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向來都是飄逸大氣,疏放灑脫,充分見證著他本人的性格。比如在眾多的送別詩中,李白更是以迥異的風格讓作品脫穎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等,這些名句確實寫出了與眾不同的韻味。今天在這裡我們要欣賞的是李白的一首最有「懸念」的詩,它的風格豪放卻不失委婉,其中兩句尤其出名,可謂人人都能背誦。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之所以說李白的這首詩最有懸念,主要是因為此詩的題目雖然是「送友人」,但是作者並沒有具體說明這位友人是誰,他要去往何方,作者在何處送別等等的信息都沒有留下任何的參考資料;不過這並不影響這首詩對讀者的感染力,甚至可以說恰恰是因為其中的「懸念」,給整首詩增添了神秘感,激發了讀者的想像力,從而產生獨一無二的欣賞價值。
首聯開篇一句似乎寫到了送別的地方,而後面一句則又似乎有意隱去了地點,究竟他們二人是在什麼樣的具體位置,還是不得而知。青山橫在北郭之外,奔流的江水環繞著東城,只見眼前這樣一幅開闊而又幽靜的畫面。這兩句以極其工整的對仗形式,輕鬆勾勒出了山清水秀的美景,讀來有賞心悅目的感覺。
頷聯中很明了地點明題意,他們就要在這樣的地方分別,友人就如一葉徵蓬一樣開始行程。首聯的景色並沒有十分明顯的情感烘託,而在頷聯中則將情感充分融入進去,幾分淡淡的離別之愁油然而生。其實前面的美景恰好襯託了送別之情,因為景是美好的,然而他們卻沒有時間和心情去駐足欣賞,這就將二者之間的關係巧妙連接起來。
頸聯是我們最為熟悉,也是最有名的兩句對仗佳句。「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天上的浮雲就如遊子的心意,天邊的落日也恰如友人的心情。在這裡作者巧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遊子之意同故人之情並列而寫,顯得形象而又生動,頓時增添了詩意的美感和情感的濃鬱。浮雲來去無定,落日充滿留戀,韻味的深沉與含蓄,被體現得到位而不過。
尾聯具體描寫送別的場景,揮手就此離別,馬兒的嘶叫聲也顯得格外悽涼。這兩句中作者將送別時的悲哀心情再次從側面表達出來,借馬的叫聲去烘託氛圍,又見手法之妙。人是難捨難分的,所以所見所聞都被渲染上了傷感的色彩,但是這種傷感卻又帶著豪放的韻味,堪稱最有藝術效果的筆力。
李白這首詩以「懸念」而生味,以委婉加豪放的寫作手法而達意,將二者結合使得情感和意境皆達到了令人稱讚的效果;全篇都是佳句,但是其中頸聯兩句最是著名,確實是好作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