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周瑜指揮赤壁之戰?其實劉備也不是打醬油

2020-12-27 紅傑說歷史

只有周瑜指揮赤壁之戰?其實劉備也不是打醬油

讀《三國演義》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在這一年裡,如果不是諸葛亮和周瑜通力合作,那麼恐怕吳國和蜀國沒有未來的歷史了,但在真正的三國志中,很多人卻有另外一種觀點,那就是認為實際上在這一年裡,劉備的軍隊並沒有什麼強大的實力,所有的戰鬥都是由周瑜統一指揮,所以周瑜才是三國中比較有名的猛將,而諸葛亮,他在這一年裡,並沒有什麼強大的實力,想到這一年蘇軾所說的那句話,很多人也以為赤壁之戰是周瑜自己打的,可事實是這樣嗎?很抱歉,我想還是有一些錯誤的想法。

那時劉備的確很弱,我一直覺得他沒有什麼太強的實力,只是孫權拉來了一個幫手而已,不過說實在的,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赤壁之戰中,劉備的確是全軍覆沒,也的確算得上是主力部隊了,雖然火燒赤壁有周瑜的實力,但當年劉備所起的作用也絕對不能輕易忽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確應該改變一下自己對歷史的看法。

那時,孫權手下的士族根本就不是鐵板一塊,而且更可怕的是,投降派仍佔多數,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怎能指揮整個東南士族?而且孫權本人雖然心裡很想反抗曹操,但由於沒有得到太多的幫助,一直猶猶豫豫,如果此時不是劉備的幫助,恐怕他也不敢相比較。

還有一種說法是,劉備在當時雖然眼界不算太大,但手中還有點兵馬,在這種情況下,他至少有兩萬大軍。儘管不能與曹操的大軍相提並論,但對孫權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強大的力量,當年孫權手下也只有幾萬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必須依靠劉備的力量。再者,劉備本身就是皇族,他的號召力也會更強一些,正是憑藉著這一點,雙方都能完美地實現自己的成功,單說靠著周瑜,他只能指揮整個戰役,不過在後期的各種政治鬥爭中,他恐怕都無法得逞。

還有就是,當時曹操雖已攻佔荊州,但此時劉備和荊州守將都是一家人,所以兩人之間的關係也特別好,也就是因為後期劉備的拉攏,減少了孫權的側面壓力。不管是硬還是軟,周瑜的實力都沒那麼重要,所以在這方面大家還是要多加了解。因此,當時孫權要做深後防的同時,才將周瑜的任務定性為輔佐劉備與曹操作戰,雙方絕對是一種合作關係,而周瑜也只是一個所謂的軍事指揮,在政治上他還的確不是很強。

因此說實在的,在赤壁之戰中,劉備當然是全盤參與,而且還有指揮的作用,並非大家所想像的那樣被人圍困。史書上,各式各樣的假設都是不可接受的,只有真正看清了當年的歷史,找出了正確的解讀方法,才能體會到歷史的殘酷,既然當年劉備能夠帶領自己的家族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就說明他們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別僅僅為了黑諸葛亮,順便還把劉備也黑了,在歷史上他的確是假仁假義,但他的軍事才能的確是很大的,不能用三句話來否定他的功績。每段歷史都有其獨到之處,在三國史中,劉關張始終是最大的論題。

相關焦點

  • 赤壁之戰,周瑜大智大勇贏得千秋盛名,劉備卻自私自利其心可誅
    周瑜此時卻力排眾議,慷慨陳詞,力主與曹軍決一死戰。他並非僅憑著一時血氣之勇,而是在充分研判雙方實力對比的基礎上,才做出的這個決定。周瑜精準判斷出,曹軍雖然號稱80萬,其實連20萬都很勉強。而且曹軍中新降附的青州兵與荊州兵,「心尚狐疑」,不會盡全力為曹操賣命,況且曹軍絕大部分都是北方人,長於陸戰交鋒,對水戰並不在行。因此曹軍人數雖眾,總體戰鬥力並不強,實屬一群烏合之眾。
  • 蘇軾的念奴嬌,為何只寫周瑜而不寫諸葛亮?赤壁之戰的真相是什麼
    以「念奴嬌」為詞牌的詞中,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非常著名,這首詞提到了赤壁之戰並歌頌周瑜。可能有人要問了,詞中「羽扇綸巾」說的不是諸葛亮嗎?蘇軾歌頌的為什麼是周瑜,不是諸葛亮?
  • 赤壁之戰 打敗曹操的不是孫劉聯軍?
    赤壁之戰 打敗曹操的不是孫劉聯軍?
  • 赤壁之戰中,東吳為何與實力弱小的劉備結盟?
    赤壁之戰是以周瑜的3萬東吳軍隊為主力,劉備的2萬軍隊為輔佐,周瑜是聯軍的總指揮,周瑜擊敗曹操的謀略也是周瑜手下的黃蓋提出詐降計+火攻計,與劉備無關,赤壁之戰的全部功勞基本上都是東吳軍隊的,劉備的2萬人馬沒有起多大作用,僅僅是跑了個龍套而已。
  • 赤壁之戰曹操那麼多謀士為何看不出周瑜的火攻計來?
    火燒赤壁真實的赤壁之戰其實是這樣的:曹操南下襄陽,劉琮投降,曹操率領五千虎豹騎兵日夜兼程,在長坂大敗劉備,劉備逃到江夏郡投靠了劉琦,曹操沒有繼續追趕劉備,而是南下來到了南郡治所江陵城 ,這也是整個荊州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同時曹操順勢佔領了整個荊州除江夏郡之外的所有地盤,實際控制了襄陽郡和南郡,至於荊南四郡只是名義上控制
  • 赤壁之戰以後,孫權為什麼沒去佔益州,劉備又是怎麼拿下的益州
    這個計劃本來是由周瑜親自執行,但是因為周瑜在「赤壁之戰」以後的南郡爭奪戰中受了傷,結果沒能等到出兵,就英年早逝了。其實不是沒人提醒劉璋,但是劉璋沒有聽,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劉璋當時把劉備叫去的目的,除了對付張魯之外,他更想效仿孫權,借劉備的手來防禦曹操。
  • 劉備是個君子?看看周瑜和郭嘉是怎麼評價劉備的?
    長大後,漸漸地發現,劉備的所作所為其實並沒有那麼的英雄君子,而曹操即使真的是小人,他也是小人中的大元帥。說是三國,其實只有曹魏才有統一天下的實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周瑜和郭嘉是怎麼評價劉備的?眾所周知,劉備,和關羽,張飛三兄弟,全部是底層出身,早期全部無權無勢,後來劉備好不容易拉起自己的隊伍,結果被曹操,呂布毫不留情的給打散了,好在這時候他找到了自己的軍師諸葛亮,軍師告訴他,可以去找孫權借荊州。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三個詞,每個人都引人遐想,其實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周瑜的一生,最閃耀、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赤壁之戰了。這場戰爭幾乎匯集了所有的三國英雄,從曹氏父子、劉備集團以及江東雙星的三方主角,到孔明、黃蓋、魯肅、蔣乾等眾多文臣武將,一時多少豪傑,而其中最重要的角色當屬周瑜。
  • 赤壁之戰後周瑜借用張飛一年 為什麼不借關羽 原來竟是因為這個
    看三國,很多人都知道劉備借荊州,而且時有借無還,氣得周瑜吐血而亡。不過現在有人考證說,劉備根本沒從東吳借荊州,事實是赤壁之戰之後,荊州之地被曹操劉備孫權仨人分了,比如荊州重鎮襄陽一直就在曹操手裡沒丟過,關羽為了打襄陽,沒打下來還丟了命。
  • 孫權沒有採納周瑜計策扣押劉備,如採用了會怎樣,後人給出了答案
    一、 周瑜在歷史上計謀的原貌。周瑜在歷史上,確實向孫權獻過一次計謀,但是,這個計謀不是像《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那樣,而且也沒有孫夫人因素的參與。那是在赤壁之戰後,當時劉備的兵力單薄,所以不能和周瑜競爭要地。周瑜的目標是上遊的江陵,佔領了這裡,就可以實現東吳全據長江的戰略意圖。劉備雖然對江陵也是垂涎三尺,可是實力不濟,只得把目光轉向荊州在江南的四郡身上。
  • 赤壁之戰中,抗曹的主力是東吳,為何孫權要與兵微將寡的劉備結盟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舉足輕重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擊曹操。雙方在赤壁一帶發生大戰,周瑜統帥的東吳水軍,以火攻大破曹軍。戰後,曹操留下一部分兵力駐守江陵,自己率領主力北歸。周瑜和劉備分兵奪取了荊州的南部郡縣,奠定了鼎足三分天下的基礎。
  • 周瑜的生死影響著三國歷史,他為何不顧劉備反對,也要遠徵西川?
    蘇東坡的這首《赤壁懷古》,讓我們對當年周瑜的英姿,有著無限的嚮往。我們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一直將「羽扇綸巾」的形象賦予了諸葛亮。其實,在歷史上,周瑜的形象正是「羽扇綸巾」。在赤壁之戰中,在周瑜的指揮下,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在《三國演義》中,為了樹立諸葛亮的形象,作者將周瑜樹立為諸葛亮的對立面。他和諸葛亮多次鬥智,都落於下風。
  • 曹操失去郭嘉,劉備失去龐統,孫權失去周瑜,哪個影響更大?
    直到諸葛亮加盟劉備之後,劉備開始逆襲,僅僅十幾年時間就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漢。值得一提的是,軍師能力雖然很強但生命非常脆弱,曹操早期失去了郭嘉、孫權中期失去了周瑜,劉備晚期失去了龐統。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周瑜的離世。在說周瑜之前先來看下郭嘉和龐統的離世對曹操和劉備的影響。先說郭嘉,他是汝南的青年才俊,也是曹操主要謀臣荀彧的至交好友。
  • 正史中真實的周瑜到底什麼樣?他是怎麼死的?他有什麼本事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在赤壁之戰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其實,這是小說杜撰,正史中的周瑜根本不是這樣,更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北宋詩人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為我們描述了周瑜的英姿,「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
  •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殺死,劉備和孫權統一的機率會增加嗎?
    大家可能會認為是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其實這只是其一,還有其二。這其二嗎,便是在諸葛亮與周瑜之間,周瑜在赤壁打敗曹操後,令數萬鐵騎只追不殺,把曹操漸漸的趕到了劉備的地盤,曹操自己也知道,這周瑜想借劉備之手殺他,然後劉備就會招來復仇大軍,周瑜便可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
  • 劉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看周瑜對他的評價就懂了
    其實在漢末的時候劉巴就非常的看不起劉備,甚至為了不想和劉備打交道,也不願見到他,躲了他13年。他的很多臣子在劉巴去世之後,也是對劉備的評價並不好,並且把當時關羽失去荊州這一件事情的責任,都歸咎於是劉備的原因。現在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劉備只是為自己著想,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他的江山和天下都是他的將領給他打下來的。
  •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才叫經典
    ——雨果 對於江東第一任大都督周瑜,他的故事或許大夥都非常的熟悉,他早年幫助小霸王孫策,一起打下江東基業,可以說他是江東勞古功高的功臣!他最為出名的就是順利指揮水軍將曹操數十萬軍隊打敗,這一次大勝,也使得周瑜戰而聞名於天下!也可以說他是曹操生平少有的敵手,而且是年輕有為的對手。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被孫權害死的?
    赤壁之戰是三國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對壘雙方是號稱80萬大軍的曹魏和孫劉聯軍,這場戰役在《三國演義》裡有著極重的筆墨,主要突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而東吳大都督周瑜在諸葛亮的面前好像成了背景板,最終被三氣而死,事實歷史上的周瑜不僅文韜武略,而且寬宏大量,三氣周瑜都是小說杜撰,那麼周瑜又是怎麼死的呢?
  • 赤壁之戰真的經典嗎?
    赤壁之戰與官渡之戰、猇亭之戰並稱為「三國」時期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官渡與猇亭之戰是真打了。官渡戰敗,袁紹病,死了;猇亭戰敗,劉備病,死了。唯獨赤壁之戰曹操全身而退,歇了兩年又出去打,其實力不見削弱。官渡之戰與猇亭之戰袁紹與劉備是真敗了,特別是官渡之戰,袁紹的文臣武將死降殆盡,難怪他活不下去。反觀曹操的赤壁之戰,其手下頭面人物一個都沒有損失。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還是病死的?
    而讓周瑜生氣的不僅僅是諸葛亮,主要是孫權,魯肅和劉備。官宦世家(周瑜)周瑜出身名門望族——廬江周氏,祖上多為高官。周瑜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官至東漢太尉。其父周異曾擔任洛陽令,堂叔周尚曾任丹陽太守。由此可見,周瑜並不是草根出身,家族背景相當顯赫。只是從富貴人家走出來的周瑜並非無能之輩,而是當世奇才。大才雅量周瑜容貌俊美,身材高大,志向遠大,且善於音律,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