯得真得挺爛的。」
蔡康永擺手笑道:「你怎麼可以在投票前這麼講呢?」
何炅不依不饒:「她真的講得挺爛的,但是她有她非常機智的反應。」
蔡康永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你不可以這樣做,影響大家的投票意見。」
這一來一回的反駁,一般人可能早就爭得面紅耳赤。首次加盟《奇葩說》的何炅,確實有點不太高興。
但蔡康永一直保持微笑,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後,為免顯得有失風度,何炅也沒再爭辯。
自始至終,蔡康永一直掌握著談話的節奏。
他知道何炅不會因此生氣,自己也始終保持溫和、輕鬆的態度,既堅持了自己的觀點,又不至於讓對方太難堪,也獲得了別人的尊重。
蔡康永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
「舒服地做自己,是追求高情商的最重要原因。如果討人喜歡,卻失去自己,那是情商最糟糕的狀況。」
情商低的人,要麼迎合自己,要麼迎合別人。而真正的高情商,從來都是既尊重別人,也能夠堅持原則和底線。
陳道明是演藝圈公認的高情商。然而他的高情商,不是體現在廣結善緣,而是他對每個人、每件事都極具原則。
電影《歸來》做宣傳的時候,主持人問陳道明:和鞏俐飆戲,是不是覺得特別過癮?
他沒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而是正言:
「現在文學語言,都被娛樂節目用到極致了,都用的極為刺激。我倆沒有飆,就是我倆合作。你給我解釋一下『飆』是什麼意思?」
接著又一個記者站起來問:「有在張慧雯身上看到鞏俐的影子嗎?」
陳道明依舊嚴肅答道:「我看不到任何演員,是另一個演員的影子,就是一個演員,不能複製,一代一代的女演員怎麼能複製?」
馮小剛誇陳道明,是一個只肯在戲裡低頭的人。稜角分明,卻讓人舒服;從未言不由衷,令人敬佩。
一個人情商高,從來不是因為討好別人,而是永遠知對錯,明事理,心繫他人,不失自我。
在一言一行中,真誠待人,也舒服地做自己。
02
不追求無情緒
而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
蔡康永在他的書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家電影雜誌,做了一份問捲去問 16 位好萊塢的頂尖導演,受訪者包括史匹柏與李安。
題目主要是關於拍片現場的工作習慣,其中有一題是:「是否曾經在拍片時氣到亂摔東西,憤而離開現場?」
蔡康永說,他以為這麼厲害的導演,拍的戲又這麼複雜,肯定動不動就現場大怒,而且以他們的地位,即使暴跳如雷、亂爆粗口,大家基本也會默默承受。
沒想到 16 位導演中,竟然只有一位說他曾經氣到摔東西離場,當時現場所有人都手足無措,卻沒人上前挽留他。
而他冷靜下來之後,想到當天還有好幾場戲的進度要趕,只好自己又回到現場,繼續拍攝。
這位導演後來說,責任在自己肩上時,生氣歸生氣,但不要太誇張,因為如果沒人給臺階下,收拾殘局的,終歸是自己。
而其他 15 位導演,回答大都是:生氣免不了的,但何必摔東西走人呢?這樣能解決什麼?
發脾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憤怒只會增加新的問題,自找麻煩。
而「高情商」首先就是一種駕馭自己情緒,影響別人情緒的能力。
能否接受並有效駕馭情緒,甚至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和高度。
順為資本 CEO 許達來,是員工眼裡公認「性情溫和」的好老闆。
年輕時曾因對下屬的分析報告不滿,對下屬發火,甚至直接將報告扔在對方臉上,但事後他一度內疚不已,專門向下屬道歉。
後來採訪中,許達來直言:「現在不會這樣做,現在情緒波動很小」。
但學會控制情緒,謙遜待人,並不意味著降低標準和放棄底線。
他說,大部分情況下他都會很寬容,「但是過了我容忍的極限,我就不會再給他第二次機會了。」
一個情商高的人,不是壓抑情緒,更不是戒掉情緒,而是承認自己有情緒,並能夠調控情緒。
懂得在情緒要爆發時,找到合適方式安置情緒,避免壞情緒帶給別人傷害。
03
真正的高情商
是根植於內心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能力。
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被譽為「經營之神」,在經營哲學之外,高情商也令他備受尊重。
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廳招待客人,一行 6 個人都點了牛排。
等 6 個人都吃完主餐,他讓助理去請烹調牛排的主廚過來,還特別強調:「不要找經理,找主廚。」
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會兒的場面可能會很尷尬。
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請自已的客人來頭很大。
「是不是牛排有什麼問題?」主廚緊張地問。
「烹調牛排,對你已不成問題,」松下說,「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於廚藝,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廚師,但我已 80 歲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廚與其他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覷,過了好一會兒才明白過來。
「我想當面和你談,是因為我擔心,當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廚房時,心裡會難過。」
聽到松下如此說明,那位主廚感到備受尊重;旁邊的客人聽完,也更加欽佩松下的人格。
有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就,20%取決於他的智商,80%取決於他的情商。」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換位思考,說話做事能體察別人的不易之處,在給自己帶來益處的同時,也多考慮別人的利益。
胡歌是演藝圈實力與情商雙高的代表。
某次頒獎盛典,胡歌憑實力拿到雙料影帝。
聽到自己擊敗李雪健老師,胡歌走下臺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李雪健老師身邊,雙手合十鞠躬,並對李雪健老師說了一句「受之有愧」,以此表達對前輩的敬意。
致獲獎詞時,他提到前輩鄭佩佩,「第一次讓我知道演員在現場應該是什麼樣的。」他追憶林依晨和他說過的話,惹得林依晨感動,當場落淚;提到了只是在飛機上偶遇的李雪健老師……
連劉若英都發微博說,雖不認識他本人,但對他的獲獎詞大加讚賞。
有句古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意思是說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真正高情商的人,一定是心存感恩,理解他人處境,懂得換位思考的人。
這樣的人往往具有較高的思維格局,更能收穫對方的理解和善意回饋。
我們都追求高情商,但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蔡康永說:
「不是追求冷漠,而是追求冷靜;
不是追求無情緒,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
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
被人喜歡,是一種能力。願我們都能好好對別人,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也能做好自己。
來源:插坐學院(ID:chazuo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