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鑑賞:《起跑線》這部最新的印度神片,真是扎心了!

2021-01-09 小軍談天下

一對印度的中產階級夫婦:服裝店老闆拉吉(伊爾凡·可汗 Irrfan Khan 飾)與太太米塔(薩巴·卡瑪爾 Saba Qamar 飾)為了讓女兒皮婭(蒂希塔·塞加爾 Dishita Sehgal 飾)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辦法。而當他們費盡心思終於要將女兒送進名校時,事情卻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中國有一句很熱門的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條「起跑線」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國人認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機制中獲得先機與優勢。

換言之,中國人認為,教育可以決定人的命運。

印度雖然與中國文化迥異的國家,但也認同這個觀點。

《起跑線》講述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入名校的故事。

影片的一開始,丈夫拉吉曾質疑是否有必要擠破腦袋讓女兒上名校,妻子米圖非常激動的表示,「我們不能讓皮雅接受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因為她覺得正是因為沒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們才只能待在中產階級,接著她又表示,好的學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語教育,而英語在印度「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

如果說,重視教育的理念和不惜一切為孩子求學的心情,讓中國觀眾覺得有共鳴的話,皮雅入學時,校方對父母的嚴苛考核,則讓中國觀眾覺得扎心了,因為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的新氣象,孩子由於父母「不夠格」而無法進入好的學校,正逐步成了一種隱患。

影片用多種角度詮釋「起跑線」,也讓「孟母三遷」的典故,映照在每一個如今的學齡前兒童的家庭裡:只招收學區內的小孩,那就搬到學區房;孩子的社交有困難,那就為他爭取上流社會的相處機會;上學難,那就利用各種渠道和學識爭取一個入學資格:甚至不惜假扮窮人,就為了贏得一個「概率稀缺」的貧困生名額。

家長被擇校理念牽著鼻子走,母親口中「孩子最後吸毒」的悲慘結果,成為父親頭頂的魔障,只要稍一閃失,厄運降臨,「望子成龍」抓住了父母在教育心理層面的弱點,找一個好學校至關重要。

影片的敘事角度,也一度以母親的教育理念作為最高學術任務,但最終歸根結底,「入學形式」物化成了父母替孩子「順利報名」的死循環。《起跑線》用喜劇的方式包裝,但內裡都是「深深的話要淺淺的講」,很多人看到了影片中的教育認知,並以此當作影片的核心重點。

《起跑線》用幽默諷刺的敘述手法,完成了一部具有荒誕戲劇效果的高級喜劇。教育問題固然重要,但我覺得高級的喜劇,通常講的是優秀的人性。而這種優秀的人性,只能躲藏在喜劇片裡暗自發酵,很難得,那就是「善良」。

為了得到「貧困生入學資格」,一家人搬到貧民區,對外還要堅稱是出國度假,那些上流社會告訴他們出國遊玩的要義在於,社交網絡上Po照片,於是習慣於奴役自己的父母,舉家製造假象。

但學位總是有限的,批准你進來,就得有人被擇出去,選誰呢?肯定是那些父母沒背景,學費需要靠貧困補助的窮孩子。這種教育之殤,存在於我國社會的每個角落,但鮮少有人敢觸及,說不好就惹到什麼達官權貴,引火燒身。連電影,都沒有人敢拍。

反倒是走入我們視線的外國電影,不斷地用敏感的題材來揭示腐敗的教育制度,像前不久的《天才槍手》就用「作弊」來告訴我們,在當下的體制中,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改變一切的。

探討了印度的教育問題,卻再次切中了中國觀眾的「起跑線」之痛。該片用一種印度電影格外擅長的戲劇化演繹去觸碰最堅硬的社會現實,誇張手法沒有削弱它的真實感。影片的前半段竭盡浮誇搞笑之能事,與拉吉夫婦打入貧民窟內部的生活形成強烈反差,也讓後半段的故事更有人情溫度。好的教育能讓孩子取得優勢,爬上更高的階級,這和中國人理念中的「起跑線」,可以說是不謀而合。與拉吉夫婦對孩子的升學不斷犧牲,卻並未注意到父母與小孩的互動關係,對女兒皮雅身上的性格特徵的塑造幾乎為零,著實有些遺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沒錯。

2015年《人民日報》就曾發表長篇通訊,提出一個疑問:窮會成為窮的原因,富會成為富的原因嗎?文章感嘆,貧富差距正在快速加大,階層固化的趨勢越發嚴重。文章指出:幹部子女成為幹部的機會,是非幹部子女的2.8倍多,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與此同時,諸如「貧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等等名詞的湧現,昭示著我們的國家已經進入「拼爹時代」,教育被商品化後待價而沽的趨勢,則無疑更是雪上加霜,讓人絕望,因為它曾被認為是對抗階級固化最原始、最基本的渠道。

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是連呼過癮,印度人居然能從教育的環節,深入到階級固化的議題,並且還將這樣沉重、嚴肅的內容,拍的妙趣橫生,又擲地有聲,印度電影人這種在娛樂中探討社會問題的能力,真令人佩服。

相關焦點

  • 這部你不能錯過的印度最新神片《起跑線》,看完真是扎心了
    提起來印度電影,不得不提起來《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再到上半年在中國砍下12.9億驚人票房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無一不在中國市場得到了熱烈的反響,可謂是叫好又叫座。這些在中國大火的印度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娛樂中探討社會問題。
  • 印度電影起跑線影評分享
    印度電影起跑線印度電影自從摔跤吧爸爸後,火熱起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印度電影起跑線的影評。1影片很好地詮釋了,窮人像窮人,窮而有骨氣;富人像富人,為富有仁義。這部片子要比之前引入中國的寶萊塢電影,如摔跤爸,神秘巨星,神猴爸爸等,都更具現實意義,值得人們深思。等正式上映後再返場看一遍。
  • 又被印度人扎心了,電影《起跑線》是為中國人量身製作的嗎?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沒有謝幕,又一部高分印度喜劇登陸中國,它就是之前已經在國內擁有好口碑的《起跑線》。在家國、宗教、性別歧視的問題之外,印度人再次把教育問題搬上了大銀幕。《起跑線》是一部喜劇電影,講述的是一對處於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從小能有一個好的教育,絞盡腦汁擇校的普通故事。單憑這個故事梗概,都會讓中國觀眾覺得非常熟悉。
  • 網上有資源電影解說已經劇透,印度神劇《起跑線》還要在中國上映
    拾光影院訊:印度電影力作《起跑線》將於2018年4月4日在中國上映,該片由薩基特·喬杜裡執導,由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等主演。曽於2017年5月19日在印度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印度中產階級的父母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費勁腦汁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的故事。
  • 戳心!印度新電影《起跑線》,擇校大戰,多少家長感同身受!
    爸爸》《神秘巨星》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都是叫好又叫座今天給大家推薦這部豆瓣8.2分的印度電影《起跑線》>這些在中國大火的印度電影都有一個共通點:在娛樂中探討社會問題。 拉吉第一次為女兒報名時,缺乏經驗,結果排在了很後面,因為很多家長都提早排隊,有的甚至凌晨12點就來了,為了確保位置不被搶走,甚至就地睡覺,用礦泉水瓶子接小便,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 這部印度電影是所有中國父母2018年的「起跑線」
    今天這部影片,名字叫《起跑線》,2017,豆瓣:8.2,這名字聽著耳熟嗎
  • 【印度良心】這部印度電影是所有中國父母2018年的「起跑線」
    咳咳咳~切入正題這兩年,口碑上佳的印度電影有不少,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到《摔跤吧!爸爸》,都是叫好又叫座。 這些在中國大火的印度電影都有一個共通點:在娛樂中探討社會問題。《三傻》裡調侃了古板、僵硬的教育理念,《我的個神啊》中諷刺了宗教派別的隔閡和愚昧,《摔跤吧!爸爸》則批判了重男輕女的傳統。
  • 印度電影《起跑線》為什麼會讓人從笑看到哭
    有句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今天要講的就是一部讓人扎心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它是一部反映教育的電影,但是劇中並不是用很嚴肅的形式來表達,而是用輕鬆愉快的方式反映出父母對孩子教育操心的社會問題。那為什麼說它是一部讓人扎心的電影,讓小編帶領著走進電影中去吧。
  • 清明檔 | 中國觀眾為什麼喜歡印度電影《起跑線》?
    無論是聚焦印巴衝突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是抨擊教育不公的《起跑線》,在「嬉笑怒罵」間「人情練達」。如果說卓別林是默片時代的喜劇之王,那麼以《起跑線》為代表的印度電影就是有聲片時代的不朽豐碑。聚焦「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世界性議題人的一生就像跑馬拉松,起跑線是母親的妊娠期。而在孩子未真正走向獨立前,這場比賽的代跑者卻是眾多含辛茹苦的家長!
  • 印度電影《起跑線》多維度的民族倫理價值思考
    以「升學問題」折射社會萬象——印度電影《起跑線》帶給中國電影的啟示鄭 煬正在院線熱映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在社交媒體與網絡輿論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喜劇基調使全片笑料頻出、諧趣橫生,片中印度夫婦為孩子進入名校而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大多數觀眾因看到他們與當下中國父母(尤其是居住在一線大城市的父母)育兒心理的高度一致性而感到興奮
  • 你所說的起跑線,哪會僅僅是一條線?印度電影起跑線觀後感
    今天和女友去看了一場電影《起跑線》,這是一部印度引進的影片。不得不說近幾年印度引進的電影幾乎部部口碑爆棚。像年初剛上映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去年上映的神秘巨星,乃至更早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口碑都不錯,以至於我現在對印度的電影有很好的印象。
  • 2018年必看的印度話題電影《起跑線》
    最近,又一部印度神作《起跑線》登陸中國大陸,上映四天,斬獲票房一億多。不得不說,自從阿米爾·汗在內地走紅後,印度電影已經成功引起了中國人的關注。《起跑線》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名校的故事。
  • 印度電影崛起令人矚目 眾佳作贏在第二起跑線上
    最近這十年來,印度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崛起令人矚目。繼《起跑線》《摔跤吧!爸爸》等一批佳作之後,今年國內又相繼引進了《調音師》和《一個母親的復仇》,且都獲得了不俗的口碑。其中《調音師》的檔期綿延了一個多月,可見其票房號召力。
  • 《起跑線》上映 聚焦現實題材印度電影引共鳴
    原標題:聚焦現實題材印度電影引共鳴自去年《摔跤吧!爸爸》收穫近13億票房以來,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變得「餑餑香」,不僅題材受歡迎,票房也取得不俗成績。今日,又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正式公映。影片以一對印度父母所面臨的擇校難題為故事,由此引發的教育話題也在觀眾中產生熱議。
  • 從《摔跤吧》到《起跑線》 印度電影究竟是個怎樣的「神」存在?
    又一部印度電影在中國火了。印度電影《起跑線》聚焦了兒童教育問題,其題材和情節都讓中國觀眾產生了強烈共鳴。
  • 起跑線:中國家長在教育面前的眾生相, 被這部印度電影全拍出來了
    印度電影《起跑線》,沒有華麗特效,也沒有流量明星,上映以來卻憑藉同檔期最強口碑貢獻了傲人的票房表現,成功逆襲為清明檔的一批黑馬。故事關於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塔為讓女兒上個好學校,演繹現代版「孟母三遷」,結果「空降」陌生環境的不適,卻引發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各種烏龍事件。「這部電影挺神奇的,明明是印度人拍的,講的是印度人的生活,但是,我們看的時候,卻覺得這講述的就是當下中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 戳心!這部印度電影竟變成了中國所有父母的「起跑線」
    中國有一句熱門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條「起跑線」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國人認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機制中獲得先機與優勢。換言之,中國人認為,教育可以決定人的命運。印度雖然與中國文化迥異的國家,但也認同這個觀點。
  • 又被印度電影扎心了,為了買房犧牲色相,哪裡才是你的容身之處?
    小影一再說到關於房子的電影,比如前幾天推薦的《籠民》,不過可惜的是,大天朝這樣反應現實的電影越來越少。如果說韓國電影敢黑上級階層,那麼印度電影則是敢於正視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之前小影也和大家分享了很多不錯的印度電影,比如反映教育的《起跑線》,正視男女平等的《摔跤吧,爸爸》,已經揭露家暴的《神秘巨星》等等。而今天的這部電影,則是直戳現代年輕人的心窩——房子!看完不禁唏噓,論房奴,大天朝不必印度少,可為何我們就看不到這樣的問題所在呢?
  • 回首再看這部印度神片,狠狠戳痛中國父母的心:這演的不就是我們嗎?
    起跑線「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世上沒有比這句話,更能體現可憐天下父母心。而在很多父母心中,一所好學校,就是孩子們的起跑線。最近印度電影《起跑線》熱映,明明是部輕喜劇,卻讓不少中國父母,笑著笑著心酸起來。
  • 電影《起跑線》:拍的是印度,反思的卻是中國家長
    4月4日,又一部印度寶萊塢電影登入中國影院,票房與口碑齊高,觀影評分高達9.0分。這就是《起跑線》,一部印度現象級電影,關注點為印度的教育。小麗強烈推薦大家去看,從影片中可以得到啟發,反思或指導中國式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