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離開上海三個月了,前兩天看到新的米其林榜單公布,又多了好多新上榜的餐廳,在上海的兩年裡實打實吃了很多,這篇說說9家我還沒有寫過的餐廳吧,僅代表個人意見。
新榮記(南陽路店)
米其林2星
台州菜
精緻台州菜,海鮮為主,自製XO醬好評。
我是去年年底來的,兩人總共2000的配菜,帶魚炸的可謂非常酥脆了。番茄花膠湯,第一次吃到這樣的搭配,就番茄的味道。
梅童魚和水潺拼不錯,魚本身刺多了點,但簡單的食材用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倒是非常好吃,足以見得大師傅的水平。
斑馬蝦煎一煎就和我們法餐差不多了,燒豆腐挺好,花旗參燉棗皇甜了點也沒有什麼毛病。
一餐下來感受沒什麼亮點,吃的當下是覺得每一道菜都蠻好吃,但很尷尬的是吃完第二天可能就忘記昨天這一餐吃了些什麼菜。我是覺得和雍福會有些相似之處,官宴的好地方,只有包間,私密性夠好...
蘇浙總會
米其林1星
淮揚菜
今年上半年來的,蘇浙總會中午人氣非常旺,雖然我們沒預約是walk-in,但環顧了一下四周也只有一兩個空桌子。由於是中午的一頓便飯
涼菜的椒麻黑豆芽其實很普通,賣相不錯,很清淡幾乎沒有油鹽味,上面的蝦皮感覺在口味上面和這道菜也不太搭。
樟茶鴨好評,肥而不膩,深棕的色澤很均勻,樟木和茶葉的香味恰到好處,鴨子本身外酥裡嫩,配的饃饃也蠻好吃。
堅果炒牛肉粒也算是挑不出毛病一道菜,牛肉夠好夠鮮嫩,用了大量幹辣椒香但並不辣。
點心的話,鮮肉小籠非常贊,不輸專做小籠的佳家和萊萊。燒賣、大餛飩都沒問題,標準的教科書水準。桂花拉糕好吃。
服務非常好,相信上一星服務有很大的貢獻,餐具好看。
明閣
米其林1星
粵菜
這是我今年大年三十的晚餐,提前預定,提前點菜,交訂金落實。酒店B1,環境現代時尚,服務OK的。
得獎菜點了幾道,其中:
濃湯花膠雞絲羹,用老雞長時間熬出來的湯底是真的濃稠又鮮美,嘌呤實在太高,但大補。湯呈奶白色很好看,裡面內容除了花膠,還有竹絲雞絲,木耳冬筍。
羅勒珍果和牛粒,裡面的鵝肝一口下去是嫩到爆漿的,有種吃了一口肥油的感覺,但實際我覺得不膩,當然,朋友還是覺得膩了點。和牛不說了,畢竟食材好,問題不大。裡面的蒜我很喜歡,吃了好幾個。感覺唯一的不足就是調味重了點,和牛鮮味稍被埋沒。
梨香玉帶作為經典粵菜我和同行的廣東妹子都好喜歡,但這兒大概是稍微做了一點改良。上面是帶子,中間蝦滑,最下面梨子,裹上麵粉炸,蘸醬配的檸檬汁。
龍皇披金甲,石斑魚魚肉炸鍋外酥裡嫩,大蔥打底,配上炸成金黃色的蝦和細膩的土豆泥。
然後手動給豉油雞點個讚,皮子能看見油脂,但一點不膩,肉嫩到不行,和我心中第一的來自逸龍閣的豉油雞不相上下,醬汁的豉油混著淡淡的酒味,愛到不行。
素菜點了白玉竹笙鼎湖上素,白玉即冬瓜,剛斷生口感很脆,嚴格遵循了三菇六耳的要求做出來的一道鮮美至極的素菜。表面放了竹笙好好吃啊。
主食點了窩燒滋補竹絲雞炒飯,米飯粒粒分明,用的泰米,雖加了花雕但味道較淡。
大年三十當天,臨走的時候還有送了我們自製的蘿蔔糕和年糕,很好吃。
家全七福(靜安店)
米其林1星
粵菜
服務非常好,沒有網上說得那麼糟糕。
茶選了鐵觀音,泡到後面是越來越濃,顏色越來越深,還是前面那種淡淡的味道。
中午的點心是很多的,無奈我一個人,就只點了兩樣,蝦餃和鳳爪。
蝦餃一份四個,每一個皮都嚴格按照12個褶皺摺的,畢竟我一個人無聊,只有把數褶皺當樂趣。蝦緊實飽滿口感非常好,皮子晶瑩剔透,蒸得也剛好,不像龍景軒這些蝦餃皮都會蒸破。
豉汁鳳爪味道無可挑剔,雞爪也很軟爛,出品非常穩。
脆皮雞是推薦菜,來了半隻,我一個人也確實吃不完,嘗了兩塊,就還好的感覺,皮脆肉嫩肯定的,但總感覺少了一絲雞味。
當日例湯是海底椰竹絲雞,海底椰和胡蘿不一起煲的,非常清甜,顏色也呈好看的淡橘色,這例湯倒是驚喜,完全不輸利苑。
最後本來是該來一份福建炒飯的,結果被告知份量太大我一個人肯定吃不完,於是換成了揚州炒飯,因為揚州炒飯可以做半份。
這齣品夠廣東風味了,粒粒分明的飯粒,雖然都是同樣的蝦仁、雞蛋,火腿,但和我在江浙菜系中吃的揚州炒飯完全不同,就很粵味。
總體來說,我覺得出品很穩,還有一樣驚喜的湯,非常好了已經。
利苑(環貿店)
米其林1星
粵菜
去利苑喝一碗湯吃一碗煲仔飯,再不開心的都會過去。
要是不預約的話晚很多東西都會被告知賣完,我們來的當天湯就只剩了兩種,只能選海底椰豬肺煲老雞。實在好喝,白花花的雞湯喝椰子的鮮甜簡直完美,就是太少了。
煲仔飯當然也必點了,兩人起點,臘腸、臘鴨的香味完美滲入米飯裡面,好吃到起飛。
西洋菜要吃原汁的,用清湯稍微燙了一下,很好吃。
嗯,來的時候點心也只有一樣了,野菌貢菜餃,挑不出什麼毛病。
楊枝甘露沒話說,杏仁茶不建議點,味太淡。
老乾杯(外灘本店)
米其林餐盤推薦
日式烤肉
每天有的部位都不同,我是2017年底來的,三個人吃得扶牆而出,菜單上有的部位全部點了,總共十份肉。不同的十個部位。
三種醬汁我覺得味道一般,但是肉的話真的很贊,選用澳洲和牛,等級不同,有些是熟成。店員幫忙烤基本上都把控到了三分熟,對待好的牛肉再好不過。
食材真的很好,看雪花的分布就相當漂亮,不過和牛的話像肩小排這些肥了點,一口下去感覺吃得都是滿滿的油脂,包上蒜和生菜會好一點。
生牛肉魚子醬手卷非常贊!魚子醬稍微有那麼一點點腥。
夏宮
米其林餐盤推薦
粵菜
午市一百五十多的套餐性價比是真的高到不行。
搭配也非常合理,每樣菜都分出來小小份太適合一個人吃。
三層脆皮燒肉我是覺得不及利苑的,叉燒一波好評,是瘦中帶肥但完全不膩那種。
菠蘿叉燒包很一大隻,餡兒還有有點甜膩,包好評。
香煎蘿蔔糕一點不油膩,蘿蔔的清香很明顯,也能明顯吃出蘿蔔粒。
炸蝦卷油溫時間也把握得蠻好。醬汁挑不出毛病,好吃。
胎菊肉汁湯聽著這名字覺得好恐怖,其實就是蓮藕花生煲瘦肉,湯成裸色,因為放了蓮藕的緣故,有有點奶白奶白的,是老火湯沒錯了。
鮑魚撈飯好好吃啊,拌飯的醬汁很優秀了。
楊枝甘露也是一絕,外面大多港式甜品店出品的都沒法比。
THE CUT 牛排薯條色拉
米其林餐盤推薦
牛排
招牌的戰斧必點,店員會告知要等40分鐘。上桌的時候牛排已經分切好了,連骨頭也留給了我們,僅供觀賞。
習慣性的要了三分熟,有肥有瘦,肉質都非常嫩氣,完全沒有一塊出現嚼不動的情況,肉汁也完美鎖住。
配的醬汁迷迭香味稍微重了點,還有少許辣味,中規中矩。其他的蘸料很齊全,海鹽都四種,其中抹茶味的海鹽我是覺得很有意思,確實一股比較濃烈的抹茶味。黃芥末就一般了,主要對斐霓絲的黃芥末太記憶猶新了,後面很難找到一家可以超越它的。
其他的菜,冷肉拼盤不建議點,火腿和薩拉米都不怎麼優質,乾癟癟。
生蠔還行,法國芬迪克4號,個頭雖小,但是蠻鮮,而且性價比很高,168元半打。
月半鴨(玫瑰坊店)
米其林餐盤推薦
烤鴨
沒有石錘也不想說這家喜粵8號旗下的烤鴨一開夜就上米其林推薦貓膩,但一餐下來用餐體驗是糟糕到極致,很難得在大眾點評上面給一家店打一星,餐飲人的辛苦大家都懂,但這家從服務到菜品真不如路邊隨便一家餐廳。
鴨肝和鴨胗就是普通的滷菜,隨便吃吃下下酒沒問題,路邊的滷菜攤或許會更勝一籌。
醬爆鴨下巴鹹得發齁。
烤鴨的皮連油脂都沒有處理乾淨,鴨架煲的粥一股子騷味。
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對今年上海2020米其林新榜的看法,依然會任意選出三位朋友送出禮物。上篇三位朋友是:Lillian、鎔熹Jamie、pei,迅速發地址電話在後臺哦,還有之前Mavis、Eileen、那隻小黑喵、來年陌生的某某、wasabi幾位朋友儘快發地址電話在後臺,方便我們寄出禮物
申明:每一次每一家去的餐廳都與商家都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點進去查看精選歷史上海美食文章。
剛公布的2020上海米其林指南,隨意來聊聊我吃過的那些餐廳
擼最香的串--魔都燒鳥的回憶
認識法餐,從全世界擁有米其林星星最多的他開始
外灘餐廳堆裡面的兩顆遺珠
冒著人間煙火氣的上海早餐
這個宛如mini版歐洲市場的店絕對是喝酒吃肉最佳地
被brunch叫醒的清晨
餐廳周的11天,絕對值得專程飛一趟上海
一家神仙顏值且好吃的義大利菜
幾家可路過一吃,平正靚的小店
一場粗暴又滿足的手抓盛宴
即使沒從潮州回來多久,又想念潮州菜了
吃了這兩家西班牙菜,我簡直後悔自己當初學的是法餐
來自天才chef的分子料理,既好吃又好玩
做人太苦,成仙太難,不如半醉人間
我在一點一點地發現,喜歡上海的理由
看更齊全的文章就後臺回復【目錄】兩字。
右下角點個在看吧,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