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400萬模特變身網紅年營收上億:誰是紅人價值變現幕後推手?

2021-02-07 文娛財經

音樂學院畢業的張凱毅一直想當一名歌手,於是開了微博,希望實現音樂夢想。令她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自己最後成為了一名當紅的美妝博主。今年4月份她開了第一家美妝淘寶店,上線三天銷售額突破1000萬,13萬訂單幾乎全都來源於微博粉絲。

「我真的特別震撼,震撼之餘特別感動。」。在微博2018超級紅人節上,張凱毅表示。像她一樣在微博上持續發布專業內容,獲得粉絲並且賺到錢的博主,不在少數。文娛財經(微信號:We-)獲得的艾瑞諮詢與微博聯合發布的《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顯示,網紅涉及的領域已經從美妝、時尚、才藝展示為主,擴展到科普、健身、母嬰等多個領域,網紅的粉絲也達到5.88億。

張凱毅是幸運的。雖然有不少網紅和她一樣積累了數量不菲的粉絲,在一些平臺上的曝光量也不俗,卻一直沒能獲得穩定的價值變現。這背後無外乎三種原因。第一,沒有合適的變現模式;第二,缺少有購買慾的粉絲,第三,缺乏專業的運營機構。

不過,還是有為數不少的網紅不但找到了商業模式,也掙到了錢。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嘗試將網紅當成職業。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並不缺少誕生網紅的平臺,然而,誰才是網紅完成價值變現的幕後推手?

運營之道:「流量」如何變成「留量」

在遊戲行業有句話,如果你打遊戲,一定會認識Miss。不過在參加微博超級紅人節活動時,Miss卻說,有了微博這個平臺,很多不打遊戲的人也認識一個打遊戲的Miss。這是微博作為一個綜合型社交媒體平臺的價值,也是Miss所在的直播平臺無法給她的。

和Miss有類似經歷的是B站UP主「愛做飯的芋頭」。在B站上他有60萬粉絲,在微博上他的粉絲已經超過160萬。去年12月,他成為MCN機構大禹旗下的籤約紅人。

網紅如果能進入更大的平臺,粉絲量就會大幅提升。這裡當然不是說垂直平臺不適宜紅人成長,只不過每個平臺都有相對固定的使用人群。在垂直聚眾的平臺上,網紅雖然容易脫穎而出,但其影響力卻不得不受制於平臺規模的天花板。

微博顯然正是這樣一個平臺。2018年3月微博月活躍用戶是4.11億,是全球第七大社交平臺,在國內僅次於微信和QQ,並且是唯一一個具備開放社交能力的平臺。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稱,微博上粉絲量超過100萬以上的網紅超過了2萬人,主要覆蓋了25個領域。和垂直平臺相比,微博或許在哪個領域都說不上搶眼,但其綜合性所帶來的用戶規模、內容結構優勢,卻也是垂直平臺無法企及的。

只看用戶規模還很難完全理解微博的優勢。如果從流量角度來衡量,有些平臺的流量並不亞於微博,尤其是一些短視頻和信息流平臺,通過算法推薦源源不斷的給用戶推送內容,搶佔了大量用戶時間。只不過對網紅而言,純粹的信息流平臺並不足以與粉絲建立關係。「流量」不能變成「留量」,價值就打了折扣。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網紅都願意將微博ID寫在自己在各個平臺的主頁上。歸根結底,將平臺的用戶轉化為自己的粉絲,紅人辛辛苦苦生產內容才有價值。

內容之道:「作者」如何進階到IP

國民老嶽父公是微博上一位寵物博主。他經常喜歡拍一些視頻、好玩的照片分享到微博上去,2016年6月他的粉絲量達到了40萬,今年6月已經增加到900多萬。在微博的網紅金字塔上,他已經是接近塔尖的人。

「我要認清我是誰我要做什麼,我要把自己的定位找清楚,我一開始想說段子,但是評論裡面關注我的人說求求你放過段子吧,我說要不賣賣貨吧,評論說求求你放過貨吧,貨到底做錯了什麼。評論說求求你還是讓我看看狗吧,後來我就說,我發現我跟我自己生活日常相關的任何東西,都沒有人喜歡,而發一些我們家寵物的照片、視頻點讚都過萬,我清楚的認識到了原來我是一個寵物博主。」

「國民老嶽父公」所說的正是定位。張凱毅也是在確定了美妝博主定位後,才正式開始了商業價值變現之路。和生產內容相比,找準定位是更有技術含量的事。這時候組織的專業價值就開始顯現。也就是網紅行業的MCN。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papi醬走紅後不到半年,就成立了自己的MCNpapitube。今年6月它迎來兩歲生日,而兩年來這家公司已經從papi醬獨挑大梁擴展到旗下有64位網紅博主、覆蓋18個垂直領域。相應的,其視頻的日均發布量和播放量分別增長了9倍和6倍。

截至2018年5月,與微博合作的MCN有1900家,一年增長了2倍多,覆蓋領域達到53個。這個從YouTube舶來的概念,進入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不過三年左右,卻已經完成了本土化「改造」。在國外,MCN為籤約網紅提供推廣營銷、流量變現等多種商業化服務。在中國,MCN已經成為網紅經濟整體產業發展的推進器。

對網紅而言,MCN在內容製作、流量曝光上的支撐最為關鍵。就MCN機構而言,其自身擁有更多的廣告及電商資源以及更高的議價能力,可以讓MCN機構為網紅帶來的更優質的商業變現機會和選擇,也提高了網紅與機構之間的合作意願。

商業之道:愛好如何變成生意

在微博的超級紅人節上,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電商紅人。這自然是得益於電商這種商業模式最為直接。微博在去年12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垂直領域大V在微博獲得的收入中,電商所佔的比例達到90%。

得益於中國CtoC電商體系的強大,以及微博與淘寶特殊的關係,紅人通過電商變現順理成章。即使業界屢有對網紅電商可持續性的質疑,截止2018年4月網紅電商的GMV年增長仍然達到62%。

隨著網紅經濟產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各式變現方式也層出不窮。對紅人來說,變現並沒有固定的模式,而不同的商業模式也並不具有普適性。有了粉絲和流量之後,最直接的變現方式其實是廣告。廣告主也越來越傾向於通過網紅推銷自身品牌或產品。過去一年中有57.53%的網紅與廣告主籤約。此外,知識型網紅的規模擴大,使內容付費也成為重要的變現渠道。

更為頭部的紅人甚至推出了個人品牌。例如微博紅人Mona張綺賢,2017年2月她還是一個粉絲只有4萬的淘寶模特,現在她的微博粉絲突破百萬,店鋪的銷售額也做到了一個多億。很多人都說她很幸運,但其商業化成功背後也有自身、合作夥伴、平臺多方助力的結果。4年的模特生涯讓張綺賢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2016年底合作夥伴通過微博找到她,雙方一拍即合準備開設淘寶店鋪,通過自己的積累加上微博上與粉絲的互動,張綺賢對自己的風格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和把控,也逐漸認識到微博給店鋪帶來的巨大效益。

微博上高粘度的粉絲屬性讓包括張綺賢在內的很多網紅能夠挖掘粉絲或者電商用戶的內心需求,進而找準電商產品的定位,帶來銷量的增加。

微博也意識到了平臺對於紅人商業變現的助推作用。此前微博已經建立網紅電商平臺,幫助電商紅人與電商機構資源對接。後續微博還將打通互動場景,豐富電商內容形式,進一步提升變現轉化效率。同時,微博也在嘗試幫助網紅進行流量變現。微博從4月已經開始內測創作者廣告共享計劃,將多媒體內容場景及互動場景產生的廣告收入補貼給內容創作者。

相關焦點

  • 初中文化的「巧婦9妹」成網紅年入1000萬,大學生年收入才5000嗎
    社會現象,風水輪流轉,網際網路的造富能力真的很強,初中文化的「巧婦9妹」靠做網紅年入1000萬,苦讀十六年的大學生畢業工資才5000。一位初中文化的鄉下妹子,年入千萬可不是小數目,很多名校畢業的大學生年入百萬的都很少,年入幾十萬的已經很不錯了。那麼巧婦九妹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呢?在她身上有什麼優勢呢?跟著小編來看看。當農產品遇上短視頻,當9妹遇上網際網路!
  • 粉絲幾千萬,年收入過億成功網紅的幕後推手!
    2019年網紅直播帶貨開始火爆起來,那麼2020年疫情下的「宅經濟」正在讓網紅直播滲透到每一個行業。直播帶貨轉化率高,所謂「門店一周不如直播一場」,如今連傳統實體都在加速爭搶線上流量。如果說去年不少行業還沒有意識到網紅直播的重要性,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直播已經成為重要的帶貨方式,也成為企業轉型的重要抓手。
  • 網紅「推手」眾妙娛樂赴港IPO,能否為直播經紀開闢資本新路徑?
    市場競爭加劇    行業難以在產業鏈中獲得較高話語權   作為直播行業的幕後網紅推手,在如今直播風口再起的大背景之下,擁有的市場仍然較為樂觀。但眾妙娛樂面臨的風險也成為了其能否擁抱直播新一輪紅利的關鍵因素。
  • 券商突然唱衰紅人經濟,主播業表面風光,底部網紅分成可憐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有券商卻開始唱衰「紅人經濟」,認為直播帶貨近萬億市場空間潛力仍足,但以「人」為主的網紅經濟不可持續……1 券商唱衰「紅人經濟」?說起「網紅經濟」,其無疑是2020年的當紅炸子雞。先是,李子柒爆紅Youtube,被挖一年賺了1.6億。
  • 113名籤約網紅撐起全年超20億GMV 如涵赴美IPO背後:「紅人紅貨...
    如涵上市背後的重要推手更多被認為或是著急想要退出變現的資本。  究竟,如涵IPO能否代表網紅電商的崛起,又能否開啟網紅經濟的上市元年?尤其隨著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崛起,產生了大量的新生代的網紅,在國內歷經了上10年的網紅生意,是否將重新迎來歷史性春天?  113名籤約網紅 絕對C位張大奕  據如涵日前遞交的赴美IPO招股書,公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RUHN」。
  • 「網紅」變現20年:從南派三叔到李佳琦,內容與顏值的博弈_詳細解讀...
    不同於表達思想的文字交流,這時候依靠一組高顏值的清純圖片就能走紅網絡,一些人甚至開始用「博醜」、「出格」進入大眾的視野,並且慢慢孵化了策划走紅的幕後推手。 移動網際網路端興起後,圖文模式更是廣受喜愛,人們更愛看到輕鬆詼諧的短文字配上生動的圖片。網絡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QQ空間、微博、微信、豆瓣、小紅書,一起迎來了紅人們的百花齊放。
  • 快手、微博網紅扎堆來淘寶,打動他們的除了變現,還有……
    事實上,輕店鋪的掌柜們,實際的身份就是淘寶客,變現方式也是按照實際銷售的產品來抽取佣金。前不久,滿滿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件冬款外套,並在評論中附上了輕店鋪的連接。粉絲通過點擊微博評論裡的連結,頁面就會跳到「滿滿分享店」裡,再點擊那件外套,頁面最終跳轉到衣服的源頭:「文文婷」淘寶店。這家淘寶店也因此收到了超過400單的生意。
  • 幫百萬網紅「恰飯」,催生出一家隱形冠軍,市值逼近400億
    TOPKLOUT克勞銳,成立於 2014 年,它是一個評價機構,主要為行業提供專業紅人價值評估體系,多維度商業價值判定,深度行業觀察報告,及高效的版權經濟管理等業務。IMsocial成立於 2019 年 8 月,核心業務是為入駐紅人和MCN提供體紅人培訓、商業託管、IP孵化、品牌傳播、資本對接、人力法務及工商諮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不同階段的紅人、MCN發展。
  • 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
    從2019年網絡經濟市場營收細分結構來看,消費生活是最主要的賽道,營收結構佔比為44.2%,而網絡媒體和文化娛樂也都是網絡經濟市場的典型賽道。而網際網路時代的粉絲經濟,則是建立在消費生活、文化娛樂和網絡媒體賽道上的經濟業態,是新經濟時代的重要發展機會點。
  • 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發布,蘑菇街粉絲價值全網最高
    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發布,蘑菇街粉絲價值全網最高 2020年12月21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12月2日,36氪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根據顯示,目前直播電商玩家主要分為傳統電商平臺、娛樂內容平臺、導購社區平臺三大類。其中,作為導購社區平臺代表的蘑菇街,粉絲價值全網最高。直播電商是以直播為渠道來達成營銷目的的電商形式。
  • 如涵營收結構優化,平臺模式轉型有序推進
    這一年註定是私域流量,內容電商變現最重要的一年。社交電商(微商,社群電商)、社區團購、B2B、新零售都迎來了高速發展後的整合調整期,MCN行業也由野蠻生長進入了規範自治時代。而在眾多MCN機構之中,如涵控股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
  • 短視頻紅人轉戰直播帶貨,是變現升級?還是徒增消耗?
    但在人們將注意力都集中於明星帶貨的同時,殊不知,另有一群嗅覺明銳、網感卓絕、擁有極強粉絲號召力、有大量品牌合作經驗的帳號,同樣在直播帶貨領域快馬加鞭的前進中,他們就是短視頻內容創作紅人。4、紅人種草廣告收入縮減,必須探尋新的變現路徑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用愛發電」固然高潔,但帳號變現仍是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而直播的高回饋是各大帳號紛紛入局直播的一大重要原因。
  • 李佳琦、薇雅、李子柒背後的老大是誰?
    他(她)們背後的老大究竟是誰?其實,目前網絡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頭部網紅都來自於同一種機構,俗稱MCN機構,他們才是網紅幕後的推手,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聊一聊MCN機構的那些事吧。國內 MCN在經紀模式基礎上,為網紅們提供更多協助,通常包含包裝、營銷、推廣、變現等。簡單來說,MCN就是一種網紅經濟運作模式,MCN公司將PGC聯合在一起形成網紅矩陣。MCN的優勢是:一方面幫助內容生產者專注於內容創作,另一方面對接平臺、粉絲進行包裝、強化推廣以及推動變現。
  • 誰在打造抖音紅人?
    如果說2017年的春節屬於快手,「老鐵雙擊666」變為一句口頭語,那麼2018年的春節是屬於抖音的。快手官方認為,當流量與內容嚴格掛鈎,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也促進平臺活躍度和創造力。長期得不到推薦之後,大V就開始慢慢離開快手。後來,快手上就興起了一批唱MC的,以及覺得生吃就能獲關注的視頻,內容環境變化之後,之前的紅人開始尋找新的平臺。目前,在15秒到1分鐘之間的微視頻領域,比較大的平臺只有快手和抖音兩家,紅人也是此消彼長。
  • 當抖音紅人遇到百納互動,握住流量變現的價值
    對於很多人來說,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是造網紅的舞臺。但鮮有人知的是,從用戶到達人,從達人到網紅,雖然只有三步路,但這條路不僅需要運氣,更需要藉助MCN機構進行從內容到流量到推廣的全方位孵化,才能完成從音樂人到藝人,從一首歌到一種現象的進化。
  • 「紅人新經濟第一股」天下秀敲鑼!憑什麼贏3.5萬億粉絲經濟藍海?
    2020年上半年,天下秀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同比增長66.01%;淨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40.54%;歸屬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60%。在新冠疫情籠罩的上半年,天下秀的營收、利潤均超預期增長。業績亮眼,市場表現也水漲船高,天下秀市值已經突破400億元。
  • 超級紅人節 | papi醬攻氣十足!雪梨首談感情經歷!
    擁有眾多紅人加持,新浪微博與秒拍、一直播、小咖秀已經成為國內TOP100網紅的大本營!超美超勵志的雪梨作為演講嘉賓,首次公開談自己成為網紅的經歷和情感經歷。從大學的起步創業,到如今坐擁近400萬粉絲。跑在人前的她,不管是面對感情壓力,還是網絡壓力,都越來越強大。
  • 辛巴與假保安事件,誰是幕後推手?
    辛巴與假保安事件,誰是幕後推手?有人為何要大費周章找一個相似的人出來混淆視聽來顛倒黑白?
  • 花1億扶持優質紅人,如涵推動網紅經濟出圈之路有何深意?
    原來,籤約翔翔大作戰的MCN機構震驚文化,趁著網紅翔翔大作戰這個IP爆紅之機,迅速搶註下這個IP,將版權捏在自己手裡,以便於後期開發變現,而這卻直接損害了紅人的利益,招致紅人反抗,致使紅人全網帳號被封,苦心打造的IP直接面臨倒塌。而在網紅經濟處於新興窪地的增量期當下,這種情形尤其普遍。
  • 網紅電商如涵將退市:張大奕不靈了?
    通過KOL流量變現,一直是如涵長期以來的主要經營模式。如今,與張大奕深度綁定的如涵也開啟轉型,一方面培養網紅,另一方面開展平臺化業務。 對於如涵退市,如涵雖然竭力的在培養新的紅人,但是目前仍困於公司超大部分的營收由張大奕等頭部創造。其他的紅人們創造營收比例還是太少。加上從上市以來,如涵市值進一步縮水,未被資本市場完全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