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
愛吃螺螄粉的和從沒吃過螺螄粉的
當打開螺螄粉的那一剎那
方圓十裡瀰漫著難以言喻的螺螄粉味
可謂是一道洗滌心靈的美食
儘管如此
「吃貨」們還是對它欲罷不能!
但是近日有個「噩耗」傳來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眼尖的人發現,「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
這讓「吃貨」們瞬間不淡定了
以後還能愉快撩螺嗎?
不要慌張!
因為此螺螄非彼螺螄!
名錄中的螺螄
僅產於雲南高原湖泊,是螺界的「大熊貓」
徵求意見的名錄中,列入一級和二級保護的物種,既有中文名,也有學名。
名錄中的螺螄,學名為Margarya melanioides。這種螺螄,是雲南特有珍稀軟體動物,隸屬于田螺科螺螄屬;其分類地位和科學價值,堪稱軟體動物中的「大熊貓」。
活的Margarya melanioides,僅分布於雲南省的一些高原湖泊,即滇池、洱海、茈碧湖,為雲南特有「土著物種」。
由於人類活動和汙染等原因,Margarya melanioides可捕獲產量大量下降。1943年,滇池的螺螄年產量為960噸;上世紀80年代,一位漁民平均每天可捕獲螺螄20公斤,而到了2015年下降到了10%。
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Margarya melanioides列入瀕危物種名單。
問題來了
平時咱們吃的是什麼「螺螄」?
平時大家吃的淡水螺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個頭比較大,是田螺科圓田螺屬;還有一種是田螺科環稜螺屬,俗稱為石螺,食指大小,表面有清晰可見的環稜紋。有的地方將它們統稱為「螺螄」。
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環稜螺,都是繁殖比較快的動物,喜歡生長在淡水的湖泊、江河、池塘、溝渠或水田中,以藻類等為食。
既然我們常吃的「螺螄」,不是列入保護名單的螺螄,「吃貨」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嗦螺螄」啦!
不過,即使是常見常吃的螺螄,也需要「適度捕撈」。環稜螺是非常重要的底棲生物,是水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
它們不僅是捕食魚類(包括青魚、鱖魚、鯉魚、鯽魚等)、蝦(青蝦等)、蟹的餌料;還對淨化水體有著重要功能,因為它們可以吃掉水體中的有機碎屑。
今晚想嗦一碗螺螄粉?
教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