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眼尖的人發現,「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這讓吃貨們不淡定了——喜歡嗦粉的你,以後還能愉快撩螺嗎?目前越賣越火的螺螄粉怎麼辦?
市場:田螺石螺銷量大,買家以粉店、夜宵攤為主
在廣西,人們常吃的淡水螺主要有兩類:田螺和石螺 ;有的地方將它們統稱為螺螄。據了解,田螺、石螺都是廣西美食材料,每天消耗量巨大。
6月23日下午,記者在南寧市淡村農貿市場螺類銷售區看到,攤販們賣力地清洗滿盆的淡水螺,有的人則熟練地將螺放在機器上去頭。其間,不時有夜宵店的老闆前來選購。
對於每天跟螺打交道的攤販來說,他們非常關心網上流傳的「螺螄」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的消息。聽到記者採訪,一名攤主停下手中的網篩,問:「真的要保護起來?但過幾年就會長得到處都是。」另一名攤販下意識反問:「那螺螄粉怎麼辦?廣西人這麼愛吃螺!」
一些攤販表示,他們雖然只有五六個攤點,但每天對外零售近千公斤田螺、石螺,買家以螺螄粉店、夜宵攤為主。本地貨不夠賣,得從湖南、湖北等地進貨,而外地貨據稱很多也是野生的。
有愛撩螺的「吃貨」稱,他也看到網上說的信息,但總覺得不太真實。畢竟,田螺、石螺很容易生長,鄉村池塘裡、水溝中隨處可見。
專家:擬列入保護名錄的螺螄和我們常吃的螺螄不一樣
記者在廣西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了解到:
「這『螺螄』不是我們常吃的『螺螄』,而是一種特有的動物。」該中心副研究員王大鵬解釋說,我們平常說的「螺螄」是俗稱,並不是準確的學名。大家平時吃的淡水螺主要有「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個頭比較大,是田螺科、圓田螺屬動物;還有一種,是被俗稱為石螺、螺螄的「環楞螺」,一般食指大小,表面有清晰可見的環稜紋,是田螺科、環稜螺屬。
擬列入保護名錄的「螺螄」,拉丁文學名為Margarya melanioides,是田螺科、螺螄屬,主要生長在雲南省。不同的「螺螄」,其拉丁文學名是不同的,就像動物的身份證號一樣,讓人們一眼就能從眾多「螺螄」中辨出它的「真身」。
他說,在廣西被列入保護的淡水螺只有一種——紅河疣螺,主要生長在紅水河,現在很難看到了。需要大力消滅防治的淡水螺則是大名鼎鼎的福壽螺,繁殖快、吃禾苗;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環楞螺,都是繁殖比較快的動物,喜歡生長在淡水的湖泊、江河、池塘、溝渠或水田中。
現在,因為施用農藥較多,螺類在水稻田已經難以生存,但它們在其他類型的棲息地生長得也很快。「中華圓田螺、中國圓田螺、環楞螺,不會列進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名錄的,大家放心吃!」
所以,同學們不必擔心啦!
不會斷「粉」滴~
嗦~嗦~
嗦~
來源:學校共青團 | 編輯:羅林瀟 | 審核:尹正豔
關注「新株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