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劇火了,名字是《我,到點下班》。
很多網友都在振臂高呼:「光看名字就想打五星了!」
劇情講的是女主角東山32歲,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總監,她的工作準則只有四個字,就是「準時下班」。
幹完活就走,第二天的工作絕不提前討論,堅決拒絕「慶功宴」這類的應酬,也不插手別人的事。18:00立刻打卡,一分鐘都不帶多留的。
你以為她下班狂奔下樓的目的是什麼?
人家是為了每天下班可以去上海飯館大口喝啤酒、吃小籠包,跟食客談完人生再回家與男友共度晚飯時光,互相分享每天遇到的事。
她還會把帶薪休假全部用完,一個人去泡泡溫泉、做做馬殺雞之類的,不亦樂乎。
但東山卻也因此成為了不合群的異類。
另一位總監問她:「明明大家都工作到七八點,你卻一到六點就走?」
這位總監跟東山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她不管頭疼腦熱還是颱風來襲,都從沒請過假,日常就是無止境地加班,工作量是別人的兩三倍。
自己是拼命三郎就算了,還逼下屬必須提前半個小時到公司,要求他們比別人努力工作十倍。
新來的上司也看不慣準時下班的東山,在電梯門口攔住她說:「東山,我聽說了,明明大家都工作到7點或8點,然而你卻在指針指向6點的同時,準時離開公司。再努努力吧,畢竟有人還在工作。難道你只做自己的工作嗎?拿到薪水就萬事大吉了嗎?」
女主很硬核,回了他:「我要準時下班。」
必須承認,除了特殊工種,當代人的加班大多是沒有意義的。
有的加班,是自己作出來的。
當代年輕人,誰不拖延?
很多人的一天大概是這樣度過的:每天掐著遲到的腳步走進辦公室,慢悠悠地吃完早餐,接著打開電腦假裝忙一忙,再刷刷抖音,看看微博,就到了中午。
吃完午飯休息2小時,就到了下午,一看時間還早,又上網逛了兩個鍾,再到樓下抽個煙,買個下午茶,一看沒辦法再拖了,才百無聊賴地開始工作,但離下班就剩兩個鍾了怎麼辦?
唯有加班。
很多人就是喜歡拖延到無法繼續才罷休,於是給自己留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有個笑話是,如果你對拖延症說:「我要殺了你。」
拖延症就會說:「好吧,不過可以等兩天嗎?」
於是你說:「好的。」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拖延症更擅長殺人。
哈佛大學人才學家哈裡克所言:
「世上93%的人,都因拖延而一事無成,這是因為拖延能殺傷人的積極性。」
要記住你可以拖延,但時間不會。你以為拖延的只是一個小時,一天,一個星期,實際上你卻賠上了整個人生。
有的加班,是啞巴吃黃連 。
比如4月19日,在深圳,一位38歲的外企員工李某,因為連續加班一個多月不堪重負,自殺身亡。
家屬提供的考勤表顯示,李某加班時間長達58小時,幾乎都超過晚上10點才下班。
家屬稱,因為公司誘導加班,李某甚至得了抑鬱症。
可企業家馬雲在公開發言中說:「可以996,是年輕人的福氣。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麼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總結起來就是:在老闆眼裡,你不加班就是不上進、不努力的表現。
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已經完成了工作,可抬頭一看大家都在加班,你一走就是不上進,你加不加?
你不得不加。
高強度的加班有多苦?
@孫白髮曾經在微博上回答過:「很多人根本沒意識到996到底有多苦?每天12小時工作,2小時在路上,8小時睡眠,也就是說自由支配時間不到2小時。
你在樓下抽根煙,擺脫一下工作壓力,15分鐘過去了,今天的自由時間的八分之一就這樣沒了。慢跑半小時,四分之一又沒了。住個高層,電梯來回二十分之一就又沒了。
這還是一個人的生活,已經滿滿當當了,如果是兩個人,再有個孩子,你的時間滿到連父母生病的容錯都沒有。
再說,說9點下班,有幾個能準時走的?又有幾個不是要求24小時開機待命的?996模式下,你沒有回籠覺時間,你的動態時間只有那兩個小時再扣去雜七雜八。」
高強度的加班下,你完全活成了一個緊繃的機器人,沒有時間放空自己,沒有時間呼吸自由,你完全喪失了自我。
有的加班,是職場女性的生存壓迫 。
在《我,到點下班》中,一位職場媽媽雖然有三年的育兒假,卻因為怕被公司淘汰,早早地就回去上班了。
復工時上級問她,要不要把她換到輕鬆的部門去,原因是她剛生完孩子不能更好地工作。
她深知生了孩子重新踏入職場就會被重新洗牌,於是她徹底丟掉了生活,拼命工作、天天加班,甚至連孩子發燒了擔心得要命,都不敢按時下班。
她的一句話揭示了一個心酸的現實:「如果我是男人,有沒有孩子這種事,根本就不會產生任何問題。」
一名職場女性要在職場中突圍而出,就必須更努力地證明自己,她們也不得不加。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在《麥田裡的守望者》裡說:「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加班的原因有千萬種,但都能用這個方法去應對。
改變能改變的:對於自己拖延導致的加班要積極去改變。
《我,到點下班》裡,女主每天的到點下班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她的工作效率極高。
她每天早上會將一天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把要做的事寫在小紙條上,做完一個就撕掉一張,因為一直全神貫注地處理事務,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她都能在下班的同時將工作做完。
到點下班,不是對工作的散漫,而是在8小時內,對抗你的拖延,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工作。
我總結了3個方法,但願對愛拖延的你有用:
面對純粹的拖延,就可以用女主的 to do list 這個方法。先把一天的提綱列好,一則心中有數,二則會敦促自己更積極地工作。
對於因為完美主義,而不敢貿然開始的拖延,則告訴自己: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先做完,再完美。
一想到「等一下」、「明天」、「下星期再做」之類的字眼,就立刻對自己說:「我現在就要去做」。對抗拖延其實就是對抗自己的習慣。這個過程就像背單詞,只要開始幾天辛苦一點,堅持背下去,就能養成定時學習的習慣,慢慢地習慣就會變成你的一部分,你就會發現改掉拖延其實沒有那麼難。
接受不能改變的:大環境下的加班文化你固然無法改變,那就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
接受加班文化,但同時對自己說:「願意加班是你的權利,我想要生活是我的自由。」
而大搖大擺準時下班的秘訣,就是把事情越做越好,用成績去打老闆的臉。
韓寒曾經講過這樣一種人:「你做到了A,他們會問你為什麼沒有做到B;你做到了B,他們會問你為什麼沒有做到C。對於這樣的人,你只需要無視和繼續。做事是你的原則,嘴碎是他人的權利,歷史只會記得你的作品和榮譽,而不會留下一事無成者的閒言碎語。」
《我,到點下班》的女主為什麼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對抗按時下班時所有人的目光,就是因為她出色的工作能力。
用你的能力證明自己,就可以反抗一切的不平衡。
電視劇《我,到點下班》中,上海飯館裡,幾個人談論起一位食客因為過勞成疾,猝死了。有人感嘆了一句:「人死萬事空。」
是啊,本想付出勞動換取更舒適的生活方式,到頭來萬事卻都成了空。
工作原本就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如果用加班換來薪水和所謂的成功,卻犧牲掉了家人的陪伴、健康,甚至生命,這樣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一個人一旦習慣了高強度的加班,終究有一天會發現,最後連想換個活法都沒可能了。
別變成為公司活的人,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享受人生,和形形色色的人相遇,拓寬視野,不斷積累這些經驗才能把工作做好。
而全力證明自己,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努力和討好他人,而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
願你成為一個認認真真工作,下班時理直氣壯地喊出:「我要到點下班!」花花世界逍遙暢遊的人。
記住,人生稍縱即逝,不是用來向別人證明什麼的,重要的是,你想過怎樣的生活,想成為怎樣的人。
作者:秦桑,愛折騰的萌妹子,趁早把生活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本文首發於極物(ID:ijiwulife)。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