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劇上一直表現很優秀的日本,又出了一部職場喜劇,名字就讓人極度舒適——
《我要準時下班》
這部日劇以「加班」為切入點,女主東山結衣奉行「準點上班,按時下班」工作理念,比起獻身職場,更加注重享受生活。
「準時下班」是很多人理想的工作狀態,但因為各種原因,準時下班對大部分職場人是一種奢望。
社畜這一詞最初是在日本被提出,而如今,向來以競爭殘酷的日本率先提出了「不加班」的價值理念。
這部劇恰逢國內「996」的議論,掀起了對「準點下班」的討論熱潮。
電視劇中有女主東山結衣這樣堅決不加班的人,還有以加班為榮,致力於拿全勤獎的「工作狂」,以及第三種——公司的代表,高效高能的高附加值加班。
這三個角色代表了不同類型的加班理念。
東山結衣(女主)
以完成了自己工作為前提,一到六點鐘,準時下班,不追求職業上的晉升,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要享受生活和追求自我。
東山結衣每天最大的動力,就是下班後趕上六點十分中餐館的半價啤酒,再配上一籠爆汁的包子,才算完美的一天。
除了工作之餘,還要合理分配時間給男友,瑜伽和看書。
三谷
三谷則截然相反,即便感冒也要來堅持上班,致力於拿全勤獎,崇尚加班,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加班就是「不努力」、「太浮躁」。
然而,比起核心的必要的工作,三谷花了太多精力在瑣碎的事情和人情上,就像人們只看的到三好學生,拿全勤獎的三谷並沒有出色的工作成果,也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
這種加班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加班類型,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拖班」,白天工作效率太低,導致需要加班完成工作。
相比,另外一種人的加班更有價值和創造性。
種田(公司代表,東山前男友)
種田這個角色代表了社會的成功人士,把自己的理想和公司融合,吃飯睡覺都在公司,也沒有絲毫的不適。
對於準時下班的東山,種田好奇,「你就這麼滿足現狀嗎,你看不到那些更努力的人嗎,你不嚮往更好的生活嗎?」
這個角色在現實中也能找到模板。娃娃哈的創始人宗慶後,比起普通職場人的朝九晚五,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上班是朝七晚十一,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時刻奔波在市場一線。
種田代表著社會上的成功人士,表達了這個位置的人對加班的觀點和想法。
高效完成工作,準點下班的員工...
工作成果一般,靠加班加分的員工...
用加班創造高附加值的代表...
三個角色代表了三種典型的職場角色。
在職場中能不能準時下班,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工作效率決定。
像女主那樣,你在下班前高效完成甚至超額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自然可以下班。哪怕公司有默認的加班制度,你也有底氣準點走出辦公室。
工時不等於效率,加班也不等於努力,上班時間摸魚,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晚上去做,才是浪費公司資源。
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才有底氣談準時下班。
我們談論準時下班無非是工作(自我成長)、生活和健康上的衝突。
健康是第一位,不用多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至於平衡工作(自我成長)和生活,我認為,比你厲害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厲害的人,下班時間比你還晚。
那些厲害的人,「準時下班」裡的「時」並不是公司規定的下班時間,而是他們自定義的下班時間。
像劇裡的公司代表,像任正非、宗慶後這種知名企業的老總,每天工作時長長達十六小時,這是上進心和責任感的驅動。
當普通人每天想著壓點下班的時候,優秀的人想的是完善自己的報表和PPT、回復掉郵箱裡的郵件、研讀各種文件資料。
準時下班可以變成一種自我成長的驅動力。
這個時間不應該是公司硬性規定的刻板時間,而是綜合你的職業追求、你的職業規劃後,你給自己定下的下班時間,從公司指標轉化為自己的職業目標。
如果你沒有背景、沒有足夠的資源,時間就是縮小你和別人差距最強大的武器。
- END -
關注本公眾號,查看更多資訊
點擊文章底部【醫藥之梯】
進入官網查看醫藥招聘信息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