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埔廣東漢劇拿下全國大展金獎
由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選送的廣東漢劇小戲《客家之子·田家炳》獲優秀劇目金獎。這是大埔廣東漢劇首次在國家級戲劇大展上斬獲金獎。 據悉,本屆大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合肥市文化和旅遊局、長豐縣政府主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0個劇目同臺角逐。
-
廣東一座有名的客家城市,大部分人是說客家話,是廣東客家大本營
廣東是中國客家人最多的省份之一,客家人口超過2500萬,客家人在廣東分布是比較廣的,大部分城市都有客家人,不過,主要分布在廣東梅州、河源、惠州、韶關一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就連移民城市深圳的原住民也是客家人,現在客家人也多,當然,肯定不是最多,廣東客家人最多的城市是梅州。
-
梅州名人|來自大埔的慈善家-田家炳先生!
第一次聽到田家炳這三個字,是在上初中的時候誰誰誰考入了田家炳中學,當時並不是知道他是一個人名,直到後面上了高中,才知道田家炳中學是以田家炳這個人命名的學校,才知曉他是一個偉大的慈善家。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了解一下這個來自梅州大埔的客家名人-田家炳。
-
廣東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即將亮相廣州
其中,由梅州創排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將於6月24、25日在廣州友誼劇院上演。《血色三河》據了解,廣東省已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復工復產穩步推進階段,為豐富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宣傳梅州紅色文化品牌,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友誼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聯合演出的《血色三河》將亮相廣州,這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欣賞性於一體,具有客家特色、廣東氣派、時代氣息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
-
田家炳彌留之際眼睛看不見,顫抖的手仍握著標滿捐贈學校中國地圖
「百校之父」田家炳田家炳,生於1919年,祖籍廣東梅州大浦,1935年父親田玉瑚去世,不足16歲的田家炳輟學從商,肩負持家重擔。1937年他遠赴越南,推銷老家的瓷土,1939年又轉至印尼從事橡膠工業。梅州田氏先祖,原居山西平陽府吉州縣,後遷至江西贛州府興國縣,宋時又遷至當時閩西客家中心福建龍巖汀州。田氏梅州開基祖宗甫公,字復興、號梅坡,曾任梅州教諭,卜居梅州羅衣村布心大塘面。其父宅中公,是欽點翰林,在福建汀州為官時,御賜匾額「民歌善政」。據《大埔銀灘田氏族譜原敘序》記載,梅坡公生三子,曰萬八郞、曰萬九郎、曰萬十郞。
-
新華網專訪「不老女神」梁素珍:為廣東漢劇「帶勁」一生
年近80歲的廣東漢劇表演藝術家梁素珍幾乎每天要上下來回三、四趟,有時是去幼苗班上課,有時是去漢劇院演出,有時是需要出席研討活動。10月14日,在紀念師傅黃桂珠誕辰100周年專場,78歲的梁素珍以一襲藍衣盛裝,獻唱傳統漢劇《秦香蓮》唱段。一直被身邊人稱為「戲鬼」的梁素珍,她塑造的《盤夫》等劇中經典人物形象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是劇中的「女神」。
-
客家山歌劇「花開並蒂」,喜摘廣東省藝術節一等獎
《白鷺村》《春鬧》喜獲一等獎客家山歌劇《白鷺村》《春鬧》同獲一等獎大型客家山歌劇《白鷺村》由廣東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創排演出,是一出以鄉村建設為時代背景的現代戲其音樂富有極強的地域特色,使用了無伴奏人聲合唱的形式,還首次實驗了竹梆、客家鑼作為客家山歌劇的打擊樂器。山歌劇《白鷺村》自然地糅合人物故事和鄉土風情,既保持了地域韻味的傳承,又展現了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整部戲有溫度、有張力、有意韻,讓現場觀眾真切感受到情感的衝擊力。劇中演員以質樸真誠的演出徵服了眾多專家學者和觀眾。
-
廣東漢劇戲曲電影《蝴蝶夢》開機。南國牡丹將再次綻放
本報訊 (記者林麗妙 通訊員楊苑東)1月1日,廣東漢劇戲曲電影《蝴蝶夢》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影視小鎮開機拍攝,這是廣東漢劇在新時期拍攝的第二部戲曲電影。 活動現場,影片領銜主演李仙花,主演張廣武、姜文革,嘉賓以及主創人員共同揭開紅綢,並宣告廣東漢劇戲曲電影《蝴蝶夢》正式開機。據了解,拍攝戲曲電影《蝴蝶夢》是出品方廣東省文學藝術聯合會、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和出品方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中視長藝(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第二次銀幕合作。
-
在億萬富豪田家炳的家,看到的畫面卻令人潸然淚下.......
田家炳先生一口濃濃的客家鄉音一聽就非常親切還有他講述的故事、趣事好好看完
-
客家姓氏之梅州梁氏:梅州有個粵閩兩省共用祠堂,走出後人逾70萬
每年各姓氏祭祖或族群活動之日,沉寂的邊遠小城鎮就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閩粵梁氏宗祠的活動是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活動之一。700多年前,梁文生公從福建寧化遷至松源,並在此開枝散葉,梁氏後人遷往南方各地,並出海輾轉到東南亞等地。據統計,由松源梁氏宗祠走出的梁氏後人已逾70萬。
-
廣東首部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亮相羊城 唱演民族紅色讚歌
6月24日,由梅州創排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在廣州友誼劇院亮相。該劇運用動人的故事、精彩的舞臺呈現與精湛的表演再現了悲壯的三河壩戰役,為羊城觀眾演繹了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劇照 創演方供圖 據悉,《血色三河》是廣東首部民族歌劇,是「2020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
-
百位客家歌手唱響客家夢丨客語版《中國》搶鮮看!尋烏調查紀念館上央視!
成龍與吳京在2018年央視春晚演唱 由陳善寶老師統籌,推薦、召集全球各地區知名客家藝術家、客家歌手共同參與演唱並拍攝MV,同時得到各單位的大力支持,作品將於今年10月1日為國慶獻禮分別有中國北京、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四川、臺灣7省(市),海外分別有加拿大、美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7國的華裔客家歌手共同參與演唱,總計151人參與演唱,並將大量的客家美景串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
常德漢劇高腔《孟姜女傳奇》 爆場京城
多元的藝術表現手法讓該劇比以往的漢劇更加貼近時代、貼近觀眾。舞臺美輪美奐,音效逼真撼人,服裝造型新穎,唱腔拿捏有度,讓觀眾切實地領略了常德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萃與現代元素結合的魅力。精彩表演賞心悅目,千古絕唱感人至深,現場觀眾多次情不自禁地報以熱烈的掌聲。
-
《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
該戲曲部分叢書包括粵劇卷、潮劇卷、廣東漢劇卷、雷劇卷、稀有劇種卷、客家山歌劇卷、韶關戲曲卷共7卷22冊。這是《廣東戲劇文庫(1949-2019)》系列叢書結出的第一個碩果。首發儀式上,主辦方還向劇團、戲曲研究機構、戲曲研究專家、圖書館等代表贈送了《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叢書。
-
客家歌手謝德明出演共唱央視客語版《中國》
↑江西客家歌手謝德明 全球各地區知名客家藝術家、客家歌手共同參與演唱並拍攝MV,謝德明代表江西客家在贛州市于都縣長徵出發地紀念園拍攝,作品於2018年10月1日為國慶獻禮。分別有中國北京、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四川、臺灣7省(市),海外分別有加拿大、美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7國的華裔客家歌手共同參與演唱,總計151人參與演唱,並將大量的客家美景串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
粵系商業四大幫:「廣府幫」「潮汕幫」「客家幫」「海陸豐」
為什麼廣東商幫影響力最大、格局最大呢?因為在廣東商幫裡面,有三大細分商幫,而這三大商幫,每一個單獨劃分出來,都可以列入中國十大商幫,由此可見粵系的商業十分發達!百度的百科這樣介紹粵商:「粵商」是現代中國經濟尤其是商貿流通經濟中的最主要的企業群體(「商幫」),也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商幫」。廣東商幫細分,可以大致劃分為:潮汕幫、客家幫和廣府系。
-
【藝苑】常德漢劇高腔:老腔新唱「孟姜女」
常德素有「戲窩子」之稱。
-
活著就得修心(客家山歌)廣東著名客家歌手:廖強 演唱
活著就得修心(客家山歌)廣東著名客家歌手:廖強 演唱 原標題:活著就得修心(客家山歌)廣東著名客家歌手:廖強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