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典詩詞品美麗江蘇③|二十四橋:與詩共生的千年浪漫

2020-11-19 新華報業網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唐代詩人杜牧這首《寄揚州韓綽判官》流傳千年,與無數首詠月嘆月的佳句共同奠定了揚州「月亮城」的美稱,也將這座傳說紛紜的二十四橋推至眾人面前。

  一句「青山隱隱水迢迢」,道盡江南風景的婉約風致,也將杜牧與韓綽的時空距離展現出來。深秋之時別處一片蕭瑟,江南卻依舊風光旖旎,能寫下「十年一覺揚州夢」的杜牧,對揚州景物與私交甚篤的友人極為懷念,因此方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調侃和疑問:皎皎明月下,二十四橋仍在,韓綽又在哪裡呢?

  由瘦西湖東門緩步進入,五亭橋與白塔盡入眼帘,夜色之中燈影交錯,水波蕩漾,反倒更顯出其造型秀美,色彩明媚。相比之下要尋覓二十四橋的芳蹤,需沿著蜿蜒小道行至熙春臺附近方能得見,小小巧巧,卻引得文人學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筆墨官司。僅僅這座「二十四橋」的名稱,就有多種解讀。

  二十四橋究竟是指二十四座橋還是一座橋呢?歷代的辭典、詩詞註解也都兼收兩派之說,不敢輕易取捨。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給記者解讀了二十四橋的四個不同版本:

  第一種解釋認為二十四橋就是24座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中就詳細考證了每座橋的名稱地址,「揚州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裡一百五十步,東西七裡三十步,可紀者有二十四橋。」並且指出在那時(約1064年)二十四橋已僅存八座了。

  第二種解釋認為,二十四橋也稱「廿四橋」,是一座橋。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中云:「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後。」而紅藥橋出自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橋邊紅藥」總不可能長在24座橋旁吧。關於這種解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稱隋煬帝於某個月明之夜步出江都宮,在城外一座橋上見到24個美人月下吹簫,便將此橋命名為「二十四美人吹簫橋」,因為名稱太長,才簡化為「二十四橋」。

  第三種解釋將二十四橋認為是揚州編號第二十四的那座橋。古人常常給橋梁編號,至今在揚州至江都段的河道上,還能找到「頭道橋」「二道橋」。這個觀點有不少詩詞為證,唐代張齊《寄揚州故人》詩中有「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十五橋」;杜甫有「不讓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唐代施肩吾《戲贈李主簿》中寫道「不知暗數春遊處,偏憶揚州第幾橋」;明代林章《渡江詞》「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揚州第幾橋」;清代姚世鯨「記取揚州郭,尋君第幾橋」……

  最後一種解釋裡,「二十四橋」是個概數,古人喜歡誇張修辭,杜牧又被人稱為「算博士」,詩作中常使用數字來表現數量之多。譬如《江南春》絕句中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難道南京真有四百八十座寺廟嗎?

  曾經的二十四橋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當年豐子愷教子讀書時興致勃發,帶著兒女坐上火車直奔揚州探尋二十四橋,卻發現橋下河水都已乾涸,「最狹處不過七八尺」,兒子抬腿便能跨過去,嘴裡念著「波心蕩冷月無聲」,大家不覺失笑。

  漫步橋上,欄杆都被如織的遊人撫摸得細膩光滑,潔白欄板上刻著彩雲追月的浮雕,周圍遍植馥鬱丹桂。瘦西湖風景區管理處主任金川告訴記者,如今的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杆,是1986年按《揚州畫舫錄》記載和珍藏的《邗上八景·春臺明月》冊頁、《南巡盛典圖》等有關史料重建的,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臺級24層,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

  行經二十四橋旁「之」字型的九曲橋,沿途每一個轉折對景都是一幅山水畫卷。二十四橋為何能贏得如此多文人墨客的偏愛?若是白日站在瘦西湖畔,不禁會有此疑問。須知眾多詩句裡的二十四橋皆與明月一同出現,二十四橋之美,在夜間才綻放得最盛。去年起,瘦西湖開放了「水陸」夜遊。江南園林水墨畫般的醉人魅力和千年古城散發出的文旅新活力,都濃縮在了如夢似幻的影影綽綽裡,成為了揚州夜生活的高配代表。

  夜遊園內,五亭橋、二十四橋、釣魚臺等標誌性景點,被溫暖的霓虹燈絕美點亮。徜徉在青石板路上,觸目可及的璀璨盛景,記者只覺得手機內存不夠用,一切景色皆可入鏡:天上的月華,船上的燈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好似在銀河中穿行。此時再詠誦「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定會為唐代詩人徐凝的精妙描寫撫掌稱絕。遠看二十四橋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站在橋上遙看熙春臺,一艘畫舫晃晃悠悠行至臺前,一對璧人站在舫內,隱約唱著《樓臺相送》,咿呀之間回首來處,恍如隔世。

  若乘坐畫舫,則能在船移景換中,愜意感受以水為線的長卷山水畫格局。「揚州景色秀,妙在水上遊。」亭臺樓閣、水色天光、燈影重重,古典園林舞榭歌臺的夜色魅力,便在動靜結合間得以呈現。在意蘊悠長的燈影柳影間,還能欣賞精彩紛呈的揚州文化特色演出。亦真亦幻的舞臺場景,以星空、樓臺、湖水為幕,清曲、杖頭木偶、戲曲花船巡遊等具有濃濃揚州文化味道的曲藝活動,營造出幽靜、朦朧、詩意的夜文化氛圍,帶領遊客在沉浸式體驗中入夢揚州,感受「夜市千燈照碧雲」的盛世繁華。

  今天,距二十四橋不遠的1757美食街:酥頭令、蟹黃湯包、薺菜湯圓、油端子,翡翠燒麥、獅子頭、文思豆腐……傳統揚州小吃、經典淮揚美食等,全都匯集在此。一股熱氣騰騰的煙火氣,在湖畔流年裡氤氳縈繞。興之所至,遊客還可以在非遺展館內親手拓下一幅作品,與雕版大師零距離互動。夜遊、夜市、夜演,「夜文化」三部曲,打造出了一條聚集「最揚州」元素的沉浸式精品夜遊線路,成為揚州響亮的「夜經濟」城市名片。二十四橋也在千年後,綻放出新的光華。

  交匯點記者 傅秋源

相關焦點

  • 品讀江蘇 | 二十四橋:與詩共生的千年浪漫
    第二種解釋認為,二十四橋也稱「廿四橋」,是一座橋。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中云:「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後。」而紅藥橋出自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橋邊紅藥」總不可能長在24座橋旁吧。
  • 讀經典詩詞 品美麗江蘇⑧西津渡:文脈悠長,一眼看盡千年滄桑
    一千年前,唐代詩人張祜漫遊江南時,登樓臨江遠眺,面對月掛高天、星火閃爍的岑寂景致,走筆抒情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年的七言絕句《題金陵渡》。  詩中的「金陵渡」究竟位於何處?很多人會誤以為渡口位於南京。其實不然,「金陵渡」是鎮江的西津渡。唐時,那裡叫蒜山渡,宋代始稱西津渡。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留下了眾多千古傳頌的輝煌詩篇。
  • 共生造句和解釋_共生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共生(gòng shēng)。兩種不同生物或兩種中的一種由於不能獨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種生活於另一種體內,相依生存,對彼此都有利,這種生活方式叫做共生。共生參考例句:1、共生現象等那一套大道理。2、安全與效益同行,事故與虧損共生。3、美麗和傷痛總是在一個故事裡共生、糾纏。
  • 明麗浪漫?蘇軾最著名的一首詩卻被誤解了千年
    這首海棠詩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然而細細想想,當初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在中學課本上,所以當時對這首詩的解讀也多來自課本和老師,這感覺就像食物嚼碎了灌到嘴裡,咽下去就行了,但是真的能消化掉有用的物質嗎?我看未必。比如讓我們再順著當時的思路來理理這首詩,看看我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見解。嫋嫋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 好浪漫的一首小詩!
    說到「浪漫」這個詞,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愛情,而有一首小詩,穿越千年,如今讓人讀來能感受到友情的浪漫!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一個春日,北魏詩人陸凱率兵南徵,在戎馬倥傯中經過梅嶺,正值梅花迎風怒放。陸凱揮手截停信使,急忙折下一枝梅花,遞到信使手中,「幫我傳給我朋友,我寫首詩, 一併帶去。」他回身拿出紙筆,寫下了這首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黑色的眼睛 · 華嵐、林杉為你讀詩 · 第446期
    關注Be My Guest「為你讀詩」公眾微信每晚十點,一位特別來賓「為你讀詩」圖為英國當代畫家Harry Holland的作品《黑眼睛的夢想》。…白白的雪野上輕盈的四套馬車 黑色的車輪你追上我 拉住我的衣袖低聲說:「我答應 … …」我不可抗拒地轉回身呵 一條無法掙脫的黑色美麗的鏈繩 … …視頻:
  • 悠悠千年,詩書江蘇才女多
    從「林下風氣」謝道韞到女天文學家王貞儀  悠悠千年,詩書江蘇才女多《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全晉文》收錄其《論語贊》。  除了「詠絮之才」,謝道韞還留下一個經典成語「林下風氣」。《世說新語賢媛》載,謝道韞弟弟謝玄對姐姐很是推崇,同郡張玄的妹妹也很出眾,嫁給了名門顧家。張玄常誇讚妹妹,將她與謝道韞相媲美。有一個尼姑「濟尼」對張、謝兩家都很熟悉,有人請她比較謝道韞與張玄的妹妹,濟尼答道:「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⑪】詩詠江蘇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天仙子·詠江蘇鹽城丹頂鶴何雲春  碧岸景長滋水泊,魚米喚來仙子落。舞霞迎日佑家鄉?雲海搏,秋風獲。展翅向空橫許諾。  還記那年腥腐惡,孤守雨林遭險掠。   組稿:何雲春、李方舟  審稿:王改正、張 寧   往期回顧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①】詩詠山東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今天,江蘇以古詩詞「赴約」世界環境日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迎接第49個世界環境日和第6個中國環境日,6月5日下午,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江蘇省
  •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詩,全篇28個字鏗鏘有力,讀來盪氣迴腸
    徜徉在唐詩宋詞美麗的華苑中,經常會感到目眩神迷,甚至流連忘返。大唐的泱泱大氣孕育了浪漫的詩仙和沉鬱的詩聖,也成就了萬裡疆場上無數人的封侯夢。每當讀到「大漠沙似雪,燕山月似鉤」,就會感受到一種悽美和孤寂;再次吟誦起王昌齡的一首經典,也會領略到邊塞詩中的豪情。
  • 今晚八點檔,CCTV-1《經典詠流傳》繼續讀詩成曲,傳唱經典!
    今晚八點檔,CCTV-1《經典詠流傳》繼續讀詩成曲,傳唱經典!和詩以歌,讓經典永流傳 吳謹言《紫禁紅牆》 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 霍尊詠唱蘇軾名篇讓人如沐春風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
  • 舒婷經典詩歌《神女峰》賞析
    >在向你揮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誰的手突然收回緊緊捂住了自己的眼睛當人們四散離去,誰還站在船尾衣裙漫飛,如翻湧不息的雲江濤高一聲低一聲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③金光菊和女貞子:「金光菊」和「女貞子」是巫峽中的常見植物,它們聚湊成迎船而來的「洪流」。④正煽動新的背叛:指發起新的追求俗世幸福的婦女解放運動。寫作背景屹立在長江邊上的神女峰,位於重慶巫山縣以東,是巫山十二峰之一。
  • 這是我見過的李白最諂媚的詩,未曾想桀驁不馴的他也會向權貴低頭
    然而當我讀完這首詩之後卻發現,原來我以為頗具風骨的李白也曾對當權者卑躬屈膝,極盡討好啊。了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之後,更是令我大跌眼鏡。根據記載,其實這首《清平調》是一組詩,一共有三首,只是這一首流傳最為廣泛。
  • 大運河文化帶 | 打造最美麗最精彩最繁華的江蘇名片
    2018年6月,在省委中心組學習會議暨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省委書記婁勤儉這樣闡釋江蘇的使命擔當;    江蘇是大運河的生長原點,大運河江蘇段縱貫南北790公裡,滋養了千年繁華富庶,塑造了「吳韻漢風」「水韻書香」的人文特色,今天運河沿線仍然是江蘇的經濟重心、美麗中軸、創新高地。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江蘇理應走在全國前列。
  •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三千年的詩韻。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詩歌來表達。既可言志,又可言情。寥寥幾個字,就構成了一首詩,語言精練,意境唯美,令人驚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跟中國相媲美。
  • 大雪之日來讀詩:10句經典寫雪詩,字字有神韻,最後一句豪情萬丈
    △王和尚讀詩:岑參筆下的雪花浪漫壯闊3.李白詩以浪漫雄奇著稱,他特別善於誇張和想像,故而的詩句充溢著潑野的想像和粗獷的比擬。這句詩出自李白名篇《北風行》,將雪花寫得雄奇壯闊,讓人驚嘆。雪花再大,也不可能如「席」大,但是在李白浪漫的想像中,雪花紛亂,大如草蓆,鋪天蓋地地堆積在軒轅臺上。
  • 如皋人為你讀詩︱姜樹華:《熱愛生命》(汪國真)
    ▎收聽點擊下方視頻,即可收聽熱愛生命作者:汪國真(中國)為你讀詩▎誦者說詩追求生命的意義是人生的永恆主題。是成功?是愛情?還是自由?詩人汪國真用「我不去想」的率真道出了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對於人生道路上的平坦或是泥濘,順境或是逆流,敞亮或是昏暗,只要處變不驚、激情滿懷、努力前行,便會出現有價值的、豐展的、優質的美好人生。
  • 我噠噠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讀詩
    不妨先讀一首溫庭筠的舊體詩《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首詩很短,寫思婦樓頭,望人不歸,「獨」字道出了孤寂。反映到了詩中,就是一種找不到歸屬,亦不敢駐足停留的深層漂泊感。 即便是馳騁在詩歌的想像中路過了江南,他也不是歸人,只一過客耳。04. 詩意洽在朦朧含混間,就像這個美麗的錯誤。
  • 酸甜味裡一庭風——王建強詩詞品讀
    餘喜弄詩,因喜詩友,尤喜能詩而好飲者,若人自故鄉來,乃樂之至也。數年前,羊城詩會,遇河北鄉黨王君建強兄,自稱養鵪鶉專業戶,會間杯飲詩唱,一見如故,曾以鵪鶉家酒相期於桑梓。去歲冬初,餘至莊城,王君等詩友聞訊,夜深攜酒往聚。一別經年,日前忽得詩鴻飛至,乃君大作百首也。詩苑自古有田園一脈,大家名流,作者夥矣,最著者當推晉人陶潛與唐人孟浩然。
  • 《詩經》中最浪漫的邂逅,驚豔了世人數千年
    《鄭風》中的大部分詩作,都與愛情有關,《將仲子》、《狡童》、《女曰雞鳴》、《有女同車》、《褰裳》、《豐》、《東門之墠》、《風雨》、《出其東門》,還有著名《子衿》,都是出自《鄭風》,都是歌頌愛情的詩篇,具有濃濃的浪漫氣息。與鄭國相鄰的衛國,也有類似的特點,因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叫「鄭衛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