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推開黑澤明電影之門——走進黑澤明電影中的繪畫與音樂
嘉賓:張愉 苗傑 張昀春 陳卓軒
時間:11月16日(周六)18:30-20:30
地點:建投書局·北京國貿店
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5號院1號樓(世紀財富中心東座)2層
報名方式:掃碼填寫報名表
師從巖本憲兒教授,取得藝術學(電影專業)博士學位。編著有《日本青春電影物語》(上海人民出版社)、《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面向當代的藝術理論與批評》(中國文聯出版社),以及發表論文《坎城上的日本電影:從 <地獄門>到<小偷家族> 》、 《一種電影式圖像——日本漫畫的視覺呈現方式分析》等。現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主講日本電影研究、世界電影史、經典影片分析、藝術流派與方法等課程。
北京電影學院碩士,聲音學院電影音樂創作及理論專業。詞曲代表作:臺灣唱將林志炫現場專輯《ONETAKE》唯一原創單曲《殘缺》;中國青少兒短片藝術大賽主題歌《永不褪色的夢》;定製養成遊戲《範冰冰——魔範學院》主題歌。韓國原創音樂劇《BLACK MARY POPPINS》中文版《水曜日》全劇歌詞譯配。榮獲國家留學基金委2016年度特殊人才培養計劃獎學金,留學日本映畫大學。論文及譯文收錄於北京師範大學及浙江音樂學院等高校核心期刊。2006年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二十一世紀劇院演出執行策劃,清華大學日本創新中心文化藝術項目策劃。
張昀春
《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譯者之一。曾進修於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曾任建築師。現為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藝高水彩俱樂部會員,師從高冬,擅長繪畫與電影藝術。生活往返於北京與東京之間。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青年電影學者 《日本青春電影物語》 作者之一,在C刊發表論文多篇,曾參與創作紀錄片《在少林》。
坎城金棕櫚獎得主是枝裕和導演重磅推薦!本書由日本早稻田大學巖本憲兒、武田潔兩任日本映像學會會長執筆,是早稻田大學電影大師精品課程講義。多位電影專家從不同維度對黑澤明電影進行深刻的透析,分別從黑澤明影片中的都市場景、常民構造、映射運用及其表意;黑澤電影與音樂、繪畫;黑澤明與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山本周五郎等多角度切入。本書帶你進入電影大師的影像世界:《羅生門》的音樂、《七武士》的常民構造、《野良犬》的都市影像、《白痴》的狂歡化、《姿三四郎續集》中幽鬼的肖像、《亂》中的「能」與「狂言」、《夢》中的梵谷、《八月狂想曲》中的生與死……是枝裕和為本書中文版傾情推薦。
「從我19歲立志從事電影事業以來,學習、借鑑最多的前輩就是黑澤明。他是我看完全部作品的第一位導演,向他致敬。推薦閱讀本書。」
——是枝裕和
純真的韶華、海邊的漫步、夕陽下的奔跑,乃至衝突與流血——我們所熟悉的那些青春影像,充斥的是青澀的回憶、魯莽的衝動、簡單的情愫。「青春」作為一種概念化的表達,成為了可以逃避現實的桃花源。
從《挪威的森林》到《情書》,每當提起青春電影,我們總會想到鄰國日本。本書的主題,便是探究日本青春電影的源起、發展與成熟的過程。通過對於日本青春電影的演變歷史和日本社會環境的分析,嘗試勾勒出日本青春電影與每一代青年真實生活狀態之間的動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