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大千世界 顯化萬眾心境
每周六晚會在這裡與大家一起欣賞電影,交流感悟,一起激蕩心靈的共鳴!品味電影的同時,自我療愈!我們還會定期邀請神秘嘉賓與大家交流互動!關注我們哦!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添加小書童好友
今天與大家分享非常「東方」的一部片子《The way home》(愛.回家)。簡單而平實的劇情,卻真像一次洗禮,讓人不由得相信親情的無欲無求,相信愛的潤物無聲,讓人心裡最柔軟的部分慢慢裸露和舒展開來。
在我們80後這代人的兒時的記憶中,或多或少都被帶到過農村去生活過;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由於父母工作或者離異等各種原因,也都會有一段被外婆或奶奶照顧的日子。這些是我們共同的回憶。
當熒幕上呈現出這些景象、熟悉的坦克遊戲時,我們的記憶也就馬上被拉回了從前。電影更帶動著我們去聯想各自的兒時歲月和各自那位意義重大的老人。
在往事不斷浮現之後,情感隨之便開始泛濫,而我們所有的觀影情緒需要一個合理的出口,我們為小男孩與外婆的故事所感動,我們更被自己的故事而打動。
相宇的媽媽17歲時和相宇的父親走出深山,生下相宇後分手。單身的媽媽為了找工作的方便,把相宇送回了自己很久以前離開的地方。
他討厭這個貧窮的山村,討厭又老又啞的外婆,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相宇比其他孩子更加自私與任性。小相宇不懂得去體會山裡安靜流淌的時光,他迷戀著山外飄滿肥皂泡的世界,他只喜歡電子遊戲和旱冰鞋,機器人和巧克力餅。
而77歲的外婆,背馱的厲害,從來沒有走出過那座山村,最重要的是她不會說話,那麼面對之前從未見過的外孫,她又怎麼能表達出她的愛呢?
外婆不會在意相宇的輕視,她總在想方設法地討好這個任性的小外孫。相宇晚上上廁所的時候,她就光著腳穿著單薄的衣衫蹲在茅屋邊守著,她的白髮在冰冷的夜風中顫動。
自以為領會了小孫子想吃肯德基的意思,她冒著雨走了很遠買來了一隻雞,她顧不得換衣服,連忙燉好。可相宇醒過來發現是「泡在水裡的雞」,生氣地把飯推到地上,那一刻外婆臉上期待的表情瞬間凍結。
我們看到一個老人的不知所措,她手忙腳亂地撿起地上的飯,手忙腳亂地向生氣的外孫解釋,卻絲毫看不到她有任何的氣憤。
外婆不斷向外孫做著對不起的手勢,她也許會責怪自己,為什麼自己會讓外孫這麼厭惡,為什麼自己不會做肯德基給外孫吃,為什麼為外孫理的發會讓他大發雷霆。
她也想融入外孫的世界,所以她趁著相宇睡覺的時候擺弄他的積木玩具,可是不通竅門的她最後也只能無奈地把玩具碼放整齊...最終她還是做到了,她讓所有的肥皂泡全部破滅,愛閃出最真實的色彩。
外婆無私偉大的愛終於小心翼翼地打開了讓愛回家的那扇門,相宇逐漸被外婆的親情所打動。一直在與媽媽頂撞中長大的相宇終於明白什麼是愛,眼淚砄碮,漫過塵封已久的心靈。而這時候相宇回漢城的日子也即將到來。
「你要給我寫信外婆,你生病的話就發個空信過來,我會知道是你,我會馬上趕過來……」
相宇說完已經泣不成聲,外婆也在偷偷地抹著眼睛……
電影中,外婆跟那個開雜貨鋪的朋友說話的時候,一位老人「死之前再見一面」的說法,讓我很動容,這才是生命的大智慧吧;外婆拿了女兒帶過來的補品去看另一位獨居的老夥伴兒時,那位老人也感嘆,我沒事,就是老了……
他們對於物質生活的淡泊和對生命的尊重,是我們這一輩子都要去學習的。老人與孩子是最不容易表達自己感情的人,而他們之間的情感又是最誠實和充分的。
這部電影保護了這種情感,沒有將它道盡說爛。是的,最動人的,是不言不語,又透著辛苦酸楚的溫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普天下的父輩、祖輩,在乎的不是等到我功成名就後去孝敬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愛回家。影片的最後,外婆還是一個人步履蹣跚地走向她小屋,但她從此不會再孤單。
我們的城市啊,創造了那麼多的愛情,友情,行色匆匆的我們從一座城市趕往另一座城市,卻忘了去看望自己最親愛的人,我們渴望尋找心靈的港灣,卻忽略了內心深處最重要的家的呼喚。
所以,請慢一點吧,停下來,不再教條於「隔代養育」的種種不利,去聽一聽家的呼喚,要知道,哪裡有愛,哪裡才是家。當我們懷著虔誠的看待老人與孩子的相處,才能感受到智慧與生命力碰撞出愛的火花!
當我們自以為是為了下一代的「進步與卓越」,簡單粗暴地割裂了這份愛的傳承和紐帶,終有一天自己也將陷入親子關係的心理迷局,為什麼自己悉心栽培的孩子「開始離經叛道」「已經不是自己的了」!
觀影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3NjU0NjQw.html?spm=a2h0j.8191423.module_basic_relation.5~5!2~5~5!3~5~5~A&from=y1.2-1-96.3.1-1.1-1-1-0-0
讓心理學成為我們快樂的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