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從功利還是修身出發,誠信乃立身之本!

2020-12-24 資治通鑑故事與智慧

本文概括:

一、魏文侯誠信守約。

二、有些話可以不用說的那麼白,留些話就是留些味道。

全文一共約2300字,約6分鐘讀完。

上一回說到了魏文侯如何倡導了戰國初期開始的人才爭奪戰,並吸引了大批人才;這一回,讓我們繼續魏文侯誠信守約的故事:

一、《資治通鑑》原文:

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韓借師於魏以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

趙借師於魏以伐韓,文侯應之亦然。

二國皆怒而去。

已而知文侯以講於己也,皆朝於魏。

魏由是始大於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

二、譯文:

文侯和大臣們喝酒,非常開心,這個時候下起了雨,突然,他命令駕車到野外去。旁邊的人都說,今天喝酒這麼高興,天又下雨,主君您為何還要出去啊?

文侯說,我和虞人約好了打獵,雖然現在很高興,但是怎麼能因此耽誤了約定呢?

於是親自前往,跟虞人說把打獵取消。

韓國問魏國借用軍隊,準備打趙國。文侯說,趙和我,是兄弟啊,我不能按照您要求派軍隊去打他們。

趙國呢,也同樣問魏國借軍隊打韓國,文侯說了同樣的話。

兩國的特使都生氣的離開了。

一段時間以後,兩國都知道文侯曾經說過的話,於是都非常臣服於魏國。從此,魏國開始領導了三晉,天下諸侯也不能和魏國相爭

三、歷史的背後:

(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積累自己的信用度:

第一個小故事叫「虞人期獵」,虞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在打獵地方看守的人,魏國下屬某郡縣某個小山包的看管員。所以虞人期獵也可以翻譯成為國家主席和基層守山員的故事。這則故事在《韓非子》中也有記載,只是細節稍有不同,《韓非子》裡面是颳風不是下雨,不過這個不影響整個故事中文侯作為國家主席對於誠信的重視。

《韓非子》是用這個故事來說:"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於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說在文公之攻原與箕鄭救餓也。是以....文侯會虞人而獵。"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你每一件都做到了誠信為先,那麼就會在和每個人和你交往的人心裡埋下一顆誠信的種子,這個種子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等到有一天需要做一個大事情的時候,這顆參天大樹就是你的保證,你的存款帳戶。這就像現在的信用帳戶或者支付寶信用帳戶,如果你的每一次金融或者信用行為都是正向的,那麼,那就可以積累足夠多的信用資源。

《資治通鑑》後文會提到著名的商鞅變法取信於民的方法,也是通過事情確立信譽,即立木為信:《資治通鑑》原文: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

秦國商鞅變法時,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積累、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誠信行為的日積月累,是一個世界性的共識,班傑明·富蘭克林,被美國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6名,在他的《自傳》中提到了自己需要不斷修煉的十三個品德中,誠信的修煉是其中的一項。其他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從內心對自己誠信:

另外,我們更加要注意到,以上的誠信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行為上、外表上的誠信,是法家的誠信。實際上,作為醇儒、大儒的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鑑》時,除了表面行為的誠信以外,更加強調的是儒家的誠信:對自己的誠信。儒家強調「慎獨」,用「慎獨」來對待誠信的時候,首先要求的是內心誠信,不管世界上其他人怎麼看你,你的誠信是做給自己看的。在虞人期獵這個事情上,就算是自己的大臣們都不在旁邊、都不知道已經約了虞人,甚至就算是虞人都不在那裡,只要自己承諾了要過去,就要過去。自己過去這個行為只是為了針對自己、守住自己對自己的承諾,與他人無關。

不過,對儒家的誠信,只能自己知道,並且別人無法監督,往往實施起來難度非常大,反而在實際生活中法家的誠信行為會獲得更好的實際利益,只是,我們在進行法家誠信之時,也別忘了時時提醒自己,要「慎獨」,要不斷澆灌自己內心的誠信,這樣內外兼修,身心合一,保持個人平衡才是最理想的。

關於對內心誠信的修煉,銷售量超一億冊的史蒂芬柯維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殊途同歸的在開頭就強調了從內心開始,反求諸己的對自己誠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三)你能夠勇敢到讓子彈飛一會兒嗎?

面對韓、趙兩方借兵伐對方的請求,文侯清晰的表達了拒絕意見和原因,導致了被拒絕方的怒氣衝衝。很多人可能會想,他為何不進一步做一下解釋,「我對你們任何一家都是這樣的態度,另外一家也來借兵,但是也是因為這個理由拒絕了......」,

是的,也許這樣解釋了以後,被拒絕方確實不會這麼生氣。但是,從效果上來看,就會差很多。

第一、自己獲得的信息會被認為更可信。魏文侯拒絕韓趙兩家的事情,並不是刻意保密的事情,總會傳到韓趙的耳朵,如果之前就告訴了他們,顯然不如他們自己獲得更加好。

第二、懊悔的醞釀過程。更加關鍵的是,人類天生就會對曲折的故事感受更深,對跌宕起伏的情節更加深入骨髓,如果再增加了一個誤解別人的懊悔,那顯然效果就會好極了。也許魏文侯沒有刻意這樣做,但是他對於韓趙兩家沒有太多的廢話,讓這兩家在最後自己獲得了信息,並產生了一定的懊悔情感,終於讓韓趙兩家徹底臣服自己。這是一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學習的手段。很多事情,特別是我們為別人著想的事情,真的沒有必要我們自己說出來,說出來味道就變了,反而是通過其他渠道傳出去信息,最終到達當事人耳朵,效果會更加好!

是的,你就讓子彈飛一會兒!

《資治通鑑》接下來會讓我們遇上一位敢吃自己兒子的狠人!!

相關焦點

  • 「誠信為本,知行合一」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誠信設計創意大賽...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為人之道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學術誠信不僅是科研之本,更是立身之本,也應該是每一位研究生的「初心」。公管學子應具有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家國情懷,以誠修身、完善人格、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用實際行動踐行「明德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抵制一切學術不端行為。
  • 六十四卦詳解:第61卦 風澤中孚(中孚卦)誠信立身 下下卦
    譯文:中孚卦象徵誠信:誠信施及到愚鈍無知的小豬小魚身上,從而感化了它們,因此獲得吉祥,利於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堅守中正之道。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 易經|中孚卦,誠信立身
    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本卦上下各有兩陽,中間則為兩陰,為中心空虛亦即虛心之象。
  • 周瑩告訴我們:誠信厚道乃成功之本
    其實,在我看來,周瑩的成功之道概括起來很簡單,就是誠信和厚道。大義秦商,最講究的是誠信。周瑩在吳家抖機靈,出主意用杜鵑花葉子代替價格昂貴的血竭,被吳家的大當家吳蔚文喝斥,之後,吳蔚文給周瑩上了她人生中關於誠信的第一課。從此,「誠信」在周瑩的心中紮下根。
  • 誠信是什麼?誠信為什麼?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孔夫子就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近代德國詩人海涅也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魯迅先生說「誠信為人之本」。我最近在讀《中國古代德行新典》。這本書集中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而傳統的德行觀,看到這些我們祖先積攢下來的巨大精神財富,我心潮澎湃,深受觸動。
  • 曾亞寒:以史為鑑 誠信立人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規範和行為準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等思想,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這一重要論述,為今天黨員幹部弘揚守誠信的傳統美德提供了遵循。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
  •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點;信用,更是一筆無形的寶貴財富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遵守諾言,講究信用。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點;信用,更是一筆無形的寶貴財富。孔子有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輓,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貌、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 誠信是做人之本,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恪守的人生準則
    誠信是做人之本,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恪守的人生準則。「誠」是用理智抉擇真理,達到不疑。「信」是不迷信、不輕信,用智慧的抉擇,到達不疑,並堅定地踐行。此外,誠實還是一種情感的表達。無論是夫妻、朋友還是同事,甚至是陌生人,良好的交流和溝通都注重真情實感,這是建立在真誠表達的基礎上的。我們生活的社會已變得越來越開放,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為了得到別人的情感認同,不斷獲得信任,我們就應該「己欲立而立人」,從小事做起,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真誠待人、信任待人。
  • 誠信為本,文明為綱
    我是一名跑校生,父母因工作無法接送我,我在家裡學校不是太近也不是太遠,平時打車浪費錢,等公交又太慢,走回家正往自行車不管騎容易丟,對於上學這種事我很苦惱。但是有了共享單車就不一樣了,我可以不著急打車或者公交了,路上找到一輛車掃碼開鎖就可以走回家的時間節省了一半,而且還不貴很便宜,這大大便利了我的出行,而且我還做到了綠色出行,不僅為保護環境作出奉獻,還鍛鍊了自己的身體。
  • 聯洲信評秉誠信之風,揚帆再出發!——暨第二屆「共建誠信文明生態...
    2020年12月26日,第二屆"共建誠信文明生態圈"活動在深圳星河麗思卡爾頓酒店隆重召開。時隔一年,聯洲信評秉誠信之風,揚帆再出發。本屆活動以"助力三地互聯互通大融合,開創灣區誠信文明新局面"為口號,旨在促進我國誠信建設並助力深圳先行示範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誠信文明發展。
  • 鄭文彬:新時代青年要以誠信為本,網際網路企業要以誠信為綱
    鄭文彬:新時代青年要以誠信為本,網際網路企業要以誠信為綱 2020-12-08 11:11:17在網際網路發展的過程中,青年也是網際網路的主力軍,應當自覺肩負起社會責任,為誠信網絡建設貢獻青春力量。」12月7日下午,在山東曲阜舉辦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青年與網絡誠信建設論壇上,探探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鄭文彬作了題為《誠信譜寫青春華章》的主題演講,並就青年與網絡誠信建設分享了三個觀點。  鄭文彬表示,首先,新時代青年要以誠信為本。
  • 繼《買耳朵》後,肖戰作品再登《央視頻》,演員立身之本熠熠發光
    楔子近日,繼《買耳朵》登上《央視頻》之後,肖戰的另外一個作品也再次登上了《央視頻》,而這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彰顯的則是演員的立身之本——作品——被越來越多的媒體看到,也越來越被認可。反之,其他的一些則都是無足輕重的東西。
  • 2021省考申論範文: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
    如今,我國已經邁入信用社會,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還是政府,都必須遵守信用這一準則,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只要這樣,個人才能長足發展,企業才能經營順利,社會才能安穩和諧,國家才能國力富強。信用是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品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實守信,是中華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是為人處世的道德品質行為標準。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辯經的時候她也還是多微笑不語,一味守禮。妍妍、方方、淇淇的分享皆有可圈可點處。先生到底是厲害,將一整篇逐字逐句,掰開了揉碎了一一細解,而且總能聯繫身邊平常事物深入淺出,寓理於中。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③;修之於國④,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⑤,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譯文:善於建樹的不可能拔除,善於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麼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
  • 誠信,公民道德的基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提出的第三個價值取向,是誠信。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也是社會運行的基本條件。現代社會不僅僅是物質豐裕的社會,也應該是誠信有序的社會;市場經濟不僅僅是法治社會,更應是信用經濟。
  • 「商道酬信」助企業誠信立身
    經過鎮江市工商聯的紮實推進,全市商(協)會、企業的積極參與,「商道酬信」活動已成為鎮江市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中的亮點之作,成為鎮江市工商聯與時俱進適應「新常態」的創新之舉,更是「四信」精神與地方特點有效融合的地方詮釋。
  • 中國傳統誠信文化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以誠為本、以信為先的文化傳統,在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中誠信之德與封建道德的其他規範相互貫通並居於核心地位,成為維繫社會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規範。而這一切都是以我國傳統文化中深厚的誠信文化底蘊為支撐的。
  • 美團點評黃海:大眾點評立身之本是做最真實的用戶反饋
    美團點評黃海:大眾點評立身之本是做最真實的用戶反饋 2019-03-29 11:18: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