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李白太瘋狂了,整首詩的每一句話都很瘋狂,尤其是後兩句

2020-12-24 金銀花清白青

李白,太白一詞,盛唐著名詩人,又名「詩仙」,他的詩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寫得很有魅力,如《望廬山瀑布》、《靜夜思》、《將進酒》等,他們都是著名的千古在唐詩中,每一個首都都是獨特而有趣的。然而除了這些詩,他還寫了很多張狂,尤其是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整首詩氣勢恢宏,使感受到成為獨一無二的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桂黃雞秋正化肥。呼童燒雞喝酒,孩子們笑著穿衣服。高歌喝醉自慰,跳舞,為光輝而戰。為萬乘遊說還不早,鞭子橫穿馬背,遠走高飛。愚蠢的女人鄙視朝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望天空大笑,我們是蓬蒿人嗎。

這也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寫這首詩時李白還沒有到長安,可以說是雄心勃勃,他打算在長安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我們後來得知李白最終因為冒犯了權貴而離開了長安,並開始週遊全國,過著悠閒的生活。嗯,我個人認為李白是離開長安的正確選擇,如果他不離開長安,並且仍然住在那裡,我相信他不可能寫下了那些時不時流傳下來的令人驚嘆的傑作。

李白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他的作品在唐代獨樹一幟,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雖然他的作品看起來很簡潔,但文字卻極其精妙,雖然這《南陵別兒童入京》是一部早期作品,但他的文學性和思想性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非常有趣,也值得仔細閱讀。

年輕時,李白對人生有著遠大的抱負,希望他能成就事業,實現人生理想,另外,他還有很多才華,當然,他的作品是張狂,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把他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句話,李白是關於他這個時候在山裡的生活,他希望離開農村去世界外面,所以這些句子很有趣,幾句話就產生了高遠的情緒。

在第二部分,即中間的四個句子,李白是瘋狂和有趣的,這是他獨特的個性,最能體現他的才華,當他想到離開農村時,李白實際上非常興奮,畢竟他可以走出家門,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對於任何一個擁有才華和雄心壯志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幸福的事的感覺。這些句子也寫得很有魅力,讓人興奮不已。

最後的中的四句話也是整首詩的精華,也是整首詩的第三部分,這時,他露出了李白的憤怒,起初,他嘲笑那些認為自己不擅長商品的無知的農村婦女,明明是偉大的詩人和理想的青年,但她們並不知道。我必須告訴全世界,我想在天空中歡笑,我們是蓬蒿人嗎。這兩句話在這首詩中也起著關鍵作用,立馬使這首詩更加緊張,李白中的張狂也被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李白的詩是獨一無二的,雖然這首詩只有幾句話,但卻非常有趣和深刻,這是李白最獨特的地方。他想離開農村,然後他將取得巨大成功,對一個有才華的詩人來說這是正常的,畢竟像李白這樣的詩人很少會遇到這樣的作品,當一個人擁有才華,也就是說,為了實現他的人生理想,到世界外面去,只有這樣他才能有所成就。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神乎其技的一首詩,前兩句平淡無奇,後兩句驚世駭俗
    這樣的李白當然會遇上奇事了:想當年若不是李邕的那一番冷嘲熱諷,李白斷不會如此傲;若不是賀知章一句「謫仙人」,李白斷不會如此俏;若沒有千金買壁的奇幻愛情,李白斷不會如此浪漫。最後,李白的詩是足以令人稱奇的,而且在奇之外還增添了一層神,李白用高超的創作技巧創造著一次次詩壇的奇蹟。在詩仙的一千多首詩中,最為神乎其技的是這一首飲酒詩,前兩句平淡無奇,後兩句驚世駭俗,使人驚豔不已。
  • 李白一首很孤獨的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李白到了晚年也依舊還是思念玉真公主,寫下了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被很多人解讀是一首孤獨之作,整首詩孤獨是有的,但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李白對於玉真公主的懷念,他正是把玉真公主比作敬亭山,兩看相不厭,可見李白也是一位多情之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李白身上的狂氣讓他個性十足,杜甫這首詩寫得很傳神,句句經典
    杜甫這首詩寫於公元745年(天寶四年),當時他在前一年與李白出門遊玩,後來在秋天分手,次年他寫下了這首詩。杜甫對於李白的個性是很了解,在這首詩中,他寫得很傳神,同時也是勸慰李白不要太張狂了,這樣吃虧的還是自己,不過對於李白來說,他就是那樣的個性,天生就是一個狂人。
  • 10首關於雪的詩,句句都是經典!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雪的詩句,每一句都是經典,一起來看一下吧。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柳宗元將客觀世界寫得非常幽靜,詩人的世界更顯寂寥。整首詩不帶任何的煙火氣息,讀過就很難忘,仿佛置身於白雪世界。這是一首非常鮮明的詩,通過短短四句話,僅20個字,就把寒冷冬天的山村景象和借宿者的形象展現出來。
  • 喝醉的李白有多可愛,看看這首詩你就知道了,悠然自得,天真爛漫
    這首詩應該是李白在安徽安慶境內所做,時間應該是李白辭去官職離開長安,遊歷安徽這一時期。據《宿松縣誌》記載,唐天寶14年,安祿山舉兵叛亂,李白為避戰亂,經過長途跋涉到了安慶宿松境內。他久聞為官清廉的宿松縣令閭邱大名,便主動拜訪了他,而閭邱久慕李白詩才,兩人一見如故。
  • 李白最有「懸念」的一首詩,豪放又不失委婉,其中兩句最是著名
    李白的詩向來都是飄逸大氣,疏放灑脫,充分見證著他本人的性格。比如在眾多的送別詩中,李白更是以迥異的風格讓作品脫穎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等,這些名句確實寫出了與眾不同的韻味。
  • 懂得不用看了,從李白王維韋應物的三首詩,說說五古與五律的區別
    小龍蝦最早進入青島市的餐飲市場時,都會看到盱眙這兩個字。盱眙是江蘇省淮安市的下轄縣。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盱眙建縣,至今2230年,據說縣名初為「盱臺」( 音怡),後為「盱眙[拼音][xū yí]」。韋應物坐船經過盱眙時,因為日晚風起,所以停泊在淮水邊的這個小鎮上,有感而發,做了這首詩。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在唐詩300首當中,李白大約有30首古詩入選,佔了總量的十分之一。在這些詩歌當中,李白的詩作或表現豁達自如的一面,或表達出憤激的一面,或有充足的想像力等等,都各有特點。李白的詩歌大多數都是一氣呵成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李白的兩句古詩,也是給予的他詩詞作品的最好的評價。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來看看你能不能唱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 李白的這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美到了骨子裡!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清平調·其一》,便是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絕美的一首詩。與其他詩歌詠美景、美物不同的是,李白這首詩既歌詠了美物,也歌詠了美人。簡單來說,就是李白借牡丹花的美寫楊貴妃的美,也就是古典詩歌創作中常用到的以花喻人。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黃庭堅一首抒情小詩,開篇的兩句看似很平淡,但是最後兩句很經典
    黃庭堅與蘇軾的人生經歷極其相似,兩個人都有被貶的經歷,他們同時也時亦師亦友的關係,彼此在文學上惺惺相惜;另外他們的文風也相近,黃庭堅可以說是盡得蘇軾的真傳,尤其是他的詩歌,每一首都看似平淡無奇,但是讀來又是令人拍案叫絕。
  • 李白這首詩,真的令人驚豔!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清平調·其一》,便是一首令人驚豔的形容女人美的詩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所創作的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至於詩中的女主人公,則是有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稱的楊貴妃。據記載,李白這首詩寫於他在長安供奉翰林時。一次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也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
  • 離別詩,李白這兩首最入心
    ……這都是離別時候的感慨。離別成就多少千古絕唱!今天,來看李白的兩首離別詩。 1/ 25歲,李白離開家鄉,仗劍遠遊,初入古都金陵,那時他心懷高遠,意氣風發,過了一段算得上花天酒地的日子。 這幾乎就是上一首詩尾句的不同言說。 兩首詩,全是以長江之水的長,來抒發無窮無盡的離別之情。這裡沒有誇張,這裡沒有渲染,這裡只有不露聲色的訴說,會讓人想起一張含著淚微笑的臉,會讓人想起一個父親蹣跚遠去的背影。 這就是李白詩歌的力量,這就是李白的力量。
  • 蘇軾偶見李白肖像,秒變小迷弟一枚,寫下這首後世難以模仿的奇詩
    當年唐代詩人徐凝模仿李白寫了首《廬山瀑布》,蘇軾讀了是氣憤不已,毫不客氣地批其為惡詩。而到了他自己身上,《念奴嬌·中秋》是直接模仿李白《月下獨酌》的意境,甚至《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都頗有點兒李白的況味。在蘇軾眼中,李白儼然是除了自己其它人模仿不了的偶像級人物。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蘇軾致敬偶像的一首詩。
  • 黃庭堅詩酒寄情,這首詩筆調溫婉,最後兩句更是描寫細膩
    有時候一首詩家喻戶曉,但人們不一定能背誦全文,而只是記住了其中的精彩詩句。比如李白的《將進酒》,雖然全篇描寫都很精彩,但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最讓人記憶猶新。再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您也不一定了默誦全文,不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定是過目不忘。
  • 元稹雖然比較花心,但對妻子卻又是一往情深,這首詩寫得就很深情
    元稹是出了名的風流,處處留情,不過他儘管很花心,但是在對於妻子卻又是一往情深,還寫過了很多的深情的作品,尤其是在妻子逝世後,寫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詩,以此來紀念妻子。這也足以說明他並不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只不過是由於他個性十足,遇到了喜愛的女子,那麼就會展開瘋狂的追求。
  • 如果你想放棄,就讀讀李白的這兩首詩!
    詩仙李白,七分月,三分酒。論安慰,李白也寫了很多自我安慰的詩句。首先我們就會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李白的兩首詩,若是你想放棄,不如讀讀。這隻大鵬即使不藉助風的力量,它的翅膀一揮,也能將滄溟之水一簸而幹,這裡極力誇張大鵬的神力。在這前四句詩中,詩人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個力簸滄海的大鵬形象——也是年輕詩人自己的形象。詩的後四句,是對李邕怠慢態度的回答:「世人」指當時的凡夫俗子,顯然也包括李邕在內,因為此詩是直接給李邕的,所以措辭較為婉轉,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調」指不同凡響的言論。
  • 劉禹錫經典的歌曲是愛情詩,每一句話都打動人心,寫下動人的愛情
    他是劉禹錫,單詞mengde,和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也被稱為詩人「,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有趣,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並且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裡面每一句都感人肺腑,特別是他後期的作品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感人,尤其是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
  • 李白一首火不起來的詩,沒有以往狂放仙氣,卻還原一個最感人李白
    ——《送友人入蜀》這首詩很難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李白的筆下。李白是誰,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士形象,這是大家最喜歡的李白,也是大家潛意識裡最認可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但是這首詩不是這樣,這首詩甚至不像是李白寫的,這和李白一貫的風格稍許有些偏差。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詩人杜甫在這其中,李白的長詩、杜甫的七律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詩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當時安史之亂仍在繼續,杜甫為了避難來到了夔州。
  • 這三首詩被稱作「詠蟬三絕」,其中一首的最後兩句,是名言佳句
    俗稱「知了」,在河北農村,老人們都管它叫「馬雞猴」。雄性會發聲,雌性不會發聲,俗稱「啞巴丈」。幼蟲經過脫殼後,爬到樹上,靠飲食露水和樹幹的汁液為生。由於它的獨特的生活習性,古人常常用它來象徵高潔的品德。古人在詩詞中,有很多首歌詠「蟬」的詩詞。比如唐代詩人雍陶寫的「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