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海軍爆發式造艦,驅逐艦下餃子般增長,側面反映日本輸定

2020-12-23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驅逐艦這一艦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沒有主力戰艦那樣有著龐大威武的身軀,也沒有主力艦那種強大遠程的火力,但它卻是海軍當中最不缺少的艦種。遠可跟隨主力戰艦編隊進行遠洋作戰,為遠洋艦隊提供護航、偵察、防空、反潛、運輸、掩護等各種任務,是遠洋作戰編隊當中最小的一級作戰單位。雖然它的噸位較小,但是所承擔的任務卻是最多的,也是最繁重的。所以這種軍艦一直能保留到今天,並成為如今飛彈時代的當家主力,而在當時擁有大量的驅逐艦也是國家實力的重要體現之一。

現在在形容中國海軍的軍艦發展速度時,很多人喜歡用「下餃子」這個詞來形容,在二戰時期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發展用這個詞來形容的話估計也非常貼切。在比較二戰時期美日雙方國力的差距的時候,一般都喜歡用鋼鐵、煤炭、石油等來比較,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美國的XXX產量是日本的X倍。這樣的對比大家估計都沒啥概念,但如果我們把這些轉換成軍艦來對比的話,大家可能會有較為清晰的印象。其實無論是戰列艦、航母、巡洋艦還是驅逐艦,美軍的數量一直都遠超日本。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擁有的驅逐艦包括改型在內共有19個級別177艘,其中有8艘還沒完工,所以實際服役的驅逐艦有169艘。而在這169艘驅逐艦當中包括32艘護航驅逐艦,實際的編入遠洋艦隊的只有137艘,而這137艘當中還包括了在一戰前後建造的36艘老式驅逐艦,在進入條約後建造的驅逐艦其實只有101艘。而相比之下,美國在進入條約之後建造的驅逐卻高達598艘,而且美國的條約型驅逐艦還是在30年代才開始建造的,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太平洋戰爭後開動馬力才開始大量生產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598艘驅逐艦都是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籤訂後才建造的,而美國在一戰時期及之後建造的老式驅逐艦也高達266艘。這些老式的驅逐艦的噸位都在千噸級以上,都具備遠洋航行的能力,在護航、反潛、運輸的二線上仍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而到歐戰爆發時,英國也只有188艘,到1940年6月之後皇家海軍僅剩下112艘驅逐艦。而此時皇家海軍所需要面對的卻說德國肆虐的U艇狼群,護航艦船的數量捉襟見肘,所以美國就提供50艘一戰時期建造的老式驅逐艦給英國。而英國則用在西印度群島的6個海軍基地租借給美國,租借年限為99年,這就是驅逐艦換基地協議。

那些老舊的驅逐艦都是4根煙囪的,所以英國也稱為「4煙囪驅逐艦」

這英國的航線需要護航,那麼美國自己的航線就不需要護航了嗎?答案是肯定要的,所以美國海軍在1941年8月開始建設護航驅逐艦,共建造了6個級別563艘護航驅逐艦。這些護航驅逐艦承擔著美軍二線的護航、反潛作戰任務,和艦隊驅逐艦共同構建起美軍的護航體系。所以如果全部類型的驅逐艦都加起來的話,美軍的驅逐艦就高達1427艘,而日本僅僅有169艘,整整比日本多了8.5倍。所以相比日本在海軍在使用數量少得可憐的驅逐艦時,美軍這邊倒是可以大方地調兵遣將。

而這數字背後的差距體現的九三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國力差距,所以在太平洋的各種消耗戰當中,日本玩不過美國就是這個原因。相比到1944年才開始投入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相比,這些驅逐艦很早之前就投入對日作戰當中。它們的功績也許沒有航母、戰列艦的名頭大,但它們的作用卻是不可替代的。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因此,倫敦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的造艦計劃制約較大,除了輕重型巡洋艦以外,艦隊最基本的骨幹力量,也是水面艦艇中數量最多的驅逐艦也不例外,讓日本海軍憋著一股勁。1936年12月31日,倫敦海軍條約到期以後,日本海軍就開始掀起造艦高潮,「水雷戰隊」就是重點發展對象,日語中的水雷就是魚雷,迅速啟動了新驅逐艦研製和建造計劃。
  • 二戰日本驅逐艦發展標杆,日本造艦鬼才的神作,吹雪級的發展事跡
    之前也簡單介紹過日系的驅逐艦,所以今天就繼續就「日系驅逐艦」這個話題往下嘮嗑,簡單了解一下二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吧。其實驅逐艦這個詞並不是中國翻譯發明的,這個詞語是一個舶來品,而且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不過在二戰時期日本驅逐艦不是直接叫「驅逐艦」而是被叫做「雷擊艦」(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作「水雷」)。
  • 日本海軍最後的條約型驅逐艦,祥瑞武勳一身的白露型驅逐艦(下)
    夕立號於1943年10月16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36年6月21日下水,1937年1月7日竣工服役,隸屬於橫須賀鎮守府第2驅逐隊。夕立號的首次作戰是在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時,其被派遣到長江流域執行警戒和運輸戰爭物資等任務,當時法國海軍遠東艦隊的Primauguet號輕巡洋艦上的攝影師曾拍下了夕立號的照片。
  • 日本綾波號驅逐艦號稱所羅門的鬼神,單艦襲擊美軍艦隊,擊傷三艘
    而在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日本帝國海軍再次折戟,金剛級戰列艦霧島號被華盛頓號擊沉,比叡受到美岸基航空兵攻擊而沉沒,增援瓜島的運輸部隊全滅。雖然在戰術上美軍的損失更大,但在戰略上聯合艦隊徹底丟掉了主動權,並從此開始走向末日。以往大家在談論瓜島海戰,總是避不開第三次海戰即瓜島夜戰中比叡、華盛頓和南達科它之間的對決,因為這是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唯一一次戰列艦之間的對決。
  • 拳打日本腳踢德國,從一戰用到二戰的平甲板驅逐艦
    提起二戰時期的美國海軍驅逐艦,通常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會是大量生產而且戰功卓著的弗萊徹級,又或者是二戰美國海軍驅逐艦發展史上的巔峰基林級。事實上,在二戰時期,有不少艦齡達到二十多年,橫跨一戰與二戰兩場世界大戰的驅逐艦,默默在太平洋戰爭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就是美國海軍的似煙囪平甲板驅逐艦,考德威爾級、威克斯級以及克萊姆森級驅逐艦。
  • 為什麼美國造不出比大和號更大的戰艦,美國海軍:都怪運河窄了
    在二戰前戰列艦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象徵,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各國戰列艦的噸位被限制在了35000噸以下。但隨著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失效,各國海軍紛紛展開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試航中的大和號美國海軍在條約結束之初由於孤立主義盛行,建造的戰艦依舊停留在4萬噸級,但在歐戰爆發形勢緊張之後最新設計的衣阿華級依舊滿載沒有達到6萬噸,最大戰列艦和最強戰列艦的殊榮都被日本的大和號以7萬噸的排水量,和世界最大的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 二戰時倖存的日本驅逐艦「雪風號」:多次脫險被譽為祥瑞之艦
    在二戰時,日本向亞洲許多國家發起了侵略戰爭,同時,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的聯合艦隊也一直是主要的攻擊力量。我們都知道,在與美國海軍的對戰中,日本的聯合艦隊遭到了巨大的打擊,但是,有一艘「雪風號」驅逐艦卻一直運氣很好,在多次戰鬥中倖免於難,被稱為祥瑞之艦。日本的驅逐艦一般都是用自然氣象命名的,雪風號意為「混雜雪花的強風」,是日本的甲型驅逐艦,也是日本海軍引以為傲的驅逐艦之一。
  • 二戰最「祥瑞」驅逐艦,憑一己之力送走8艘航母,剋死日本海軍
    不過即便如此,在整個戰爭中,依舊有不少武器裝備貫穿了整個二戰,自身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其中舊日本海軍的雪風號驅逐艦赫然在列,可以說是日本最「祥瑞」的一艘驅逐艦。這艘軍艦1940年服役,1941年12月首次參戰。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雪風號參加了眾多著名戰役,而有它的那些戰役中,編隊中的其他軍艦往往都會遭到敵人重創。
  • 二戰時期的日佔區幽靈船:斯圖爾特號驅逐艦傳奇
    斯圖爾特號驅逐艦  引言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飛行員經常在日本控制的水域發現一艘與美國驅逐艦相似的日本戰艦,雖然軍艦前兩個煙囪經過改裝後彎曲成一個煙囪的日式風格,但軍艦明顯是一艘美國克萊姆森級驅逐艦,於是引發美軍諸多猜想,是這艘軍艦在敵佔區執行秘密任務還是有軍艦投敵了,美軍內部甚至給這艘戰艦起了"幽靈船
  • 二戰美軍經典驅逐艦拉菲號瓜島海戰混進了日本艦隊炸死了一名少將
    二戰美軍傳奇驅逐艦拉菲號,可以說日本帝國海軍二戰中最不想提到的美軍驅逐艦名稱,因為日本海軍前前後後被美軍兩代拉菲號驅逐艦搞得狼狽不堪,甚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惱羞成怒的日本空軍還不惜動用了日本二戰中日本神風部隊,最為畸形的產物,櫻花噴氣式自殺飛機將其炸沉。
  • 中國海軍造艦速度太快,美國「另闢蹊徑」:將貨輪改成武庫艦
    這不是最近唯一關注中國海軍發展的美國媒體,前幾天美國《外交官》雜誌網站也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稱,中國海軍未來5年的造艦規模,將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讓前面十幾年的造船規模相形見絀,除了繼續建造更多055大型驅逐艦和075兩棲攻擊艦外,中國海軍在船塢登陸艦、驅護艦方面也是雄心勃勃。這大概是美國專家們的一種「共識」,那就是中國海軍真正的造艦狂潮還要看後面5年。
  • 日本海軍最後的條約型驅逐艦,祥瑞武勳一身的白露型驅逐艦(上)
    在《倫敦海軍條約》針對驅逐艦的噸位作出約束後,日本海軍嘗試建造了初春型驅逐艦,在儘可能輕的艦體上搭載和特型驅逐艦相同火力的武器,但隨後在海試中的結果,發現艦體設計存在嚴重缺陷,在建造6艘後便緊急停止。而初春型的設計思路卻被保留了下來,在初春型的後兩艘上加以改進,最後誕生了白露型驅逐艦。
  • 二戰前七大主要參戰國海軍實力排名
    ,都讓海洋隨著人類的戰火燃燒起來,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各個主要參戰國家海軍的實力排名情況又如何呢?第二名:美國海軍美國海軍在當時擁有比肩英國海軍的實力,包括8艘航空母艦及16艘戰列艦,但是噸位和打擊能力上尚不如英國,加之美國潛艇部隊數量少和現役驅逐艦部隊的質量較差,排名在英國皇家海軍之後。
  • 飛翔的荷蘭海軍,設計出沙恩霍斯特級的姐妹艦,卻因二戰無疾而終
    但其實,在二戰時期歐洲範圍內,荷蘭也算是僅次於英法意德蘇五強的歐洲第六位海軍了。主要原因其實大家可從印度尼西亞當時的名字來窺探一二——荷屬東印度,這麼大的一塊地,沒有一個像樣的海軍來保衛確實不太可能。也因為這個原因,也讓二戰的荷蘭海軍成為了一支世界上罕見的海外殖民地艦隊實力超過本土艦隊實力的海軍力量。荷屬東印度好處都有啥?
  • 甲午痛,二戰恥,中國海軍站起來!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回頭看看二戰,我們一直忽視了一個重要原因,為何日本敢於挑戰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除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外,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它的海軍羸弱無能。人類歷史上,很多大規模的外敵入侵,很多次的均是從海洋而來,包括早期西班牙,英國,葡萄牙,波斯帝國,土耳其帝國,後來日本,美國等;哪怕中國明朝對外宣揚天威,也是通過海軍艦隊讓鄭和下的西洋各國。所以,海洋成為了大國對外的最大通道和舞臺。
  • 美軍未來造艦計劃,野心勃勃重回500艘規模,試問天下誰第一
    眼下我們海軍"下餃子"邁入了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的056護衛艦和054A護衛艦皆已建造完畢,少量改進型056A護衛艦在第二階段雖然還會繼續建造,但是總量已經不大。現在,海軍"下餃子"的主要方向就是中大型驅逐艦和大型輔助艦,航空母艦等。其中,075兩棲攻擊艦的加入,為我們海軍"下餃子"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各國還是投資興建了戰列艦,畢竟當時航空母艦還沒有實際的海戰戰果,所以戰列艦還是得接著造。而日本則更是對戰列艦表示了痴迷,建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和火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歷史上最華而不實的戰列艦。
  • 陽炎級:二戰時日本海軍新型驅逐艦,除「雪風」號以外全部戰沉
    日本海軍為了保證夜戰、雷擊作戰能力,必須避免驅逐艦大型化,因此,在最大續航力優先,最高航速次之的前提下,量產的陽炎級驅逐艦前10艘艦在試航時,最大航速平均值是34.6節,計劃航速和實際航速僅相差
  • 二號艦比首艦先下水!日本新護衛艦造價兩倍於054A,火力弱一半
    (摩耶級驅逐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一支"小而精"的海上武裝力量,如果追溯到15年前,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艦艇,甚至比當時的中國海軍還要強上一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