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神髓》:簡單的日本料理

2022-02-05 處厚齋

很久前和前端同事 Team Building 時討論了一個問題:如果不做網際網路,大家會去做什麼?對於我而言,大概只有兩個領域會讓我覺得非常值得鑽研:一個是音樂,一個是美食。當然這兩點指的都是做音樂和做美食,不只停留在單純的欣賞層面,因為我覺得這兩件事都是可以讓周圍的人變的開心,影響到周圍的人:當你為他們做了一餐好吃的料理,或者是演奏了一首好聽的曲子,看著他們開心的狀態,想想就覺得是一件讓人非常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的事情。

食物發展到今天,已經超越了它出現時填飽肚子的功能性,對於我而言,這更是一個交流和互動的過程,我會在乎對方是否覺得這個食物是否符合他的胃口,也會希望告訴他這是怎麼被烹飪出來的,甚至可以面對面的製作這些東西,日本料理滿足了我的所有幻想。

過年前買到了小山裕久老師寫的《日本料理神髓》,這本書初次出版是 1996 年,初衷是寫給想要入行日本料理的年輕人,幫助他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日本料理。小山裕久是德島「古今青柳」主廚,開了一家學校:平成調理師専門學校,教年輕的料理人學習。東京米其林餐廳「神田」、「小十」和「龍吟」主廚都曾跟隨小山裕久學習。

這本書基本是在地鐵裡看完的,從技術層面來說不夠「有用」,沒有我想像中酷炫的菜譜,也沒有教你怎麼解決料理中遇到的難題,而是在講當他在進行每一件工序的時候,他是怎麼想的,相比食譜和料理過程中的難題解決,它更看重背後的道理和思想。長期以來我一直覺得日料依靠的就是好的原料,技術層面很簡單,隨便搞搞也不會差到哪去,至於現如今提及的「哲學」之類的都是玄學。小山裕久在一開始就提到了這點:正因為日本料理很簡單,這反而變的更難做。這裡的難體現在每一步都不能出錯,因為料理本身很簡單,一旦一個環節出錯料理的整體都會被破壞。想想壽司米是粘的、天婦羅的掛糊過厚這種令人討厭的問題。而對於廚師而言,相比之前剛學會時的興奮到如今年復一年的蒸飯、切蘿蔔絲這樣平淡的日子,自己的進步也變的難以感知,如何在這樣的日子裡依然保持自己的激情也變的至關重要。每到這種之後就覺得網際網路從業者真是幸福,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衡量自己的改動是否真的變好了。

很多好的餐廳都是 Chef's Table,即吧檯位,主廚會面對著客人做食物,正因為這樣,客人的感受變的至關重要。「第一道菜絕對不要讓客人等」是小山裕久的要求:即先為客人端上小菜,再討論今天要吃什麼。在這種面對面的情況下,客人對於食物的反饋也會直接被主廚收集:他們是不是等了很久、70 歲的客人和 17 歲的客人對於食物的要求是不是有區別等等,這些信息都需要被反應到菜單中。對於食材而言,今天沒有買到狀態好的筍、雞蛋,那就相對應的調整自己的菜單,如果自己已經知道今天的食材質量不好,但還是要提供給客人是沒有道理的,不能做降低標準的事情。在「食材不達標,但還要做相同的食物」這事在公司門口的雲南菜館深有體會,我們每次去吃必點的一道菜叫「小炒雞胗」,它裡面的芹菜幾乎每次都不一樣,從最開始的翠綠到如今泛黃。但如果他們做出了改變,告訴我:對不起今天沒有買到好的芹菜,所以無法供應這道菜。我會更開心麼?其實不確定。

「季節性」在日本料理中的表現至關重要,從最開始要提供應季的小菜,到提供什麼樣的生魚片,甚至用什麼樣的器皿和房間內的裝飾,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到。對於食客來說,不同的季節都能吃到不同的食物,而不總是千篇一律,這是一件非常令人開心的事情。但對於學廚的人而言,「季節性」帶來的可能就是不好的事情了,比如夏天的烤香魚,今年夏天每天都在串香魚、烤香魚,技藝達到了 8 分。當夏天過去,不再料理香魚,等到了來年的夏天,對於香魚的處理水準可能就只有 6 分了,如何在季節更迭是依舊保持高水準?這是日本料理留給每一個料理人的難題。

魚兒們從來不會看日曆說:今天開始就是春天了!於是乖乖跑進漁網裡。學會觀察和凝視食材這又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當獲得到一份食材時嘗試一下邊角是不是足夠好;用心觀察煮菜的鍋,總有一天通過水泡就能知道火候如何;聽到油的聲音,就能判斷油的溫度;每一次決定烹飪方式時,都需要先思考這個食材是否應該這麼做、現在的烹飪方式是不是最能體現出食材本身滋味的方式。如果不這麼做,不管切過多少次魚,永遠都不會知道魚是什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粗暴的用「過腦子」這個詞來代替,在此之前我會覺得烹飪是一個依靠經驗和感覺較多的事情,後來我看了一套書(當然還沒看完):《食物與廚藝 On Food and Cooking》,從根上被教育了,推薦閱讀。

法國料理是火,日本料理是水,駕馭了水就能駕馭日本料理;

法國料理講究動態,日本料理追求寂靜,在日復一日枯燥的練習中提高自己;

日本料理簡單,簡單到一出錯滿盤皆輸。

文字/Cady Shen

配樂/《春爛漫》神思者

編輯/天秤

指導/Ellen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表,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轉為·分享

您一個小小的善舉

利益更多人

相關焦點

  • 日本料理之神來滬24小時,只為這頓亞洲頂級限定晚宴......
    在上海愚園路靠近江蘇路的一家餐廳,最近推出了一套獨特的春日菜單,消息剛一發布,就吸引了「日本料理之神」小山裕久專程前往中國! 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是什麼神仙大咖?誰是日本料理之神?你可以沒吃過懷石料理,但是不可以不知道「日本料理之神"小山裕久"(hirohisa koyama)。
  • 日本料理與中餐
    為啥我們這樣一個美食大國倒是讓簡單的日本料理佔了上風?我們今天在雜誌上和各種文藝類的公眾號文章裡看到日本料理的各式各樣的封神的人,不管是壽司之神,還是天婦羅大師,都讓我們覺得日本料理有著儀式感和文化意味。日本廚師也非常樂於一生鑽研一樣東西,做料理就是他們一生的追求。
  • 日本料理 如同彩虹般的料理
    有一句話,小編要反覆重複:真正的和牛,是改變人生觀的美味!親眼目睹手藝高超的星級主廚如何施展魔法般的料理手法,將帶有大理石般紋理的頂級牛肉變得鮮嫩柔軟、香氣四溢!樂享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在「數寄屋橋次郎」銀座總店,世界上年紀最大的米其林三星廚師、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傳承人親自為你製作壽司,讓你品嘗到最美味的壽司,感受到餐飲服務的職人精神。幸運的話,還會趕上小野二郎親自為你製作壽司哦。
  • 日本料理大師小山裕久:美味的頂點只有一瞬間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小山裕久大師的專訪,分享一些他對料理和身為廚師的個人看法。小山裕久來自日本德島,師承創辦京都嵐山「吉兆」的料理人湯木貞一。吉兆作為日本三大料亭之一,曾被視為高級傳統料理的代表,數十年間去吉兆學習傳統料理技術的門生多達幾千人,而小山就是其中之一。
  • 「壽司之神」不和男性握手,日本料理可能自命不凡了!
    看到一篇文章,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超過五十五年做壽司的手從來不和男性握手,章魚要按摩五十分鐘才可做菜,十年的學徒才能煎蛋。首先我們要肯定「壽司之神」這種工匠精神。但我今天要說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日本料理可能是自命不凡了。
  • 日本衝繩料理,有別於日本料理的日本料理~
    總的來說,衝繩料理和傳統的日本料理有很大的不同,自成一統別有風情。下面介紹幾款衝繩招牌料理,從中可以看出與傳統日料的差別。如果有機會去衝繩旅遊,不妨嘗試一下,當然國內也有衝繩料理餐廳,試試吧。 說到衝繩料理,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炒苦瓜。很多日本人都不喜歡吃苦瓜,但是衝繩人卻是個例外。夏天到衝繩去,在菜市場或者超市肯定能夠看到很多的大苦瓜。
  • 日本料理的哲學,不僅僅是做飯那麼簡單!進了日本料理店,卻發愁不會點單? 日本料理完全指南!
    ,不僅僅是做飯那麼簡單!料理是個出鏡率極高的日語詞語,一提到它,谷美就會想起那個紅衣藍發的天才少年,和他那些奇門秘術製作出來的豐盛佳餚。我從沒想過吃飯和人生哲學能有什麼關係,直到我開始接觸日本料理。看過這篇長文之後,麻麻再也不用擔心乃在日本料理店不會點單了!喲西!
  • 日本料理101|西方文化對日本料理的影響
    其中有些人還希望就此定居日本,於是自然而然的,麵包、肉類料理、燴飯、天婦羅等歐洲的飲食文化,在相對較早的時期就傳入了日本。在當代的日本料理中,也分為日本和食和日本洋食。和食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常見的壽司,生魚片等。
  • 走近美食多多的日本料理,日本料理詳攻略,日本料理十大烹飪技巧
    日本料理完全保存本》和上海的小夥伴們見了一面。當時邀請到了「日本料理普及親善大使」本多淳一先生與大家一起聊日本料理。不過真要做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就算同為亞洲國家,日本的料理體系也有很多與中國完全不同,不從頭學起還真讓人無從下手。所以食帖君總結出了十大日本料理中常用的烹飪技巧,順便從科學角度解讀了一下,雖然有點長,不過要是認真看下來,一定會有收穫的。\ 01.如何煮出美味的米飯?/
  •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
  • 日本人的新年料理: 御節料理(Osechi)
    1月1日是日本的新年,相當於我們中國的春節。在日本有人日(人日、じんじつ)、上巳節(上巳、じょうし)、端午節(端午、たんご)、七夕(七夕、たなばた)、重陽節(重陽、ちょうよう)等五大節日,在這些日子都有推出御節料理的習慣,意指五穀豐收,全家平安健康的祈福。日本的過年(明治維新前為天保曆正月初一,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曆1月1日),是自古以來認為要呼喚已回到山裡的田神(守護稻田使其豐收之神)所要慶祝的重大節慶。
  • 美食|日本年夜飯 御節料理(おせち料理)
    旅居日本的友人分享自己參與製作的日本年夜飯。日本的正月長假(日本元旦的重要性相當於我國春節)剛剛結束,人們還沉浸在正月的熱鬧氣氛裡,我們來開篇說說日本的御節料理(おせち料理)吧。話說,我就是被這些料理吃的「又逢佳節胖三斤」哦(暴汗)。
  • 櫻花開了,吃日本料理去!
    土井先生還告訴我們,「真正的美味,是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會喜歡的食物」,簡單的道理,卻讓人耳目一新。土井先生倡導「一汁一菜」理念一碗飯、一份湯、一道菜,簡單卻營養豐富日本的料理人,不管是做什麼料理,他們作為日本人的前提始終存在,他們還是會以日本人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思考,不知不覺間在料理中融入日式元素
  • 日本鰻魚料理大賞
    產地會對海鰻的表皮軟硬有較大影響,一般來說,日本本土的海鰻大多來自瀨戶內海的淡路灣,因為這裡的海水沒那麼湍急,海鰻的生活相對比較安穩,所以表皮和魚骨都比較柔軟,更適合用來製作料理。在日本的鰻魚家族中星鰻是最常見的一種鰻魚,由於它的出產量大應季時間長,所以星鰻成為了日本鰻魚中的主流品種,而在壽司店裡星鰻是永遠不會被替換的主角。由於它屬於海底洞穴寄居性魚類,生性夜間行動,白天寄居,故被日本人稱為「穴子」。歡迎加入廚影美食高級吃貨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請入群)。星鰻在日本北海道以南廣泛分布,比較知名的產區是東京灣、瀨戶內海等,是日本料理裡的常見食材。
  •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
    (請參考在下的答案:如何理解侘び寂び?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28349/answer/13355236) 同時,日本料理的精神,其實與中國美食也截然不同:不添加過度的調味和裝飾,而是用細緻的選材和簡單的料理法「割主烹從」去突出食材本身的美味。
  • 日本主婦自創「御節料理」家庭版!學超簡單的日本新年料理,華麗霸屏2021朋友圈!
    而對日本人來說就像國人的春節一樣,一般都會攜家帶口回到父母家全家團聚一起跨年。不過,今年因為愈演愈烈的疫情,很多人日本人都選擇不回老家,自己在家裡過個保命年。在日本的新年裡,吃也是一件頭等大事。新年有專門的專屬佳餚「御節料理」。傳統的御節料理會放在雙層或多層的套盒重箱中,配色講究,量少品種多,寓意豐富。
  • 中餐這麼牛,為什麼在海外比不上日本料理?
    說起來吃這東西我們中國人是自負天下第一的,我們有八大菜系,有各種各樣的神奇的做菜的技巧,但是卻不得不承認的是,從2012年以來,在大江南北興起了一股吃日料的風潮,特別是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出入日料店的次數明顯增多,而在北京和上海,在2013年一年就增加了1300家日料店,這就很尷尬了為啥我們這樣一個美食大國倒是被簡單的日本料理給打敗了?
  • 兩個日本料理人- 人生之味
    "《兩個日本料理人》走的是另一條路,相比《壽司之神》的精緻華美,它更像是一部有笑有淚的熱血少年漫。之後按照標準少漫的流程,兩位主人公在之後的十幾年裡不斷修煉打怪升級,終於獲得了料理界的至高榮譽——米其林三星。"(銀座小十2015年被降為兩星) -別無他想,純粹是因為想看精緻的食物,垂涎欲滴的頂級料理才看這部紀錄片的。一直以來,對日本料理懷有一種複雜的情緒。
  • 日本櫻肉!?馬肉料理,走起!
    最好有簡單的作者介紹。郵件標題註明:作者+題目(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和大家一起分享!)馬肉在日本又稱為櫻肉。據說切割馬肉時,馬肉一旦與空氣接觸了,就會變成近似於櫻花的顏色,而「櫻肉」又正好是在櫻花盛開的時候最好吃,所以就叫「櫻肉」了。
  • 走近這些從日本當地紅遍全球的特色料理
    >紅遍全球的料理日本的食物非常兼容並蓄,品種繁多,製作精細,講究營養,體現烹飪美學。日本的烹飪既有區域性又有季節性。對於許多人來說品嘗日本各地風味是旅行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很多日料廚師來說,很多如今信手拈來的料理都有其來源的地方與淵源,了解他們的來源和做法,也可以成為推薦介紹菜品的談資。懷石來自於禪道,懷石料理只限於一年四季應季的食材而做出菜單,重視季節感的同時,最大限度利用食材的色澤、香味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