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 那些吹響過年號角的花樣年食

2021-02-16 國家人文歷史

文 | 芶霈雯

摘自《舌尖上的新年》,中信出版社2016年,本文已獲授權。

在中國西南四川盆地的中央,豐饒的成都平原的西南角,有一片鄉原:背靠著一溜延綿的丘陵,一條蜿蜒了數十裡的小河溝串聯起一個又一個的村落,一帶狹長的平壩承載著春耕秋收,鄉裡鄉親的人們,年復一年的,就在這裡勞作、生活。我外婆家就在其中的某一個村莊。記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快樂時光,就是寒假回去,在鄉間的田坎上嬉鬧著,等待著,盼望著過年。

按照農村裡的老規矩,大部分人家都會養上幾頭豬,出欄了賣給收豬的換成鈔票之外,至少要留下一頭肥肥壯壯的豬作為自家過年所用,這就是「年豬」。

年豬是會略微享受點特別待遇的,比如說吃的細糧多一點、飼料少一點、飼養的時間長一點,為的是讓它的肉既肥且香。接近年底的時候,平日裡鬧哄哄的豬圈冷清下來,剩下一頭年豬、或許還有一頭自家畜種用的飼養了多年的老母豬,百無聊賴地懶洋洋地躺著哼哼,這也就差不多是在宣告:快過年啦。

冬至之後開始殺豬、準備過年,是我老家的習俗。老話說,「冬至不吃肉(四川話念rù),枉在世上活」,大概是古人覺得一年忙到頭,如果還落不上一口肉吃,這生活也實在是太悲涼慘澹、太不值得眷戀了。

所以殺年豬,是一件大事;殺豬請客,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團年飯的預演、預備過年食物的開端。

屠夫提前約好了請上門,捆豬、殺豬、燒水、燙毛、分割,請來吃飯的親朋好友一併幫忙,不一會兒,一頭豬變成了兩扇肉,無聲無息地倒懸在屋簷下了。

廚房裡的灶火旺了起來,蒜泥白肉拌上,回鍋肉熬上(四川很多地方把回鍋肉叫做「熬鍋肉」),火爆腰花、爆炒豬肝,餘溫尚存的裡脊肉做個魚香肉絲,新鮮的豬血煮成血旺湯,再加入一大把現掐的還帶著露珠的豌豆尖,幾大桌子人熱熱鬧鬧的坐在院壩裡吃吃喝喝,年味兒開始飄散起來。


殺了豬,取出板油和肥肉熬豬油。年豬要肥,才能熬出一大瓦缽雪白的凝脂,成為多少人念念不忘的豬油拌飯的香氣來源;熬剩下的熱乎乎的油渣拌上白糖,則是孩子們的最愛、逢年過節才能享受到的美味零食。

殺了豬,大部分的肉是要醃臘起來的。殺豬之後的三五天裡,切肉、調味、灌裝,香腸一串串地掛了起來,肋條肉、肉排、豬蹄子、豬蹄髈、豬耳朵、豬嘴、豬尾巴……兩扇肉被分解得淋漓盡致,抹鹽的抹鹽、抹醬的抹醬,先陰乾,再陸陸續續地轉移到了灶膛前的屋梁上懸掛起來——煙燻火燎一個多月之後,它們將派上大用場。

殺豬過年,是延續了千百年的心照不宣的暗號;年豬一殺,仿佛吹響了過年的號角,一切為了過年而該進行的準備工作,便有條不紊地開展了起來。

臘月間最重要的事,便是為過年準備各種吃食。

香腸和臘肉、臘雞、板鴨之類的醃臘製品,是最早收拾利落、掛在灶門前的屋梁上以待時日的。


醪糟在冬季常做,年前肯定要多準備一些:煮沸了水放一大勺進去,再打上一個剛掏出窩的雞蛋、放一勺白糖、一小塊豬油,一份冬日特供早餐就備好了。

「粑」是四川農村對米製品的一種統稱。「凍粑」(又稱泡粑)和「枕頭粑」,是樂山人過年必備的兩種年食。正月裡走親訪友的,若是誰家少了這兩樣,讓客人「連塊粑都沒得吃」,說出來是非常面上無光的。


「凍粑」需要發酵,準備的時間稍長。雪白的大米用井水泡上一夜,泡透了之後用石磨磨成漿,放置在陶缸中發酵個三五天,其間需要每天用擀麵杖攪拌數次,直至均勻。等到滿缸的米漿開始冒出小泡泡、整體蓬鬆發脹起來,就可以加入紅糖或者白糖調味,準備好大蒸屜開始蒸粑了。把老玉米的外衣剝下來、用熱水泡軟洗淨,灶膛燒旺,火苗舔得大鍋裡的水吱吱作響,當滾燙的蒸汽開始瀰漫起來時,一家人一起動手,手腳麻利地把米漿舀在玉米外衣中、包好、放在蒸籠之上,十來分鐘之後,滿滿一屜香噴噴熱氣騰騰的「凍粑」便出鍋了。趁熱的時候剝開,一口咬下去,真的是又香、又甜、又暖,綿軟中帶著微粘的韌勁。吃一口,哈一口熱氣,深冬清冷的空氣瞬間溫暖甜蜜了起來。

大年三十,早餐吃過後,抓緊僅有的半天時間去趕個「場」,看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採購,否則就要等到正月初五之後才有機會了。回來墊幾口吃食,一家子上上下下都開始忙碌起來。


我外婆家的年夜飯上有一道不可或缺的菜,是最普通不過的紅蘿蔔燒雞。「紅蘿蔔、蜜蜜(mīnmīn,土話)甜,看到看到要過年」是鄉裡的童謠,每次桌上出現胡蘿蔔的蹤跡時就會有小孩兒在唱。臘月間的胡蘿蔔,正是又脆又甜的時候,颳了皮切成滾刀塊拿來燒肉,常常是胡蘿蔔吃完了肉還在。年夜飯講究雞、鴨、魚、肉要全,於是紅蘿蔔燒雞便成為雞這個品類的首選配搭。年三十那天要吃的那隻雞是早就相好了的、氣宇軒昂的大公雞,油光錚亮的長長的尾翎拿來做雞毛撣子,肉剁成塊之後,下油鍋煸去水汽,加豆瓣,加紅蘿蔔,加水……灶臺上很快又多出來了一個裝得冒尖尖的大海碗,紅的蘿蔔、黃的雞肉,恰恰是喜慶的色彩。

緊鑼密鼓地,大鍋裡的水開了,腊味煮得吱吱冒油;甑子飯的香氣從廚房飄到了堂屋。


灶房裡油煙四起。我外公——對,重大家宴一定是由外公操刀——如行雲流水般地把一樣樣食材下鍋、出鍋,乾淨利落地把一道道菜裝進大碗裡:香腸臘肉、紅蘿蔔燒雞、家常鯉魚、冰糖肘子、芽菜鹹燒白、洗沙甜燒白、魔芋燒鴨、酥肉豌豆尖湯……年年如此,卻年年都覺得那麼的香。

大年三十下午三、四點鐘,你若是站在村口放眼望去,只見家家屋頂上炊煙嫋繞,屋後的竹林在夕陽薄霧淡煙中隱隱綽綽,整個村子裡的年夜飯,也都差不多同時蓄勢待發了。

一年一度,除夕夜的這一餐是一家人共同的等待,離家在外的人,無論多遠也要想方設法趕在年夜飯之前回來,吃上一口熟悉的味道,再在酒足飯飽之後,圍坐在火爐旁,烤火,嗑瓜子,吃炒貨,閒話這一年來的家長裡短。小孩兒們對大人的喜怒哀樂漠不關心,在炭火上烤「凍粑」、在灶間的餘灰中烘土豆是他們守歲時消磨時光的手段,他們一心只等著午夜的到來,等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等著璀璨的煙花,等著新的一年來臨。


初一早起,吃湯圓。甜的搓成圓形,鹹的(肉餡兒)搓成長圓形,吃雙數不能吃單數,吃碗「雙喜臨門」、「四季發財」、「六六大順」、「一路發」、「月月紅」,總之要吃個好彩頭。

吃完湯圓,正月間「走人戶」的規劃,就要開始實施了。


距離近的,從村尾走到村口;遠的,走路、坐車、再走路,到了,歇上一兩天,再走路、坐車、走路,回到家中。沒有電話、沒有微信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這種必須投入大量精力的交往在今天看來愈發得彌足珍貴。家裡有遠客來了,一家人都興奮起來,於是宴席又擺上了,「唱花燈」的也請上門來,看熱鬧的人們蜂擁而至,那場面,比吃年夜飯可熱鬧多了。

掐指算來,這已經是二三十年前的記憶了;現如今,年節漸近,年味漸遠,而故鄉,在那回不去的地方。

相關焦點

  • 【電影沙龍活動預告】BOOKBOOK咖啡電影俱樂部新年專場—《舌尖上的新年》
    2月6日周一下午鈕一善老師帶您走進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和志趣相投的影迷,一起觀看美食電影,觀影結束後,共談感悟理解,在交流中豐富知識、學習思想。報名方式:登陸三孝口店官方微信,回復「舌尖上的新年+性別+年齡+聯繫方式」即可參與報名。報名成功,我們將簡訊回復您。
  • 夜聽丨吹響藏藍色青春的號角
    夜聽丨吹響藏藍色青春的號角 2020-07-22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舌尖上的新年》:鄉愁是因為饞
    ,打造了一部堪稱「史上最好吃」的紀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於近日在全國院線公映,豆瓣評分高達8.3分,同名書籍也於近期出版。《舌尖上的新年》電影總監製陳曉卿說:「春節是中國人心裡的一個結。而食物是他們表達的通道。」將「舌尖」延伸出一部大電影,是陳曉卿很早就有的想法。而為何將「新年」作為電影主題,陳曉卿說:「電影要在90分鐘內講完,需要在中國美食中找一個切面來拎起這部電影。春節肯定是被最先想起的。春節的食物最豐富,在文化上也非常重要。」
  • 【封面】《舌尖上的新年》:鄉愁是因為饞
    ,尋訪了60多種新年美食,拍攝了1萬多分鐘素材,打造了一部堪稱「史上最好吃」的紀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於近日在全國院線公映,豆瓣評分高達8.3分,同名書籍也於近期出版。        將「舌尖」延伸出一部大電影,是陳曉卿很早就有的想法。
  • 《舌尖上的新年》:以美食的名義,讓春節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綻放
    2016年,《舌尖上》系列唯一的一部大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在各大院線上映,這部由陳曉卿擔任意識指導,陳磊、鄧潔等指導的紀錄片,聚焦農曆新年,從東到西,跨越南北,用食物串起了每個人對家的眷念和歸屬。在大熒幕上展現美食的紀錄片並不多見,而製作團隊們用盡心思,要把食物與情感相互融合,力求完美地展現百種滋味,在勾起萬千中國人心底熟悉味道的同時,也想喚醒那些記憶深處的愛的故事。
  • 魏晨華麗舞技對陣甦醒freestyle,再次吹響PK號角
    魏晨華麗舞技對陣甦醒freestyle,再次吹響PK號角 原標題:魏晨華麗舞技對陣甦醒freestyle,再次吹響PK
  • 舌尖上的新年
    | 新年美食特輯之姑蘇魚、年糕 · 舌尖上的新年 |
  • 福利 舌尖上的新年,忘不掉的家鄉美食
    過年的美食烙在每個人的味蕾上,成為我們記憶最深處的一部分。讓我們看看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食物,回想一下過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舌尖上的新年》 帶你重尋舊日的習俗和年味兒 ▲久等·備年貨 🐟魚鯗(xiǎng)對於海邊長大的人來說,是過年後離家一定要帶上幾條回城的思鄉吃食。
  • 國泰人吹響旺季衝鋒號角!
    2018年2月23日,正月初八,國泰集團新年開工第一天,集團楊學東董事長、鄒彥總經理、楊鵬副總經理以及公司千名職工在公司五樓會議室召開了2018年生產經營動員大會。        集團總經理鄒彥在會上回顧了2017年的工作並分析了2018年市場形勢。
  • 洋浦吹響攻堅戰號角
    明確目標任務,制定時間表,籤訂責任狀,洋浦吹響攻堅戰號角徵地搬遷,騰出跨越發展新空間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特約記者 李靈軍2020年,洋浦經濟開發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守住了「無疫區」的底線目標,並率先在全省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 吹響蒼穹號角 《蒼之紀元》多人探索解析
    吹響蒼穹號角 《蒼之紀元》多人探索解析 關注小編了解更多!!蒼穹彼端,心之所向。
  • 號角吹響《烏合之眾:正義集結》2021行動開始
    新年即將來到,這一年裡會有手遊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它們或許只是生活的調劑品,在你閒暇之餘帶來一絲歡愉。可總有一款手遊值得期待,號角吹響《烏合之眾:正義集結》2021行動開始!
  • 他是《聖經啟示錄》一開始吹響號角的天使--聖芬巴爾教堂!
    教堂最顯著的標示是一個個金色的天使,他就是《聖經啟示錄》一開始吹響號角的天使。教堂現已成為當地居民禮拜和祈禱的重要場所。聖芬巴爾教堂是科克最大,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所教堂。教堂共有三個尖頂的塔樓,外觀非常的大氣。門口牆壁上的雕花也十分的精緻細膩,整個教堂氣勢恢宏,來網的信徒都十分的虔誠。
  • 尋鮮丨董克平舌尖上的新年
    既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有希望之意。董克平著名美食評論家 ,美食專欄作家,中央電視臺《中國味道》總策劃、總顧問,《味覺大戰》總顧問,《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北京味道》美食文化總顧問。
  • 「城市號角」敬拜讚美樂團誕生見證:吹響讚美號角 喚醒年輕一代歸主
    的確,小敏詩歌雖然廣為傳唱,但畢竟離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有點遠,帶著願意順服擺上的心,大家就開始思想,「我們自己是否能創作一些屬於中國年青一代基督徒的詩歌。可以唱出年輕人裡面想要表達的東西。」有了這樣的想法後,大家就開始為這個禱告,尋求神的旨意和帶領。
  • 吹響第二支末日號角,「血海 加百列」繼續演繹Ein的文藝復興神跡美學
    「血海 加百列」人物故事來自《啟示錄》,七大天使吹響號角降臨災難,每一聲號角預示著不同災難的來臨。Q:當初為什麼要選擇設計製作「末日號角」系列作品?「拉貴爾」是第一位吹響末日號角的天使長,「加百列」則是第二位,吹響號角後山脈燃燒起火被投擲進大海,海水變成血色,人類的惡行得到懲罰,實為一種警示。
  • 在舌尖上品味過年好
    撿了兩部片子看,趙本山的《過年好》,電影版「舌尖」之《舌尖上的春節》。《舌尖上的春節》延續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方式方法,看上去依舊被刺激的唾液分泌,衝動的想吃飯。把一面鏡子打碎,再重新組合,這個過程就是「舌尖」展露的內容。
  • 美食 舌尖上的春節,過年7天菜譜推薦
    今天是除夕,大家期待已久的農曆新年終於到啦!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拜年,新的一年也要繼續關注【食在廣州】,跟著小編一起天天有口福,日日有食神!下面為你奉上新春菜譜,各種過年必吃美食應有盡有!「年糕」是過年必備的節日食品。糯米粉和紅糖做材料,通過大竹籠蒸成甜甜的糕點,寓意「步步高升」,生活吉祥如意、甜甜蜜蜜。除了年糕,蘿蔔糕、馬蹄糕、芋頭糕等等,也是不少老廣州過年必吃的糕點哦。
  • 《在劫難逃》超級大逆轉,鹿晗這是要吹響反擊的號角呀
    相信鹿晗的下一部影視作品也能有一個好的成績,也希望鹿晗能向那些看低他的人吹響反擊的號角
  • 跨省駐防|厲兵秣馬,全面吹響新年度開訓號角!
    跨省駐防 | 厲兵秣馬 全面吹響新年度開訓號角! 號令催徵,誓言鏗鏘。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召開2021年度開訓動員大會,吹響新年度訓練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