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日本腳踢德國,從一戰用到二戰的平甲板驅逐艦

2020-12-27 歷史中郎將

提起二戰時期的美國海軍驅逐艦,通常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會是大量生產而且戰功卓著的弗萊徹級,又或者是二戰美國海軍驅逐艦發展史上的巔峰基林級。事實上,在二戰時期,有不少艦齡達到二十多年,橫跨一戰與二戰兩場世界大戰的驅逐艦,默默在太平洋戰爭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就是美國海軍的似煙囪平甲板驅逐艦,考德威爾級、威克斯級以及克萊姆森級驅逐艦。

考德威爾級中唯一一艘參加過二戰的曼麗號,安裝雷達並被改裝為高速運輸艦

四煙囪平甲板驅逐艦的數量極其龐大,其舷號從DD-69開始直到DD-347結束,自誕生之日起在20多年內都是美國海軍的中流砥柱,同時也見證了幾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今天咱們就從考德威爾級說起,聊聊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驅逐艦。

考德威爾級四號艦康納號 (dd-72)

說到考德威爾級驅逐艦,就不得不說說美國此前的千噸級驅逐艦了。自魚雷發明之後,搭載魚雷的小型艦艇就擁有了與戰列艦一搏的實力,在日俄戰爭中,小小的魚雷艇偷襲讓俄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驅逐艦在早期就是專門為了驅逐敵方魚雷艇而誕生的,早期的驅逐艦擁有較高的航速和速射火炮,其作用較為單一,而隨著海戰戰術的不斷完善,驅逐艦也逐漸趨於大型化,考德威爾級驅逐艦正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正在船臺上建造的的考德威爾級二號艦

考德威爾級驅逐艦採用直通甲板設置,擁有30節的最高航速,四門102mm主炮和四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還搭載有反潛深彈,是一型頗為強力的驅逐艦。該艦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其艦舯的四座煙囪,後來的威克斯級和克萊姆森級都繼承了這一特徵,該型艦下水服役時已經是1917年,在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下,美國也於1917年加入了一戰,為了保護海上交通線,美國急需一種能夠大批量生產,同時性能不錯的驅逐艦。就這樣,威克斯級驅逐艦誕生了。

船塢中批量建造的沃德號,該艦建造了多達111艘,在美國海軍歷史上位列第五

如果說考德威爾級驅逐艦還是美國海軍的小試牛刀的話,威克斯級驅逐艦就算得上是美國工業實力的充分展現了。平甲板型驅逐艦的適航性優良,同時還搭載了反潛魚雷,所以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一戰時急需補充的兵力。威克斯級驅逐艦的大體設計仍然沿用了考德威爾級的構型,艦體設計,動力系統和武備基本一致,其反潛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強化,相較於考德威爾級,威克斯級改進了艦艉設計,更容易布置深彈發射裝置,考德威爾級驅逐艦和威克斯級驅逐艦中的少部分都參與了一戰,但是由於建造時間較晚,所以這兩型艦艇在一戰中並沒有大的作為,而且只有前21艘威克斯級驅逐艦趕上了一戰。

打響太平洋戰爭第一炮的沃德號驅逐艦

威克斯級驅逐艦共建造了111艘,這一數量足以讓當時的各國瞠目結舌。雖然沒有在一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但在二戰時期,該型驅逐艦仍然執行了大量的任務,不僅如此,還有幾艘有幸見證了幾個歷史性的時刻。首先來說說沃德號,該艦的建造時長僅有15天,刷新了當時的艦艇建造速度記錄。相比之下,日本海軍在二戰末期建造的應急產物松級驅逐艦的建造周期卻需要半年,所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註定是以卵擊石。

沃德號驅逐艦的模型封繪

沃德號的傳奇經歷還不僅如此,它還打響了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1941年12月17日清晨6:30,也就是日本的第一波艦載機來臨的前一個小時,一艘美國供應船就在珍珠港外發現了一艘微型潛艇,這艘供應船迅速向附近的沃德號報告了這一情況。6:45,沃德號向潛艇發動攻擊,擊沉了這艘微型潛艇,這時距離日本海軍的第一波攻勢還剩一個小時左右。沃德號在擊沉潛艇後,迅速於6:53向美國海軍第14防區司令部司令通報了這一情況,然而這條消息卻並未引起美國海軍的重視,沃德號也成為了這一時刻的見證者,好在沃德號在珍珠港事件中倖存了下來,直到1944年12月7日才被日軍擊沉。

奇襲聖納澤爾幹船塢的坎貝爾敦號

而另一艘驅逐艦布坎南號的命運更加的離奇,該艦先是以租借法案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接著又改名為坎貝爾敦號。當時英國海軍最大的威脅源自於德國強大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二號艦提爾皮茨號,當年的「萊茵演習」計劃中,俾斯麥號與歐根親王號執行破交作戰,期間與英國海軍遭遇,在短短六分鐘內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戰列艦,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所以一直東躲西藏的提爾皮茨號就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心腹大患。

坎貝爾敦號驅逐艦的模型封繪,描繪的正是這次奇襲行動

當時能夠容納提爾皮茨號修整的就僅有被德國佔領的法國聖納澤爾幹船塢了。所以英國人就計劃對這裡發動奇襲,奇襲的戰術也十分簡單粗暴,駕駛滿載炸藥的坎貝爾敦號驅逐艦撞擊聖納澤爾幹船塢的船閘,為此,坎貝爾敦號拆除了多餘的煙囪和艦載武裝,偽裝成了德國魚雷艇的樣子,載著整整4噸炸藥,向幹船塢駛去。一路上,英國人利用德國密碼本矇混過關,成功撞擊了船閘,導致這一幹船塢在6年內無法使用,解決了英國人的心腹大患,大量英勇的皇家海軍士兵在這場行動中喪生。

狠狠撞到船閘上的坎貝爾敦號驅逐艦

雖然平甲板驅逐艦在二戰中已經顯得十分老舊,但是該型驅逐艦仍然在二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除了這兩艘著名的驅逐艦外,還有大量平甲板驅逐艦在二戰中被改裝為快速運輸艦和布雷艦穿梭在危機四伏的太平洋戰爭中,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的日佔區幽靈船:斯圖爾特號驅逐艦傳奇
    斯圖爾特號驅逐艦  引言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飛行員經常在日本控制的水域發現一艘與美國驅逐艦相似的日本戰艦,雖然軍艦前兩個煙囪經過改裝後彎曲成一個煙囪的日式風格,但軍艦明顯是一艘美國克萊姆森級驅逐艦,於是引發美軍諸多猜想,是這艘軍艦在敵佔區執行秘密任務還是有軍艦投敵了,美軍內部甚至給這艘戰艦起了"幽靈船
  • 二戰美國海軍爆發式造艦,驅逐艦下餃子般增長,側面反映日本輸定
    在比較二戰時期美日雙方國力的差距的時候,一般都喜歡用鋼鐵、煤炭、石油等來比較,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美國的XXX產量是日本的X倍。這樣的對比大家估計都沒啥概念,但如果我們把這些轉換成軍艦來對比的話,大家可能會有較為清晰的印象。其實無論是戰列艦、航母、巡洋艦還是驅逐艦,美軍的數量一直都遠超日本。
  • 這就「拳打周杰倫腳踢林俊傑」了?
    當我們形容某個流量歌手流量兇猛,新歌迅速霸榜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開玩笑地說他拳打周杰倫腳踢林俊傑,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 「坡」有來頭——從涼月號驅逐艦看日本驅逐艦的「荷蘭坡」設計
    但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驅逐艦上,卻普遍存在著一種規模很大的「坡」:在艦船尾部的直升機起降甲板後部,總能看到一條很長的緩坡。這種設計堪稱日本海自的特色,不僅在多型驅逐艦上都有出現,而且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找不到第二家。□「涼月」號上的這個緩坡,看上去是相當明顯了事實上,日本驅逐艦上的這個緩坡大有來頭,它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荷蘭坡」。
  • 二戰日本驅逐艦發展標杆,日本造艦鬼才的神作,吹雪級的發展事跡
    之前也簡單介紹過日系的驅逐艦,所以今天就繼續就「日系驅逐艦」這個話題往下嘮嗑,簡單了解一下二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吧。其實驅逐艦這個詞並不是中國翻譯發明的,這個詞語是一個舶來品,而且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不過在二戰時期日本驅逐艦不是直接叫「驅逐艦」而是被叫做「雷擊艦」(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作「水雷」)。
  • 100多年前,大英帝國平甲板構型戰艦下餃子,各國爭相購買
    這種在首尾演中線各布置一門大口徑重炮(十英寸級別)、側舷布置六門中口徑副炮的火力配置成為第二代平甲板構型巡洋艦的經典特徵,除了授予智利的「艾絲美拉達」外,售予義大利的「喬萬尼-鮑桑」、售予日本的「高千穗」、「浪速」都採用同樣的配置,出於對這種配置的肯定,義大利和美國也根據這種配置購買了設計圖紙為自己的海軍建造了四艘「埃特納」級和「查爾斯頓」號防護巡洋艦。
  • 二戰中各國航空母艦的沉沒紀實,日本航母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這是一艘由一戰時期的老船改裝而成的輕型航空母艦,它最初作為大型巡洋艦建造,在戰爭期間擔任快速布雷艦和訓練艦,其主要特點是船體外板薄、航速快。1921年退役後原本預定拆毀,後來由於需要又改裝成了航空母艦。其標準排水量為26000噸,航速30節,可搭載飛機48架。1939年9月17日,「勇敢」號在英國西南方被德國潛艇 U-29以兩枚魚雷擊中,15分鐘之內沉沒。
  • 二戰德國海軍狡猾的水面狼群,戰果僅次於U艇的S系列魚雷艇
    眾所周知,德國海軍水面艦隻在二戰時期表現不佳,諸如「卑斯麥」號戰列艦等一些大型戰艦,空有強大的威力卻戰果寥寥,反倒是小小的U艇戰果輝煌,給盟軍造成了巨大損失,以至於U艇幾乎成了二戰德國海軍的代名詞。實際上在二戰時期,德國海軍有一類小型水面艦艇表現非常活躍,甚至成為了德國海軍水面攻擊的主力。
  • 榛名級:日本初代直升機驅逐艦 出雲級的探路先鋒
    不過日本的直升機驅逐艦在發展之初並非現在的模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日本海自初代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日本海自早在二戰結束後的1952年就開始規劃裝備直升機航母,主要用於搭載反潛直升機執行反潛任務,以對抗前蘇聯龐大的水下艦隊。
  • 二戰時期日軍和德軍開戰誰會贏?德國軍隊哪怕百萬大軍,也要餵魚
    有網友問:二戰時期的日軍和德軍軍事實力誰更強?如果當時這兩國開戰誰會贏?如果二戰,其他國家中立,日本和德國開戰。如果是德國進攻日本,那德軍還沒看到日本,就都會餵魚了。
  • 一戰老艦竟雙殺二戰頂尖潛艇王牌,是運氣爆棚還是靠絕密裝備?
    普裡恩早在1939年10月因為奇襲斯卡帕灣,擊沉「皇家橡樹」號戰列艦而震驚世界;克雷齊默爾是鄧尼茨手下頭號「噸位王」,二戰中潛艇最高擊沉噸位記錄的保持者;英俊帥氣的舍普克不僅是出手狠辣的水下殺手,更因為狂熱的信仰而被樹為宣傳樣板。到1941年初,三大王牌都擊沉了超過15萬噸的商船,在戰績排行榜上遙遙領先,並且都獲得了當時德國最高軍事榮譽橡葉騎士十字勳章。
  • 二戰十大差評武器,德國日本最多
    第九名「機槍雙廢」之大正十一機槍 大正十一式機槍是日本二戰時期陸軍裝備的制式機槍,因於1922年(即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定型而得名。因其槍託為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故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在裝備大正十一式機槍之前日本從未設計過一款機槍,因此在設計自己的第一款機槍時極為慎重。
  • 命運多舛的德國航母,日本幫助下建成,還未出海就成了蘇聯戰利品
    在軍迷們的印象當中,納粹德國擁有表現不俗的陸軍空軍,海軍的遊艇狼群戰術,也在大西洋留下了不俗戰績。但納粹海軍的水面艦艇就很平庸了,驅逐艦都沒有幾艘,更別提航空母艦了。可是鮮有人知的是,納粹德國也曾經建造過一艘排水量3萬噸級別的航母,而且運用了大量日本航母的設計。
  • 驅逐艦和潛艇對戰,從炮擊到甲板肉搏廝殺,注視對方一起沉入海底
    夜幕降臨,美軍的一艘老式驅逐艦「博裡」號接到了上級的命令。要他們馬上啟航前往亞速爾以北約70海裡處去搜索攻擊一艘德國潛艇。「博裡」號在風浪中整整航行和搜索了一夜,天快大亮時,美國軍艦發現了他們要攻擊的目標,這是一艘德國海軍的大型潛艇「U-405」號,由於這片海域水淺和不熟悉水下情況,加上德國潛艇錯誤地以為美國軍艦不會在這樣惡劣的天氣出來巡邏,因此這艘德國潛艇一直採用水面狀態航行,此時海上仍然風急浪高,「博裡」號驅逐艦發現了這艘浮在海面之上的「U一405」號潛艇後,立即頂著4一5米高的大浪,開足馬力向德國潛艇衝去
  • 潛艇害怕驅逐艦,為何看見就下潛遁走,而不是較量一番?
    1945年正在向盟軍投降的德國潛艇眾所周知,潛艇是海軍力量構成中的重要一環,各國稍有規模的海軍部隊,必然都會有潛艇部隊。早在一戰時,潛艇就已經參加作戰,當時德國的U型潛艇在四年間共擊沉協約國數百萬噸的船隻,戰績斐然。
  • 灰獵犬號擊沉3艘潛艇,被稱為神劇,二戰美軍1艘驅逐艦擊沉了6艘日本...
    在電影《灰獵犬號》裡面,美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參加了前往英國的護航行動,在護航的途中遭到德國潛艇的襲擊,美國驅逐艦和英國、加拿大的護航艦艇在途中與德軍潛艇鬥智鬥勇,在戰鬥中擊沉了3艘德國潛艇。由於劇中德軍潛艇的異樣表現被人們稱為抗德神劇,因為潛艇遇到護航軍艦隻能進行躲避,而劇中卻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是被人詬病的地方。
  • 二戰中發生的趣事盤點,日本潛艇還被美國驅逐艦用土豆砸沉過?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但是期間也發生了一些趣事,我們都知道義大利軍隊通常都會弄出來一些比較搞笑的事情,比如在二戰期間,中非戰場,一個500多人規模的義大利軍隊防守一個機場,當時戰局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該機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爭點,所以防守也非常嚴密,堅固的混凝土防禦工事,充足彈藥,還有威力巨大的巨炮兩門,而對方是只有400多人的英軍,遠道而來而且處於攻勢方,而且沒有像樣的攻城武器
  • 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二戰前,由於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8萬噸,輕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此外,對於日本海軍的潛艇和驅逐艦噸位總和,包括排水量與艦炮口徑也做出了相應地限制。
  • 一戰、二戰德國都堅持打法國,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
    在一戰、二戰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德國太熱衷於打法國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已經準備好東擴了,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閃擊波蘭這一系列行為明顯看出德國的主要擴張方向是向東,結果德國掉頭攻打法國,為什麼德國偏偏還要掉頭回來打法國? 而且縱觀法德歷史,德國都在堅持打法國,普法戰爭、一戰、二戰皆如此。什麼仇什麼怨,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德國寧可兩線作戰也要打法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德兩國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 《灰獵犬號》的主角--弗萊徹級驅逐艦
    ,第一次穿越兇險的北大西洋,同時還要面對納粹德國U型潛艇的集群追擊。驅逐艦雖然在近代得到了發展,但是歷史上產量最大的卻是二戰之中,美國的佛萊徹級驅逐艦,其以175艘的成績遠甩開第二名基林級的105艘。結構圖首先,它有兩個大型食堂,寬敞明亮,水兵們可以分三批進入就餐,而不用亂跑甲板、分散就餐。軍官們有自己的專用餐廳,可以坐下全部軍官,有專門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