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文化進校園 非遺傳承迎創新
扎染作為一種具有濃鬱的地方民族風情的民間藝術,浸潤著我國傳統的審美風格,與各種工藝手段一起構成獨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織染文化。而如何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問題。
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第一小學科研室副主任陳毓梅說,扎染藝術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澱的結晶,對於當代學校教育來說,傳承和發展優秀文化也是學校進行美育工作的一部分。
據了解,四川北路第一小學把「民間印染數位化科目的開發與實踐——扎染」校本科目的開發,作為虹口區指南針計劃中的一項特色活動,以及《全國「指南針計劃——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的價值挖掘與展示」之青少年民族文化傳承與研習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中的一個科目,正是契合了弘揚民族精神,提升師生良好的人文素養,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推動文化發展的時代要求。在次基礎上四川北路第一小學特意創建了「創新實驗室」整個「創新實驗室」以明清裝飾風格為主,體現出古樸、簡練的特色,與印染的傳統手工製作工藝相呼應。
學生們通過「創新實驗室」的相關課程學習,讓同學們更加認識了扎染藝術的魅力所在,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顯著加強,發揮學生的個性才能,更要有助於提高其綜合素養,感悟傳統藝術,尊敬民族文化,最終實現藝術學科育人的價值目標。
END
編導:戚雪文
攝像:高 濤
製片:錢 一
溫馨提示
更多具體內容請關注每周日晚18:00
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
《聚焦熱點》欄目
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