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準時下班,我選擇踩點上班」

2022-01-09 每日進化論

大家好,我是進化君。一個畢業後當了記者,最後成了新媒體創業公司合伙人的90後。我會在這裡,分享職場成長乾貨、副業賺錢、自我精進的心得。

職Q社區中,關於「如何看待踩點上下班」的話題,引起大家討論。

 

有人認為,踩點上下班十分正常,並沒有違背公司的規章制度;

也有人說,如果你是老闆,換位思考,看到員工不是踩點就是遲到,肯定覺得他工作不積極。

 

其中,獲得最高贊的評論令人印象深刻:

 

「踩點上下班和工作不認真掛鈎?沒有邏輯。重點在於對待工作內容的心態,是浮躁還是沉穩,仔細還是馬虎。」

 

簡直不能更同意!其實,「踩點」並不可恥,在很多情況下也並非代表消極的工作態度。

 

「踩點」背後

也有積極意義

 1.踩點≠沒時間觀念 

 

踩點被定義為「沒時間觀念」?

恰好相反,沒有人比踩點人更懂時間的意義,每一個踩點人,都是時間管理大師。

 

還記得因「踩點上班」意外成「網紅」的小李嗎?

據悉,因為家離公司較近,身為起床困難戶的小李每天從對面街道狂奔到公司樓下,而這一幕恰好被視頻記錄了下來。

 

有網友擔心,小李這段視頻要是被領導看到,會不會對工作有不利影響?

其實,視頻拍攝者就是小李的老闆,公司同事不僅沒有把她當做反面典型,反而紛紛提前就位,只為在窗口拍到小李奔跑的可愛畫面。

 

踩點王小李,可謂是憑一己之力,拉動「按時到崗」的內需,為忙碌的工作日早上注入了歡樂氣息。

 

和小李一樣,每個深諳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的踩點人,都懂得如何依據目標切分時間,力求在計劃內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

以上班打卡為例,「到達」就是目標,那麼及時並快速的完成即可。

 

站在這個角度,踩點人不再是時間的失信者,反而是最強掌控人。

 

 2.踩點≠不努力工作 

 

打工人:「我提早去,就能按時下班了嗎?」

老闆:「別做夢。」

 

剛剛步入職場的Lily向我傾訴,說她畢業前幻想的職場生活:

是帶著對未來的飽滿熱情,穿著精緻有型的職業裝,像影視劇裡都市麗人那樣掌控著工作節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工作之後才知道,真實的上班場景中,每個人在主動或被動地進行最大產出。

而下班後的時光,更不可能坐在種滿梧桐樹的街邊咖啡店,悠然自得地享受人生,能回家休息且不被打擾,已經是萬幸了。

 

即便在這樣的工作壓力下,還有老員工對她講:

「小姑娘你剛來,工作幹完了也晚些走,大家都在加班,你也意思意思,給領導留個好印象……」

 

Lily不知道工作與生活的抉擇中,是否存在最優解。

但當某個工作日早上,工作軟體顯示「8點59分24秒,打卡成功」時,那種「剛剛好」的感覺,就像對傳統規訓的無聲反抗,帶給她一絲興奮和小確幸。

踩點上班,只是對無法「到點下班」的小小反抗。


 

 3.踩點≠消極無準備 

 

前公司總經理是一個樂於「融入」年輕人氛圍的70後,他喜歡在下班後組織各部門一起娛樂,經常會組織KTV聚會。

有時業務部門沒有完成工作,但出於不敢駁領導面子,只能結束後熬夜趕進度。

 

開會時就更是奇葩了,這位領導非常樂於看到員工們提前一個小時就守在會議桌前,他稱之為「我的員工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策劃小楊從不害怕「拒絕」領導的要求,例會到點兒才出席,工作依照需求完成,沒時間社交就明確說明理由。

 

這份「特殊」反而吸引了總經理的目光,一次項目研討會上,大家紛紛獻策如何應對難纏的甲方。

小楊則把一份完備的方案遞交到了領導面前,一份主方案,四份備用案,使得全場人員對她刮目相看。

 

別人用來隨大流依附領導的時間,小楊用來高質量工作。比起隨大流依附領導,工作能力永遠是踩點最大的底氣。


 

職場中

如何「正確」踩點?

踩點有風險,踩空了是事故,踩準了才是亮點。這需要我們在「絕對服從」和「拒絕束縛」兩個極端之間,機動性預留彈性空間。

 

 1.打好5-10分鐘提前量 

 

不管你在早上出門前,做了多麼精確的計算,依然難免出現一些意外事件。

公共運輸剮蹭換乘,私家車堵車延遲,分分鐘打亂路程中的節奏;

更令人崩潰的,要屬打卡軟體失靈,出外勤時所在地也收不到信號;

明明到了公司範圍卻怎麼也打不上卡,最後被系統判定「遲到」;

還要向人資部門走流程、提報說明再審批,才能不被扣錢。

 

但若為了避免意外,早到太久也不可取。

 

同事張博為了避免踩點意外發生,長期7點半到崗,每到月末,打卡早鳥榜首上永遠是他的名字。

總經理每次都會誇獎他勤奮,只有同事們才知道,張博早到的時間,無非用來吃早餐、侃大山,一直「磨洋工」到上班時間罷了。

 

提前太早的人,也更容易空耗時間。

在管理者眼中,如果上班時間是9點,意味著要求員工9點立即開始工作,但在此之前,員工需要為進入狀態做許多準備工作。

 

嚴寒或酷暑天氣,開始工作前肯定要整理儀容儀表;大小假期復工後,也必然需要清理工位衛生,保持整潔。

 

簡而言之,踩點可以,但底線就是,千萬別遲到。為避免小意外出現,提前5-10分鐘為宜。

 

 2.關鍵環節儘量別「踩點」 

 

一位職友分享說,自己第一份工作,因為集團大規模搬家那天自己踩點到達,正巧被大領導撞見,之後總部專門開了一個聯合會議說這件事,自己險些「社死」。

 

暫且不論專門開會批評是否大動幹戈,但能從這件事中總結出一個經驗:公司特別重視的場合,不宜宣洩個性,一定要提前到達。

 

同樣的道理,當踩點可能會影響公司利益的時候,也不要輕易試探。

 

工作中也是一樣,會見客戶、出席集體會議、參加大型活動時,千萬不要讓眾人等待。

因為此時你的行為將代表一個團隊的形象與精神風貌,隨意踩點的代價,你不一定承擔得起。

 

 3.駕輕就熟才能踩準節拍 

 

有人說,公司的制度是老闆制定的,打工人除了遵守和無奈,似乎什麼也做不了。

 

其實不然。

 

「天啊,又要上班了」和「又是值得奮鬥的一天,我要上班了」這兩種心理活動,將催生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

 

一種人會無休止的抱怨,明明工資只有那麼點,還要隨時加班,然後在這樣的情緒裡循環內耗,直到熱情消失殆盡。

董明珠稱這樣的人為「自我淹沒者」,他們終有一日會在自我逃避的過程中,日漸平庸。

 

而另一種人,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有拒絕被定義的勇氣和實力。

 

李開復曾在一次對談中講到,減少無效的消耗式陪伴,哪怕絕對時間很少,也要讓有限的時間都成為「quality time」。

 

這樣,可以在「踩點」的同時,激發最高效率,不僅不用被日程表式的計劃推著走,面對突發狀況也更機動靈活。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員工會被領導開出「完成得不錯,今天早點走」的紅利,而不敢踩點、不會踩點的你,只能羨慕的原因所在。

 

踩點無罪,但需要「實力底氣」的支撐,且適用範圍有限。

在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的前提下,願我們都能做歡樂的「踩點人」。

 

留言說說,你會踩點上班嗎?


作者 | 溫聽

來源 | 智聯招聘(zhaopin-com)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我,踩點上班,到點下班,很羞恥嗎?
    知乎和微博關於踩點上班這件事,也產生了激烈討論:其實本質是是對勞動合同的履行。在確保完成工作的條件下,公司花錢買我的時間,沒有自己主動贈送時間的義務。有水平的領導也不應該以此來評判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但是大部分人是普通人,誰買東西不希望有點贈品呢,哎,這就是矛盾。
  • 踩點下班被領導批評,領導在打壓我還是我做錯了?
    關於能不能踩點下班一直是個熱門話題,絕大多數人的觀點是踩點下班沒有錯。否則怎麼會有上班,下班兩個詞?別以為自己對公司有多重要,我們就是可悲的工具人。」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覺得踩點下班不太好。 網友「BILL」認為:「我投了有錯。曾經在一個項目團隊,加班是常態。但團隊氣氛還不錯,有困難各抒己見,下班了一起吃飯、打麻將。這是踩點下班的人不能體會的。」
  • 員工踩點上下班被人事吐槽,你的工作量太少了;準時下班成了罪過
    下班對於每一個職場人來說就是十分期待的事情,下班就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你遇見過自己準時下班還受到人事的吐槽,人事就覺得你工作不飽和,才能夠準時下班的。人事:最近工作怎麼樣?工作任務重嘛?人事:你最近的考勤都是踩點的,是不是工作不飽和啊估計員工看到這話都會有心理陰影了,準時下班就是工作不飽和,有點像笑話一樣,在同一個部門裡,有些人的效率高,工作完成快,而有些人的效率低,做得就很慢了。也不能說工作效率高的員工就是工作不飽和啊,這有點不太公平。
  • 我上班的一天 | 心安理得準時下班
    當然這不是一篇自我反思但又拿不出一些解決方案的內容,畢竟我也是個想準時下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於是,經過快三個月的嘗試與改變,我目前最滿意的上班節奏就是擁有這樣的一天。我現在私教課全部安排在早上的8:00-9:00,所以一周除了3天的私教課,其他時間都會提前1小時到公司,也就是上午9點。給你們看一下清晨空無一人的健身房。
  • 踩點上班,到點下班,安排加班總說家裡有事,對這種人怎麼辦?
    「不求無功,但求無過;踩點上班,到點下班。」有些企業員工抱有這樣的心態和行為,這不能說是錯的。其實員工按時間照常上下班,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並不能因為這個要處罰人家。做管理的,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按照規章制度,公平公正總還是需要的,否則無以服眾!
  • 《我要準時下班》打中上班族心聲:我不要996,我要準時下班!
    你看過日劇《我要準時下班》了嗎?女主角東山結衣,就像這個世代人心中逐漸發芽的自我,那句「我要準時下班」,不是不負責、不上進,而是從今天開始,為自己而活的宣言。「對遲到那麼嚴格,為什麼對下班時間這麼隨便啊。」一句「我要準時下班」,總是很難對主管說出口嗎?
  • 為什麼說寧願你早上掐點上班,就是不要準時下班呢?
    現在很多城市的節奏都是比較快,早上上班的人很多都是起不來,直到再不起來就會遲到那一刻才起床,然後急急忙忙去上班,踩點打卡上班;也有很多人快到下班點的時候,就開始在那邊收拾東西,準備下班,可能時間還沒到就已經有人在那邊排隊準備打卡了,這現象我們以前的公司也有。
  • 我準時下班,怎麼了?!
    但是,有一個人,她就是要準時下班!沒錯,就是前段時間火爆的《我要準時下班》的女主角——東山結衣。光看劇名,就讓人大快人心,啪啪打臉那些提倡996(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公司。劇中的女主東山結衣,一個32歲白領,是一家網站設計公司的項目總監。
  • 「踩點上下班」上熱搜,到點下班就是工作不積極?
    踩點,就是沒有遲到,恰恰好到上班的點,沒有違反制度。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人:學生時代,常常提著早餐,踩點進教室,匆忙拿出課本,問隔壁同學老師今天講哪裡;上班之後,疲於奔命地踩點到辦公室,等他放下包、去上了個廁所、倒了杯水再吃個早餐,其它同事早已進入狀態了。
  • 「老闆,我想準時下班」
    在職場劇上一直表現很優秀的日本,又出了一部職場喜劇,名字就讓人極度舒適——《我要準時下班》這部日劇以「加班」為切入點,女主東山結衣奉行「準點上班,按時下班」工作理念,比起獻身職場,更加注重享受生活。「準時下班」是很多人理想的工作狀態,但因為各種原因,準時下班對大部分職場人是一種奢望。
  • 你996,我準時下班!
    B姐有一個好朋友在某個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每天七點起床去上班,經常加班到11點以後,到家已經快一點,然後洗澡睡覺,第二天繼續。入職一年多,就在前幾天,第一次準時六點下班。而準時下班,這麼簡單的事情,對於人們來說也是一種奢望。
  • 《我,到點下班》:「我要準時下班」
    996.ICU"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上6天班生病就住進ICU"關於各種關於馬雲爸爸的「996」言論的各種帖子文章,最近已經看到爛了!今天不是給大家分析各種觀點嗶哩吧啦的,而是給大家安利一部反996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又譯為「我,到點下班」、「老娘不加班」)如果說韓劇是編織一個童話世界的搖籃的話,日劇就是打破你的美夢,把現實血淋淋解剖在你面前的劊子手。「我要準時下班」也不例外劇名簡單直接粗暴,說出了當下上班族的心聲。
  • 「去你的996,我準時下班」
    《我,到點下班》半年前,由新垣結衣主演的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讓我們看到了「社畜」的常態:一大早被上司的信息轟炸,拖著疲憊的身軀擠地鐵上班,處理不是自己負責的工作,給不靠譜的同事背鍋,無休止地加班……然而,同樣是職場劇的《我,到點下班》一開始就讓我們看到了截然相反的情景:女主角東山結衣雖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總監,但她每天都是18:00
  • 我要準時下班!
    最近有一部劇火了,名字是《我,到點下班》。很多網友都在振臂高呼:「光看名字就想打五星了!」劇情講的是女主角東山32歲,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總監,她的工作準則只有四個字,就是「準時下班」。新來的上司也看不慣準時下班的東山,在電梯門口攔住她說:「明明大家都工作到7點或8點,然而你卻在指針指向6點的同時,準時離開公司。再努努力吧,畢竟有人還在工作。難道你只做自己的工作嗎?拿到薪水就萬事大吉了嗎?」女主很硬核,回了他:「我要準時下班。」
  • 努力到此為止,我要準時下班
    《我,到點下班》,又名《老娘不加班》、《我要準時回家》,總之怎麼聽怎麼舒爽。主管也是這麼教育新人:所謂新人,就是要在上班時間半個小時前來到公司。東山挺直腰板回答:「我的努力到此為止,我要準時下班,我是做好這個決定,才進入這家公司的。「
  • 「去你的996,我準時下班!」
    《我,到點下班》 半年前,由新垣結衣主演的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讓我們看到了「社畜」的常態: 一大早被上司的信息轟炸,拖著疲憊的身軀擠地鐵上班,處理不是自己負責的工作,給不靠譜的同事背鍋:00就準時下班,下班後還能趕到小飯館,享受半價的啤酒和一籠熱騰騰的小籠包,羨煞旁人。
  • 下班到點就走的年輕人,惹惱了誰?我要準時下班
    作為一個到點就走的年輕人,我個人是非常不理解那些到點時間明明沒事還不走的人。直到後來,我因為到點走被女老闆直令降薪調崗,一時氣不過的我選擇了辭職,那時候才明白,到點下班對某些老闆來說,意味著你上班時間不飽和,說通俗點就是你閒。
  • 拒絕996,《我要準時下班》絕對是心聲!
    蝸叔都已經數著時間過了話不多說,蝸叔今天要給大家安利的是一部就「加班問題」切入主題——《我要準時下班》。看著劇名 ,也隨著最近熱高不退的話題」996「,蝸叔頓時感覺找到了歸屬感,完全是我的心聲吐露啊《我要準時下班》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
  • 下班到點就走的年輕人,惹惱了誰?日劇《我要準時下班》
    作為一個到點就走的年輕人,我個人是非常不理解那些到點時間明明沒事還不走的人。直到後來,我因為到點走被女老闆直令降薪調崗,一時氣不過的我選擇了辭職,那時候才明白,到點下班對某些老闆來說,意味著你上班時間不飽和,說通俗點就是你閒。
  • 我要準時下班,怎麼了?
    4月下旬起,日本TBS電視臺推出的春季新劇《我要準時下班》(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中文又譯《我,到點下班》)就再次以這樣「截圖友好」的方式在中文網絡走紅。三集之後豆瓣評分依然在8.4。其實,單單是「我要準時下班」這樣直白的口號式的劇名,這已經為這部劇奠定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標註我正在看《我要準時下班》本身就在表達立場,特別是在4月那樣特殊的輿論背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