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的李白最諂媚的詩,未曾想桀驁不馴的他也會向權貴低頭

2020-12-24 騰訊網

李白在我們詩詞藝術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一直以來的豪放灑脫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當我讀完這首詩之後卻發現,原來我以為頗具風骨的李白也曾對當權者卑躬屈膝,極盡討好啊。

了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之後,更是令我大跌眼鏡。

根據記載,其實這首《清平調》是一組詩,一共有三首,只是這一首流傳最為廣泛。

當年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在御花園遊玩,看到牡丹盛開,唐玄宗想要藉此來讚美楊貴妃的美貌,但是自己一時又想不到合適的詞句,所以就立即召見李白。

據悉,李白接旨之後便快馬加鞭進宮見駕。

得知唐玄宗是要求他寫一篇新樂章,隨即揮毫潑墨,在金花箋上一口氣寫了這組?《清平調》。

難以想像,生性灑脫的李白竟然也會心甘情願為皇族服務。大家可以讀一讀這首詩的原文感受一下李白當時的樣子。

李白寫的第一句其實是可以有兩種解釋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這裡的「想」是一個通假字,通「像」,而「花」則是指的牡丹花。

一種理解是楊貴妃身上的衣服就像那天上的雲彩一樣輕盈,她美麗的容貌就好比鮮花一樣嬌美。

另就像一種理解是當人們看到天上漂浮的雲彩就會想起貴妃雍容華貴的衣著,欣賞到那嬌豔的牡丹就會想起貴妃的盛世美顏。

雖然可以有多種解釋,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李白在極盡所能的誇讚楊貴妃的美貌。

通過豐富的聯想和修辭的修辭手法,讓讀到這句詩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去想像楊貴妃的國色天香。

然而楊貴妃真的有那麼美麗嗎?又有哪些資料可以佐證呢?

李白接下來說:「春風拂檻露華濃。」

不得不承認,李白的文筆與才情確實堪稱一絕。

那春風輕輕地撫摸欄杆,清晨的露水將鮮花浸潤得更為動人。

這句表面上是說春天的風讓人倍感舒適,突出自然環境之美,實際上很多人沒有領會這句詩背後的意思。

李白也是在暗示楊貴妃深得唐玄宗的恩寵,可謂春風得意,萬千寵愛在一身。

尤其是李白將楊貴妃比作鮮花,有了春風的愛撫、露珠的滋潤,真可謂如花似玉的美人兒。

儘管有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但是李白對於楊貴妃美貌的讚嘆真是不遺餘力啊!

接下來一句「若非群玉山頭見」還是緊扣主題:讚美楊貴妃的花容月貌。

「群玉」其實是一座山的名字,指的是神話傳說當中的仙山。

這一典故出自《穆天子傳》,此書的另一個名字是《周王遊行》。據書中記載,西王母就居住在「群玉山」上。

李白正是在借用仙人居住的地方來稱頌楊貴妃沉魚落雁般的容貌,怎麼稱讚的呢?

李白說:「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上,那是不可能見到你這樣國色天香的美女的」。

我們通常都說一個人美的好像仙女下凡一樣,看來李白也是這樣讚美女子的呀。

但是從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上來說,這句詩確實極具美感,給了我們非常寬廣的想像空間。

楊貴妃那種飄飄欲仙的美麗形象已經逐漸浮現在我們心頭,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李白最後又寫:「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詩是接著上一句來的,就是不在「群玉山」上見到你,那就只有可能是在瑤臺仙境才能看到你了。

仙山、瑤臺、明月等等多種意象都是古詩詞裡非常柔美的意象,然而在李白這首詞裡卻全部成為了楊貴妃的陪襯。

儘管有些奉承的痕跡,但是李白詩詞中的意境和藝術手法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本文由賞詩詞品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在吳筠的大力推薦下,唐玄宗召見了李白。於是,李白前往長安。他以為從此可以平步青雲,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所以,他在《南陵別兒童入京》中寫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雖然他的到來,給大唐的文學藝術界掀起了一股李白風,然而他只得到了一個翰林供奉的清職,相當於現在的文聯副主席。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
  • 自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詩仙李白,求官時卻是如此無節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夢遊天姥吟留別》最後一句,詩作於李白出翰林之後,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返回家園。之後再度踏上漫遊的旅途。這首描繪夢中遊歷天姥山的詩,大約作於李白即將離開東魯南遊吳越之時。這裡所說的被權貴排擠,應該就是源於楊國忠研墨,高力士脫靴。
  • 詩詞丨李白最「狂」的8首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之「狂」,五千年來無人能望其項背。今天,詩詞君總結李白最「狂」的7首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01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他以大鵬自比,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藉風力直上九霄雲外。初生牛犢不怕虎,後浪豈會怕前浪?每個人書寫人生的筆,都握在自己的手裡。
  • 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
    中國詩人,最狂的,當屬李白。賀知章第一次見他,說他是「謫仙人」,杜甫形容他: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今天,隱娘總結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李白的詩是無病呻吟?告訴你們一個真正的李白
    想求仙,又想當官,當了官,又想出世,出了世,還不死心的想當官。他一生都在用盡辦法躋身政壇,具體手段包括搞大新聞,寫詩給達官顯貴,給兩位前宰相的女兒做倒插門等。可以說他這輩子都在幻想,被高官推薦一飛沖天——縱橫捭闔拯救天下——功成身退笑傲王侯——求仙問道天人合一。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李白
    ,如果說大唐是一大盛世,那麼我覺得,因為有了李白,大唐才是真的強大。他被召至長安時已經擁有了當世冠絕的文學天賦,文章風採名動一時,深受唐玄宗的賞識,但是李白其他天才並不相同,他有自己的看法與性格,他怎麼能屈身於那些靠著金錢爬到權力頂端的權貴,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心境,他怎麼能接受的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做派。於是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長安城這座看似繁華,看似繁華的地方。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在唐代,李白就是當時"最靚的崽",各路文人都對他十分追捧。迷弟杜甫盛讚他:"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李白一生寫了1000多首詩,其中的很多經典我們都能脫口而出,比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長安十二時辰》金牌作詞人李白,寫詞的時候他在想什麼?
    但是,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為了達到目的,張小敬和葛老撕開了她的情郎最懦弱與不堪的那一面,這是和惡魔做出的交易,少女的愛情被撕扯的鮮血淋漓,只落得一句"我不傻"。夢醒了,丁瞳兒說"我想唱首歌,只唱給他(張小敬)一個人聽"。"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唱盡了一個女人的絕望和悲傷。
  • 詩仙李白一生桀驁不馴才華橫溢,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詩意人生?
    我認為,李白至少給我們做好了三點榜樣,活出了自我的詩意人生。其一,有主見,有骨氣,不為權貴折腰,彰顯文人士大夫的傲骨和高風亮節。人沒有骨頭不行,會變成懦夫,李白的骨頭很硬,給文人士大夫做了一個標杆。李白出生在一個商人之家,家境殷實,一生不用為缺錢而煩惱。但由於性格原因,李白的仕途之路一直不怎麼順利。先是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經過著名詩人賀知章的介紹,給唐玄宗做了御用文人。然而,在這兩年裡,李白深深感受到在官場混必須做到八面玲瓏,否則,會到處碰釘子,甚至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 這首詩李白太瘋狂了,整首詩的每一句話都很瘋狂,尤其是後兩句
    這也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寫這首詩時李白還沒有到長安,可以說是雄心勃勃,他打算在長安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我們後來得知李白最終因為冒犯了權貴而離開了長安,並開始週遊全國,過著悠閒的生活。嗯,我個人認為李白是離開長安的正確選擇,如果他不離開長安,並且仍然住在那裡,我相信他不可能寫下了那些時不時流傳下來的令人驚嘆的傑作。
  • 李白為追捧楊貴妃,寫下28字肉麻情詩,開篇兩句話被人廣為傳誦
    自古就有風流才子這一說法,古代的詩人通常都會用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因此有很多首描寫美女的詩從古代流傳下來,每首詩都能描繪出這些美女的樣貌。尤其是唐朝時期詩歌最為盛行,當時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其中律詩押平聲韻,幾乎每句都平仄,而且對仗十分工整。唐代的詩人有很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白了。
  • 他是李白最崇敬的詩人,卻因一首詩觸犯龍顏,斷送了前程
    李白應是是唐朝最狂的詩人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但就是這麼狂放的詩人,卻對一人推崇備至,他便是唐朝山水田園派掌門人孟浩然。 孟浩然是盛唐詩人,因其祖籍為襄陽,故世人又稱其為「孟襄陽」。
  • 離別詩,李白這兩首最入心
    假如真的能夠穿越,我也想在這一天,在吳姬壓酒喚客嘗這一刻,走進這家酒肆,盡情喝上一場。或許,李白也會把我當做一個為他送別的金陵子弟吧,對我拱一拱手,也是欲行不行各盡觴。 生不逢時,算不得遺憾,只是不同的人總是出現和生活在不同的時間。
  • 李白夜裡想家睡不著,隨口吟出一首詩,短短28字卻成千古名作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一名資深的驢友。他「一生好入名山遊」,據不完全統計,他的足跡遍布18個省,206個州縣。他在20多歲的時候離開了故鄉四川綿陽,踏遍天涯,卻再也不曾回去。他時常想念著故鄉的山山水水,因此留下了很多思鄉名作,例如《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宣城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菩薩蠻》,「何日是歸程,長亭連短亭」……公元734年,李白客居洛陽,一天夜裡突然聽到了一陣笛聲,勾起了他對家鄉的思念。
  • 李白最神乎其技的一首詩,前兩句平淡無奇,後兩句驚世駭俗
    一壺長安醉下肚,就能狂到拿高官權貴當下酒菜;一把青蓮劍在手,就能斬盡世俗如入無人之境。這樣的李白當然會遇上奇事了:想當年若不是李邕的那一番冷嘲熱諷,李白斷不會如此傲;若不是賀知章一句「謫仙人」,李白斷不會如此俏;若沒有千金買壁的奇幻愛情,李白斷不會如此浪漫。最後,李白的詩是足以令人稱奇的,而且在奇之外還增添了一層神,李白用高超的創作技巧創造著一次次詩壇的奇蹟。
  • 大唐李白丨「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五歲時隨父遷至蜀地。古書上記載少年時期的李白「眸子迥然,哆如惡虎,或時束帶,風流蘊藉」。李白自幼讀書廣為涉獵:「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他也喜歡遊仙問道:「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 詩仙李白,原來是個道士
    李白之所以成為詩仙,根本因為他是個道士。「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天帝居所白玉京、仙人、長生……這些道教名詞在詩中毫無違和感,整首詩字裡行間透著一股仙氣。詩的作者李白,字太白,正是一名道士。
  • 讀詩 |五言古詩-《夢李白》
    見浮雲而念遊子,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雲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 「學生習作」我的偶像李白//李龍月
    各行各業都有我崇拜的人,但要說起「最」崇拜,那便是李白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傑出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暢自然,描寫生動誇張。李白最喜愛的,就是月亮了,凡事都能「找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