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人家和海上書店

2021-02-06 佘江濤的江和濤

未來的書店應該都是具有明確主題定位的社區書店、社群書店,它不以賣書為主要功能,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態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文化價值,實現和促進附加的商業價值。未來的書店都是由文化人辦的,就像一家劇場、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一樣都是由非常專業的人士經營的。 

在博鰲蒼茫的大海邊,我來到一處居高之地,店主想和我們合開一家綜合書店。我瞎想可以開一所海上人家和一家海上書店。 

我凝視著黃昏大海的洶湧澎湃,聆聽著海浪和海風交織的聲音,腦海裡首先迴響起德彪西迷幻且富有象徵性的《大海》,華格納風雨交加的《漂泊的荷蘭人》序曲,布裡頓陰冷怪異的《四首大海間奏曲》的旋律。 

又想到了書。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白鯨》,它和海明威《老人與海》的精神屬於一個譜系,前者是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劇,後者是一種隱忍人生虛幻的悲劇,也許它們是最好的以海洋為背景展開的悲劇小說。隨後,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揚·馬特爾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大海景象一一浮現起來。我想和海洋關聯的小說、詩歌不勝枚舉,完全可以像海浪一樣在一家書店一層層地綻放。 

又想到了畫。首先是卡斯帕·大衛·弗裡德裡希七幅海濱月光系列,它們可以是海上人家和海上書店最好的背景裝飾。然後是席利科的《美杜莎之筏》震撼人心的場景,然後是Antonie Volkmar的《移民的告別》,然後是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還有許多我喜歡的大海繪畫一一浮現。有關大海、海岸的繪畫不勝枚舉,投射出變化中的人的精神狀態,以及藝術呈現的方式。

又想到了酒。從蘇格蘭北部的orkeney島,到西北部的skye島,到西部的mull島、jura島,再到西南部的islay島、arran島、campeltown島,浸潤著不同海味的威士忌在空氣中瀰漫開來。在海邊享受它們是愜意,激發想像力的。 

又想到了歷史。海還是一樣的海,但1500年後的歷史中,大海意義不一樣了,它是全球化的波瀾之路。海洋使歐洲的領土得到了重塑,威尼斯、熱那亞、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這些小國依次成了區域大國,甚至帝國。美國自不待言。有關全球化、有關大海和全球化的名著一輩子也讀不完,有關海洋的歷史、海洋的科普圖書也是汗牛充棟,在此沒有羅列的必要。1500年後的全球史表明:擁有大海,陸地就得到了延展,生存空間才真正遼闊。當然未來還有太空。

大海能讓我們想到的元素太多。當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充斥在海上人家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海上書店的時候,大海就匯聚成一種文化的力量,一個巨大無邊的文化場。不同的人在這裡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身體之家和心之屋,找到大海無際而多元的象徵寓意和巨大的知識樹。人在這裡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大海,給大海投射出更多的意義。投射的結果是:更喜歡大海,更留戀海上人家和海上書店。 

海上人家、海上書店到處是海的音樂、文學、繪畫、歷史,但願它能降生,也祝願有更多文化定位明確的社區書店、社群書店降生。

實體書店不再是各類書籍胡亂的堆積,也不是氣場龐大豪華或優雅精緻的雜列,它首先是一種文化的聚焦和聚集。「實體書店應該是有明確文化定位的書店,在此基礎上實現新技術、文化多元業態融合的提升。書店要有文化的魂,它不是有錢人各種層次和形態的、或可有可無、或網紅打卡的擺設。辦一個好的書店其實就是辦一家優秀的出版社。」(見《有人問了六個關於實體書店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Paipai個展:日常想像Pai!
    2021.01.19(周二)- 2021.02.26(元宵)藝文書店x不懶惰藝術丨Mini Gallery 呈現# 一起重回童年時期對生活的想像隨著2021的到來,我們對於一切都有著返璞歸真的願望。從從事廣告行業到藝術公益人的她,對於孩童獨有的「原生力」和「想像力」有著豐富的經驗感受和獨特的表達。將每一份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或有趣、或無聊的事物轉化成驚喜,把它們都融入到想像世界中,在放大、縮小、提取、疊加中感受生活不一樣的魅力,是屬於Pai獨有的「日常想像派」。在新的一年,一起來尋找生活縫隙中的魅力,跟隨Pai的想像世界汲取關於「日常想像」的能力吧!
  • 《海上鋼琴師》海上,內心鋼琴容身之處
    觀影者第一視角:其實在或多或少的文章中出現海上鋼琴師的字眼,最近一次是在開眼裡面有1900給一見鍾情女孩彈琴的畫面,今兒慕名看了這部劇,經典文藝電影!海上鋼琴師也叫1900,一生在吉尼弗亞號船上,1900也被從小領養他的黑人鍋爐工喊作檸檬,意外離開他而去的黑人父親之後便陶醉在他出生的鋼琴裡,對鋼琴有種無師自通的魔力,他沉浸在其中,便有了爵士樂創立者挑戰,但這便是他漫漫人生的過客,他的故事借最好的朋友小號手講述,一見鍾情的女孩是故事的靈魂所在,1900追求的是有邊際的海上的鋼琴音樂,女孩的突然出現讓1900
  • 一朵《海上花》,兩段紅塵絕戀
    1986年,羅大佑重新提筆,為香港導演楊凡執導的《海上花》,量身定做了同名主題曲:《海上花》。歌曲出來後,臺灣樂評人很有些小情緒:等了這麼久,這位樂壇教父接連拿出來的,怎麼竟然是兩首「港歌」?但是,耳朵不撒謊,時間不隱藏——歌詞密集、濃度很高的《東方之珠》,和旋律簡單、意境悠揚的《海上花》一道,成為兩首經典之作,雙雙入選羅大佑的代表曲目。
  • 《海上花》那麼受歡迎,《海上花列傳》卻命運多舛
    在此之外,胡適也糾正了關於《海上花列傳》成書動機的一種揣測,維護了小說作者的人格和小說的價值。清華排本《海上花》的許廑父序(下稱許序)和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下稱魯著)都將該書說成是作者對趙樸齋不滿和誹謗而作的,前者說韓子云因趙樸齋忘恩負義、不肯借錢與自己而作此書譏之,後者則說韓子云因趙氏不願繼續接濟他而藉此書編造謠言勒索之。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這意味著亞太地區和美國大西洋海岸海上風電,進一步加速進入西門子歌美颯的全球競爭版圖。SG 14-222 DD海上風電機組有更大掃風面積和更輕機艙5月26日,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SGRE)和海龍海上風電公司(Hai Long)宣布,新的SG 14-222 DD 海上風力發電機將首先用於臺灣彰化300 MW的 Hai Long 2項目。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新安沉船與14世紀的中日海上貿易
    [13]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東省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發掘[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14] 榎本涉.中國人の海上進出と海上帝國としての中國[C]//桃木至朗.海域アジア史研究入門.東京:巖波書店,2008:16.
  • 海上花
    聽說,這是最文藝的音樂電臺 【晚安音樂】舊年華電臺旗下音樂欄目每晚10點 · 伴你入眠晚安音樂     蔡琴·《海上花蔡琴·《海上花》更多:小娟&山谷裡的居民:是這般柔情的你   給我一個夢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盈盈的蕩漾在你的臂彎   是這般深情的你
  • 海上絲路和陸上絲路的對接點在哪兒?
    第四條是海上絲路,它貫穿日本海、黃海、東海、南中國海、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在近代輪船誕生後,它已經成為東西方文明的主要交通線路。既然絲路有多條,那麼就有不同的起點和終點。第二,即便是我書中所寫的這條綠洲絲路,也沒有明確的起點和終點,因為從長安、洛陽向東,還有蓬萊、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從羅馬向西,還有無數條道路延伸著。
  • 回海上歌詞 孟慧圓最新單曲回海上溫情上線
    孟慧圓《回海上》溫情上線 唱給每一個漂泊在外的你  繼情人節發布暖心歌謠《心裡的人兒》後,今日,心喜音樂旗下90後新生代女歌手孟慧圓再次發布新曲《回海上》。新曲《回海上》是一首唱給在上海打拼的異鄉人的歌曲,也是一首唱給每一個漂泊在外的人的歌曲。
  • 整合海上客運,打造旅遊集散中心和「海上畫廊」,青島力爭再添一個...
    打通海上動脈,激活海洋消費活力上合峰會後,乘船遊覽「夜市千燈照碧雲」的浮山灣勝景,成為青島夜經濟的點睛之筆,不僅受到外地遊客歡迎,本地市民參與度也非常高。2020年,市文化和旅遊局對推出海上夜遊產品的47個航次進行了補貼,共計發放補貼23.5萬元。
  • 電影《海上花》(一)
    電影《海上花》根據張愛玲的國語本《海上花》改編,由朱天文編劇,梁朝偉、羽田美智子、劉嘉玲、李嘉欣、潘迪華等人主演。1998年《海上花》上映後的票房只有400多萬臺幣,但2019年上海電影節上,《海上花》4K修復版票價被炒到了兩千多一張。《海上花》是在臺灣拍的,沒有外景,連白天自然光下的場景都少,基本都是晚上油燈和燭光下的室內場景。
  • 《海上花列傳》| 海派文學的迷人與風情
    《海上花》劇照但和《海上繁華夢》等專門揭露妓院黑幕的「嫖界指南」相比,《海上花列傳》不僅對話皆用蘇白,被胡適稱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在作品質量方面《海上花》劇照和傳統的古典小說相比,《海上花列傳》並沒有把重心放在情節的發展上,而是以綿密、細膩的針腳,編織出了一張世俗生活的網絡。
  • 張愛玲:海上花
    張愛玲:海上花《海上花列傳》共六十四回,又名《青樓寶鑑》、《海上青樓 奇緣》、《海上花》,原題「雲間花也憐儂著」,實為清末韓邦慶所作。韓邦慶(1856—1894),字子云,號太仙,江蘇松江 (今屬上海市)人。其父韓宗文曾任刑部主事,素負文譽。
  • 契訶夫短篇小說《在海上》賞析
    前兩天,偶然間隨手又翻開放在床頭的《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翻到《在海上》這篇,仿佛沒有看過似的,一下子被吸引了,被它前後的對比筆法,細緻耐心的細節描繪,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揭露與反映等等這些所折服。原來,真正好的小說應該是這樣寫的。就像畢飛宇的《玉米》裡寫的狠與真實。真正的作家要敢於、勇於去反映、揭露生活的真實,要有一顆冷硬的心腸。
  • 日本海上自衛隊隊員寫真集受追捧 DVD將含巡邏機飛釣魚島鏡頭
    據日媒報導,5月12日起,一本反映日本海上自衛隊隊員生活的寫真集——《國防男子》和《國防女子》,開始在日本全國各大書店和音像製品店發售,引發了日本民眾的追捧。寫真集DVD版本也將於本月23日正式推出。據稱,在即將發行的DVD寫真集中,將有日本海上自衛隊衝繩基地自衛隊員駕駛巡邏機進入釣魚島周邊空域飛行的鏡頭。
  • 看海上衝浪
    看完後我喜歡上了大海,喜歡上了海上衝浪項目。第一感覺是,這個項目真好,在大海上衝浪,小孩們一定不會再玩手機了,接觸大自然是治癒手機控的最好方式。節目裡浪人們站在觀浪臺上看著海浪,蔚藍的大海上後浪推著前浪,因為海上衝浪以浪為動力,要在有風浪的海上進行。海浪的高度要在1米左右,最低不少於30釐米。然後浪人們拿著衝浪板奔向大海。第二個感覺是,衝浪真酷。
  • 《海上花列傳》與城市生存
    可以這樣形容,一個人在船上看著風光,一個人停靠了碼頭(贖身),一個人卻還蕩在水裡,這不就是在海上嗎?在紀錄片《海上傳奇》中潘是受訪人之一,她在另一部時間更早、由臺灣導演侯孝賢執導,拍攝於電影《海上花列傳》中飾演了一個鴇母的角色。而侯孝賢,同樣也是《海上傳奇》的受訪人。      《海上花列傳》作者韓邦慶,清末人。屢次考舉不第,雖做過幕僚,終因性格不合遠離官場。少年時即染上鴉片癮,又耽迷女色,出入滬上青樓,遂寫下了這部被稱作「清之狎邪小說壓卷之作」(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語)的作品。
  • 4K紀錄片《海上來客》即將首映,走近三百年前的海上傳奇
    9月27日下午,由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出品,廣東省委宣傳部、廣州市委宣傳部、南沙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李林導演團隊歷經三年匠心打造的4K超高清紀錄片《海上來客》,在廣州圖書館舉辦首映儀式。《海上來客》共三集,每集50分鐘,分別為《雙重使命》《商都探秘》和《風雲變幻》。
  • 移動的「海上堡壘」
    18世紀中期,英國樸茨茅斯造船廠建成一艘裝有102門鐵鑄火炮的「勝利」號戰列艦——  移動的「海上堡壘」  ■李 寧 焦文揚  在英國樸茨茅斯軍港內,靜臥著一艘200多歲高齡的軍艦——「勝利」號戰列艦。走進軍港,凝視這艘斑駁的古老戰船,一段傳奇的造艦往事浮現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