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碎片》,一場破碎的夢境,諾蘭導演的記憶裂痕

2020-12-24 騰訊網

電影,軌道為你而來

20年前,克里斯多福·諾蘭在他而立之年拍攝了一部「神腦神片」《記憶碎片》,其中精妙的敘事結構震撼到了全球影迷,這是一部具有強烈虛幻主義色彩的黑色電影代表作,它的寶貴之處在於敘事手法和內容表達、主題呈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並且契合度可以用「天衣無縫」來形容,通過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實現了語義層面的完美融合,探討「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樣的高深哲學問題。

關於《記憶碎片》的敘述分析文章層出不窮,而大部分圍繞在單純敘述結構層面的分析,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主題的關聯,今天我想從電影符號和心理黑色電影這兩個層面來解析一下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它能打動觀眾的深層原因。

01、心理迷宮映射敘述的去碎片化,紆曲的時序成為導演風格的體現。

電影是時空的藝術,也是導演風格的重要體現,在生活中,時間是單向度不可逆的,而在影片中因為蒙太奇手法的存在,可以讓時間在同一空間並行存在,也可以在同一時間存在於不同空間中,時間具有了多維度、可逆轉的特點。

以《記憶碎片》為代表湧現出了《穆赫蘭道》、《前目的地》等一大批黑色類型的電影,其核心就在於紆曲的時序風格,利用心理迷宮和哲理思考體現出去碎片化的特點,關注的是打亂思維習慣之後出現的思維方式轉變和心理困境問題,碎片化的蒙太奇剪輯手法將影片剪成了40多個不同的段落,每一個段落都具有時間的不確定性,構成了對未來的無限延展可能性。

這種敘述手法具有強烈的後現代主義風格,將原本的非線性敘述風格通過零散化地布局呈現出放射形狀,讓觀眾在腦海中對時間進行選擇拼接,呈現出的是萊昂納多慌亂的內心世界和絕望的人生體驗,帶有先驗性地探索「個人行為的意義性」,他見證了選擇的多樣性和人生目的的探索性,從無序逐漸走向了光明,使影片具有了自我意識和後現代表現形式。

敘述者對時間的操縱體現出了一種黑色精神,選擇「怎樣的形式解決」遠比「去不去解決」更為重要,這就是對於自我人生的重新定義編排,解決了人生困境的謎團,讓觀眾更關注於生命意義本身。

02、多重符號轉碼實現非線性敘述結構的線性化,縫合了敘事的縫隙。

在電影中,電影符號需要經過編碼解碼的過程才能傳遞到觀眾眼中,這些具體的意象往往是精心選擇的結果,讓有代表性的物像形成電影符號,多重電影符號形成非線性、視聽化的含義轉碼,傳達出無形的時空理解力,從而起到完成敘事架構的目標,這其實就是非線性敘述結構的線性化。

比如影片中的照片,正常的敘述風格是拍立得抖動狀態下照片愈發清晰,可是在萊昂納多手中照片卻出現了抖動變成空白的情況,這種逆轉的做法暗示出了影片倒敘的敘事結構,通過一個簡單的物像抓住了觀眾的好奇心,進而放大符號的引申含義,讓敘事意義融入到主題表達的內涵框架之中,這體現的就是曲徑通幽的敘述效果。

與傳統的線性敘述結構相比,電影符號是一種美學上的升華,告別了單純講述式的說教方式,提升敘事的嚴謹性和可靠性,深層探究影片的文化內涵,這是特別高級的一種表達方式,傳遞出的信號感和信息量卻數倍於傳統敘述方式。

符號轉碼中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比如多次重複出現的物像:萊昂納多給妻子打針的針頭,妻子遇害時的瞬間鏡頭、萊昂納多抽屜中的聖經等等,這些都拉近了觀眾與表達者之間的距離,通過觀者的生活常識去判斷詮釋這些符號含義,有利於揭開故事的真相,同時也縫合了敘事的縫隙。

03、失憶和記憶雙重矛盾構成敘述底層邏輯,黑色和彩色穿插因果鏈條。

萊昂納多失憶的狀態通過立拍得、紋身和筆記在追尋記憶的來源,這個前提條件作為敘事的底層邏輯構成了對整個世界的全新架構,他的追兇過程其實就是揭開世界真相的探尋之旅,邏輯建立的前提條件往往依賴於大量的信息存儲,比如大象能活到70歲,與它眾多經驗教訓的累積不無關係,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必然會誕生很多」滅頂之災」,而大象則能輕鬆躲避。

萊昂納多失去的是短期記憶,這時考驗的就是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之間的衝突與包容,諾蘭採用了紀實性手法,用黑白色和彩色的符號特點,揭示了故事發展的時間順序,這是一個敘述迷宮,彩色正向敘述,黑白逆向回憶,共同組建起關於生活場景的跨越式敘述,增強了心理迷宮的混亂程度,兩種鮮明的符號對比銜接起了各個分散化的情節點,成為了揭開迷宮的關鍵。

黑白電影作為電影工業化的初始產物,早期因現實性的粗糲和表達性的偏執受到電影人的喜愛,可是彩色電影卻具有強大的戲劇張力,通過兩者的融合交融有時會產生幹擾的情況,有時又是對因果鏈條的完美補充,諾蘭隱喻的就是工業體制內色彩對於敘事空間的現代含義,指向的就是環環相扣的細節揭秘之後帶給觀眾的體驗感和新鮮感。

04、從具象到抽象,反覆出現的符號具象升華了心理黑色存在主義的主題。

諾蘭導演藉助圖像符號的具象性,放置在抽象符號的高度去體現其抽象含義和聯想意義,引發觀眾做出深層思考。萊昂納多過於依賴於記憶本身,一直處於尋找復仇對象的過程中,可是卻始終被人利用,這種焦灼的善惡對立關係通過基礎敘述情節升華為對現實的思考,其中每一個符號都具有深層的哲學韻味。

觀眾被帶入了劇中人的角色視點,隨著角色的行為在展現黑色電影經常出現的話題,比如生命與虛無之間的存在主義思辨,孤獨個體在融入社會中可能存在的異化問題,生命的荒誕與命運的無奈之間的關係,暴力偏執與和諧共處的人際交往關係,這些多重維度的思考就是心理黑色電影經常被反覆提及的話題。

格式塔心理曾指出「人腦或心靈天生有將零碎片段、抽象物品完整化的能力」,這也是萊昂納多一直自信「沒有消失的思考能力」的來源,他所謂的「海量信息」在觀眾眼中看似可笑,卻是另一個維度的思考邏輯,這與觀眾的全知視角密不可分,萊昂納多依靠這些海量信息做出的判斷,與我們處於人生不同階段做出的判斷如出一轍,比如身為孩子與成人對於整個世界的看法就是大相逕庭的,這就是信息化帶來的人生價值觀改變,這些都根植於每個人的性格本能之中,通過具體物像進行升華,這也算是諾蘭導演的強項之一了。

結語:

電影符號和心理黑色電影與敘事結構密不可分,兩者牢牢構成了本片的兩翼齊飛,通過物像化的表現形式、縝密的思維邏輯、色彩的兩極分化和哲學的深入思考讓觀眾體會現實與虛幻、存在與死亡、記憶與失憶等對立統一的深層含義,加深了我們對整個世界的了解和認知。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即是多

..

.

精彩內容回顧

相關焦點

  • 《記憶碎片》:讓諾蘭導演一舉成名的必看經典神作
    由蓋皮爾斯主演的《記憶碎片》,是《黑暗騎士》、《盜夢空間》導演諾蘭的第二部長片作品,改編自他弟弟寫的短篇小說,複雜的敘事方式、動人的劇情發展,讓當年才30歲的諾蘭獲得國際矚目。《記憶碎片》劇情描述主角自從妻子被姦殺、自己也遭擊昏後,罹患"
  • 《DNF》破碎的記憶碎片怎麼玩 破碎的記憶碎片介紹
    導 讀 DNF5月21日更新周有不少新材料,比如破碎的記憶碎片正是之一。那麼作為新材料,破碎的記憶碎片有什麼用?
  • 如何寫出《記憶碎片》?諾蘭談《記憶碎片》劇作
    他是憑藉第二部長片《記憶碎片》才得到公眾的關注,《記憶碎片》是一部「非線性」驚悚片(諾蘭語),整片以倒敘拍攝,講述了患有記憶障礙的主角(由蓋·皮爾斯飾演)追查殺妻兇手的故事。《記憶碎片》是諾蘭根據弟弟喬納森的小說改編而成(原名《死亡象徵》,發表於2001年3月的Esquire雜誌)。在寫作時諾蘭就打算把它寫成一部低成本影片,實際上,這部片子主要拍攝日期花了25天就完成了。
  • 「諾蘭」導演:《信條》劇本靈感來源於《記憶碎片》
    「諾蘭」導演:《信條》劇本靈感來源於《記憶碎片》,演員稱:「我也沒看懂劇本!」當年諾蘭拍攝《記憶碎片》時其中有一幕是一顆子彈,在時間逆行之下重新回到了槍口,正是這一幕讓導演諾蘭萌生了拍攝一部關於「時間逆行的電影。
  • 諾蘭大神從早期的作品,記憶碎片中就透漏出不凡的導演功力!
    諾蘭的名字在全世界都是平凡的,普通的,但是在美國電影導演和好萊塢來說這個名字代表著就是不凡二字,在科幻電影或者說在抽象印象電影裡面,諾蘭導演的名聲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他的電影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太少了,但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是神作,諾蘭大神的外號就是外界給最大的榮譽稱號了。
  • 從《記憶碎片》到《盜夢空間》:顛倒真實、虛假與諾蘭的十年蛻變
    在令人引頸期盼的諾蘭新作《信條》上映前夕,複習了導演二十年前的《記憶碎片》和十年前的《盜夢空間》,或許因為當初看的《記憶碎片》就是讓神作變平凡之作的DVD 順敘版,加上事隔多年,劇情細節都記不清了,又重新體驗了一次初見這兩部片時的驚嘆。
  • 時間魔術師諾蘭《記憶碎片》,突破電影章法,無法複製的完美特例
    很多人對諾蘭有記憶的第一部作品是《盜夢空間》但其實《記憶碎片》同樣有著令人驚豔且目不轉睛的魅力,且影響了之後20年影壇許多電影對於時間流的理解。破碎的記憶,什麼才是真實?準備好了嗎?那麼我們開始吧!《記憶碎片》從開頭就揭露了結局,但卻用長達一分鐘的長鏡頭,令人感受到時間的倒敘流逝,令人印象深刻。我認為《記憶碎片》並不是個多麼特別的故事,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男子找尋殺害自己妻子死亡的兇手,這樣的劇情架構無法說有多特別,但透過諾蘭那操弄時間的手法,將一個流暢的故事,拼接成一個無法走神,需要全神關注到最後一刻的作品。
  • 諾蘭的「燒腦神片」《記憶碎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永劫回歸
    隨後諾蘭憑著香港電影節放映《追隨》(Following)向觀眾募得的資金,於1999 年10 月展開《記憶碎片》的拍攝事宜,僅僅耗費25 天的時間便順利殺青。 與今敏《未麻的部屋》虛實難辨的呈現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整個故事有如突然進入一個失去時間感的閉鎖循環,日復一日從同一場夢中墜落,再從同一場夢中驚醒。
  • 《記憶碎片:20周年數碼修復》影評:諾蘭非線性的記憶拼圖
    記憶碎片》又顛覆過往電影敘事風格,以更加創新、成熟的剪輯把電影的故事結構與時間線給完全打亂,不僅讓《記憶碎片》在IMDb、爛番茄、豆瓣等電影評分網站的經典片單上留名,也奠定諾蘭未來在影壇上的成就。《記憶碎片》評價好看嗎?
  • 《記憶碎片:20周年數碼修復》影評:諾蘭非線性的記憶拼圖
    試著尋找活著的意義以非線性敘事聞名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1996年首部長片《追隨》(Following)就以不按事件發生順序來呈現的手法帶給觀眾驚奇之後,第二部作品《記憶碎片》又顛覆過往電影敘事風格,以更加創新、成熟的剪輯把電影的故事結構與時間線給完全打亂,不僅讓《記憶碎片》在IMDb、爛番茄、豆瓣等電影評分網站的經典片單上留名,也奠定諾蘭未來在影壇上的成就。
  • 諾蘭在《記憶碎片》中藏了彩蛋 是《信條》逆轉時間的原型
    據外媒報導,近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他早年間拍攝首部商業片時就有了「時間逆轉」的想法。在電影《記憶碎片》中就隱藏這一個與《信條》相關的彩蛋。
  • 諾蘭的《記憶碎片》蘭尼患有短期失憶症,能找到殺害妻子的兇手嗎
    導語:歡迎來到崔青青講故事,諾蘭的《記憶碎片》蘭尼患有短期失憶症,能找到殺害妻子的兇手嗎 《記憶碎片》又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另一部神作,而且是諾蘭死忠粉的必修課。如果你只知道《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卻不知有《記憶碎片》,那絕對是領不到諾蘭死忠粉成就標籤的,反正我先給自己立個FLAG,我是不折不扣的死忠粉。諾蘭老師成名於1996年的《追蹤》,這部預算只有6000美元的電影處女座奠定了他30年鬼魅敘事風格的基礎。諾蘭熱衷的好像一直不是電影主題的升華,而是如何講故事的鬼斧神工。
  • 為什麼說看不懂諾蘭的電影很正常?|克里斯多福·諾蘭|記憶碎片|盜...
    作者 / 大衛熊提起克里斯多福·諾蘭,我們立刻會想到讓他一舉成名的《記憶碎片》,我們立刻會想到讓他一舉封神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這是傑出導演的標誌,其作品作者屬性之強,片名和姓名,早已不可分割。熱愛電影(Movies)的人都知道,諾蘭是最深愛電影(Cinema)的導演之一。他拿著裝滿茶水的保溫杯,拼盡全力,盡其所能,守護關於電影的一切。
  • 諾蘭早在20年前拍攝《記憶碎片》時就已在構想《信條》的世界觀
    作為一名特立獨行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已經給觀眾們帶來了許多高品質的作品。今年上映的《信條》(TENET),更是引發了無數粉絲的燒腦討論。然而最出人意料的,莫過於這名大導演在 20 年前的《記憶碎片》(Memento)一片中暗藏的《信條》彩蛋!資料圖:《信條》場景之一外媒指出,在 2000 年上映的這部科幻諜戰驚悚片中,諾蘭就已經在開場畫面中展現了一枚看似被槍所俘獲的子彈。
  • 克里斯多福·諾蘭在《記憶碎片》中的敘事技巧
    《記憶碎片》最後一層是關於一些更小的,在場景與場景之間存在的小片段由於對於每一場戲都將我們帶回到更早之前,尋常的場景構建中的一些元素必須得到調整在大部分電影中,每一場戲的結尾,都會使觀眾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在《記憶碎片》中,彩色段落開頭就讓人產生疑問,不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而是剛剛發生了什麼?
  • 豆瓣8.9的《記憶碎片》,是如何幫助讓諾蘭一戰封神的
    記憶碎片》(Memento),是克裡斯多夫諾蘭的第二部電影,同時也是諾蘭的成名作。除了扣人心弦的劇情和諾蘭鬼才一般的敘事手法,那麼《記憶碎片》是如何讓諾蘭真正封神的呢?記憶碎片》的偉大在於,它以不尋常的敘事結構和引人注目的人物在電影史上佔據了重要位置,觀眾可以從進化事故​​的角度來體驗現實。
  • 諾蘭的燒腦神作《記憶碎片》如何展現時間調度與符號學含義?
    記憶碎片》就已經在計劃之中。在與弟弟喬納森·諾蘭的一次旅行之中,喬納森·諾蘭提出了《記憶碎片》的最初想法。最終,諾蘭的《記憶碎片》電影與弟弟的小說進行同步的創作。在這部電影中,諾蘭與攝影師沃利·菲斯特第一次合作,在此之後,沃利·菲斯特與諾蘭的合作一直持續到《星際穿越》,攝影師被換成霍伊特·范·霍特瑪。在諾蘭的電影序列中,《追隨》和《記憶碎片》也是唯二非華納兄弟發行的電影。
  • 記憶碎片:復仇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
    導演:諾蘭關鍵詞:懸疑,劇情,燒腦乍一看小引,《記憶碎片》似乎和其他復仇電影沒什麼兩樣,無非是探索事實真相併手刃仇敵的套路。但,一個優秀的導演能把一個平凡的故事演繹出不平凡的精彩。不同於一般的倒敘,導演諾蘭採用了「碎片化倒敘」和「雙線交錯發展」的方式來呈現劇情。諾蘭匠心獨運,他的作品往往能打破人們固有的思維順序,為我們開啟一場驚心動魄的頭腦冒險,例如《盜夢空間》,例如《星際穿越》。電影初始,所有線索證據直至「兇手」,在緊張刺激的復仇過後,我們跟隨萊納的「記憶碎片」探索緣由。電影完全倒敘,每十幾分鐘往前追溯一次,揭開那些有決定性意義的便條內容的寫作背景。
  • 諾蘭《信條》太燒腦了,敘事像《記憶碎片》
    9月4日,中國內地的觀眾也迎來了這部諾蘭同時出任導演與編劇,打磨了六七年劇本的電影。 除了大名鼎鼎的諾蘭之外,影片集結了約翰·大衛·華盛頓、「暮光男主」羅伯特·帕丁森、身高190的「高妹」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 、「阿福」麥可·凱恩等演員。
  • 諾蘭在20年前的《記憶碎片》中藏了一個彩蛋:與《信條》逆向子彈有...
    喜歡或者熟悉克里斯多福諾蘭朋友,對《記憶碎片》這部電影定然不陌生。《記憶碎片》是諾蘭來到好萊塢後拍攝的第一部商業片,故事改編自弟弟喬納森諾蘭的短篇小說《死亡象徵》,目前豆瓣評分8.6,並贏得了第74屆奧斯卡和第59屆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奠定了諾蘭「燒腦」的作品風格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