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圍底--不是每一碌葛都叫白沙頭粉葛!

2021-02-26 圍底生活圈

關注「圍底生活圈」 公眾號, 圍底第一生活資訊平臺

曾經有一碌粉葛擺在我面前,

我沒有珍惜,

直到它被人煲了之後才追悔莫及,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如果老天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

我會對這碌葛說三個字,

煲定你,

如果一定要這碌粉葛面前加上一個產地的話,

我只會選「白沙頭」

 

在圍底,如果有人說你像碌葛一樣。毋容置疑,他一定是在罵你,但是如果他說你像一碌白沙頭粉葛,那就變成在誇你了。圍底,交通發達的地理位置和獨特人文風情,衍生出了豐富多樣的美食。古老的圍底河孕育圍底千年輝煌的能古話文化文明,同是好像只給白沙頭人民特別的恩賜。

 

白沙頭,是圍底鎮的一個自然村,有名的粉葛之鄉, 離圍底鎮圩約2.7公裡。那裡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圍底河在這裡拐了一個彎從村邊流過,大量的泥沙在此形成堆積,同時夾雜將大量枯木覆蓋,這些枯木在河沙覆蓋之下歷經千年的發酵碳化,從而變成天然的有機肥。而且土壤的松硬程度適中,並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從而形成其他地方沒有的天然優質土壤,這種土壤特別適合葛薯的生長。

 

早在明清時期年間,白沙頭的葛薯就已經威名遠播,正所謂葛怕出名,豬怕壯。 所以多年以來很多人不斷想將優質的白沙頭葛薯引到別的地方種植,雖然也可以成功種植, 但只是不斷被模仿,從來未被超越,品質無論如何改善但還是永遠無法和白沙頭原產地的葛薯相媲美。點解?

 

土壤,陽光和水是萬物生長不可或缺的條件,良好的自然環境孕育出絕佳的美食材料,而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根本,白沙頭的葛薯好吃不在於其葛薯的品種獨特,而在於老天恩賜給她天然優質最合適葛薯生產的土壤。 而要改變土壤的特質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別的地方無法模仿種植成功的根本原因。這也是白沙頭葛薯能成為圍底地標美食的根本原因,所以自古就有,葛出白沙不是葛之美譽。

 

葛薯除了用來煲湯之外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葛根,味甘,性平,歸脾胃肺膀胱經,解肌退熱,生津止渴,昇陽止瀉之功。其中在圍底地區最常用是用它來煲骨頭湯或者重大節日才能吃到的粉葛扣肉。吃過的都知道,用白沙頭粉葛來做扣肉可比芋頭扣肉好吃得多啊!

 

看到這裡,估計會有很多人有疑問,既然白沙頭粉葛這麼叼,為什麼除了圍底之外,在羅定其它地方很少聽過和吃過,難道比羅定縐紗魚腐,羅定大米還牛逼嗎?

 

別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珍品,以希為貴。 就算你不在羅定,你也可以通過萬能的淘寶網買到正宗優質的羅定大米,但是正宗的白沙頭葛薯你是買不到的。這主要因為羅定大米的供應量大,各個鄉鎮都有生產,即使從小聽著能古話長大的圍底稻米單從口感也很難區分與其它鎮大米的差別,但是白沙頭葛薯一入口就能區分和別的葛薯的不同之處。正宗的白沙頭粉葛具有粉而不柴,入口鬆化,無根化渣、肉鮮清甜,澱粉,纖維素, 胺基酸和各種微量元素居葛類之冠!

 

但是可惜,即使你在圍底圩,也不一定買得到正宗的白沙頭葛薯,為什麼? 首先白沙頭這條村不大,而且即使在白沙頭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合適用來種葛薯,只有是靠近河邊的沙地才最合適。所以就算你想多種也難,而且葛薯生長周期較長,一年才能種一季。第二,種葛薯是一個比較繁瑣和辛苦的過程,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而不願意在家務農,所以即使白沙頭葛薯盛名遠播,但專門以種葛為生的也不多,從地圖分布也看得到。所以每年白沙頭的葛薯產量都差不多,但是需求只增不減,每年葛薯還沒正式上市早就被各路吃貨搶購一空,根本就不夠賣,所以很多人也是只聞其名,不見其葛,這也是你在羅定聽過羅定縐紗魚腐和羅定大米,但是沒聽過白沙頭葛薯的真正原因。

 

放心啦,這個不怪你,因為即使你是土生土長圍底人,要吃上一餐正宗的白沙頭粉葛也是相當不易,雖然在圍底圩每天賣粉葛的大媽都自稱是白沙頭粉葛。但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每到冬至之後葛薯開始上市時節,很多吃貨便會聞葛而動通過各種朋友圈關係找到白沙頭當地農民現挖現買,真是手快有,手慢冇啊。如果你運氣好,娶到一個白沙頭姑娘做老婆或者嫁到白沙頭。那你就有口福啦。

 

萬水千山擋不住人們對白沙葛這種獨特美食的追求,更抵擋不住吃貨的腳步。但極致的美食最先應該留給勤勞的白沙頭葛農,只有他們的堅持和辛勤付出,才能讓我們遠離自然,遠離鄉村還能享受最地道的美食,同時也應該感謝熱愛圍底這片土地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所有人們。

 


白沙頭粉葛的味道,是圍底河水味道,是家鄉的味道,是歲月的味道,更是親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音,情懷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正是這種味道,即使我們身在他鄉,也永遠忘不掉舌尖上的圍底!


 


謹將此文獻給辛勤的白沙頭葛農和5萬名像葛薯一樣將根深埋在圍底,熱愛這片故土的圍底人!

更多精彩生活資訊,請關注「圍底生活圈」微信公眾號!

如何關注:

用手指長按以下指紋然後點擊「識別圖中二維添加關注即可!(只有0.01%的人會這樣玩啊)


相關焦點

  • 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開幕,粉葛王出爐
    12月11日上午,2020廣東(江門)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雙合鎮旅遊文化廣場舉行。江門和鶴山有關部門以及雙合鎮的領導共同推桿,宣布活動啟動。當天萬眾矚目的粉葛王評比結果出爐,獲獎粉葛普遍在10斤以上,其中獲得金獎的粉葛重達29.6斤,接近30斤,成為無可爭議的王者!
  • 粉葛煲排骨的功效,粉葛搭配什麼煲湯下火?粉葛與什麼煲湯最好
    粉葛搭配什麼煲湯下火?粉葛是一種營養獨特、藥食兼優的綠色食品,澱粉含量高達40%,含有黃豆甙、葛根素等異黃酮類物質以及鐵、鈣、硒、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必需的13種胺基酸,具有抗炎解熱、擴張血管、清心明目、抗腫瘤及清除氧自由基等方面的功效。
  • 尋味高明丨粉葛、扣肉相互碰撞,飄溢出滿滿的高明家鄉味
    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高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高明粉葛基地設置檢測中心,粉葛要經過檢測後才能銷往其他地方。同時,培育粉葛的經營者都接受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培訓教育,並且籤訂了一系列質量安全承諾書,從種植開始就注重質量。
  • 粉葛種植讓貧困戶有了「依靠」
    盛夏時節,走在藤縣和平鎮的村頭巷尾,映入眼帘都是綠油油的粉葛田,一片片粉葛基地,不僅構成了和平鎮的一道道靚麗風景線,也成為了村民群眾「摘貧帽」「拔窮根」的主要「依靠」,讓貧困戶的致富路越走越寬,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30斤重粉葛王亮相鶴山雙合粉葛節
    11日上午,2020廣東(江門)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在鶴山市雙合鎮舉行。鶴山雙合粉葛節活動期間,舉行了粉葛王評選活動,本屆粉葛節評選出粉葛王金獎,該粉葛王重達30斤。活動期間,分設旅遊文化廣場、雙合粉葛(棠密)種植基地、十裡茶鄉、鶴山市(雙合)現代農業示範園區4個分會場,各會場開展豐富多彩的聯動活動,包括粉葛王頒獎、拍賣活動,以及文化旅遊展、百萬流量直播間、品雙合健康美食、遊雙合美麗鄉村、雲推廣等精彩活動。據了解,「鶴山粉葛」是鶴山市的特色傳統作物,至今已有265年以上的種植歷史。
  • 長安挖出百斤「粉葛王」 驚呆了街坊!
    說到粉葛,長安小夥伴們不可能不知道。通常在菜市場,我們看到的都是雙手捧起的大小。但日前,長安一位大叔竟然挖出百斤巨型「粉葛王」,這次真的「有排食」了!  李叔說,由於街坊都知道他家果園種了粉葛,常有人叫他挖點回來讓大家煲湯喝。於是李叔就利用空閒時間去果園挖。「我找了棵最大的挖,那根藤足有6釐米粗。」李叔說,他意識到這是個「大傢伙」,於是就和妻子一起動手。
  • 冷天來碗粉葛湯怎樣?象州新運粉葛新鮮上市
    近年來,象州縣運江鎮著眼於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大力推廣粉葛種植,許多貧困戶靠著粉葛摘掉貧困帽子。2020年新運村共種植了1600畝左右粉葛,種植農戶達400多戶,預計總產量超200萬公斤,目前,正是粉葛收穫季。
  • 「舌尖3」沒流的口水,看這片全流光了!
    吃貨們翹首以盼迎來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但沒想到就這麼短短幾天,《舌尖3》的評分就從8分多狂跌到4.1分。我看了幾集,好吃的食物沒記住,倒是給氣飽了。賣鐵鍋、賣菜刀,賣口紅.這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這是《舌尖上的微商》啊。
  • 「粉葛王」新鮮出爐!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開幕了,還有這些精彩活動...
    「粉葛王」新鮮出爐!布丁播報12月11日,2020廣東(江門)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在活動現場舉辦的慈善拍賣環節中,獲得「粉葛王」評比金獎的粉葛,拍賣價高達2萬元,成為全場最亮點。
  • 粉葛、沙葛和懷山是同一種植物嗎?
    粉葛、沙葛和懷山不是同一種植物。而是完全不同的三種植物。現分述如下:一,粉葛粉葛是豆科葛藤屬植物葛的一個變種,分布於我國四川、雲南、西藏、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通常生長在山林灌叢和稀疏林中。它的塊根含有豐富澱粉,可食用,提取的澱粉叫葛粉。二,沙葛沙葛是一個別名,是廣東、廣西等地的叫法,正式中名叫豆薯,是豆科豆薯屬植物。別名還有地瓜、涼薯、番葛等。它原產熱帶美洲,在我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有栽培。
  • 合水粉葛還能這樣吃!這些花樣你都試過嗎?
    一提到高明的合水粉葛,很多人讚不絕口。可你知道粉葛的吃法有哪些嗎?你都試過了嗎?
  • 為什麼廣東人吃了粉葛會很「高明」?
    高明粉葛之所以有名,可以歸結為三個原因:一是無渣,可以生吃的粉葛,肉質粉嫩;二是爽口,咬一口卜卜脆;三是清甜,微甜帶甘,滋味無窮。不管身在何處,只要是標著「高明」或「合水」的粉葛,並且確認過眼神後(高明粉葛的外觀比很多地方的粉葛都要美觀,小腿粗的粉葛通直,彎曲較少,整體形狀比較像早年民間紡織用的紡錘,表皮的皺褶是黃白色,渾身上下最多也就只能找到一兩個凹口),多出三五倍的價錢都願意買。目前,高明更合鎮、合水鎮是高明粉葛種植的最大「根據地」,也是廣東省最大的粉葛種植基地。
  • 粉葛鯪魚赤小豆湯
    今天廣州春雨綿綿,這個湯正好!這是老廣都喜歡喝的湯,祛溼去骨火,春季應季靚湯是也。春天潮溼,周身骨疼,廣東媽媽一定會煲這個湯。材料:1、 鯪魚2、 豬骨3、 粉葛4、 赤小豆、陳皮5、 蜜棗、姜做法:1、 鯪魚用姜兩面煎至金黃,備用。2、 赤小豆和陳皮提前泡一下。3、 豬骨飛水,洗淨。4、 粉葛去皮切大塊。
  • 《舌尖上的中國》《沸騰吧火鍋》《老廣的味道》每一部都超下飯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這些美食紀錄片讓人垂涎,每一部都超下飯作為一名資深吃貨,每次看《舌尖上的中國》都會感嘆祖國廣袤疆域的豐富物產、食物與季節演變、廚房的烹飪技術、不同菜系的味型調和、各個民族的食物追求。
  • 舌尖上的松茸,在香港小店做成了豬肉餃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嗎?這部紀錄片的第一部、第一集介紹的第一道菜,是被譽為「菌中之王」的松茸。
  • @長春人 舌尖上的雲旅行開始啦!每一口都是千山萬水
    穿越千裡,讓舌尖去旅行。 上 海提到魔都上海,除了它的繁華、弄堂、夜生活,怎麼能少的了遍布路邊街角的特色美食。片兒川蔥包檜西湖藕粉筍乾老鴨湯 安 徽安徽特色小吃品種繁多,歷史悠久,當地到處都能找到小吃的身影,實惠又美味,去安徽遊玩的時候別忘了大吃一頓安徽的特色美食。
  •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
    舌尖上的潮汕,盤點潮汕必吃10大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對於吃貨來說,潮汕是一定要去的。我在廣東工作了好幾年,離潮汕還是蠻近的,做個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潮汕牛肉丸的傳統製作是選用新鮮的上好牛肉,用指定的捶打工具,放在大砧板上上下用力地把牛肉捶成肉醬。中途再加上食用鹽,味精,魚醬繼續在捶打20分鐘。捶打至肉醬不粘手不掉為止,然後用手抓起肉醬,用手握緊拳擠成肉丸。這製作過程就像一個表演,陳曉卿導演曾經還專門有一集「舌尖上的中國」講的就是潮汕牛肉丸。看過的人都會為裡面的手工製作所驚嘆,感嘆勞動人名的智慧。
  • 合水粉葛與五花肉的絕配,那是家鄉的味道
    蔡瀾說:「世界上最極致的口味永遠是媽媽的味道。」是的,媽媽掌勺的味道伴隨著我們成長,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忘的味道..「葛」指的是粉葛,而在高明也特指合水粉葛,而「扣」則是指扣肉。粉葛與扣肉相結合,粉葛添了肉香,而扣肉少了油膩,實屬絕配。這道菜可能是許多高明人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 【食典尋源】粉葛赤小豆鯪魚湯
    銀鯪粉葛本無雙,下火舒心潤胃腸。巨鼎熬湯成一絕,廚師節上萬人嘗。包括原國家商業部長胡平在內的3.3萬人共飲了用「亞洲第一煲」熬製的粉葛赤小豆鯪魚湯。這煲被譽為「第一湯」的順德高水準的老火靚湯,完全有資格被載入順德飲食史冊。
  • 2020廣東(江門)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開幕
    開幕式現場(江軒供圖)本次旅遊節分設旅遊文化廣場、雙合粉葛(棠密)種植基地、十裡茶鄉、鶴山市(雙合)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等4個分會場,期間各會場開展豐富多彩的聯動活動,包括粉葛王頒獎、據了解,「鶴山粉葛」是鶴山市的特色傳統作物,至今已有265年以上的種植歷史。今年5月,鶴山粉葛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一直以來,鶴山市將粉葛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通過發展基地、扶持企業、打造品牌、宣傳引導等一系列工作,提高「鶴山粉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