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羅大寶老師上線,今天要講一講哲學。很難得看到卡裡古拉這樣讓我身心都高潮的戲啊。。。所以我燃燒的頭腦要迫不及待地說一說卡裡古拉這部戲的精神內核。乾貨!收好!
首先,卡裡古來一出場便開始懷疑人生的直接誘因,是他妹妹(也是情人)的死。Why bother?除了他愛他妹妹以外,愛人的死給他帶來了兩個摧毀三觀的感受:1.他發現: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沒有什麼卵用。權力再大也阻止不了生老病死,不能讓想發生的發生、想停止的停止。2.妹妹死去是給他帶來了莫大的痛苦,可是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他發現尼瑪這痛苦也是短暫的啊!他以為自己對妹妹的深愛是天長地久其心昭昭日月可鑑,可是卻愕然發現任何強烈的情感,愛意或悲傷,都是隨時間流走轉瞬即逝!這時候問題來了,辣麼!權力如果不能達成自己的願望,那麼權力到底有什麼用?生命中任何東西都無恆常,那我能抓住什麼相信什麼?此時的卡裡古拉,已經墮入存在主義焦慮之中。這也是一個人自省道路上的第一步——懷疑,並且知道自己「不知道」。
卡裡古拉這位少年,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已經踏上尋求真理這條路了。可是對極致真理的追求是一條在深淵之側前行的險路啊,在古羅馬還沒有經歷過尼採加繆叔本華的洗禮的時候,他怎麼能想得通啊!不出事就怪哉了! (哪個少年不曾存在主義焦慮啊,叔本華最後思想皈依印度玄學,跟佛學大道相通,知道無執放下才是解脫嘛!只怪這個少年當時遇不到佛學也沒練練瑜伽啥的。)
這裡就來到了卡裡古拉和大臣Cherea對質辯論的時候。卡裡古拉手握Cherea刺殺他的證據,但是卻不殺他,反而要求他進行一場平等的、兩個哲人之間的對話。Cherea堅信有的行為比另外一些行為高尚,比如秩序比癲狂高尚。他堅信人應該聽從社會的準則而不是心靈的準則。保持社會的秩序比追求什麼心靈平靜永恆真相實在得多。而卡裡古拉則認為世上任何事情都無好壞之分,秩序、物質的豐富、貴族階級的統治,都不是恆長;愛、恨、痛苦、悲傷也都是轉瞬即逝。所以卡裡古拉像個殉道者般殺人父母,姦污臣下妻子,他有一種使命般的教導感,仿佛要讓人們從這些事情中體會出生命無常,明白這些事物都不能帶來永恆的喜樂,用赤裸裸的方式讓大臣們懂得他們奉為圭臬的社會準則是多麼可笑的事情。卡裡古拉燒毀了Cherea刺殺的證據,在他看來,他自己死不死,什麼時候死,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Cherea反思過自己為什麼要殺卡裡古拉的真實原因,而他還是選擇要下手的話,卡裡古拉引頸就戮。但是這時候Cherea猶豫了,顫抖了,因為他作為哲人,是深深理解卡裡古拉的。卡裡古拉在逼他面對他不願意面對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心和自己的私慾。以高尚自封的他把卡裡古拉當做心靈罪孽的投射,認為殺死卡裡古拉就不用再面對內心的黑暗。而現在,當卡裡古拉迫使他正視自己時,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說服卡裡古拉,也沒有辦法說服自己——殺人的動機,究其根本,還是想要這個世界按照我的規則來定義好壞的權力。但是Cherea太害怕承認這一點,所以一直拿社會準則當做大旗。在卡裡古拉燒毀證據,他無法說服自己用這個理由殺死卡裡古拉的時候,他只能千方百計給自己找理由,後來甚至於以卡裡古拉讓絕望玷汙了小詩人的心靈為藉口,說服自己殺卡裡古拉是「正義」的。
作者簡介:羅大寶,波士頓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從事戲劇。
最招欠的時評,最走心的影評和戲評,還有最騷氣的故事。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關注「咕嘟」,這裡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咕嘟
咕嘟
——那是等待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